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 瑤光添新翼 溫情漫山河
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穿透雲層,灑在“瑤光養老院”總院的月季花叢上,露珠折射出細碎的光芒。甦瑤提著保溫桶走進廚房時,張嬸正圍著圍裙熬粥,蒸汽氤氳中,她的聲音帶著笑意“甦院長,今天熬的是小米南瓜粥,還蒸了您說的軟乎乎的豆沙包,老人們牙口不好,就得吃這些溫軟的。”甦瑤掀開保溫桶,將剛煮好的茶葉蛋放進去,指尖觸到桶壁的溫度,心頭也泛起暖意“張嬸,辛苦您了,等會兒城西分院那邊開業忙完,我讓廚房加兩個硬菜。”
話音剛落,手機在口袋里震動起來,是李悅發來的消息“媽,城西分院的老人都安頓好了,王奶奶說房間朝陽,比她家老房子亮堂多了,還拉著我看她孫子的照片呢!”甦瑤笑著回復“好”,剛收起手機,就見李淵從外面走進來,肩上搭著件沾了露水的外套,手里還拿著一份折疊的報紙。“剛去門口取報紙,看到社區貼了通知,下周要辦‘鄰里節’,邀請咱們養老院出個節目。”李淵將報紙遞到甦瑤手中,指了指其中一則啟事,“我想著讓老人們熱鬧熱鬧,說不定還能認識些鄰居,以後出門散步也有個伴。”
甦瑤低頭看著報紙,指尖劃過“鄰里節”三個字,忽然想起去年鄰里節時,張叔帶著老人們扭秧歌,引得街坊鄰居都來圍觀,場面格外熱鬧。“這事好!”她抬頭看向李淵,眼楮亮了起來,“咱們可以讓李陽組織老人們排個小合唱,再讓李悅教大家編個簡單的手勢舞,既不費力氣,又能展現老人們的精神頭。”李淵點點頭,剛要說話,口袋里的手機突然響了,屏幕上跳出“周正”的名字——正是昨天幫忙協調消防驗收的老戰友。
“老周,這麼早打電話,是有什麼事嗎?”李淵按下接听鍵,听筒里傳來周正略顯急促的聲音“老李,不好了!我剛接到消息,城西分院附近的老舊小區今早發生了燃氣泄漏,雖然沒爆炸,但有幾位老人吸入了少量燃氣,現在正往你們分院的醫務室送,你讓李悅準備一下!”李淵的心猛地一沉,立刻對著電話說“你放心,我馬上讓悅悅待命,另外我也過去一趟,有情況隨時跟你聯系。”
掛了電話,李淵立刻撥通李悅的號碼,語氣嚴肅“悅悅,城西分院附近小區燃氣泄漏,有幾位老人要送過來急救,你趕緊準備好吸氧設備、心電監護儀,再讓護工把醫務室的應急通道清出來,確保救護車能順利進出。”電話那頭的李悅沒有絲毫慌亂,干脆地應道“爸,我已經收到社區醫院的通知了,正在準備,您路上注意安全。”
甦瑤看著李淵拿起外套要出門,連忙遞過他的保溫杯“里面裝了熱水,你到了那邊記得喝,別忙得忘了吃飯。另外你跟悅悅說,要是人手不夠,就給總院打電話,我讓護工們過去支援。”李淵接過保溫杯,捏了捏甦瑤的手“家里有你在,我放心。”說完,便快步沖出了門。
驅車趕往城西分院的路上,李淵的腦海里飛速運轉——燃氣泄漏引發的中毒,雖不算重度,但吸入燃氣的多是老人,身體機能較弱,稍有不慎就可能引發並發癥。他必須盡快趕到分院,幫李悅協調各項事宜,確保每一位老人都能得到及時救治。二十分鐘後,車子剛停在城西分院門口,就听到遠處傳來救護車的鳴笛聲。李淵立刻下車,朝著醫務室的方向跑去。
醫務室里,李悅正指揮護工調試設備,看到李淵進來,立刻遞過一份病歷本“爸,社區醫院說送來的共五位老人,最大的82歲,最小的76歲,都有高血壓或糖尿病史,目前意識清醒,但有輕微頭暈、惡心的癥狀。”李淵接過病歷本,快速掃過上面的信息,抬頭對李悅說“你負責給老人做詳細檢查,監測生命體征,我去門口接救護車,順便聯系社區,了解泄漏原因,避免還有老人遺漏。”
說話間,救護車已經停在門口。李淵和護工們一起將老人抬下車,小心翼翼地送進醫務室。李悅穿著白大褂,動作嫻熟地給老人吸氧、測血壓,額頭上滲出細密的汗珠,卻絲毫不敢懈怠。“王爺爺,您別緊張,慢慢深呼吸,我們會幫您檢查清楚的。”她一邊給老人綁上心電監護儀,一邊輕聲安撫,聲音溫柔卻帶著讓人安心的力量。
就在這時,李陽匆匆從外面跑進來,手里拿著一份小區住戶名單“爸,我剛跟社區工作人員核實過,泄漏的是3號樓的燃氣管道,目前已經關閉閥門,住戶都疏散到安全區域了,送來的這五位老人是當時在家且有不適癥狀的,沒有遺漏。”李淵點點頭,接過名單看了一眼,上面標注著每位老人的姓名、年齡和家屬聯系方式。“你趕緊給這些老人的家屬打電話,告知他們情況,讓他們別擔心,也方便後續溝通治療方案。”
李陽應了一聲,轉身去打電話。李淵則走到醫務室門口,撥通了周正的電話“老周,泄漏的燃氣管道已經處理好了嗎?有沒有可能再次發生泄漏?”周正的聲音從听筒里傳來“消防和燃氣公司的人已經在現場排查了,說是老化管道導致的泄漏,現在正在更換新管道,中午之前能完工,不會再出問題。另外我讓支隊的人在附近巡邏,有情況會及時通報。”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掛了電話,李淵懸著的心稍稍放下。他轉身回到醫務室,看到李悅正在給一位老人喂水,老人的臉色已經好了不少,正拉著李悅的手道謝“姑娘,謝謝你啊,要不是你們這兒離得近,我這把老骨頭還不知道要遭多少罪。”李悅笑著搖搖頭“阿姨,這是我們應該做的,您好好休息,等會兒家屬就來了。”
上午十一點,五位老人的家屬陸續趕到。李淵和李悅一起向家屬們說明情況,告知老人目前生命體征平穩,只需留院觀察一天即可。一位中年男人握著李淵的手,眼眶泛紅“李總,真是太感謝你們了!我平時工作忙,不能常陪我媽,這次要是沒有你們,我真不知道該怎麼辦。”李淵拍了拍他的肩膀,輕聲說“您別客氣,瑤光就是老人們的家,我們會照顧好他們的。”
送走家屬後,李陽拿著一份文件走進來“爸,媽剛才打電話說,總院那邊有幾位老人听說城西分院這邊出了事,都很擔心,想過來看看。另外,社區剛才也聯系我,說鄰里節的節目報名,咱們養老院可以報兩個,問咱們想報什麼。”李淵接過文件,看了一眼上面的節目報名表,抬頭對李陽和李悅說“老人們想來就讓他們來,正好讓他們看看城西分院的環境,也能讓這邊的老人熱鬧熱鬧。至于節目,就按你媽說的,報小合唱和手勢舞,你負責組織排練,悅悅幫忙指導,爭取拿個好名次。”
李陽和李悅齊聲應道。李淵看著兒女忙碌的身影,心中涌起一陣欣慰——李陽做事沉穩,總能把各項事務安排得井井有條;李悅心思細膩,對老人耐心又溫柔,兄妹倆如今已經能獨當一面,成為了他和甦瑤最堅實的後盾。
中午時分,甦瑤帶著總院的幾位老人和護工來到城西分院。老人們一進門,就被分院的環境吸引住了——寬敞明亮的活動室、干淨整潔的房間、種滿花草的小花園,都讓他們贊不絕口。張叔拉著城西分院一位老人的手,笑著說“老哥,你這房間可比我那邊的亮堂,以後我可得常來跟你下棋。”對方笑著點頭“好啊,我正愁沒人陪我下棋呢!”
甦瑤走進醫務室,看到五位老人都在休息,便輕聲問李悅“情況怎麼樣?老人們有沒有哪里不舒服?”李悅搖搖頭“媽,都挺穩定的,剛才測了血壓和血糖,都在正常範圍,下午再觀察觀察,明天就能讓他們回家了。”甦瑤松了口氣,從保溫桶里拿出豆沙包和小米粥“你們忙了一上午,肯定沒吃飯,快趁熱吃點。”
李淵、李陽和李悅接過食物,坐在醫務室門口的長椅上吃了起來。陽光透過窗戶灑在他們身上,溫暖而愜意。“對了,爸,”李陽突然想起一件事,放下手中的粥碗,“昨天省民政廳的人又給我打電話了,說想下周來咱們養老院考察,了解‘醫養結合’的模式,還想讓咱們分享一下經驗。”李淵點點頭“這是好事,咱們得好好準備一下,把瑤光的特色和經驗都展示出來,說不定能帶動更多養老院做好服務。”
下午兩點,社區醫院的醫生過來復查,確認五位老人身體狀況良好,只需繼續觀察即可。李淵讓護工把老人們轉移到休息室,那里更安靜,也方便家屬探視。隨後,他和李陽、李悅一起召開了員工會議,布置下周省民政廳考察和鄰里節排練的相關事宜。
“鄰里節的排練從明天開始,每天下午兩點在活動室進行,李陽負責組織老人們排練小合唱,選的歌曲要溫馨、好唱,比如《夕陽紅》《我和我的祖國》之類的。”李淵看著在場的員工,語氣認真,“李悅負責教手勢舞,動作要簡單易學,適合老人們的身體狀況。另外,護工們要配合好,幫忙照顧排練的老人,給他們遞水、擦汗,確保排練順利進行。”
員工們紛紛點頭表示明白。會議結束後,李陽立刻去活動室整理場地,搬來椅子、調試音響;李悅則去藥房準備一些常用的急救藥品,以防老人排練時出現不適。李淵則留在辦公室,整理省民政廳考察需要的資料,包括養老院的運營模式、醫養結合的具體措施、老人的滿意度調查等。
傍晚時分,甦瑤打來電話,說總院的老人們都已經平安回去了,還說張叔已經開始跟其他老人商量合唱的事,大家積極性都很高。李淵笑著回復“那就好,讓老人們多熱鬧熱鬧,對身體也好。”掛了電話,他起身走到窗邊,看著外面漸漸落下的夕陽,晚霞將天空染成溫暖的橘紅色,像極了瑤光養老院的燈光。
這時,李悅走進辦公室,手里拿著一份表格“爸,這是我整理的‘慢性病智慧監測’項目的初步方案,想跟你商量一下。我打算給每位老人都配備一個智能手環,能實時監測心率、血壓、血糖等數據,還能一鍵呼叫,數據會同步到咱們的後台系統和子女的手機上,這樣既能及時發現老人的健康問題,也能讓子女隨時了解老人的情況。”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李淵接過表格,仔細看了起來。表格上詳細寫了智能手環的功能、預算、合作廠家等信息,考慮得十分周全。“這個方案很好!”李淵抬頭看向李悅,眼中滿是贊賞,“既體現了‘醫養結合’的特色,又能讓子女放心,咱們盡快落實,爭取下個月就能給老人們用上。”李悅點點頭“我已經聯系了幾家廠家,下周就能去考察,選性價比最高的產品。”
晚上七點,城西分院的老人們陸續休息。李淵和李陽、李悅一起檢查了分院的安全設施,確認消防通道暢通、應急照明正常、燃氣閥門關閉後,才準備離開。走到門口時,李淵看到一位護工正陪著一位老人在小花園里散步,老人拄著拐杖,腳步緩慢,護工則耐心地扶著她,輕聲說著話。
“爸,你看,這就是咱們瑤光的意義。”李陽順著李淵的目光看去,輕聲說道,“不僅給老人們一個住的地方,更給他們一份陪伴和溫暖。”李淵點點頭,心中滿是感慨。他想起當年剛退伍時,甦瑤提出要辦養老院,他還擔心會遇到很多困難,如今看來,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看著老人們在這里安享晚年,臉上露出幸福的笑容,就是他和甦瑤最大的滿足。
驅車回家的路上,李淵撥通了甦瑤的電話。“喂,我們已經在回家的路上了,城西分院一切都好,你不用擔心。”听筒里傳來甦瑤溫柔的聲音“我已經做好飯了,你們路上注意安全,回來就能吃了。”李淵應了一聲,掛了電話,看著窗外飛逝的夜景,嘴角不自覺地揚起。
回到家時,飯菜已經擺上桌,熱氣騰騰的紅燒肉、金黃酥脆的炸帶魚、清爽可口的涼拌黃瓜,都是一家人愛吃的菜。李陽和李悅洗了手就坐在桌前,拿起筷子大口吃了起來。甦瑤給李淵盛了一碗米飯,輕聲問“今天累壞了吧?快多吃點。”李淵接過米飯,夾了一塊紅燒肉放進嘴里,熟悉的味道在舌尖散開,心中滿是幸福。
“對了,明天我想去趟城郊的種植基地,看看咱們訂的蔬菜和水果什麼時候能送過來。”甦瑤突然想起一件事,抬頭對李淵說,“最近老人們總說想吃新鮮的蔬菜,咱們自己的種植基地種的菜沒有農藥,吃著也放心。”李淵點點頭“我陪你一起去,正好看看基地的情況,要是有需要改進的地方,咱們及時跟負責人說。”
吃完飯,李陽和李悅主動收拾碗筷,甦瑤則坐在沙發上,翻看鄰里節的節目報名表。李淵走過去,坐在她身邊,拿起一份老人的滿意度調查報表看了起來。報表上,老人們的滿意度高達98,很多老人都在留言欄里寫下了對養老院的感謝——“瑤光就像我的家,這里的工作人員比我的兒女還貼心”“在瑤光住得很開心,每天都有小伙伴一起玩,再也不孤單了”……
“你看,咱們的努力沒有白費。”甦瑤靠在李淵肩上,聲音里滿是欣慰,“老人們的認可,就是咱們堅持下去的動力。”李淵握住甦瑤的手,輕聲說“是啊,不管遇到多少困難,只要能讓老人們安享晚年,咱們就值得。以後,咱們還要把瑤光辦得更好,讓更多老人感受到家的溫暖。”
深夜,一家人都已經休息。李淵卻悄悄起身,走到書房,打開電腦,開始整理省民政廳考察需要的資料。他想起白天李悅說的“慢性病智慧監測”項目,便在資料里加了一項關于智能養老設備的內容,希望能讓考察組看到瑤光在養老服務方面的創新和用心。
窗外的月光透過窗戶灑在書桌上,照亮了李淵專注的臉龐。他知道,瑤光的路還很長,未來還會遇到更多挑戰,但只要一家人同心協力,堅守著最初的信念,就一定能克服所有困難,讓瑤光的光芒照亮更多老人的歸途,讓這份溫暖傳遞到每一個需要的角落。
第二天一早,李淵和甦瑤就驅車前往城郊的種植基地。基地負責人早已在門口等候,看到他們過來,立刻熱情地迎了上去“李總,甦院長,你們可來了!咱們種的黃瓜、西紅柿、茄子都熟了,今天就能采摘,下午就能送到養老院。另外,咱們種的桃子也快熟了,大概下周就能給老人們送去。”
李淵和甦瑤跟著負責人走進基地,看到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綠油油的黃瓜藤上掛滿了鮮嫩的黃瓜,紅彤彤的西紅柿像小燈籠一樣掛在枝頭,紫色的茄子沉甸甸地垂在藤蔓上。老人們愛吃的小白菜、油麥菜也長得十分茂盛,綠油油的一片。
“這些蔬菜都是按有機標準種的,沒有用農藥和化肥,老人們吃著放心。”負責人一邊走,一邊介紹,“咱們還種了一些玉米和紅薯,等成熟了,就能給老人們煮玉米、蒸紅薯吃。”甦瑤笑著點頭“太好了!老人們就愛吃這些粗糧,既健康又有營養。”
看完蔬菜種植區,負責人又帶著他們去了水果種植區。桃樹上掛滿了青色的桃子,再過一周就能成熟;梨樹上的梨子也長得圓潤飽滿,散發著淡淡的果香。“咱們還種了草莓,不過要等冬天才能成熟,到時候就能給老人們做草莓蛋糕、草莓醬了。”負責人笑著說。
李淵看著眼前的景象,心中十分滿意“咱們的種植基地不僅能給老人們新鮮的蔬菜和水果,還能讓他們過來體驗采摘的樂趣,以後可以組織老人們來基地游玩,讓他們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甦瑤點點頭“這個主意好!老人們都喜歡熱鬧,過來采摘既能鍛煉身體,又能放松心情,一舉兩得。”
上午十一點,采摘工作正式開始。基地的工作人員和養老院的護工們一起,小心翼翼地采摘著蔬菜,將新鮮的黃瓜、西紅柿、茄子裝進籃子里。李淵和甦瑤也加入了采摘隊伍,甦瑤摘下一個紅彤彤的西紅柿,擦了擦就咬了一口,清甜的汁水在舌尖散開,臉上露出滿足的笑容“真甜!老人們肯定喜歡。”
下午兩點,滿載著新鮮蔬菜的貨車準時出發前往養老院。李淵和甦瑤則留在基地,和負責人商量後續的種植計劃,比如增加一些老人們愛吃的蔬菜品種,擴大水果種植面積等。直到傍晚時分,他們才驅車回家。
回到家時,李陽和李悅已經回來了。李陽興奮地對李淵和甦瑤說“爸,媽,今天下午排練小合唱,老人們積極性特別高,張叔還主動擔任指揮,教大家唱歌呢!另外,社區剛才給我打電話,說鄰里節那天會有媒體過來采訪,想報道咱們養老院的節目。”
喜歡兵王歸回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兵王歸回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