絳珠仙子化身黛玉,走上人生巔峰

第140章 瀟湘妃子

類別︰網游小說 作者︰悠悠L 本章︰第140章 瀟湘妃子

    第一社便由賈探春舉辦,在寫詩之前,林黛玉提議︰“既然定要起詩社,咱們都是詩翁了,先把這些姐妹叔嫂的字樣改了才不俗”。

    于是大家分別給自己取了號,去掉了性別屬性,只以特定的號代表自己的身份。

    李紈自號“稻香老農”、探春是“蕉下客”、林黛玉為“瀟湘妃子”、 薛寶釵被封為“蘅蕪君”、賈寶玉舊號“絳洞花王”、又被薛寶釵起了“無事忙”和“富貴閑人”兩個號,寶玉倒也不以為意、又迎春和惜春被寶釵分別以其居處名賜號為“菱洲”和“藕榭”。

    李紈自薦掌壇,並負責出題,菱洲限韻,藕榭監場。

    因賈芸敬獻了寶玉兩盆白海棠,李紈便提議此次以“白海棠”為題。

    迎春道︰“都還未賞,先倒作詩”,寶釵道︰“不過是白海棠,又何必定要見了才作。古人的詩賦,也不過都是寄興寫情耳。若都是等見了作,如今也沒這些詩了”。

    批語“真詩人也”。

    可見詩人需要具備充分的想象力,即便未親睹其物,也必須得在胸中自成丘壑,方能落筆有物。

    成詩以一炷香為限,香燃盡之前須得完成,這又得考驗詩人的靈敏度,俱得憑借日常功底的積累。

    史湘雲听說姐妹們正在家中結社作詩,便急得不行。

    好在宋嬤嬤回去後稟告賈寶玉,第二天便以賈母之名將她接來。

    探春見到湘雲,便笑著說道︰“史姐姐,昨兒入社,姐妹們每人作詩兩首做為入社門檻,姐姐如果想入社,也得作詩兩首才行。”

    于是眾人將那題目給她看,不過是詠白海棠,倒也不難。

    史湘雲稍一構思便揮毫作出兩首,眾人一看她那詩竟比昨日作的還好,便推舉其為魁首。

    第一首︰

    珍重芳姿晝掩門,

    自攜手甕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階影,

    冰雪招來露砌魂。

    淡極始知花更艷,

    愁多焉得玉無痕。

    欲償白帝宜清潔,

    不語婷婷日又昏。

    湘雲吟罷此詩,心中不禁生出幾分惆悵。

    她想起自己幼年喪親,經常孤身一人寄居在賈府,雖有眾姐妹相伴,卻總有一種難以言說的孤獨感。

    海棠花的嬌艷與清冷,正如同她內心的矛盾與掙扎。

    她渴望被理解,卻又不願輕易展露心跡,正如那海棠花,淡極始知花更艷,愁多焉得玉無痕。

    第二首︰

    半卷湘簾半掩門,

    碾冰為土玉為盆。

    偷來梨蕊三分白,

    借得梅花一縷魂。

    月窟仙人縫縞袂,

    秋閨怨女拭啼痕。

    嬌羞默默同誰訴,

    倦倚西風夜已昏。

    湘雲繼續吟道,這首詩更加細膩地描繪了她內心的柔情與哀愁。

    她將自己比作月窟仙人,縫制潔白的衣裳,卻難掩心中的憂傷;又如秋閨怨女,拭去淚痕,卻無法驅散心頭的寂寞。

    海棠花的嬌羞與默默無語,正是她內心深處的真實寫照。

    她獨自倚在西風中,夜色已深,卻依舊難以入眠,思緒萬千,不知向何人傾訴。

    這兩首《海棠詩》不僅展示了史湘雲的才華,更讓人感受到她內心的復雜情感。

    海棠花的美麗與哀愁,仿佛是她命運的象征,令人回味無窮。

    因湘雲到來,在衡蕪院中再起一社,以“菊花”為詠,出了十二題。

    湘雲自號“枕霞舊友”。

    這次結社,薛家贊助了幾簍螃蟹,並幾壇好酒與四五桌果碟。

    海棠社歷時兩天,所做三題,詠“白海棠”,再詠“菊”,並諷刺世人的詠“螃蟹”詩。

    探春興辦詩社絕不是一時之興,而是深思熟慮的考量,更是為王夫人分憂之舉。

    前一陣賈寶玉在家鬧的不像話,最終引得賈政將他暴打一頓,全家都為之擔憂。

    如今賈政任學差于外,要三年才得歸來。

    探春了解哥哥的性格,勢必又像脫韁野馬一般沒人能夠管束。

    如果放任他如此,還不知道要闖出什麼禍事。

    到時候父親在外不免憂心,就是嫡母王夫人日後也不好對父親交代。

    既然寶玉願意在女兒堆里廝混,又住在大觀園里,不如大家就作興起來,索性將他拴在家中少出去玩樂,接觸那些外人再學壞了。

    成立詩社固然于女兒是不務正業,但對“不學習”的寶玉卻是一個促進。

    一方面,探春認為男兒固然應該科舉仕途,謀求為官做宰,輔國濟民,但也要有那個天分。

    寶玉既然不擅長此道,卻對詩詞文章方面有興趣,不如揚長避短,學那嵇康阮籍,唐宋大家,豈不也能光宗耀祖?

    而且以她看來,父親盡管對寶玉不事科舉仕途不滿,到底對他詩詞上的偏才有些“得意”,否則也不會動輒會客都帶著他去。

    另一方面,探春知道寶玉之捷才不如薛、林、史三人,為了應對詩詞,勢必也要發奮讀書以補自己不足。

    家中每常都會有家書傳給父親,自己只需將一些詩社內容稍一告訴父親,便可慰他懸憂之心。

    父親一人在外為學政,兒女不能承歡膝下盡孝,自然要以身作則,寬慰慈父之心。

    家中一切安穩,父親放心,嫡母王夫人便也順心。

    再加上時常將哥哥之詩詞文章達于父親,更可見眾人在家沒有荒疏。

    日後父親回來,一家人便只敘天倫,不生嫌隙,也少了祖母憂心。

    家和萬事興才是一家人之幸。

    是以,只道這探春興辦詩社只為玩樂?

    卻不知她心思之縝密,實為大才之士也。

    只可惜探春為趙姨娘所出,身為庶女不得張揚。

    很多話不得說,很多事不得做。

    更讓探春遺憾自己生為女兒不做男子。

    若生而為男子,她更早有一番志向,絕不會困居這豪門藩籬之內,尸位素餐,碌碌無為一生。

    其實,賈家如今已是末世,子孫各自驕奢淫逸。

    就算那寶玉雖不荒淫卻也頑劣。

    哪里有探春如此之思想。

    只從起詩社一事,便知其心胸丘壑,實為賈家這一代子弟翹楚。

    但越是如此,便越可惜探春生為女兒的無奈。

    喜歡絳珠仙子化身黛玉,走上人生巔峰請大家收藏︰()絳珠仙子化身黛玉,走上人生巔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絳珠仙子化身黛玉,走上人生巔峰》,方便以後閱讀絳珠仙子化身黛玉,走上人生巔峰第140章 瀟湘妃子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絳珠仙子化身黛玉,走上人生巔峰第140章 瀟湘妃子並對絳珠仙子化身黛玉,走上人生巔峰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