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面的石虎走上前來,盯著夔安忍不住笑起來“嘿嘿嘿!夔安!
幾年不見,你怎地把自己喂成了這副豬模樣?
你這身肉,還能走得動路麼?可別把胯下的戰馬壓趴下了!哈哈哈!”
夔安聞言,非但不惱,反而得意地拍了拍自己肥碩的肚皮,甕聲笑道“石屠夫!你懂個屁!
老子這叫‘膘肥體壯,力大無窮’!
別說騎馬,就是扛著馬跑都行!
改日上了戰場,看老子一棒子敲碎那段文鴦的狗頭!讓你這土包子開開眼!”
石虎也不生氣,只是翻了個白眼,嘿嘿嗤笑,心想,此時任由你吹牛,等見了段文鴦,你就知道了。
石勒沒理會石虎的調侃,
繼續向李曉明介紹道“陳卿,這位是徐光徐侍中!現任侍中、領秘書監!
與程遐內史一樣,皆是大趙‘君子營’中的翹楚!腹有良謀,乃是孤的左膀右臂,肱骨智囊!”
李曉明看著徐光那副瀟灑的文人派頭,
心想這位長相是個漢人,看起來比那個尖酸刻薄的劉征順眼多了,總該好相處點吧?
他也拱手道“久仰大名,徐侍中好。”
徐光手中那柄毛茸茸的扇子輕輕搖動,帶起幾縷輕柔的獸毛。
他目光深邃,上下仔細打量了李曉明一番,微皺眉頭,
緩緩開口“哦?原來閣下便是那位……赫赫有名的陳將軍?久仰。
听聞將軍足智多謀,曾在匈奴劉氏麾下為將,後來……卻又襄助我大趙水淹洛陽,葬送一兩萬匈奴軍民?”
他頓了頓,帶著一絲玩味地說道“此舉……豈非有傷天和?未免……不仁?”
李曉明一听這話,火氣“噌”就上來了!
媽的!石勒手底下的謀士,就沒一個好東西!
老子招你惹你了?一上來就揭我短?還跟我扯什麼仁義道德?
當初要不是老子用計水淹洛陽,石虎這屠夫早就把洛陽城屠城了!死的人只會更多!
他心中惱怒,也毫不客氣地反唇相譏“呵呵,徐侍中此言差矣!
我觀侍中儀表堂堂,談吐不凡,想必也曾是晉室臣子吧?
不是一樣的‘棄暗投明’了麼?
本將與徐侍中,是一樣的情況,不過是同病相憐罷了,
嘿嘿嘿”
徐光听他如此說話,目光變冷,正待開口。
“哎呀呀!這不是徐侍中嘛!”
一個尖細的聲音,帶著濃濃的酸意插了進來。
只見劉征不知何時湊了過來,雖然還是一身狼狽,但看到徐光,似乎又找回了幾分“斗士”精神。
他偏著頭背著手,關切地問道“侍中大人不在襄國著書立說,編纂你那煌煌巨著《上黨國記》,
怎麼有雅興跑到這刀兵凶險之地來了?莫非那書……編撰好了?”
徐光一見是劉征,眼中閃過一絲輕蔑,淡淡地說道“原來是劉常侍呀!
國之史冊,乃千秋大業,豈能一蹴而就?
《上黨國記》尚在編撰之中,未竟全功,讓常侍見笑了。”
劉征仿佛沒听出徐光話里的疏離,反而故作高深地一笑,捋了捋凌亂的幾根胡須“哎呀,徐侍中啊!
非是下官多嘴,想我大趙國運昌隆,王上雄才大略,遲早要一統寰宇,君臨天下!
你此時編撰國史,不過記述些河北草創之事跡,格局未免太小,
豈能彰顯王上未來囊括四海、澤被蒼生之文治武功?”
他故意頓了頓,語氣帶著“指點”的意味,“依在下愚見,侍中不如暫且擱筆,將心思多用些實處!
多為王上出謀劃策,運籌帷幄,早日掃平天下逆賊!
待得寰宇一統,河清海晏之時,再集天下英才,共著一部前無古人的宏偉國史!那才叫光耀千秋!
至于現在嘛……天下未平,而終日埋首故紙堆,舞文弄墨……”
他搖了搖頭,拖長了聲音,“能有多大用處?不過是……嗯……書生意氣罷了。”
李曉明聞言故意點頭,豎起大拇指道“嗯嗯,劉常侍說的有理呀!”
徐光聞言,心中惱怒,
他左右掃了兩眼,驀然看見不遠處的王陽,滿臉憔悴、胳膊用麻繩吊著,
再看看劉征自己一身污穢,腰里只掛著個空劍鞘,心中頓時了然。
他臉上又堆起笑容,手中毛絨扇子輕輕一搖,飄落幾根獸毛,
對著劉征笑道“呵呵,劉常侍此言……倒也有趣。
不過這行軍布陣,破敵建功之事……”
他故意上下掃了掃劉征和王陽,語氣帶著濃濃的揶揄,
“……有劉常侍這般‘足智多謀’、‘深諳兵法’的國士在此坐鎮運籌,何須我等操心?
不知劉常侍是何時抵達軍中的?
想必……已助我大軍旗開得勝,立下不世之功了吧?哈哈哈”
“你”
劉征氣的滿臉通紅,口中卻說不出話來。
李曉明在一旁抱著胳膊,齜著牙,看得津津有味,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噗呲——!”
後面的石虎實在沒憋住,直接笑出了聲!
咧嘴說道“那可不是,剛剛就打了個大勝仗呢”
“咳咳!”
石勒在後面看著寒心,重重地咳嗽一聲,沉著臉打斷了兩人“好了好了!
夔安將軍和徐侍中風塵僕僕,遠道而來,鞍馬勞頓!石主簿!”
“臣在!”石豪趕緊應聲。
“你先帶夔安將軍和徐侍中下去,妥善安頓大軍休整!隨後孤再召二位商議軍機要務!”
“是!王上!”
石豪連忙招呼夔安和徐光“二位大人,請隨我來!”
夔安和徐光對著石勒拱了拱手,轉身準備隨石豪離開。
李曉明看著徐光手里那把毛茸茸、不斷搖晃的奇怪扇子,十分好奇。
這玩意兒跟電視劇里,諸葛亮拿的羽扇完全不一樣啊!
一時忍不住,趁著徐光從他身邊經過,飛快地伸出手抽了過來,在手上翻來覆去地看!
“咦,侍中,你的扇子怎麼老是掉毛呀?”
“看什麼看?拿來!”
徐光一把將毛絨扇子奪了回來,臉上滿是不屑,瞪了李曉明一眼,拂袖而去!
一旁的劉征,搖著頭對著李曉明嗤笑道“我說陳將軍,
你好歹也在幾個地方都當過官,怎地連‘麈尾’都不認識?”
李曉明不解地問道“是干什麼用的?”
劉征斜著眼,不耐煩地道“乃是名人文士清談之用。”
李曉明納悶道“清淡還要拿個這東西?手里不拿著這玩意,便不會說話了麼?
劉常侍,你手里怎麼沒有?”
劉征見他如此“愚鈍”,連麈尾的用途都不知道,徹底失去了“教導”的興趣。
不屑地“哼”了一聲,背著兩手,邁著八字步徑自走開了。
李曉明心想,都說自古以來文人相輕,果是如此,都他嗎什麼東西?
(本章結束)
歷史資料
上黨國記,書名。
晉太興二年319,上黨武鄉治今山西榆社縣西北社城羯人石勒自稱趙王,建趙國,
史稱後趙,為十六國之一。
建國後,石勒命記室佐明楷、程陰等人,編撰《上黨國記》一書,主要記錄趙國是如何興起的,以及石勒率軍征伐諸事。
因為趙國興起于上黨郡治今山西黎城縣南古城,所以書名為《上黨國記》。
可惜這本書沒有流傳下來,估計在十六國時期,就毀于戰火了。
另有一說,編撰者為徐光。
喜歡至暗時代五胡十六國歷險記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至暗時代五胡十六國歷險記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