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開局傻柱拒絕道德綁架

第339章 匯豐居然在這時候妥協?

類別︰網游小說 作者︰愛吃不變胖 本章︰第339章 匯豐居然在這時候妥協?

    這番話引起了恆生銀行董事會成員的廣泛共鳴。

    在華人商業精英看來,由華人主導的金融機構更懂得本地市場與文化,也比英資銀行更具親和力和責任感。何曉作為大股東所展現出的戰略野心與文化自信,使眾多華人董事感到振奮。

    此時此刻,何曉正深切體驗到從英資手中奪取商業版圖的快意。此前協助包氏家族奪得九龍倉,又成功收購和記黃埔與匯德豐,每一次勝利都進一步堅定了他挑戰英資霸權的決心。

    而他下一個瞄準的目標,是怡和集團旗下的旗艦企業——怡和置地公司。

    怡和置地坐擁置地廣場、太子大廈、歷山大廈等多幢中環地標級寫字樓,憑借龐大的物業收租業務,被譽為“中環之王”。然而,由于過去幾年高價競拍土地,該公司也背上了沉重債務,被稱為“中環債王”。眼下雖因負債過高而顯得如同“燙手山芋”,但幾乎所有市場觀察者都清楚中環地段未來的增值潛力。

    加之全球股災持續蔓延,盡管此前何曉與李嘉誠等華商在股市中有所動作,一度使恆生指數短暫回升,但終究未能扭轉大勢。

    股市再次下探,連累眾多上市公司股價下跌,怡和置地也未能幸免,其股價一度跌至每股8港元。何曉看準這一時機,果斷下令大量買入置地股票,意圖在持股比例達到強制收購門檻時,發起全面收購。

    另一方面,在怡和洋行總部,氣氛高度緊張。

    “廢物!匯豐居然在這時候妥協?浦偉士簡直是在丟我們英資的臉!”亨利•凱瑟克手握報紙,憤慨不已。

    “要怪就怪沈弼!當年就是他一手把這些華商扶植起來——如今倒好,反過來騎到我們頭上!他到底是英國人還是華人?”西門•凱瑟克同樣怒氣沖沖。

    “我們必須守住置地。一旦失守,怡和在港城將無立足之地。我立即回倫敦籌措資金。”亨利當即做出決定。

    多年來,怡和洋行諸多股東不斷減持九龍倉股份,在亨利看來是一個重大戰略失誤,直接導致怡和在港商業競爭中陷入被動。

    盡管前主席紐璧堅曾堅持守住資產,但凱瑟克家族始終未予以充分支持。如今惡果顯現,卻無人願意承認決策失誤。

    “我們有中環最優質的寫字樓,現金流穩定,不是那麼容易被吞掉的。”西門試圖保持鎮定。

    正在此時,秘書匆忙敲門而入︰

    “各位先生,婁氏集團剛剛發布公告,宣布以每股15港元的價格公開收購置地股份——比市價高出近百分之百!”

    “混蛋!他才剛打完恆生一仗,這麼快就對我們出手!”亨利頓時臉色發白。他原打算回倫敦爭取財團支持,但何曉顯然不給他喘息之機。

    更令人絕望的是,婁氏集團並未上市,不受股市波動影響,資金流充沛穩健。此前,其旗下港燈和中華煤氣等企業相繼退市,更使得婁氏在財務結構上幾乎無懈可擊。

    “立即召開董事會!”亨利終于下令,“所有股東都必須到場——怡和不只是凱瑟克的,也是大家的。我們要共同守住這份基業!”

    消息迅速傳開,怡和洋行各股東紛紛趕往總部,一場驚心動魄的收購與反收購大戰,一觸即發。

    在港城島北岸的中心地帶,銅鑼灣以其無與倫比的繁華,成為港城名副其實的“黃金心髒”。

    從恢弘的時代廣場起步,穿過名店林立的羅素街,抵達人潮洶涌的崇光百貨,再延伸至車水馬龍的軒尼詩道,以及交織著市井煙火氣的渣甸街與怡和街——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承載著天價的資本與跌宕的歷史。

    這片區域不僅是全球頂尖奢侈品牌的競技場,也是港城本地生活的縮影,其價值之高昂,堪稱寸土寸金。

    渣甸街的名字,直接源自一位深刻影響港城早期命運的甦格蘭商人——威廉•渣甸。作為英資巨頭怡和洋行的創始人之一,渣甸以貿易攫取了驚人的原始資本。

    19世紀港城開埠之初,怡和洋行憑借其雄厚財力和與殖民當局的緊密聯系,在銅鑼灣購入大片土地,設立總部、貨倉與碼頭。怡和洋行迅速崛起為遠東最大的英資財團,其影響力滲透至港城經濟的方方面面。

    街道命名成為英商權力的直觀印記。不僅渣甸街,周邊的怡和街、勿地臣街,以另一位創始人詹姆士•馬地臣命名,都清晰地標記著怡和洋行及其關聯資本對這片土地的主宰。

    這種命名方式,無聲地訴說著港英時期英資財團在港城經濟地理上刻下的深刻烙印。

    然而,歷史的戲劇性在于空間的疊用。踏入21世紀,緊鄰渣甸街的羅素街憑借其優越位置,一躍成為全球矚目的“鋪王”地段,巔峰時期年租金曾高達每平方英尺1950美元。

    但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渣甸街至今仍保留著濃厚的傳統街市風貌︰鱗次櫛比的普通服裝店、熱氣騰騰的雲吞面鋪、經營腸粉的老字號、以及服務于街坊鄰里的銀行網點,交織出一幅充滿煙火氣的市井畫卷。

    羅素街的極致奢華與渣甸街的日常喧囂,咫尺之間,宛若兩個世界。而這種格局的轉變,關鍵節點在于1991年——隨著灣仔電車廠的拆除,時代廣場拔地而起。這座集購物、餐飲、辦公于一體的巨型綜合體,徹底重塑了銅鑼灣的商業版圖,成為吸引全球頂級品牌入駐的磁石,也正式將羅素街推上了“全球最貴零售街區”的神壇。

    威廉•渣甸的“功績”遠不止于商業版圖的開拓。1839年清朝欽差大臣林則徐厲行禁煙,嚴重沖擊了怡和等洋行的鴉片利益。渣甸親自返回倫敦,積極游說英國政府對中國采取武力手段,力主奪取港城作為貿易據點。

    自此,怡和洋行以港城為跳板,開啟了勢不可擋的資本擴張之路。其業務範圍遠遠超出了最初的貿易領域,大舉進軍鐵路建設第一條鐵路吳淞鐵路、船塢與航運,怡和輪船公司、各類工廠紗廠、絲廠、啤酒廠、冷氣堆棧)、礦務開發以及金融業參與創辦中英銀公司,主導對華鐵路借款)。

    怡和洋行深度參與了近代中國基礎設施建設和工業化進程,同時也通過金融杠桿攫取了巨額利潤,成為名副其實的“洋行之王”。

    怡和洋行的掌控權,最終落入了渣甸表親的後裔——凱瑟克家族手中。

    這個家族世代經營怡和集團,至今仍是其背後的大股東。現任掌舵者西門•凱瑟克及其已故兄弟亨利•凱瑟克,作為家族在當代的代表,繼續書寫著這個龐大商業帝國的篇章。

    屹立于中環核心地帶康樂廣場1號的康樂大廈,後更名為怡和大廈,是怡和帝國輝煌時期最耀眼的物質象征。這座摩天大樓的誕生本身,就是一段傳奇。1970年,港府拍賣中環填海區黃金地塊。怡和集團旗下的旗艦地產公司港城置地,以破紀錄的21.58億港元天價將其收入囊中,創下當時港城土地單價的巔峰。

    建設任務同樣由怡和系企業承擔,金門建築僅用16個月就完成了主體結構,平均每10至14天便建成一層,刷新了港城工程建設的速度紀錄。

    1973年,這座52層、高達178.5米的巨廈落成,一舉成為當時港城及東南亞的最高建築,被譽為港城首座真正的摩天大樓。

    康樂大廈的設計極具開創性和藝術融合性。其最令人過目不忘的特征,是外牆上整齊排列的1784扇圓形窗戶。這一獨特設計的靈感,據傳源于建築師夫人對傳統方窗實用性的質疑,同時巧妙融入了中國傳統園林建築中的“月洞門”元素。

    這不僅賦予了大廈獨特的美學標識,更具實際功效︰圓形設計能更有效地分散牆體應力,比方窗擁有更強的抗風、抗震能力。結構上采用先進的“筒中筒”系統,內筒承擔主要重力荷載,外筒則有效抵抗強風作用。

    大廈功能分區明確︰高層為頂級甲級)寫字樓,底層則規劃為商場與餐飲空間,怡和集團旗下的餐飲品牌“美心”便在此佔有一席之地。

    大廈在落成時已配備亞洲最快的電梯和最大型的空調冷卻系統,彰顯其技術領先地位。1984年,出于安全考慮,大廈將原易脫落的紙皮石外牆更換為更穩固的鋁板飾面

    。其獨特的“圓窗”造型,早已成為港城摩天樓最具辨識度的記憶符號之一,被譽為“中西合璧建築美學的典範”。

    它的落成,極大地推動了中環金融核心區的最終形成,並大幅提升了港城甲級寫字樓的設計與建造標準。

    對于掌控怡和的凱瑟克家族及其股東而言,康樂大廈就是他們商業帝國堅不可摧的圖騰。它穩穩矗立在中環的天際線上,仿佛昭示著怡和在港城經濟版圖中無可撼動的地位。

    1987年,怡和集團將大部分業務從舊總部遷入這座現代化摩天大樓,這里自然也成為董事局會議的核心場所。

    然而,帝國的基石並非看起來那般穩固。時間推移到1987年秋,一場席卷全球的股災猛烈沖擊港城。恆生指數暴跌,市場恐慌蔓延,甚至一度被迫停牌。

    金融風暴的寒流,無情地刺破了怡和系看似輝煌的泡沫。

    會議室內,康樂大廈高層的怡和董事局里,空氣凝重得幾乎令人窒息。那些向來從容自若、甚至帶著幾分倨傲的股東們,此刻臉上寫滿了焦慮與不安。他們低聲議論著殘酷的現實︰

    “完了……怡和洋行現在的市值,跌得只剩百億港元出頭了!置地公司更慘,50億都岌岌可危……” 一個聲音顫抖著說。

    “我們洋行掌控著港城這麼多命脈產業,碼頭、地產、零售……怎麼會縮水成這樣?” 另一位股東難以置信地拍著桌子。

    “覆巢之下無完卵!現在哪家公司的股價不是腰斬再腰斬?怡和能剩這些,已經……已經算不錯了。” 旁邊的人頹然嘆息,試圖尋找一絲安慰。

    更壞的消息接踵而至︰“匯豐那邊……風聲很緊,據說在評估我們的償債能力,有抽貸的可能!”

    “什麼?!” 有人驚怒交加,“我們按時付息還貸,現在寫字樓空置率是高了點,但租金還在收!他們憑什麼落井下石?豈有此理!”

    沉重的嘆息聲在會議室里回蕩。股東們心知肚明,怡和集團早已不復當年之勇。多年前在九龍倉爭奪戰中敗給船王包玉剛,失去了這艘重要的“旗艦”,迫使怡和只能更加依賴旗下的置地公司,不斷在港城核心區以高價搶奪地皮以維持其“地主”地位。這種激進策略,在市場繁榮時是擴張利器,但在經濟下行、地產疲軟時,卻成了沉重的負擔,將怡和與置地雙雙拖入虧損的泥潭。

    沉重的木門被猛地推開,打斷了眾人的議論。

    亨利•凱瑟克和西門•凱瑟克兄弟倆面色冷峻地步入會場。雖然西門是名義上的董事局主席,但真正掌握決策權、氣場迫人的是兄長亨利。他徑直走向主位坐下,犀利的目光掃過全場。股東們立刻收斂聲息,帶著復雜的心情望向這對帝國的繼承人。

    “各位都收到風了。” 亨利•凱瑟克的聲音低沉而直接,沒有任何寒暄,“何曉的艦隊已經開火,正在二級市場瘋狂掃貨,目標是狙擊置地公司的控股權。置地一旦失守,意味著什麼,不需要我再強調吧?都說說,有什麼應對之策?”

    短暫的沉默後,幾位核心股東爭相發言︰

    “亨利董事,西門主席,現在沒有退路,必須力保置地!九龍倉的教訓不能再重演了!”

    “對!置地是我們的根基!我提議,暫停今年的股東分紅,把資金集中起來,在市場上回購置地股票,跟何曉拼到底!我就不信我們這麼多年的根基,斗不過他!”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四合院︰開局傻柱拒絕道德綁架》,方便以後閱讀四合院︰開局傻柱拒絕道德綁架第339章 匯豐居然在這時候妥協?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四合院︰開局傻柱拒絕道德綁架第339章 匯豐居然在這時候妥協?並對四合院︰開局傻柱拒絕道德綁架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