昝瑞嘆道︰“唉,真弄不明白,
叛軍的頭子陳安,在秦州不是也像個皇帝一樣麼?
都那麼大的官了,為什麼不好好享受,
還要興師動眾,操心費力的,帶這麼多人來打仗呢?”
李曉明笑了笑,向眾人說道︰“亂世梟雄,哪個不是這樣的?都是貪心不足罷了,
劉胤是奉匈奴皇帝之命,經略隴右,伺機剿滅陳安的,
陳安若是不趁兵強馬壯之際主動進攻,等劉胤實力壯大後,也會主動去進攻秦州。
劉胤昨夜不是說了麼,他急于找一塊能攻能守的險要之地,作為基業,
因此,此間事了,還要去攻取南陽呢!
秦州的條件,可比南陽還得天獨厚呢!”
說到這里,李曉明心中一動,想起一事,
當初那姚弋仲也曾說過,他也準備傾盡全力,為羌族攻下一塊險要之地,做為根據之地。
李曉明心中有些朦朦朧朧的念頭,正在心里盤算,
一旁的沈寧好奇地問道︰“將軍,我昨晚听劉胤說起南陽郡的好處,幾乎已是盡善盡美了,
秦州有什麼好處?怎地就比南陽還強了。”
听沈寧如此發問,孫文宇也側起耳朵,想听听,
他一向好武,只是出身普通,只在一個小縣里做個縣尉,地理和天下時事方面,有所欠缺。
李曉明為眾人講解道︰“秦州號稱‘秦隴鎖鑰,巴蜀咽喉’,
昔日秦國就是以此處為基業,進而佔據關中,一統天下的。
秦州又是連接西涼、關中、漢中等數地的交通樞紐,戰略意義非凡。
諸葛亮欲取關中,繞道岐山,數次重大戰事都發生在秦州。
況且秦州南靠秦嶺,東有隴山,實是易守難攻之地,
當初張春將軍的前任主公司馬保,為秦州刺史,最終自立造反,
如今陳安佔據了秦州,也是自立造反,此地是誰佔誰反,
由此就能看出,秦州這個地方實在是得天獨厚,
無論誰佔此地,都是進可謀霸業,退可保富貴。”
沈寧听了這話,吃吃地笑道︰“既是如此的好地方,不如將軍你把它佔了吧!
我和孫哥、王吉、昝老弟,都能為你謀霸業。”
孫文宇渾身一震,回過頭來,眼里放光,盯著李曉明。
“沈校尉,你倒是去佔呀!你只要有本事佔了秦州,我就听你的話,搬過去住。”
沈寧臉上一紅,低下了頭。
李曉明哈哈笑道︰“別做那春秋大夢了,
劉胤佔據大郡,有精兵兩萬,羌王姚弋仲有近二十萬族人,他們哪個不想佔據秦州?
可是如今,反而是秦州的陳安兵臨城下了。”
幾人在營帳中說說笑笑,听李曉明縱談時事格局、天文地理,真是難得地清閑,
因一再和三人談論秦州和南陽的地形,
李曉明腦海里不斷浮現出,各地的山川地貌,不禁想起以前在售樓部時,營銷中心擺放的沙盤模型。
突發奇想,出去找了個辦酒宴時,上菜用的大木案子,又從河邊弄了些黃泥、河沙,端了回來,
在營帳中不停的擺弄,弄得兩手都是泥,
三人都很奇怪,沈寧低聲笑著對二人說道︰“咱們將軍離了公主和郡主,十分寂寞無趣,
這麼大的人了,居然玩起泥巴來了?”
李曉明耳朵尖,笑罵道︰“你少在那里放屁胡說,我這是做沙盤哩!
你們看,這里是南岸,這里是北岸,
這是咱們後面的黃土 ,這里是黃土峽谷外面的那片樹林,
咱們打劫氐人馬匹時,還在里面埋伏過呢!”
昝瑞笑道︰“太爺,你這弄的不像,渭河怎會和岸上的泥巴路一樣顏色呢,且看我給你改改。”
說著一溜煙地跑出去,一會跑回來時,手里抓了兩把青青的苔蘚,
他蹲在旁邊,將苔蘚一點一點地鋪在中間的河道里,
果然一條青青的河流出現了,小沙盤看起來有了些生動之色。
孫文宇皺著眉頭盯著沙盤看了會,說道︰“不像,不像......河兩岸有許多大軍,
你這上面根本就沒有,且看老孫給你們調兵遣將。”
說著從地鋪上揪起幾根茅草,在手里扭結扭結,做成了幾個小人插在南岸,
因匈奴兵少,北岸插的小人少些。
在幾個閑漢一番擺弄之下,小沙盤愈發變的活靈活現,
幾人一直玩耍到正午時分,正打算去吃午飯之際,
有匈奴兵進帳,說是劉胤請安南將軍去中軍議事。
李曉明心中納悶,心想這劉胤也是官僚的很,閑了一上午不說議事,
大晌午的正是吃飯點,議個屁的事呀!
“小瑞,記得把我的飯給我盛回來,等我回來了吃。”
李曉明交代完,就跟著匈奴小兵去了中軍,
一進幄帳,只見眾人早已到的整整齊齊,
劉胤居中坐在一張大案幾之後的胡床上,面色不好,
路松多在下面一側站著,也是神色嚴峻。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見李曉明來到,劉胤做了個深呼吸,說道︰“斥侯來報,果然如賢弟所說,
對岸三個營寨的叛軍,都在制作木筏,
西邊也傳來消息,秦州方向又向此處增兵萬余人,估計明天就到了。”
李曉明吃驚道︰“秦州居然又增兵了?若是援軍到來,那豈不是三倍于我軍?
要是這樣,那明日肯定就是叛軍渡河決戰之時了。”
“哼......”
路松多對李曉明吃驚的態度十分不滿,冷哼一聲說道︰“兵來將擋,水來土屯,
身為大將,怎能一聞敵兵將至,就如此驚懼?”
李曉明正色道︰“事關生死存亡,如何不驚?”
劉胤向路松多擺了擺手,問李曉明道︰“賢弟料敵之準,令本王佩服,
只是如今形勢愈發對我不利,接下來我軍該如何應對呢?”
李曉明向劉胤拱手道︰“殿下,請速派人去周邊各郡求援,
敵兵三萬有余,我軍至少也得有個兩萬左右,才能有些把握。”
劉胤聞言,將臉別過一邊去,
路松多言辭不善地說道︰“你說的都是些廢話,若能求得援軍,我等眾人何至于如此發愁?”
李曉明奇道︰“雖然陳倉、大散關的援軍不好請,
可臨近的其它郡縣,如安定郡、陰密縣,怎會不願意支援?
畢竟,同為趙國屬地,這是互幫互助的事。”
劉胤眉頭緊鎖,說道︰“因石虎率軍南下,朝廷從附近各郡縣都抽調有兵馬,
咱們因與陳安叛軍對陣,才免了派軍出征。
眼下附近各郡的兵力,都只能自保,哪里還有援軍給咱們?”
李曉明心想,秦州叛軍如此勢大,且騎兵眾多,若是匈奴人一旦潰敗,
我們這數十號人,恐怕也將不可避免地陷入險境,跑都不一定能跑得贏,
總得想個辦法才好。
本章結束)
正史資料︰陳安原為晉朝宗室將領,秦州刺史司馬保帳下都尉,勇猛異常,
作戰時左手持七尺大刀,右手拿丈八蛇矛,極擅帶兵,有勇有謀。
後來與司馬保部將張春不和,被張春刺殺,陳安受傷逃遁,之後投降前趙。
司馬保被部將楊次殺害後,秦州由司馬保之子司馬瞻,繼承秦州刺史之位,
前趙皇帝劉曜命陳安率軍討伐司馬瞻,經數戰擒獲司馬瞻,司馬瞻送往長安遭劉曜殺害。
陳安又在司馬保靈前,斬殺楊次,以祭奠司馬保,遂佔據秦州。
後來他在秦州糾合隴上氐族、部分羌族和雜胡部落,擁兵十多萬,
自稱大都督、大將軍,雍、涼、秦、梁四州州牧、涼王。
並在秦州起兵反趙。
太寧元年,陳安被前趙擊敗並斬首。
陳安是一代梟雄,重情重義,後人評價︰陳安善于撫慰軍中將士,和他們同甘共苦。
陳安死後,隴上人想念他,因此為他作一首《壯士之歌》︰“隴上壯士有陳安,驅干雖小腹中寬,
愛養將士同心肝。?驄父馬鐵瑕鞍,七尺大刀奮如湍,丈八蛇矛左右盤,十蕩十決無當前。
戰始三交失蛇矛,棄我?驄竄嚴幽,為我外援而懸頭。西流之水東流河,一去不還奈子何!”
唐代大詩人李白也作詩贊他︰《雜歌謠辭•司馬將軍歌代隴上健兒陳安)》
“狂風吹古月,竊弄章華台。北落明星動光彩,南征猛將如雲雷。
手中電曳倚天劍,直斬長鯨海水開。我見樓船壯心目,頗似龍驤下三蜀。
揚兵習戰張虎旗,江中白浪如銀屋。身居玉帳臨河魁,紫髯若戟冠崔嵬。
細柳開營揖天子,始知灞上為嬰孩。羌笛橫吹阿�回,向月樓中吹落梅。
將軍自起舞長劍,壯士呼聲動九垓。功成獻凱見明主,丹青畫像麒麟台。”
喜歡至暗時代︰五胡十六國歷險記請大家收藏︰()至暗時代︰五胡十六國歷險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