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俠情緣

第6章 夸贊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第八個俠客 本章︰第6章 夸贊

    過了兩日,張金花率兵西進,周雲鏡問道︰“元帥,夏軍比我們早行兩日,恐如今他們已經離開宋境,去搬救兵去了。”

    張金花道︰“夏軍大敗,又缺少糧草,他們定不會走的那麼快,恐其沿途掠取以充軍需。”

    佘太君道︰“昨日收到延安府的傳書,暫未發現夏軍,難道殷奇這賊人沒有北行?”

    張金花道︰“延安府是大城,如今夏軍那群殘兵敗將必不敢輕易犯境,故我猜測他們一定繞過延安,向西退兵了。”

    又行十里,有流星馬飛報,延安府龐籍飛書遭到夏軍進攻。

    楊家眾將大驚,周雲鏡問道︰“夏軍進攻延安府,難道西夏已經派兵援助了麼?”

    佘太君道︰“看來不取殷奇首級,這場戰爭斷不能平息。”

    杜金娥問道︰“元帥我們現在怎麼辦?”

    張金花寫了一封信,信中說明情況有變,要王蘭英攜大軍一萬與宋兵主力在州匯合。

    又過一日,流星馬前來,他臉色慌張,上前急報,延安府龐大人說夏軍來勢凶猛,怕是快扛不住了。

    張金花對佘太君道︰“殷奇不可能走那麼快,此乃西夏所遣援兵。倘若殷奇與援軍合兵一處,延安府危矣,恐將不保。”

    他又轉向周雲鏡和杜金娥,對她們說道︰“請兩位姐姐連夜趕往州,我需先行一步與龐大人會面,一起商討抗敵之策。”

    說著她又寫了一封密信,命人傳書給慶州府蔣大人,叫他前去延安府支援。

    見張金花的馬已是一匹老馬,周雲鏡道︰“這馬老了,跑不動了,我即刻給元帥換匹千里駒,連夜趕過去吧。”

    佘太君擔心說道︰“恐即令元帥此刻疾馳而往,亦未必能及殷奇那賊寇之先與龐大人會合于延安府。”

    張金花道︰“要去延安府需穿高山峻嶺,溪河草原,殷奇乃是西夏人,他帶軍糧草不足,定不會涉險選近路走。”

    張金花又道︰“我听我家父曾經說過,這匹抱月胭脂紅就是西夏馬,當年我父親從西夏人那里取來的時候走的就是永興軍路,這馬雖老,但是是匹識途良駒,若取徑抄近,未必走的比殷奇慢。”

    說著她騎著自己的馬,與佘太君等楊家將告別,噠噠急奔北相。

    張金花的馬與其相伴經年,深諳其意。她暗示馬兒,抱月胭脂紅果然不走大路,反而沿著洛水北上,騎了三個時辰,她見到一個漁夫在河邊撐篙泛舟??。

    張金花喊道︰“老伯,你可知延安府怎麼走?”

    漁伯見女子身著宋朝兵服,頭戴鳳冠,手持金槍,極像是個將軍,就大喊道︰“姑娘可是從京城來的?”

    漁伯在河中撐船北行,而張金花騎馬在岸上,兩人相距甚近,張金花回道︰“老伯,我確實是從開封府來的。”

    漁伯大喜,問道︰“你可是從天波府來的楊家女將?”

    張金花道︰“老伯見多識廣,我正是楊家將。”

    漁伯把船停在岸邊,說道︰“我自幼從山里長大,哪有什麼見識?但大宋女將只有楊家,這事有誰不知?”

    漁伯又道︰“今早有一隊夏國人馬從山西首向北走了,姑娘你是去追他們的嗎?”

    張金花道︰“這群夏寇犯我大宋,若我追不上他們,怕是延安府要遭殃啦!”

    漁伯慨然而道︰“?楊家將為我大宋竭忠盡智,其事跡于我年輕時已有所聞,誠乃國之棟梁。昔日那破天門陣的張金花,英勇無比,智勇雙全,其威名赫赫,震懾四方。若非此人,恐我大宋百姓早已淪為遼人奴隸。姑娘既然來自楊家,可曾識得那張金花麼?”?

    張金花道︰“認得,這人並未老伯說的那麼傳神。我楊家諸將,論武藝則各有所長,論智謀則難分軒輊,至于膽略與功勛,皆在伯仲之間,未可輕言高下。長金花不過一介巾幗,老伯莫要夸贊此人,若是叫她听到,她必定心生驕矜,自滿前功,而忘乎所以了。”

    漁伯大笑道︰“自古英雄出少年,而我大宋英雄出女子。”

    張金花見天色不早,著急問道︰“如何去得延安府,還請老伯不吝賜教。”

    漁伯道︰“姑娘莫慌,你上我的船,我載你一程,前面有條山路,你翻山過去,兩個時辰就能到延安府。”

    張金花驅馬登筏,漁伯執篙撐船,二人遂向北行。張金花見筏行疾速,心甚詫異,問道︰“老伯,我听聞洛水之勢,北高而南低,我等北行,何以仍是順水而流呢?”

    漁伯聞言,笑而答道︰“洛水之流,逢暴雨驟至,水流洶涌,或有暗流涌動,皆可改變水流方向。

    近日此地忽降暴雨,原本北高南低之勢,因暴雨之故,竟使我等北上之行,變為順流而下。此乃天意助我大宋。姑娘當喜,此乃吉兆,我看姑娘定能將那夏寇趕出宋境。”

    過了一個時辰,漁伯將張金花送到一個叫天斷崖的地方,說道︰“姑娘沿著山路翻過去,就到延安府了。”

    張金花告別了漁伯,她一時也不敢耽擱,騎上馬就奔上山去。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天近申時,張金花見夏軍正和宋軍在延安城外激戰,她持槍殺了過去,並開出一條血路。

    張金花大叫道︰“開封天波府楊家張金花到...”她邊叫邊殺夏兵,延安府的大將狄青正帶隊和夏兵糾纏,他見有人自稱楊家將,就上前叫道︰“是何人冒充楊家張元帥?”

    張金花舉起令牌,說道︰“我非冒充,帶我去見龐籍龐大人。”

    狄青大喜,即刻抱拳說道︰“屬下有眼不識泰山,請元帥恕罪。”

    此時兩軍對壘,廝殺聲不斷,張金花厲聲道︰“?都什麼時候了,尚論及恕罪與否?還不速速引我見你的知府?!”

    龐籍此時正在府內和周美商討對敵策略,見張金花趕來,他又驚又喜,即刻上前迎接。

    剛要說些客氣話,張金花打斷他,問道︰“龐大人,夏軍兵力如何?”

    龐籍道︰“前些日子听聞張元帥在河中大破夏寇,想那殷奇定是西退,自南向北朝我延安進攻,沒想到這群夏軍神出鬼沒,出乎意料,卻自北向南涌來。

    帶頭的那夏人臉上長了一塊黑痣,身披虎皮大襖,腰束犀牛之筋,異服殊裝,勇猛無比。他領兵五萬,于北面囂張挑釁。我延安城中駐守宋軍不足一萬,今已死傷大半。又見夏人備好沖車,恐延安府難以撐至明日。”

    張金花道︰“我听說西夏有一員猛將叫麻里哈奇,他長相奇丑,臉上一塊黑斑,他曾以一人之力群戰十名遼國高手而不落下風,西夏李元昊派此人前來,看來他攻宋決心十分堅定。”

    見那人如此厲害,龐籍大驚,問道︰“請問元帥有何高見?”

    張金花言道︰“今與我宋軍對壘的夏軍,非殷奇所部,然他們正引兵疾趨而來。若二軍合勢,延安府危矣。我已遣王蘭英及慶州府兵前來赴援,然據我所知,他們等須至明日方能抵延安。

    而殷奇屬下善用謀略,曾經利用金山籠困住楊宗保,他一定算到這點,恐于明日之前,已與大軍匯合。屆時,若我軍兵馬未整,他必乘我不暇,擊我于不備,使我軍措手不及。”

    時有延安宋兵來報︰“夏賊已運沖車至城下,府城之上弓弩手匱乏,難以御敵。今夏軍之勢,猶如破竹,銳不可當,我城恐將不日而破。”

    龐籍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他即刻披上戰甲,要出城迎敵。

    張金花道︰“大人莫急,能否給我備些沙土,越多越好。”

    龐籍問道︰“難道元帥您有妙計?”

    張金花點點頭,龐籍大喜,即刻吩咐把全城的築城沙土都搬來。

    張金花又命眾兵戴上面罩,把胡椒磨成香粉,摻在沙土中,鋪在內城,又命宋兵拿來十把大掃帚,待命在一旁。

    龐籍目睹城門將崩,城內宋兵惶惶然戰栗于城門之後,彼此不明龐籍此番深意,遂紛紛竊議。然龐籍唯遵張金花之命是從,亦與眾宋兵無異,不知沙土如何抗敵。?但他臨危不亂,靜待時機,以觀事變??。

    只听見城門被沖車撞得�繾饗歟 蛹 漚鴰 幢歡  實潰骸霸 ⑶ 頤竊詰仁裁矗俊br />
    張金花道︰“延安府地處西北,現在正值春季,南風較多,他們既然從北邊來攻城,那就叫他們嘗嘗胡椒的厲害。”

    此時天色微變,正如張金花所言,北風漸起,張金花見時機已到,就大聲呼道︰“快開城門。”

    十名宋兵在兩側早已準備好,他們一听到命令,即刻打開城門,由于城門兩側牆體甚厚,形成一個通道,風吹著摻著胡椒的沙土直吹向攻城的夏兵。

    張金花見機率兵沖出城,和夏兵廝殺起來。此時夏軍面相南側,眼楮被風沙吹得睜不開眼楮,加之沙土中的胡椒,夏兵個個捂著臉面,宋兵揮舞刀槍,夏兵死傷無數,剩下的夏兵只得後退。

    麻里哈奇心下大慌,即刻命令退兵三里。

    張金花御夏兵之侵,城中人皆歡騰。龐籍譽道︰“素聞楊家將英勇無比,威名遠播,今日一見,張元帥足智多謀,必為楊家翹楚。”

    張金花連忙擺手,說道︰“龐大人過譽了,我在楊家可算不上什麼,而且夏兵退兵,怕是等與殷奇匯合,他們必然會卷土重來,我們還需要多多防備。”

    龐籍道︰“元帥過謙了,夏軍膽小怕事,張元帥這一計,怕是他們明日之前都不敢再來了。”說著他大笑出門。

    戌時之中,忽有流星快馬疾馳而至,報︰“殷奇大軍已悄然繞至北側,與麻里哈奇匯合一處。然彼等並未急于進犯,反于三里之外安營扎寨,其勢態沉穩,不似即刻有攻取之意。”?

    又過了半個時辰,流星馬又報︰“南方發現不明馬隊。”

    龐籍與眾將士臉色突變,遽登上城垣,弓弩手已列陣以待。時值夜幕深沉,唯見火光熊熊,直逼延安城下。眾不知其來者是何人,唯火光映天,照徹四野,敵我難辨。

    須臾之間,遙見前方旌旗招展,其上赫然一個“楊”字,龐籍心中大喜。及至軍伍臨近,細細一看,果真是周雲鏡統率兵馬,匆匆趕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張金花道︰“沒想到我宋援軍來的如此之快。”

    龐籍遂命麾下開啟城門,復遣使犒賞三軍,周美慨然言道︰“夏兵已為元帥所挫,膽寒不敢復前,加之楊家援軍至,我看今夜延安府當可安然無恙。”

    龐籍道︰“我這就命人為楊家接風洗塵。”

    恐夏軍有詐,張金花命夜探子潛于夏營四圍,伺其稍有動靜,即馳馬疾報。

    而其盛情拳拳,實難卻之,于是張金花與楊家眾將共赴府中作宴。

    龐籍端起一杯酒敬向張金花,說道︰“我延安府兵馬不足一萬,今日若不是張元帥,怕現在我延安府已生靈涂炭。這一杯酒我敬楊家。”

    佘太君勸道︰“大人,明日我們怕有一場惡戰,今日還是少飲酒為好。”

    龐籍道︰“太君在上,卑職所敬此杯,實為素酒,飲之無礙,萬望太君勿辭。”說著他端起酒杯,一飲而盡。

    酒過三巡,龐籍醉眼朦朧,步履蹣跚,周美緊隨其後,細心照料,將他攙扶到內室休息。而楊家將一行,深知酒能亂性,更恐酒後言行有失,累及大局,故而皆謹慎行事,淺酌幾口,聊表禮節之意。

    張金花出了州府,在大街上溜達,此時夜已黑,延安府鎮上卻有酒樓燈火通明,張金花听里面有人說書。

    見一老者在台上說道︰“且听我這說書人,道一段往昔風雲,話說那西夏賊寇,覬覦我大宋疆土,時常來犯。這一日,竟膽大包天,直逼延安府而來,一時間,烽火連天,戰鼓雷動,形勢危急如同懸崖勒馬,刻不容緩!延安府內,官民皆驚,士氣雖在,然敵眾我寡,勝負難料。正當眾人憂心忡忡,不知所措之際,楊家將中一員女將,張金花,挺身而出,猶如天降神兵!這張金花,非但武藝超群,更兼智勇雙全。她深知硬踫硬非上策,便心生一妙計...”

    張金花怕夏人夜間來犯,故沒有換下盔甲,他怕里面的人認出她來,就在酒樓外面听書。待她听完已是子時,便憂心忡忡地回到了州府。

    喜歡七俠情緣請大家收藏︰()七俠情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七俠情緣》,方便以後閱讀七俠情緣第6章 夸贊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七俠情緣第6章 夸贊並對七俠情緣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