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全港上下都在翹首以待,想看何曉如何應對這突如其來的“六大合縱”時,一場席卷全球的金融風暴——1987年“黑色星期一”股災正悄然步入尾聲。
這場股災來得快,去得也快,如同一次猛烈的金融地震,震級雖高,但主震過後,余震迅速衰減。
然而,時間雖短,其造成的破壞力卻是毀滅性的,全球金融體系為之劇烈震顫
美麗國作為風暴的中心,損失最為慘重,直接蒸發市值高達8000億美元!僅10月19日“黑色星期一”當天,道瓊斯指數暴跌226,創下歷史最大單日跌幅,一日之內就損失了5000億美元,相當于當時美國全年國民生產總值(gnp)的八分之一!無數投資者的財富瞬間化為烏有,華爾街一片哀鴻。
日國緊隨其後,損失約6000億美元。
東京股市的崩盤,給當時正處于泡沫巔峰的日本經濟敲響了警鐘,成為其日後“失去的十年”的重要前奏。
英城損失約1400億美元,倫敦金融城元氣大傷。
港城作為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損失同樣慘重,約300億美元市值灰飛煙滅。
更致命的是,香港的股指期貨市場由于杠桿率過高且缺乏有效的熔斷機制,在股災爆發後引發了連鎖反應式的“連環爆倉”。
大量海外資本在恐慌中迅速撤離,導致香港股市在災後陷入了長時間的流動性枯竭和信心低迷,恢復之路異常艱難。
全球總計損失高達179萬億美元!這場浩劫,重塑了全球金融格局,也深刻改變了無數人的命運。
然而,對于極少數洞察先機、並擁有足夠資本和膽魄進行反向操作的人來說,股災卻是一場史無前例的收割盛宴。
何曉與其胞弟何越,以及他們背後那支隱秘而精干的全球金融團隊,正是這場盛宴中最成功的獵手之一。
時間進入十一月初,全球主要市場的恐慌性拋售已基本結束,市場開始進入震蕩築底階段。
何曉的金融團隊也完成了緊張而復雜的結算工作。
最終的統計結果,饒是見慣了大場面的何曉,拿到報告時,手指也不由自主地微微顫抖
532億美元!
這是他們的金融團隊在全球多個市場(主要是美股、日股及相關衍生品市場)進行精準做空操作所斬獲的驚人利潤。
而這,僅僅是團隊操作的成果。
更令人瞠目的是,他的弟弟何越,在股災爆發的核心時刻——10月19日“黑色星期一”當天,憑借超凡的膽識和對市場情緒的精準把握,利用極高的杠桿,在美股暴跌的狂潮中,單日豪取350億美元利潤!
兩者相加,總利潤達到了恐怖的882億美元!而他們動用的初始本金,尚不足一百億美元。
這就是金融杠桿的魔力,也是其令人膽寒的破壞力——它能在極短時間內,將財富以幾何級數放大,也能在瞬間將一切化為烏有。
如此龐大的資金流動,自然不可能通過單一渠道完成。
何曉的團隊動用了極其復雜的操作網絡在全球範圍內設立了上百家殼公司或特殊目的載體,雇佣了數十家互不知情的頂級金融機構作為執行通道。
這些機構按照預設的精密指令,在不同的市場、不同的時間點、使用不同的金融工具進行操作。
資金像涓涓細流般分散流入,又如同百川歸海般,通過層層嵌套、環環相扣的離岸賬戶和保密協議,最終悄無聲息地匯入指定的核心賬戶。
整個過程如同一個龐大而精密的金融迷宮,參與其中的大多數執行機構,甚至不清楚自己服務的最終金主究竟是誰。
任務完成後,大量參與過資金運作的殼公司和機構,將按照既定計劃迅速注銷或進入休眠狀態,抹去痕跡。
當何曉親眼看到自己掌控的賬戶里那串長得令人眩暈的數字時,一股寒意伴隨著巨大的震撼從心底升起。
他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冷氣。
這就是現代金融戰爭的威力!沒有硝煙,沒有槍炮,卻能在瞬息之間完成對國家財富甚至全球經濟格局的洗劫與重塑。
他終于深刻理解了,為何華爾街的金融巨鱷們會如此痴迷于構建金融霸權,為何他們會不遺余力地在全球範圍內尋找機會,通過各種復雜的金融衍生工具和資本運作手段,對新興經濟體進行一輪又一輪的“收割”。
這種財富積累的速度和規模,是辛辛苦苦經營實業、建造樓盤、生產商品所永遠無法企及的。
巨大的財富帶來的不僅是喜悅,還有沉重的警醒。
父親何雨柱的教誨言猶在耳“阿曉,金融投機,如同飲鴆止渴。
它能讓你一夜暴富,也能讓你瞬間墜入深淵。
沉迷其中,人會變得貪婪、扭曲,為了追逐利潤不擇手段,甚至創造出各種光怪陸離、脫離實體的金融怪物。
最終,你會成為金錢的奴隸,失去做實業、創價值的本心。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記住,金融工具只是工具,偶爾為之,把握時機,可獲巨利;若奉為主臬,則必遭反噬!”
何曉深以為然。
他想起父親當年傳奇般的“做空英鎊”一役。
那場豪賭的成功,固然有父親對經濟基本面的精準判斷,但也離不開一個關鍵的外部因素英國政府為了維護倫敦作為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和信譽,為了保住金融業這根支柱,最終選擇了咬牙履約,承受了巨額損失。
若非如此,當時父親質押的那些資產,能否順利收回還是未知之數。
這次他和何越做空美股,同樣是刀尖舔血。
他們動用了極高的杠桿,對市場情緒和連鎖反應的判斷稍有差池,或者美國政府采取極端干預措施(如直接關閉市場),那麼等待他們的,將是萬劫不復的深淵。
幸運女神這次站在了他們這邊。
手握近900億美元的巨額流動性,何曉的心態發生了微妙而深刻的變化。
之前的謹慎、籌謀,此刻被一種前所未有的底氣和俯瞰眾生的視角所取代。
他坐在俯瞰維多利亞港的頂層辦公室里,隨手拿起一份報道“港城華人地產商協會”成立的報紙,嘴角勾起一抹毫不掩飾的輕蔑弧度。
“合縱?”他低聲自語,仿佛在品味一個古老而略顯幼稚的詞匯,“李超人、李照基……諸位叔伯,你們想學兩千年前甦秦張儀,搞六國合縱來對付我婁氏?”他站起身,走到巨大的落地窗前,看著腳下繁華的都市,“想法不錯,可惜,歷史早已寫好了結局。
合縱連橫,最終天下盡歸于秦!”
他當然知道歷史的後續——強秦統一後二世而亡。
他也明白,秦的滅亡,根源在于其嚴刑峻法、濫用民力、未能及時調整統治策略,絕非扶甦一人回咸陽即位就能解決。
商場如戰場,但更復雜。
他何曉,絕不會重蹈覆轍。
六大地產商聯盟的成立,在他看來,非但不是威脅,反而是一個絕佳的靶子,一個展示力量、徹底確立婁氏在港島商界無上權威的機會。
他決定不再等待對方的出招,而是要主動出擊,以雷霆萬鈞之勢,粉碎這個看似強大的聯盟。
何曉的反擊,直接而粗暴,直指對方的命門——資本市場。
他召來了最信任、最冷酷的股票操盤團隊,下達了清晰的指令“目標那六家。
策略狙擊。
目的讓他們知道,誰才是這個市場真正的主宰。”
港城的天空,似乎永遠被摩天大樓切割成細碎的藍色。
然而此刻,籠罩在維多利亞港上空的,卻是一股無形的、令人窒息的低氣壓。
這股壓力並非來自自然天氣,而是源于那看不見硝煙,卻足以讓無數財富瞬間蒸發、讓商業帝國頃刻傾覆的——股市戰場。
市民們早已嗅到了危險的氣息,紛紛捂緊了錢袋。
曾經炙手可熱的“地產天王股”,如今在交易大廳的電子屏幕上,綠油油的一片,成交量萎縮得可憐。
無人問津,股價自然如斷線風箏般下墜。
這正是何曉精心策劃的局面市場恐慌帶來的股價暴跌,為他以更低廉的成本,悄然吸納那些昔日對手——港城六大地產巨頭——的股票,鋪平了道路。
“風暴”來得如此迅猛。
僅僅一夜之間,當那些習慣了掌控全局的巨頭們從睡夢中醒來,驚愕地發現,公司董事局改組的陰影,已經如同達摩克利斯之劍,懸在了他們的頭頂。
這不再是虛張聲勢的威脅,而是迫在眉睫的現實。
何曉的婁氏資本,正以其令人咋舌的雄厚實力和精準的操盤,一步步蠶食著他們的根基。
這場資本絞殺戰,其慘烈程度超乎想象。
港城的普通股民們屏息凝神,如同觀看一場與自己無關卻又驚心動魄的角斗。
他們眼睜睜看著代表著不同利益集團的龐大資本,在短短一天之內,如同巨獸般互相撕咬、吞噬,數以百億計的港元被瘋狂地投入這個無形的漩渦。
每一次買單的涌現,都伴隨著對手更凶猛的反撲;每一次賣單的傾瀉,都意味著股價的又一次下挫和市值的巨額蒸發。
空氣中彌漫著金錢燃燒的味道和絕望的氣息。
就在這場巨頭混戰進入白熱化之際,一股新的力量悄然介入,如同平靜湖面投入的一顆石子,激起了更復雜的漣漪。
這位攪局者,是來自南洋的傳奇華商——郭賀年。
他頭頂“酒店大王”和“亞洲糖王”的雙重光環,財富與聲望早已跨越國界。
郭賀年對港城市場覬覦已久,其旗下的佳里建設在港城地產界耕耘多年,采取的是開發與投資並重的策略。
然而,相較于根深蒂固的本地六大地產商,佳里建設在港城的底蘊終究顯得單薄,尤其是在獲取核心地段土地的競爭中,常常力不從心,發展一直受到無形的桎梏。
此次全球股災波及港城,市場一片哀鴻,在郭賀年眼中,卻成了千載難逢的機遇。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他敏銳地嗅到了六大地產商因股價暴跌而暴露出的脆弱性。
他的目標清晰而明確六大地產商之一!他看中的,不僅僅是目標公司名下那些寸土寸金的優質地皮和物業,更是其在港城經過數十年打磨、運作成熟、經驗豐富的地產開發與管理團隊。
若能成功收購,無異于為佳里建設在港城的騰飛插上翅膀。
郭賀年甫一抵港,便帶著南洋巨賈的沉穩氣度,秘密拜訪了這場風暴的中心人物——何曉。
在婁氏集團頂層那間可以俯瞰整個中環的辦公室里,兩位同樣年輕卻已手握驚人財富的商界梟雄,進行了一場深入而務實的會談。
郭賀年坦誠地表達了自己的意圖和對港城地產前景的看法,何曉則展現了他對局勢的精準把控和對未來的宏大布局。
雙方在對抗六大地產商聯盟這一點上,找到了堅實的共同利益基礎。
何曉的明確支持,如同一劑強心針,讓郭賀年心中最後一絲疑慮煙消雲散。
他當即決定,不再觀望,要抓住這稍縱即逝的戰機,與何曉聯手,在這片混亂的戰場上分一杯羹,甚至攫取更大的果實。
隨著九七臨近,英資財團加速撤離港城已成定局。
這塊東方明珠的土地上,留下了巨大的權力和財富真空。
以婁氏集團為首的華資財團,憑借著近水樓台的優勢和對本土市場的深刻理解,如同饑餓的巨鯨,不斷吞食著英資留下的優質資產。
在這場盛宴中,婁氏資本憑借其強大的實力和何曉的魄力,自然是吃得最多、最飽的那一個。
然而,盛宴總有盡頭。
當婁氏集團意圖整合港城這個其發家並壯大的“基本盤”,徹底奠定其無可撼動的霸主地位時,矛盾便不可避免地產生了。
這不再是華資與英資的對抗,而是華資巨頭內部的利益再分配與話語權之爭。
蛋糕雖大,但誰都想分得更多,尤其是佔據最中心、最甜美的那一塊。
以李超人為首的其他華人巨頭們,內心深處早已積蓄著不滿憑什麼你婁氏資本就能高高在上,凌駕于眾人?憑什麼港城未來的商業版圖,要由你何曉來描繪?
這一戰,是華資內部格局重塑的必然之戰,是野心與野心的踫撞,是權力與權力的交鋒。
何曉對此心知肚明。
他選擇在全球股災肆虐港城、對手們因救市而焦頭爛額、資金鏈普遍承壓的關鍵時刻,悍然出手!他手中握有通過多年海外布局和穩健經營積累的、遠超外界想象的巨額現金儲備。
時機、資金、決心,三者兼備。
喜歡四合院開局傻柱拒絕道德綁架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四合院開局傻柱拒絕道德綁架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