甦雨用了整整一個小時的時間分享這些詩詞的創作經歷,隨後,終于迎來了此次公開課的重頭戲——交流環節。
按照之前報名的順序,參與者們開始逐一展示自己的作品。
這些作品風格各異,既有韻味悠長的古文古詩詞,也不乏充滿現代氣息的現代詩。
能登上這個交流會展示的作品,自然都是經過精挑細選的,沒有一個是渾水摸魚之輩,畢竟都經過燕大校方的多次嚴格審核。
實際上,燕大舉辦這次文學交流活動,很大程度上是希望借助甦雨的個人影響力,讓更多人了解和關注當今文壇的優秀作品,宣傳推廣的意義更為重大。
因此,那種不開眼的人出來挑釁甦雨,想要踩著他上位,甦雨在現場作詩打臉的戲劇性環節並沒有出現。
不過,在交流會的尾聲,燕大文學系的師生們還是提出了他們的請求,希望甦雨能夠現場即興作詩一首,為這次公開課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他們尤其期待甦雨能在現代詩領域一展身手,畢竟現代詩與古詩詞之間一直存在著競爭關系。
由于甦雨近年來古詩詞作品頻出,大放異彩,已經讓現代詩很長一段時間都難以抬頭。
他們自然希望甦雨不要厚此薄彼,也能在現代詩方面展現出卓越的才華。
至于認為甦雨不會寫現代詩?覺得這會是甦雨的短板?真的沒有一個人會這樣想。
事實上,甦雨在之前備課的時候,就已經考慮到了這個可能性,並且精心準備了三首現代詩。
一首《死水》,其深刻的內涵和批判精神不言而喻,但顯然不太適合當下的場合;另一首《致橡樹》,以愛情為主題,也不太契合此時的氛圍。
那麼,就只剩下最後一首《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了。
這首被選入教材的現代詩,無論是思想深度還是美好寓意,都與此刻的場景極為契合,簡直是為這次公開課量身定制。
“我確實準備了一首現代詩,想要送給在座的各位師生!”
甦雨微笑著回應,聲音沉穩而有力,瞬間吸引了全場的目光。
然而,就在甦雨準備拿起粉筆,在黑板上寫下這首詩時,燕大文學系的院長卻滿臉笑意,帶著幾名學生走上了講台。
學生們手中捧著筆墨紙硯,顯然是希望甦雨能留下墨寶。
“小甦老師,不介意將這首詩寫下來,留在我們燕大文學系中吧?大家可都期待很久了。”
院長笑眯眯地說道,那一聲“小甦老師”,讓甦雨渾身起了一層雞皮疙瘩。
但人家都已經把筆墨紙硯遞到眼前了,他又怎麼能當眾拒絕呢?
于是,在眾人的熱切注視下,甦雨提起毛筆,飽蘸濃墨,用一手剛勁有力的楷書,將這首《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緩緩書寫在宣紙上。
“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
喂馬,劈柴,周游世界。
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從明天起,和每一個親人通信,告訴他們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閃電告訴我的,我將告訴每一個人。
給每一條河每一座山取一個溫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為你祝福。
願你有一個燦爛的前程。
願你有情人終成眷屬。
願你在塵世獲得幸福。
我只願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當甦雨落下最後一筆,現場瞬間陷入一片寂靜。
所有人都沉浸在這首詩所營造的美好意境中,細細品味著其中的深意。
一些鑽研現代詩多年的學者,心中不禁暗自嘆息。
果然,甦雨並非不會寫現代詩,只是之前沒有合適的機會罷了。
如果他們之前貿然拿現代詩去挑戰甦雨,結果可想而知,必定會輸得一敗涂地。
“完蛋了,班主任已經讓我們背誦這首現代詩了!說是期末可能要考!”
“臥槽,還好我畢業了,不然天又要塌了!”
“期中考的《水調歌頭》,期末考這個,甦神都要成學生公敵了!”
“總比去硬背一些自己不喜歡的東西要好吧?身在福中不知福!”
“……”
密密麻麻的彈幕瞬間如潮水般涌現,只是這樓歪得有些離譜。
不過,那些直接安排作業的語文老師們,還真是緊跟時代潮流,懂得利用甦雨的影響力,激發學生對文學的熱愛。
甦雨的這場公開課以及《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這首現代詩,毫無懸念地直接登上了當天社交平台的熱搜。
沉寂許久的文學圈,這一次借著甦雨的東風,強勢發力,狠狠地刷了一波存在感,讓更多人重新關注到文學的魅力。
就在燕大文學系院長雙手小心翼翼地捧著甦雨的“墨寶”,仿佛捧著稀世珍寶一般,準備拿去精心裝裱之時,甦雨與江華、江玉已經悄然離開了燕大校園。
他們並未直接回家,也沒有前往天星娛樂,而是被江華熱情地拉到了自己的四合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別問緣由,若真要問,那便是老人家對甦雨剛剛所作的那首現代詩喜愛至極,滿心期待著能和孫女婿好好探討一番。
甦雨其實每次來四合院都有些不好意思,畢竟每一次到訪,老爺子總會熱情款待,破費不少。
之前,老爺子收藏庫里的許多大小物件,都陸續出現在了甦雨的書房之中。
甦雨時常覺得,再這麼搬下去,老爺子這兒都快被他搬空了。
不過,相應的,甦雨留在這兒的畫作與墨寶也越來越多。
用江華的話來說,到底誰吃虧還真不好說。
畢竟外界對甦雨書畫的追捧程度,早已遠遠超出了甦雨自己的想象。
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甦雨的書法畫作大多只出現在網絡和電視上,真正流出的墨寶幾乎沒有。
為數不多擁有甦雨作品的人,自然都將其視若珍寶,舍不得拿去售賣或送人。
就像江華、韓建華、王天風這些人,他們哪一個會缺錢呢?
當然,也有不少人試圖通過他們的關系,希望能買到甦雨的書畫,只是至今還無人成功罷了。
這一次,一同來到四合院的還有書畫協會的李豐山,他也是少數擁有甦雨墨寶的幸運兒。
畢竟那首《畫》就是甦雨為他的畫作所題。
李豐山此次前來,一方面他本就是江華這兒的常客,閑來無事就喜歡來看看江華的“藏品”;另一方面,他確實有正事要找甦雨商量。
喜歡文娛聲望系統請大家收藏︰()文娛聲望系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