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暗時代︰五胡十六國歷險記

第139章 落難逃荒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明台僧 本章︰第139章 落難逃荒

    李曉明也不廢話,給涪城守城門的官兵頭目,遞了個口袋,問他要糧食。

    頭目見他臉色不善,干脆利落地拿了口袋就走,片刻功夫便取了糧回來,

    李曉明過手一掂,跟梓潼郡給的一樣,估計分毫不差,也是三斗。

    心中咒罵李許,也生公主和郡主的氣,

    心想,就算那李許陰損,但是咱們天天在一起玩,關系這麼好,

    我當你們是祖奶奶般的,每日里好吃好喝的伺候著,怎忍心如此整我?

    轉身方欲行,那頭目在後面喊道︰“陳縣令回來,還有這個呢!

    嘿嘿,這是我們家揚威將軍貼補給你們的菜錢,

    我們家將軍說了,上次虧得你們攔阻羯人,才免了涪城的禍事,

    本該好好請一請你們的,但是上面有交待,他也沒辦法,

    只好等以後回請了,陳縣令莫怪,只能給這麼多,等到了成都就好了。”

    頭目說著,將一串銅錢交到李曉明手中,約摸有二三十文,用著個皮條穿著。

    李曉明大喜,連忙接過這串小錢,再三向揚威將軍李超道謝。

    心想,這揚威將軍可真是個好人,真真是雪中送炭。

    又不禁嘆道,之前闊綽時,哪里將這幾個錢放在眼里?

    當時吃小菱子一碗豆腐,都給了四、五十文,

    誰能料到,今日這一點小錢,竟能如此重要?

    一邊感嘆,一邊帶著眾人穿城而過,順道將這二三十文錢花了,

    因錢少,每人才劃二三文錢,也只買了些姜辣蘿卜和韭菹,預備著路上下飯。

    在城中打听了距離,此處離下一站綿竹關今白馬關)有七八十里的路程,

    眾人擔心天黑趕不到,又得在寒風中露營,也不吃早飯就匆匆出發,一路南行。

    推小炮和彈藥的小車,前面兩個人用繩子幫忙拉著,其余人都是輕裝,幾乎都只扛著棍子。

    因此速度倒是不慢,

    眾人緊趕慢趕,半陰天看不見日頭,約摸走到晌午時,李曉明實在是走不到了,

    昨天晚上的稀粥早就消耗殆盡了,此時餓的心頭騰騰的。

    “王吉,我不行了,趕快找個背風的地方,生火煮飯吧!”

    “太爺,你臉色發白,是不是病了?”王吉走過來,擔心地問道。

    李曉明斜靠在一處土坡邊,有氣無力地道︰“趕快煮飯吧,我餓的不能行了。”

    其實誰不餓呀!眾人都餓。

    李曉明又道︰“把那三斗米全部煮上,上午路走的多,

    反正今晚到了綿竹城,就又有糧食了,也不用刻意節省了。”

    大家在一處北向的土坡下面,挖了幾處土灶,也不淘米,

    直接把瓦罐裝上米、水,生起火來。

    少頃飯熟,米香撲鼻,

    王吉先給太爺盛了一大碗,又在米飯上倒上些姜辣蘿卜和菲菹。

    李曉明低頭大吃,誰能想到,糙米飯配咸菜竟能如此有滋有味。

    人是鐵,飯是鋼,

    眾人吃過了飯,又休息了片刻,精神恢復,又有力氣了。

    王吉向眾人道︰“大家都吃得飽了,下午務必要加快速度,天黑前一定要趕到綿竹城,

    不然,不光要睡露天覺,連粥都沒得喝了,咱們可沒米啦!”

    大家應了一聲,繼續埋頭趕路,

    心里都想,上午走了這麼遠,下午必定是能進城的。

    剛走了一會,前面居然隱隱約約出現了一座山,

    李曉明心中一緊,心想川西不都是平原麼?怎麼眼看進成都了,又有山了。

    他對王吉說道︰“完蛋啦,咱們恐怕要餓著肚子在山里過夜了。”

    王吉安慰道︰“太爺休慌,咱們離山還遠著呢,

    這條路說不定是從山的旁邊繞過去,不一定要爬山的。”

    大家只盼王吉說的準,心情忐忑地又走了兩三個時辰,只見一座山赫然就在眼前,

    眾人腳下的道路,直直地延伸到山頂上去,必須爬山。

    此時西邊的天已經變紅了,沒想到緊趕慢趕,到了傍晚竟然還要爬山,一時間士氣十分低落。

    王吉對眾人道︰“涪城關城門早,這里是綿竹城,離成都很近了,

    出城辦事的人肯定多,城門必然也關的晚些,咱們趕緊爬上去,天黑也一樣能進城。”

    眾人都盼他說的有理,又都強打精神爬山,

    剛爬到山腰,天已經暗下來了,朦朦朧朧地看見,

    旁邊的崖壁上刻著的,斑斑駁駁的三個超大的古字︰“落鳳坡。”

    李曉明驚呼道︰“我草,原來這地方就是落鳳坡,

    三國時期,劉備的副軍師龐統,殉難之地。”

    一看到落鳳坡,他終于記起來了,這地方就是今日的德陽白馬關,

    是入蜀的最後一道關隘,是整個西川、成都平原的屏障,

    唐朝以前叫做“綿竹關”,

    因漢高祖騎白馬由此出川,蜀漢昭烈皇帝劉備也是騎白馬由此入川,

    唐朝末年,一位有名的軍閥將此處更名為“白馬關”。

    它是有漢以來,劍南五關的最後一關,由長安至成都入四川境後,必將將經過五關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葭萌關、劍門關、江油關、涪城關、和白馬關。

    行路要緊,如此名勝古跡,只能等以後有機會故地重游了,再來欣賞吧。

    又往前行了一段山路,只見不遠處有一座石頭壘成的高大房屋,

    門前的柱子涂得紅漆都脫落的不成樣子,看上去有些年頭了,

    大屋旁邊生著許多柏樹,郁郁蔥蔥的,十分蒼翠。

    在這荒山野嶺之中,顯得突兀怪異,不知道是干什麼用的。

    眾人擔心城門關閉進不了城,領不到糧米,也無心去查看這房屋的用途。

    大家咬著牙,拼命往山上行進,待得到達山頂時,一座大城出現在灰暗的夜幕中。

    不得不佩服古代的軍事家,

    居然能在正山頂、險要之處,扼守要道建了這座大城,

    要知道,穿過此城,往南走,

    下了山就是廣漢郡和成都,益州平原的千里沃野盡收眼底。

    正是︰

    “南臨益州開千里沃野,

    北望秦嶺鎖八百連雲,

    東觀潼川層巒起伏,

    西眺岷山銀甲皚皚”,

    敵人要想進攻此城,只能爬著山向上仰攻,而守城之兵的弓箭射程,可增加兩倍有余,

    即便是從城上拋下一塊大石,也能滾倒一片敵人,

    這在冷兵器時代,對于進攻方來說,何其難也?

    想那“鳳雛”龐統,身為主將,竟一時大意被射死在這里,也不難理解了。

    李曉明犯了書生意氣,正在憑欄吊古,撫今追昔,暗生感慨。

    忽听眾人唉聲嘆氣,定楮一看,只見城門早已緊閉,

    不由得和眾人一樣,長嘆一聲,估計今晚又得露宿在寒風中了。

    王吉又笑道︰“各位不必沮喪,那涪城夜晚關了門喊不開,難道這里也一定喊不開麼?”

    說罷,走上前去,

    對著瓖了鐵葉子的城門,又拍又錘,連喊了二、三十聲。

    只喊的聲嘶力竭,果然喊不開......

    喜歡至暗時代︰五胡十六國歷險記請大家收藏︰()至暗時代︰五胡十六國歷險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至暗時代︰五胡十六國歷險記》,方便以後閱讀至暗時代︰五胡十六國歷險記第139章 落難逃荒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至暗時代︰五胡十六國歷險記第139章 落難逃荒並對至暗時代︰五胡十六國歷險記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