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10月19日,星期一。
紐約華爾街的電子屏幕被一片刺目的紅色淹沒,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如同被抽去了脊梁,單日狂瀉508點,跌幅高達226,創下歷史之最。
恐慌如同瘟疫,瞬間席卷全球金融中心。
遠在萬里之外的港城,這顆被譽為“東方之珠”的自由港,亦未能幸免于這場史稱“黑色星期一”的金融風暴。
港城聯合交易所內,恆生指數的數字如同失控的電梯般瘋狂下墜。
交易員們面色慘白,緊盯著屏幕,電話鈴聲此起彼伏,急促的指令和絕望的呼喊交織在一起。
4101novel.com81點!恆指最終定格在這個令人心悸的數字上,單日跌幅超過111。
空氣中彌漫著焦灼與恐懼,仿佛能听到財富蒸發時發出的嘶嘶聲響。
這場災難的導火索,正是當時風靡華爾街的“程序交易”和“全球投資組合保險策略”。
這些看似精密的金融工具,在市場急劇轉向時,卻成了加速崩潰的催化劑。
當股價下跌觸發預設程序,電腦便會自動發出海量的期貨賣單以對沖風險。
然而,在恐慌情緒主導的單邊下跌市中,這種自動化拋售如同打開了潘多拉魔盒,瞬間引發市場“踩踏”。
無數賣單堆積如山,買家卻消失無蹤,流動性瞬間枯竭。
港城作為高度開放、資金自由流動的市場,首當其沖,承受了這場由算法驅動的滔天巨浪。
當日,恆指期貨合約全線跌停,市場陷入徹底的恐慌性拋售,哀鴻遍野。
面對史無前例的暴跌和流動性危機,港城監管當局在巨大的壓力下,做出了一個極具爭議的決定自10月101novel.com日起,港城聯合交易所及期貨交易所停市四天(101novel.com日至23日),緊接著又逢周末(24日、25日),實際休市長達六天。
決策者的初衷是美好的——試圖以時間換空間,讓市場冷靜下來,消化來自大洋彼岸的沖擊波,為本地投資者和機構爭取寶貴的喘息之機,避免恐慌情緒的進一步蔓延。
然而,事與願違。
這六天的“靜默期”,非但未能成為港城市場的避風港,反而將其推向了更危險的境地。
當全球其他主要金融中心——紐約、倫敦、東京、新加坡——都在緊張地交易、試圖在動蕩中尋找平衡和出路時,唯有港城市場一片死寂。
這突兀的“暫停鍵”,瞬間將港城置于全球金融聚光燈下,引發了國際投資者對其金融體系自由度和危機應對能力的空前質疑。
信心,這個金融市場的基石,開始劇烈動搖。
更致命的是,停市如同一道無形的閘門,強行截斷了市場自我調節的洪流。
大量本應在交易中平倉或交割的恆指期貨合約(據估算約有兩萬張)被強行“凍結”,無法完成清算。
信用風險如同不斷充氣的氣球,在封閉的市場內部急劇膨脹。
持有這些合約的經紀商和投資者,承受著巨大的保證金追繳壓力和爆倉風險,市場內部的結構性壓力瀕臨極限。
停市,這本意是“緩沖”的舉措,卻成了積累風險、醞釀更大風暴的溫床。
10月26日,星期一。
在經歷了漫長的六天等待後,港城市場終于重新開鑼。
然而,迎接投資者的並非期待中的喘息,而是更加慘烈的風暴。
停市期間積累的龐大平倉壓力、國際資本的疑慮、以及全球市場持續低迷的陰霾,在開市瞬間如同決堤的洪水般傾瀉而出。
恆生指數開盤即跳空低開,隨後便如自由落體般直線下墜。
賣盤洶涌如潮,買盤卻寥寥無幾。
11101novel.com7點!這個冰冷的數字最終定格在交易日的終點,單日跌幅高達3333,創下了港城股市歷史上空前絕後的單日最大跌幅紀錄。
交易所內,絕望的哭喊聲、砸鍵盤的怒吼聲、以及經紀行破產的噩耗此起彼伏,“黑色星期一”的陰霾在港城演變成了更為恐怖的“黑色星期五”。
恆指期貨市場更是慘不忍睹,暴跌44。
這意味著每一張未平倉的恆指期貨合約,其持有者當日賬面虧損就高達777萬港元。
這個數字遠超絕大多數投資者的風險承受能力和保證金水平,無數賬戶瞬間被擊穿,強制平倉的指令雪片般飛出,進一步加劇了市場的惡性循環。
港城金融體系遭受重創,空氣中彌漫著末日般的絕望氣息。
就在整個港城沉浸在股災的悲痛與恐慌之中,當普通股民爭相割肉離場、機構投資者焦頭爛額之際,一架私人飛機悄然降落在啟德機場。
何曉,這位近年來在港城商界聲名鵲起卻又行事低調的年輕富豪,踏上了這片正經歷金融風暴洗禮的土地。
他的眼神銳利而冷靜,與周遭的恐慌氛圍格格不入。
他沒有絲毫猶豫,甫一抵達,便通過隱秘的渠道和精心挑選的經紀席位,開始了一場規模浩大、行動縝密的抄底行動。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他的目標清晰而明確港城最核心的資產——優質地產公司的股權。
長實集團、新鴻基地產、恆基兆業地產、太古地產、怡和旗下的置地公司(怡和置地)……這些象征著港城經濟命脈與財富基石的名字,悉數出現在他的收購清單上。
何曉的操作手法極其老練。
他避開了公開市場的喧囂,巧妙地利用場外大宗交易、分散賬戶吸籌以及精準的時機把握,在股價暴跌的泥沙俱下中,以令人難以置信的低價,悄然吸納著這些藍籌地產巨頭的股份。
無論是李加成、郭氏兄弟、李兆基等華資大亨掌控的企業,還是怡和、太古等英資財團的旗艦地產公司,都未能逃脫他那張無形的大網。
他的資金如同暗夜中的潮水,無聲無息地漫過一家又一家公司的股權門檻。
當長實、新鴻基、恆基兆業、太古地產、怡和置地等公司的管理層和主要股東,通過內部監控系統或收到交易所的例行通知,驚覺有神秘力量持續大量買入自家股票時,何曉的持股比例早已悄然越過了5的舉牌線,甚至一舉突破了10的關鍵臨界點!
按照港城《證券及期貨條例》和上市規則,任何人士(及一致行動人)持有上市公司已發行股本超過5時,必須向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sfc)及該上市公司提交權益披露報告(即“舉牌”)。
而當持股比例超過10時,則必須在規定時間內向市場公告,其持股情況將暴露在公眾視野之下。
10!這個數字在港城資本市場上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
它意味著何曉已經不再是普通的財務投資者,而是成為了這些地產巨頭名副其實的“主要股東”。
港城的地產公司,作為“黃金行業”的象征,其股權結構大多遵循“同股同權”原則,罕有采用ab股雙重股權架構來保障控制權。
這意味著何曉手中持有的每一股,都是貨真價實、具有同等表決權的普通股。
當何曉持有超過10的股份時,他不僅擁有了在股東大會上發出響亮聲音的權利,更獲得了法律賦予的關鍵性權力他可以隨時要求召開特別股東大會,可以提名董事進入董事會,甚至可以提出罷免現有董事、改組管理層的動議!換言之,他的一只腳已經踏入了這些公司的核心決策圈,手指已經輕輕搭在了控制權的脈搏之上。
恐慌,開始在港城頂級富豪圈中迅速蔓延。
最先嗅到危險氣息並做出反應的,是素有“超人”之稱的李加成。
10月29日,長實集團發布公告,宣布公司將在公開市場回購自身股票。
李加成這位老謀深算的商業巨擘,深諳控制權的重要性。
他必須不惜代價,將流向何曉以及可能被其他“野蠻人”覬覦的股份盡可能收回,牢牢掌握在自己和家族信托的手中。
長實的股價,在股災的一片哀鴻中,因公司自身的強力回購和何曉持續的“搶籌”,竟逆勢上揚,成為慘綠盤面中一抹刺眼的紅色。
李加成的行動如同第一塊倒下的多米諾骨牌。
10月30日,其他地產巨頭如夢初醒,紛紛加入戰團。
英資背景的怡和洋行和太古洋行反應尤為激烈。
怡和置地和太古地產的股價在低位被神秘資金持續掃貨的跡象已經無法掩蓋。
怡和主席西門•凱瑟克和太古集團主席施雅迪幾乎在同一時間下達了死命令不惜一切代價,在市場上回購本公司股票!絕不能讓控制權旁落,尤其是不能讓那個神秘的何曉再進一步!
一場圍繞核心地產公司股權的爭奪戰,在港城股市的廢墟上驟然打響。
何曉作為“神秘買家”的身份已然暴露,但他並未收手,反而更加積極地參與競價,尤其是在長實的回購中,他公開與李加成展開爭奪。
而各大地產商為了對抗何曉的“入侵”,保衛控制權,只能硬著頭皮,在股價暴跌、自身現金流也承受巨大壓力的困境下,咬牙投入巨額真金白銀進行回購。
市場在絕望的拋售潮中,意外地獲得了一股強大的買方支撐力量。
地產股板塊,因這場突如其來的股權保衛戰,竟率先出現了企穩甚至反彈的跡象。
港城商界的暗流洶涌,不可避免地驚動了遠在四九城的何雨柱。
這位何曉的父親,昔日也曾叱 風雲,如今已退居二線,享受著含飴弄孫的寧靜生活。
然而,來自港城老友董健樺以及數位華商領袖的越洋電話,讓他再也無法平靜。
電話那頭的聲音充滿了焦慮和疑惑“何老,令郎在港城動靜太大了!他到底意欲何為?是要把港城的地產公司一網打盡嗎?”
何雨柱放下電話,眉頭緊鎖,一臉茫然。
他對兩個兒子在港城的商業布局雖有所耳聞,但細節知之甚少。
何曉此番雷霆手段,連他這個做父親的也感到震驚。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他沉吟片刻,撥通了何曉在港城的專線。
“你在港城這邊動作很大,到底是想要做什麼,弄得人心惶惶?”何雨柱的聲音帶著長輩的威嚴和一絲不易察覺的擔憂。
電話那頭傳來何曉輕松甚至帶著點戲謔的笑聲“怎麼就人心惶惶了?到底是誰來跟您嚼舌根?這不是人心很穩定嗎?我看港城最近股市都回升了。
”他巧妙地將話題引向了市場表象的企穩。
“你還好意思說呢,告狀都告到我這里了,問你到底是要做什麼?是不是每個地產公司你都要有股份,你是想要把所有地產公司都一網打盡嗎?”何雨柱直指核心,語氣加重。
“肯定不是了,”何曉收斂了笑意,語氣變得“誠懇”起來,“爸,我這都是為了港城股市在救市而已。
你看看,港股本來跌這麼嚴重,人心渙散,但他們這些地產商一出手回購自家股票,市場信心不就回來了?股市一下子就不跌了。
我這可是在‘拋磚引玉’,激發他們自救的積極性啊。”
“你是這麼好人?你就只是為了讓他們出手救市而已?”何雨柱听著兒子這番冠冕堂皇的說辭,完全不敢相信。
知子莫若父,何曉從小就不是什麼循規蹈矩、樂于助人的性格,他每一步棋背後必有深意。
電話那端沉默了片刻,何曉知道瞞不過精明的父親,終于吐露了部分實情“好吧,救市是順帶的。
我這次出手,真正的目標,是怡和置地,還有港城電訊。”
“怡和置地?還有港城電訊?”何雨柱的聲音充滿了驚愕,“你這次要一下子吃下兩家公司?港城電訊也就算了,怡和置地你是不是胃口太大了?怡和洋行自從當年失去九龍倉以後,把置地公司看得跟眼珠子似的,層層設防,戒備森嚴。
凱瑟克家族那群人可不是善茬,你覺得自己有機會下手嗎?”
何雨柱的擔憂不無道理。
怡和置地是怡和洋行的核心旗艦和“皇冠上的明珠”,擁有港島中環核心區大量頂級寫字樓和商業物業,是港城乃至亞洲頂級的地產巨頭之一。
喜歡四合院開局傻柱拒絕道德綁架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四合院開局傻柱拒絕道德綁架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