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王歸回

第1445章 霜雪藏箋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陽光燦爛的時光 本章︰第1445章 霜雪藏箋

    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霜雪藏箋

    (一)

    小寒的清晨,菜市場的頂棚結著冰稜,像掛著串透明的鈴鐺。李淵踩著薄冰往張阿姨的攤位走,鞋底與冰面摩擦的“咯吱”聲,讓他想起當年在西伯利亞雪原執行任務時,冰鎬鑿冰的動靜——只是那時的聲響里裹著殺氣,此刻卻混著油條的焦香、豆漿的甜,暖得能化掉眉梢的霜。

    李陽的籃球鞋擺在菜場入口的欄桿上,鞋帶系成了“單環結”。這是他跟李淵的約定單環代表“去買豆漿了”,雙環代表“在幫張爺爺搬豆腐”。李淵彎腰把鞋往欄桿里挪了挪,免得被來往的三輪車蹭到,指尖觸到鞋面的濕痕——是雪化的水,鞋幫上還沾著片干枯的菠菜葉,邊緣帶著鋸齒,像極了甦瑤記賬本上的波浪線。

    “老李,這是給悅悅留的草莓,藏在棉絮里呢。”張阿姨從攤位底下拖出個竹籃,籃蓋的縫隙里透出點紅。竹籃的提手被她纏了圈紅繩,繩頭打了個“雀頭結”——這結在甦瑤的編織書上記著,是“平安”的意思。李淵掀開棉絮,草莓上的白霜還沒化,像撒了層糖,最底下那顆的蒂上,留著個小小的牙印,是李悅昨天試吃時咬的,說“這樣就知道是我的了”。

    張阿姨的記賬本攤在攤位角,上面的字跡歪歪扭扭“老李,3斤菠菜,記甦老師賬上”。數字“3”的尾勾拉得很長,幾乎要踫到下一行——這是她的習慣,尾勾長代表“不急著還”,尾勾短代表“記得給錢”。李淵知道,張阿姨的兒子犧牲後,她總說“錢是身外之物,人心才是根本”,卻把甦瑤預存的菜錢分文不少地記著,說“不能讓好人心寒”。

    西邊的豆腐攤前,張爺爺正用布擦著保溫桶。桶身上的搪瓷掉了塊,露出里面的鐵皮,像塊褪色的傷疤。“老李,你昨天送的餃子,我放了點蝦皮,鮮得很。”老人把桶蓋遞給李淵,蓋沿的凹槽里還留著點餃子湯的漬,結成了層薄鹽——鹽漬成圈,代表“湯喝光了”;成線,代表“留著煮面條”。

    李淵接過桶蓋,注意到老人的袖口沾著豆粉,在陽光下泛著白。“悅悅說,您的豆腐腦比甜品店的好吃。”他想起上周六,李悅纏著張爺爺學做豆腐,小手被豆漿燙紅了也不吭聲,老人就用涼毛巾給她敷手,說“做豆腐跟做人一樣,得經得住燙”。那天的豆腐腦里,老人多放了半勺糖,甜得李悅直咂嘴。

    王嬸的海鮮攤前,泡沫箱里的螃蟹吐著泡泡。“要母的?看臍就行,圓臍是母,尖臍是公。”她用夾子翻著螃蟹,夾子的齒痕在蟹殼上留下印,圓印代表“膏滿”,方印代表“肉肥”。王嬸的指甲縫里嵌著海泥,是凌晨趕海時蹭的,她總說“帶泥的蟹才新鮮”,卻在給李淵裝袋時,悄悄把泥擦得干干淨淨。

    (二)

    回家的路上,李淵遇見了社區的陳警官。他騎著電動車,車筐里放著個文件袋,袋口的繩結松松垮垮——這是他們的暗號松結代表“日常巡邏”,緊結代表“有情況”。“李哥,昨晚小區很太平,你留的那個‘安全點’標識很清楚。”陳警官指的是李淵在綠化帶里插的竹片,竹片朝南代表“無異常”,朝北代表“留意可疑人員”。

    李淵的目光落在文件袋上,里面露出半張紙,印著“反詐宣傳”的標題。“陽陽最近總看直播,你多盯著點。”陳警官的車鈴響了兩聲——兩聲是“提醒到了”,三聲是“得上門看看”。李淵點頭時,電動車的影子在冰面上拉得很長,像條蜿蜒的警戒線,卻裹著煙火氣。

    樓道里的聲控燈壞了,李淵摸黑往上走,手在牆壁上摸索著——第三塊磚的位置有個凹痕,是他當年裝防盜網時留下的,手指敲三下,代表“我回來了”。剛敲完,家門就開了道縫,透出暖黃的光,甦瑤的聲音從里面傳來“悅悅說听到你鑰匙串的響聲了,她數著步數呢。”

    客廳里,李悅正趴在茶幾上畫畫,紙上的江湖鼎涂成了醬色,鼎腳的位置畫著四個小人,手里都舉著菜籃。“爸,這是你、媽媽、哥哥和我,我們去菜場給張爺爺送餃子。”她用紅色蠟筆在鼎耳處畫了個圈,圈里寫著“家”,筆畫出了格,像甦瑤晾衣服時歪掉的晾衣繩。

    甦瑤在廚房揉面,面團被她摔在案板上,發出“砰砰”聲,節奏均勻——摔三下,醒五分鐘;摔五下,醒十分鐘。“你張叔的腿不好,我多和點面,給他烙幾張軟餅。”她的圍裙上沾著面粉,在腰間打了個“活結”,這結是李淵教的,說“緊急時一拉就開”,現在卻成了“方便干活”的標記。

    李陽舉著個電路板跑進來,上面的焊點亮晶晶的。“爸,我把你那個舊對講機修好了,能收到隔壁王叔叔家的信號。”他按下按鈕,里面傳出王叔叔哼的京劇,調子跑了八丈遠,卻在“鏘鏘”的鑼鼓點里,混著李悅的笑聲。李淵看著兒子眼里的光,忽然想起自己第一次組裝電台時,也是這樣興奮,只是那時的信號里,藏著生死。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三)

    傍晚的雪又下了起來,把窗戶糊成了毛玻璃。甦瑤把張叔的餅裝進飯盒,盒蓋的鎖扣被她按了四下——按四下是“保溫四小時”,這是張爺爺的作息,他總愛在下午四點喝杯茶,就著餅吃。“你順便問問張叔,要不要給悅悅做個豆腐燈籠,她說元宵節要提著去菜場。”

    李淵接過飯盒,指尖在盒蓋上頓了頓。盒底的標簽上,甦瑤用鉛筆寫著“張叔”,旁邊畫了個小小的豆腐塊,塊上的紋路是三條直線——三條線代表“軟”,五條線代表“韌”。這是她的習慣,給每個人的東西都做標記,像在給生活貼標簽,卻貼得全是暖意。

    樓道里,劉奶奶的門開著條縫,里面飄出中藥味。“小李,幫我把藥渣倒了,記得倒在十字路口。”老人遞過來個藥罐,罐口的藥垢結了層,像片小小的地圖。藥罐的提手纏著藍布,布角繡著個“安”字,是甦瑤去年繡的,說“看著心里踏實”。

    李淵提著藥罐往樓下走,雪落在藥渣上,很快融成了水。十字路口的雪地里,已經堆著幾堆藥渣,形狀各異——有的像小山,有的像小船,都是鄰里的牽掛。他想起甦瑤說的“藥渣倒在路口,是讓路過的人踩踩,把病氣帶走”,原來最樸素的願望,從來都帶著點分享的溫柔。

    回到家時,李陽正給甦瑤讀報紙,聲音頓挫“今日菜場新增扶貧攤位,賣山區的核桃……”甦瑤的手指在報紙邊緣劃著,遇到“核桃”兩個字就停住——這是她的“采購信號”,停三秒代表“買兩斤”,停五秒代表“給爸媽寄點”。李陽忽然指著報紙上的照片“媽,你看這個攤主的圍裙,跟你那個印卡通圖案的很像!”

    (四)

    深夜的廚房,李淵翻出個鐵盒子,里面裝著他的舊證件。假護照上的照片已經泛黃,眼神里的警惕像結了層冰。盒子底下壓著張紙條,是甦瑤寫的“今天李陽說,爸爸的眼楮比星星還亮,只是平時總閉著。”字跡被淚水暈開了點,在“亮”字上洇出個圈,像李悅畫的太陽。

    窗外的雪還在下,菜場的方向傳來早班車的鳴笛,悠長而緩慢。李淵把鐵盒子放回櫃頂,上面擺上了李悅的畫,畫里的江湖鼎在雪地里冒著熱氣,鼎腳的小人手牽著手,影子拉得很長,像八荒土繩,把每個人都系在一起。

    甦瑤的呼吸聲在枕邊均勻起伏,她的手搭在李淵的胳膊上,指尖無意識地畫著圈。李淵知道,這個圈不是暗號,不是密碼,是歲月磨出來的習慣,像菜場的紅繩結、豆腐攤的棉絮、海鮮箱的冰,把所有的過往都裹進了尋常日子里。

    他輕輕握住甦瑤的手,窗外的雪光透過窗簾,在牆上投下斑駁的影,像張攤開的地圖,標記著菜場的每個角落、每個繩結、每個約定。那些藏在霜雪與煙火里的印記,終會在歲月的年輪里,長成最溫暖的模樣——不是驚天動地的傳奇,是一蔬一飯里的相守,是一顰一笑里的懂得,是我們把彼此,都釀成了生活最本真的滋味。

    (本章完)

    喜歡兵王歸回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兵王歸回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兵王歸回》,方便以後閱讀兵王歸回第1445章 霜雪藏箋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兵王歸回第1445章 霜雪藏箋並對兵王歸回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