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許聞听此言,嘴角露出一縷輕蔑的笑意,
李曉明卻是十分愕然,以前看書上所說,只知中原大地被禍害的不輕,誰知光洛陽就被踐踏兩遍了。
眾人又行半日,終于遠遠地看見一伙衣衫襤褸的流民,
正欲上前問路,哪知離的還有里把地,這群流民便竄到林子里不見了蹤影。
又接連遇見幾撥流民,均是如避瘟疫般地遠遠逃竄。
眾人心中納悶,過不多時,又遠遠地看見前面有幾個蹣跚走路的行人,
李曉明立刻叫大家停下,對王祥道“我們都退到後面,
你帶著幾人埋伏到路兩邊,將這伙人困住,咱們好問問前面的情況。
可不要傷害他們。”
王祥答應一聲,便領著幾個人,藏在兩邊樹林里。
李曉明和大隊的人,都往後面退去。
剛退後不過四、五十步,就听前面已經叫嚷了起來,還有孩童哭泣之聲,顯然沈寧等人已經得手。
李曉明和李許、拓跋義律等人都拍馬趕了過去,
只見王祥幾人挺著長槍,圍住中間五、六個人,
李曉明下了馬,走到近前,見是兩個身形佝僂老嫗,和兩個須發黃白的干瘦老頭,
兩個老嫗手里還扯著兩男一女三個小孩。
這些人都穿的破破爛爛,破爛的粗麻布衣裳里,塞著許多干草,
此時被王祥眾人圍住,不知是嚇的還是凍的,都忍不住瑟瑟發抖。
李曉明看這幾個人,大人都枯瘦如柴,眼窩深陷,毫無精神。
兩個小男孩的肚子卻鼓鼓脹脹的,顯然是害了病。
心中十分不忍,連忙上前拱手道“幾位不必驚慌,我等是過路之人,攔下幾位只是想問問路。”
一名光著黝黑胳膊的枯瘦老頭,上前作揖道“軍爺但問無妨,
只是我等俱是從青州過來逃荒的,身上並無值半文錢的東西,
還請軍爺高抬貴手,莫要殺害我等。”
李曉明一听他們是從山東過來的,不禁有些奇怪,
問道“你們青州人怎地會往這里逃荒?往西三四百里,可都是荒山野嶺呀!”
老頭佝僂著身子說道“軍爺有所不知,且容老朽細說,只因先前青州本是被石趙王佔了,
雖說是亂了一陣子,但麥餅配草根,也勉強能過活日子,
可後來先晉的皇帝,又派了個叫王邃的大將軍,帶著兵打過來了,
王大將軍和石趙王的兵,隔三差五地在青州打來打去,我們的糧食常年都種不上,
要光是挨餓,倒也忍得,他們又天天抓人充軍,我們便沒了活路,
听說豫州的祖刺史是個好人,無論天南海北的全都能收留,
于是便和左鄰右舍商量,一起來豫州投奔祖刺史。”
老頭說到這里,兩眼一黑,一時上不來氣,一屁股坐在地上,
李曉明命人取水來給他們喝了,看看老頭緩過來氣了,
又問老頭道“你們既是投奔祖逖,卻又為何跑到這里來了?”
話還未了,那邊兩名老嫗卻嗚嗚咽咽地哭起來了,老頭呵斥道“軍爺面前,是不想活了麼?”
兩名老嫗聞言,立即止住啼哭。
老頭嘆了口氣道“我們一路前往豫州,路上多遇盜匪洗劫,同行之人死去一半,
好不容易到了豫州,本指望能討得一條活路,
哪知路過陳留時,卻被陳留太守陳川的兵將,將兒子兒媳全都捉去了,
僅剩的三、五斤口糧也被洗劫一空。
為首的將官,說是奉了祖刺史之命,專門捉人充軍的。
我們無法,只好帶著孫子南下,指望到了洛陽能討得飯吃,
哪知在滎陽郡卻又遇見石趙王的羯族兵,跑不及的都被殺死了,
後來到了洛陽,城南處又遇見匈奴兵,
如今只剩下我們兩家,路上听人說,西邊關中安穩些,因此便想著過來看看。”
李曉明听這老頭講了一番逃荒的淒苦遭遇,忍不住同情心大起,
勸他們道“老伯,去關中要走二三百里的荒山野嶺,你們連口糧都沒有,豈不要餓死在路上?
再說了,路上還有兩座城關要過,有匈奴人把守,他們豈會放你們過去?
還是另投別處吧!”
老頭哭出聲來,說道“天下之大,怎麼卻無我等活命之地麼?
我老漢夫妻死到哪里都行,只是有這個孫子在,卻怎能看他餓死?
說不得,還是要往西邊走走試試的。”
李曉明聞言也忍不住掉淚,向王吉說道“王校尉,去扛一包糧食過來,送給他們果腹吧!”
“好 !”王吉轉身去到大車上扛糧去了。
拓跋義律皺眉道“祖發,如今天下,饑餓頻死者何以萬計?咱們行路的人,哪里管得了這些閑事?”
李許也譏笑道“照你這樣的做法,只怕出不了豫州,咱們就跟他們一樣了。”
李曉明執拗道“兩位有所不知,雖是天下間饑寒交迫者眾多,但俗話說的好,眼不見為淨,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沒看見也就算了,但如今他們就在咱們眼前,怎能忍心看著他們餓死?”
拓跋義律和李許對視一眼,兩人均搖頭嘆氣,
王吉將一包糙米放到幾人面前,老頭不相信自己的眼楮,
解開口袋一看,禁不住“啊”了一聲,幾人都跪地磕頭感謝,幾個小孩伸手抓起糙米就往口里送去。
王吉見狀,又取了個瓦罐送與他們,
李許嘆氣道“他們即便能走到那頭,也是被趕回來,仍舊是餓死,何苦費那力氣?”
李曉明沉默了一會,向他們問路道“這前面可有郡縣城池?”
老頭答道“下了這個山頭,再行三十里左右,有座小城,名為新安縣,
敢問恩公,是要去往哪里?”
李曉明向李許喜道“地圖沒錯,這里果然是河南郡新安縣地界。”
又向老頭道“我們是要繞過洛陽,往北邊去的。”
老頭連連擺手道“洛陽去不得,那邊石趙王的兵和匈奴人要打仗呢!
若是遇見了,必遭劫難,萬萬去不得呀!”
李許發愁道“唉呀這可如何是好?”
哪知老頭又說道“若是一定要去北面,可從新安縣向北,去黃河邊上看看,
我听路上的人說,縣城北邊有個茅津渡,或許有船可渡呢!”
眾人聞言大喜,心想若是能直接渡過黃河,那就不用再走豫州腹地過了,省時又省力。
喜歡至暗時代五胡十六國歷險記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至暗時代五胡十六國歷險記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