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俠情緣

第1章 我知道了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第八個俠客 本章︰第1章 我知道了

    楚尋以不與張畢德相見為辭,悄然潛于宮莊,而宮莊之中,知道楚尋真實身份的唯有張畢樂、八葵與九葵三人。兩位聖女負責楚尋的飲食起居,對楚尋恭敬有加,事無巨細。

    楚尋一直尋找張蘭德的下落,以探自己的身世之謎。而閑暇無事之時,楚尋便于院中練劍。春去秋來,寒來暑往,一晃便是七載。

    這日,風和日麗,雲影徘徊。張畢樂懷揣心事,行至有思堂。

    張畢樂至屋前,她輕抬小手,于門上緩緩叩之,一下、兩下、三下,每叩一下,皆稍作停頓。

    未幾,門吱呀一聲緩緩而開,楚尋立于門內,目光警覺,左右環顧一周,見四下無人,方伸手將張畢樂輕拉入屋,旋即掩門,似生怕被人窺見。

    之前楚尋于張畢樂有約定,張畢樂叩門三下,每下之間,間隔三瞬。如此,楚尋便知是畢樂來了,她方可開門相迎。

    張畢樂見楚尋如此謹慎,便嬉笑道“干娘,莫再張望啦,外面空無一人。畢兒今日實有要事,故而特來尋您。”

    楚尋輕抬素手,徐徐摘下面具。微哼一聲,佯作嗔怒之態,嗔道“哼,你這小不點兒,平日里不見蹤影。今有事,方念及你干娘了?”

    張畢樂仰起小臉,一本正經,拱手肅容而回“畢兒深知干娘素性嫻靜,不喜見人,每遇俗客,必心生厭煩。若我常來攪擾,干娘真面目或被他人窺見,恐壞了干娘的大事。且畢兒每至此處,見干娘總說頭痛,兒實不忍見干娘如此受苦。”

    楚尋噗嗤一笑,伸手輕撫畢樂的小腦袋,柔聲道“你這小孩兒,年紀雖小,說話卻一套一套的。干娘何止見你頭痛,有時見你二娘,干娘這頭也痛哩!”

    張畢樂忽而捂著小嘴,滿臉驚愕之色,說道“我生在金秋,金氣肅殺,按五行之理,金克木,難道干娘是木相,為我所克嗎?”

    楚尋忽而大笑起來“你這小鬼頭,想得倒多。干娘這頭痛,乃是舊日頭疾所致,又與你何干?”

    張畢樂卻搖了搖頭,神色嚴肅,一本正經地說道“干娘莫要懈怠,所謂‘剛柔相摩,八卦相蕩’,陰陽相克之中,藏成敗之機。命理之事,玄妙非常,不可不信呀!”

    楚尋徐徐踱步至案旁,緩緩坐下,她微微苦笑了一下“噫!難道你這小丫頭今日到干娘此處,竟是為了賣弄學問的嗎?”

    張畢樂嘿嘿一笑,旋即坐在楚尋身旁,雙手輕搖楚尋的胳膊,嬌聲道“干娘,畢兒有一事不明,特來向您請教。”

    楚尋呵呵笑了起來“小丫頭,你平日里讀那麼多書,竟還有你不懂得的事嗎?”

    張畢樂撅起小嘴,模樣嬌憨可愛,說“干娘未讀過‘輪扁論書’的故事麼?干娘歷經世事,見多識廣,畢兒又豈能和長輩攀比呢?”

    張畢樂略作思索,問道“前幾日,我從書齋中偶得一本怪書,其上寫道‘天選之人’,我百思不得其解,不知干娘可知這是何意?”

    楚尋心中一驚,想起當年在地窖之中,張蘭德曾向自己提過此類語句,遂斂容正色,問道“你小小年紀,問這問題,所為何事?”

    張畢樂挺直腰板,道“我好歹是宮莊的少莊主,然對莊中諸多事情一無所知。若干娘知道,請務必告知畢兒。”

    楚尋道“江湖中有傳說,若有人懷揣《葵花寶典》的秘籍,並于機緣巧合之下,竟得時空穿梭,以游歷諸世,去往另外一個天地,如此之人便被稱作天選之人。”

    張畢樂滿是驚愕與興奮,旋即急切問道“那只要尋得天選之人,便能覓得寶典了嗎?”

    楚尋心中暗憂,不願張畢樂小小年紀便陷入江湖紛爭之中。故而並未直接答復,只是微微傾身,輕輕撫著她的頭發,說道“小丫頭,這些紛繁復雜的江湖之事,等你長大了自會明白。”

    張畢樂卻未就此罷休,歪著頭,眨了眨眼楮,又問道“干娘,那這些天選之人,又如何能返回前世呢?”

    楚尋微微蹙眉,沉思片晌,回道“生死之際,百世交替,舍生取義,萬物歸一。”

    張畢樂歪著頭,小手托腮,認真思索片刻,忽而嘴角上揚,露出一抹微笑,道“干娘,我懂了。”

    楚尋滿臉詫異,急忙問道“小丫頭,這話連干娘我都不甚明了,你懂什麼了?”

    張畢樂復又啟唇問道“欲練此功,揮刀自宮,這自宮又是何意呀?”

    楚尋臉龐驟然漲紅,尷尬說道“小丫頭,你年且尚幼,還不速速找你二娘要糖吃去。”

    張畢樂嬉笑起來,她盈盈下拜,道“謝謝干娘解疑,下次我保證領你去城里玩。”

    說罷,她小手一擺,活蹦亂跳地出了屋子。

    楚尋望著張畢樂離去的方向,心中暗哼道“這小家伙,聰慧伶俐卻又古靈精怪,再過幾年,我恐就收拾不了她啦。”

    這日張畢德一家圍坐在桌前用餐。他面帶微笑,從懷中緩緩取出一本書,將其遞給張畢樂,溫言道“上次畢兒說喜歡讀書,為父特意從外面買來一本,你看可合你的意麼?”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張畢樂雙手捧書,輕輕翻了幾頁,她眉頭微微一皺,小嘴輕嘟,旋即搖了搖頭,卻仍將其揣入懷中。

    樂書雖嫁入宮莊,但平素里身著極為樸素,她坐在一旁,唇角微揚,問道“既然畢兒不喜歡此書,何故藏起來呢?”

    張畢樂起身離席,向張畢德一躬“爹爹為女兒購書,女兒銘記于心,自當珍視如寶,豈敢輕棄于旁呢?況且這書中有畫,每頁一張,字卻浮在畫上,著實有趣,若是平素里無事,拿來閑讀豈不是樂事一件嗎!”

    張畢德不禁開懷大笑,遂挾了塊肉,放在畢樂碗中,笑道“畢兒聰慧明理,又如此孝順,他日若嫁,我必然不舍。不如留在我身旁,隨我習武練功,豈不美哉?”

    樂書忽而蹙眉嗔道“夫君何出此言?夫天地陰陽,乾坤定序,豈有女子不嫁之理?”

    張畢樂雙頰泛起桃色,忽而作嬌狀,扯著張畢德的袖子,說道“不過爹爹新買的書,女兒確實不甚合心意,若爹爹能解女兒胸中一惑,則買書一事,女兒便不再追究。”

    張畢德大笑“女兒博聞強記,縱是夫子再生,亦當自愧弗如。昔者孔文子尚能不恥下問,今畢兒青出于藍,實乃家門之幸!”

    張畢樂忽啟唇輕問道“爹爹博古通今,可知‘欲練神功,必先自宮’中‘自宮’二字,究竟何解?”

    張畢德手中茶盞“當啷”墜地,他面色驟變,厲聲喝道“這話你從何處得見?”

    張畢樂揚起小臉,櫻唇微翹,笑道“爹爹既答不出,可是女兒白問啦?”

    張畢德忽地暴起,五指如鐵鉗般攥住畢樂的衣領,竟將其懸空提起,怒道“我再問一遍!這句話你究竟從何處窺得?”

    張畢樂先是一怔,繼而‘哇’地一聲大哭起來,邊哭邊呼“爹爹欺負人!我要去找那個大哥哥!”

    她雙手亂揮,雙腳亂擺,如受驚的雛鳥。

    樂書急步上前,掰開張畢德的手指,將女兒搶入懷中,怒目而視“你這莽夫!豈有如此對待女兒的麼?”

    張畢德余怒未消,自今日起,我禁足你七日,不得出閨閣半步!”

    他語聲未落,已拂袖而去。

    這夜,張畢德負手踱步,俄頃,行至百世書齋前。但見書齋院門緊閉,鐵鎖橫陳。張畢德神色未動,他微閉雙目,運氣于足,陡然發力,踏垣而上,輕巧翻過,穩落院內。

    入得書齋,室內昏暗,張畢德一眼便望見深處那面斑駁之牆,而牆旁的暗門,竟已洞開,似有他人先至。

    張畢德心中又怒又喜“我家小女素日聰慧,竟尋得此道暗門?”

    既已探明暗門開啟,張畢德亦不多留,他轉身而出,至院中,輕拍雙手,其聲清脆,在靜夜中回蕩。霎時間,牆頭黑影一閃,十六葵如靈猿般躍下,穩穩落于張畢德身旁,屈身拜道“參見主人,不知主人喚屬下前來有何吩咐?”

    張畢德道“今夜你且辛苦一番,將那暗門之中所有書籍,皆運至我的房間。還有,今日小女說要找什麼大哥哥,怕是有人已經潛入宮莊,你務必要保護好小女的安全,不得有誤。”

    十六葵領命,身形一閃,入書齋而去。

    翌日辰時,陽光初照,十六葵匆匆趕至張畢德屋外,屈身一拜。張畢德端坐屋內,聞聲喝道“我昨夜命你將密室的書搬至我房,為何至今仍未動手?若小女再去書齋看書,你可知該當何罪?”

    十六葵心中一驚,趕忙跪地,道“莊主息怒,非是屬下無能,實乃密室之中僅有一本書。莫非少莊主已先行將其他書盡數取走?”

    張畢德擺了擺手“我家小女素行端方,從不做那偷竊之事。此書齋乃祖上所傳,家父在世時,從未允我踏入半步,我亦從未進入暗室。也許那里確實僅有一書,你且呈上來便是。”

    十六葵起身入屋,雙手捧書,恭敬呈于張畢德面前,繼而抱拳道“莊主,書已在此,屬下告退。”

    張畢德接過書來,但見此書封面素樸,並無一字題于其上,心中好奇頓生,遂緩緩翻開書頁,細細品讀起來。

    書中記到這麼一事。

    百世之前,五台有僧,法號智德,道行高深,具宿命通之能,可觀過去未來之事。

    一日,有京城貴客,聯袂來訪。一乃朝中官員,一為富商巨賈,二人相交莫逆,至五台山,與智德禪師相晤,圍坐而論佛,談玄說妙,析理探微,歡洽非常,渾然忘卻塵世紛擾。

    然天有不測之風雲,山下忽來一伙強徒,為首者年約四旬,面帶凶煞,目露貪婪。此賊知曉智德禪師有預知未來的異能,遂率眾直闖山寺,將寺中僧眾盡皆擒獲,挾持于前,威脅智德老僧,道出尋葵花神功的下落。

    手持葵花,奈何橋下;懷中寶典,陰陽互蝕。此寶典實乃天選之人童貫所持。所謂道光之年,金水之緣,寶典自現。

    豈料此賊心狠手辣,得悉轉世秘密之後,竟翻臉無情,下令屠殺廟中僧眾。智德禪師悲憤交加,無奈之下,將禪位讓于來參禪的官員。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而那官員的摯友見賊頭凶殘,為救好友,挺身而出,與賊頭殊死搏斗,終因寡不敵眾,慘死于賊頭掌下。賊頭為掩人耳目,竟將此血債嫁禍于官員。

    賊頭將富商的獨子收養,且命商人後代守護其返世歸來,以為日後圖謀之用。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賊頭果然現世清末。其于江湖中,偶遇一個少年人,此少年英姿颯爽,氣宇不凡。二人起初兄弟相稱,情誼日篤。所謂道光之年,金水之緣,金生水,金即指那少年人。

    然賊頭妄圖以少年人助其復闢舊惡,再興風浪。少年人英勇大義,識破賊頭陰謀,遂與之反目成仇。二人展開一場驚心動魄的惡斗,賊頭雖老謀深算,然少年人奮勇無畏,終使賊頭未能得逞。

    葵花神功,陰陽互通,欲練此功,拔刀自宮。葵花寶典,秘卷藏凶,江湖紛擾,皆為它瘋。

    西北宮莊,妖人霍亂,張家百年,尋子練功,自宮自宮,宮莊稱霸天下,亦是為笑天下。

    而在書的最後一頁下角,有個‘林’字。

    張畢德面色漸變,由驚至駭,由駭轉恐,俄而,他雙手不由自主地顫抖起來,但見他猛然起身,口中發出一聲淒厲長嘯,雙手瘋狂揮舞,竟如癲似狂地奪門而出。

    恰在此時,雷聲轟鳴,未幾,大雨傾盆,如天河決堤,張畢德卻渾然不覺,他一手緊握那本無名之書,另一手則在空中胡亂揮舞,他在風雨中狂奔,口中不時狂笑,忽然他腳步踉蹌,跌倒在地上,立時不省人事。

    喜歡七俠情緣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七俠情緣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七俠情緣》,方便以後閱讀七俠情緣第1章 我知道了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七俠情緣第1章 我知道了並對七俠情緣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