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雨柱的神色重新變得嚴肅起來,甚至帶著一絲凝重。
“曉兒,千萬別小看了怡合。
雖然這些年,怡合洋行在港城的風頭似乎被我們這些崛起的華資財團蓋過,不再是當年四大洋行之首那般呼風喚雨,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怡合扎根港城百年,底蘊深厚,關系網盤根錯節,其真正的實力,依舊深不可測。
尤其是這幾年,他們明顯將戰略重心從海外收縮回來,重新聚焦港城,對于他們旗下最核心的資產——怡合置地,更是看得跟眼珠子一樣緊!想要從他們手里‘虎口拔牙’,強行收購置地公司?這難度,比登天還難!稍有不慎,就會踫得頭破血流,甚至引火燒身。
你千萬要小心,再小心!”
何雨柱的語氣充滿了父親的關切和作為資深商人的警醒。
怡合置地,這個擁有港城最核心、最黃金地段——中環大量優質物業的巨無霸,一直是華資財團覬覦卻又難以撼動的目標。
何曉的神色也凝重起來,他深知父親所言非虛。
怡合置地,是怡合洋行的“王冠明珠”,是其在港城統治力的象征。
“爸,我明白。
怡合置地這塊肥肉,誰都眼饞,但也是最難下口的。
”他坦誠道,“這也是為什麼,我在港城電訊的布局中,特意要將那些地產商的股份轉給龍國官方。
我們婁氏集團,或者說我們何家,通過收購和記黃埔和匯德豐,已經是港城當之無愧的第一大財團。
這兩大洋行旗下也擁有大量優質土地儲備,為我們地產王國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他話鋒一轉,帶著一絲銳氣“但是,最好的地段在哪里?在中環!而中環的精華,絕大部分都掌握在怡合置地手中!其次是環繞維多利亞港的九龍倉。
可以說,怡合置地就是港城地產皇冠上最璀璨的那顆鑽石。
我們想要更進一步,真正實現港城地產行業的‘壟斷性影響力’,怡合置地是繞不開的巔峰!拿下它,我們才算是真正登頂。”
何曉的眼神變得深邃“然而,正如您所說,我們一旦成功收購置地公司,勢力必然暴漲,這會讓其他地產商,尤其是李超人、鄭玉同他們,感到前所未有的壓力和忌憚。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他們會擔心我們一家獨大,擠壓他們的生存空間。
所以,要讓他們‘放心’,或者說,至少不那麼激烈地反對我們,就需要一個平衡。”
他再次提到了那個關鍵點“將港城電訊的股份,以及未來可能涉及的其他一些非核心但具有戰略意義的資產股份,通過合理的方式‘分享’給龍國官方,就是這種平衡的關鍵。
這傳遞出一個信號我們何家,並非要獨霸港城,我們尊重未來的主權者,願意與官方合作,共同維護港城的繁榮穩定。
同時,官方力量的介入,對他們也是一種無形的制衡。
龍國內地官方畢竟不同于過去的港英政府,對資本市場的監管必然會加強,自由度會有所限制。
我們主動引入官方力量,相當于提前適應並融入了未來的規則框架。
我們吃了肉,也要讓其他人,特別是官方,喝到湯,這樣大家面子上都過得去,心里也相對平衡一些。
看我們,也才能順眼一點。”
何曉的這番剖析,將商業利益、政治智慧、人情世故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展現了他超越年齡的成熟與格局。
何雨柱緩緩點頭,兒子的思慮確實周全。
但他心中的擔憂並未完全消除,他再次將話題拉回最核心的難點“你的平衡之道,我理解了,很有道理。
但是,曉兒,這一切的前提,是你得能成功‘拔掉怡合這顆虎牙’!現在的怡合,早已不是當年那個可能被趁虛而入的怡合了。”
何雨柱的語氣帶著一絲無奈和提醒“自從包船王成功拿下九龍倉,給了怡合洋行沉重一擊後,他們就痛定思痛,進行了徹底的防御重組。
他們成立了‘怡合策略’,這個控股平台就像一個堅固的堡壘。
他們把旗下最值錢、最核心的優質資產,比如牛奶國際、文華東方酒店集團這些現金奶牛和品牌資產,統統注入了怡合策略。
然後,通過復雜的交叉持股安排,讓怡合洋行和怡合策略相互持有對方大量股份,形成了一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連環船’防御體系。”
何雨柱用雪茄在虛空中畫了一個交叉的圖案“這種結構極其穩固。
你想收購怡合洋行?怡合策略持有它大量股份,會全力阻擊。
你想收購怡合策略?怡合洋行又是它的大股東,同樣會拼死抵抗。
兩家公司互相成為對方的‘護城河’和‘白武士’,牽一發而動全身。
想要打破這個鐵桶陣,談何容易?我看,幾乎是死局。”
何曉靜靜地听著父親的描述,臉上並未露出沮喪,反而眼神更加銳利,仿佛獵人終于發現了獵物最細微的破綻。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爸,您說的沒錯,怡合的這個‘連環船’結構確實堪稱經典防御案例,讓很多覬覦者望而卻步。
但是,”他話鋒一轉,帶著一種冷靜的自信,“世界上沒有完美的防御,再堅固的堡壘也可能從內部被攻破。
他們的‘一榮俱榮’,恰恰也隱藏著‘一損俱損’的風險。”
他站起身,走到辦公桌前,拿起一份厚厚的檔案,翻到其中一頁,指著上面的數據“您看,1983年,港城地產市場崩盤,怡合系也未能幸免。
當時怡合洋行的市值一度暴跌到僅剩30億港元左右,而其控股的核心資產——怡合置地,光是淨資產就估值超過100億港元!這種巨大的價值倒掛,讓多少華資大亨眼紅心跳,摩拳擦掌?李超人、鄭玉同他們當時就差點動手了!”
何曉的手指在數據上點了點“為什麼最後沒成?關鍵就在于置地公司當時自身難保!它在房地產高峰期過于激進地擴張,背上了高達150億港元的巨額債務!股災和地產崩盤的雙重打擊下,置地公司陷入了嚴重的財務危機,現金流瀕臨斷裂,自顧不暇,哪里還有余力去支援母公司怡合洋行?這才讓怡合洋行僥幸逃過一劫。
否則,以當時李、鄭等人的實力和決心,怡合洋行恐怕早已易主。”
他的聲音帶著一絲冷冽“當時,我們婁氏集團也出手了。
不過,李超人和鄭玉同他們顯然不想讓港城第一大財團分走太多蛋糕,並未邀請我們參與核心的收購行動。
他們想自己吃下怡合這塊肥肉。
只是後來因為置地的債務問題實在棘手,他們才不得不放棄。
而當時,置地公司為了緩解現金流壓力,被迫出售了一些非核心物業。”
何曉的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我們婁氏,也就是在那時,由婁半城先生果斷出手,收購了他們在灣仔和銅鑼灣的一些優質物業。
雖然不如中環核心地段那麼耀眼,但也是黃金位置,為我們後續的發展了不錯的儲備。”
他放下檔案,目光重新變得堅定而銳利“爸,歷史告訴我們,怡合並非無懈可擊。
他們現在的防御體系看起來很完美,但前提是兩家公司都運轉良好,資金充裕。
一旦其中一環,比如怡合置地,再次因為市場波動或自身決策失誤而出現類似83年的財務困境,或者怡合策略旗下的某個核心業務,比如零售或酒店業遭遇重大危機,影響到整個體系的現金流和信心,這個看似堅固的‘連環船’就可能出現裂痕。”
何曉的眼神閃爍著戰略家的光芒“而我們的機會,就在于尋找並放大這個裂痕。同時,我們也要深入研究他們的交叉持股結構。
我記得港城的《公司條例》中,對于這種復雜的相互持股,似乎有條款規定,如果一方試圖收購另一方,達到一定比例後,可以申請法院凍結被收購方持有的收購方股份的投票權?如果我們能巧妙地利用法律武器,或許能在他們精心編織的防御網上撕開一道口子。”
他走到窗邊,再次望向窗外那片象征著財富與權力的中環摩天樓群,那里是怡合置地的王國。
“虎口拔牙,自然凶險萬分。
但正因為凶險,一旦成功,回報也將是空前的。
這不僅是為了婁氏集團登頂港城地產之巔,更是為了在港城回歸的歷史時刻,讓華資力量真正掌握核心地段的命脈,為未來的發展奠定不可動搖的基礎。
爸,這一局,我必須要下,也必須贏!”
何雨柱看著兒子挺拔而充滿決心的背影,听著他條理清晰、步步為營的分析和充滿魄力的宣言,心中百感交集。
有擔憂,有驕傲,更有一種薪火相傳的欣慰。
他知道,兒子已經不再是需要他時刻庇護的雛鷹,而是羽翼漸豐,準備搏擊長空的雄鷹。
這場針對怡合置地的“虎口拔牙”之戰,無論成敗,都將是何曉商業生涯中至關重要的一役,也將深刻影響港城未來的商業版圖。
辦公室內再次陷入沉默,只有雪茄的微光在昏暗中明滅,映照著父子二人凝重的側臉。
窗外的維多利亞港依舊燈火輝煌,但在這片璀璨之下,一場驚心動魄的商業暗戰,已然拉開了序幕。
收購置地公司的驚險棋局,每一步都關乎生死,每一子都重若千鈞。
港島的深秋,空氣里浮動著一種奇異的焦灼與活力。
維多利亞港的海風裹挾著咸腥與金錢的氣息,掠過中環鱗次櫛比的摩天樓群。
玻璃幕牆反射著午後略顯蒼白的陽光,將這片寸土寸金的金融心髒地帶切割成無數閃爍的光斑。
在這片鋼筋水泥森林的頂端,俯瞰著芸芸眾生與資本洪流的婁氏集團總部,何曉正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指尖無意識地摩挲著溫潤的紫檀木窗框。
他的目光穿透玻璃,落在下方車水馬龍的德輔道中,最終定格在幾幢氣勢恢宏、人流如織的龐然大物上——那是置地廣場與太子大廈巍峨的身影。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這兩座矗立于中環核心地段的商業巨擘,連同它們腳下這片無可替代的土地,構成了怡和置地王冠上最璀璨的明珠。
何曉的嘴角牽起一絲難以察覺的弧度。
無論未來經濟格局如何風雲變幻,只要人類還需要聚集、交易、消費,這些核心地段的頂級物業,就是永不沉沒的黃金方舟,其價值只會隨著時間流逝而愈發厚重璀璨。
它們不僅是此刻談判桌上分量十足的砝碼,更是婁氏帝國未來版圖中不可或缺的戰略支點。
如今的婁氏集團,早已褪去了當年扎根京城、輻射北方的單一色彩,其根系早已深深扎入全球經濟的沃土,枝繁葉茂,蔚然成蔭。
從港島尖沙咀的豪華酒店,到東南亞繁忙的貨運碼頭;從遍布東亞、北美的大型零售商場,到翱翔于國際航線的航空機隊;從參與競逐的深海石油區塊,到暢銷全球的飲料品牌生產線……婁氏的商業觸角無遠弗屆,編織成一張龐大而精密的跨國網絡。
這些看似分散的產業,如同一條條奔騰不息的江河,日夜不停地向集團總部匯聚著規模驚人的現金流。
正是這近乎取之不竭的“彈藥”,賦予了何曉在金融戰場上縱橫捭闔、落子如飛的底氣與資本。
此刻,這股龐大的資本洪流,正被何曉精準地導向港島這片風高浪急的資本海域。
他的目標清晰而明確——怡和置地,以及其關聯的核心資產港城電訊。
這場收購戰役,絕非一時興起,而是經過精密計算後的雷霆一擊。
當港島其他地產巨頭們還在為突如其來的全球股災焦頭爛額、自顧不暇時,何曉卻敏銳地捕捉到了這千載難逢的時機窗口。
他悍然宣布,婁氏集團已悄然吸納港城電訊超過30的股份,依據港島《公司收購及合並守則》,正式啟動對這家通信巨頭的強制性全面收購要約!
消息如同平地驚雷,瞬間炸響在港交所的交易大廳,並通過無數閃爍的屏幕,傳遞到每一個神經緊繃的投資者心中。
喜歡四合院開局傻柱拒絕道德綁架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四合院開局傻柱拒絕道德綁架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