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青辰送來了一壺酒,足足有半斤多。
趙維楨一壺酒喝光之後,頓時臉色通紅,隱隱有了些酒意。
“陛下本是一位明君。”
“這些年來,陛下勵精圖治,所出政令,皆得民心。”
“若是就此保持下去。”
“不出十年,我大梁定會成為這天下第一大國。”
“只可惜陛下卻犯了糊涂,也不知听信了那個小人的讒言,開始貪圖享樂之事。”
“若是大梁的官員上行下效,產生了懈怠之心。”
“這可是動搖國本的大事。”
“陛下偶爾犯了糊涂不怕,但咱們作為臣子的,一定要保持清醒才行。”
“若陛下仍一意孤行。”
“老夫便舍了這條老命,亦要勸諫陛下不可走入歧途。”
“為了能讓天下黎民百姓過上富足的生活,老夫又何懼舍去這一身臭皮囊?”
“你快點回去吧!”
“以後也不要來了……”
趙維楨是一個典型的文人。
文人自有文人的風骨。
只要是趙維楨認定的事情,給他說再多也沒有什麼用處……
于是沈青辰也沒再多說什麼,便離開了大理寺的牢獄。
等沈青辰走出大理寺的大門之後,在馬車里坐了很久。
雖然趙維楨說的很有道理。
但沈青辰卻很相信自己的直覺。
梁帝只是提出要修建一座宮殿,而且還是用自己的銀子,便有這麼多人出面反對,並鬧得滿城風雨。
這是極不正常的。
若是說這里面沒有人推波助瀾,打死沈青辰也不相信……
沈青辰坐在馬車里琢磨了半天。
最後終于得出了一個結論。
梁帝即便是老了,也不會昏庸到這般地步……
此事一定另有蹊蹺。
沈青辰長嘆了一口氣,對趕車徐承志吩咐道︰“承志,去皇宮……”
皇宮。
崇政殿。
沈青辰進入皇宮,經過一番通報之後,很快便得到了梁帝的接見。
梁帝端坐在書案的後面,臉上看不出喜怒。
“如今還有一個月的時間,大軍便要開拔了。”
“你不在神機衛訓練士兵,見朕何事?”
梁帝沒有任何的寒暄,等沈青辰進入大殿之後便直奔主題。
顯然心情不是很好。
對于梁帝此刻的心情,沈青辰也能理解。
梁帝只是想修一座宮殿,帶領美女們愉快的玩耍一番,便得到了滿朝反對。
甚至還被罵成了昏君。
作為一個皇權在握的帝王,連這點小事都不能做主。
梁帝自然會感到很不痛快……
沈青辰也開門見山的道︰“陛下,臣听聞戶部侍郎趙大人得罪了陛下,被關進大理寺牢獄……”
梁帝有些不耐煩的擺了擺手。
“若是你想給趙維楨求情,就不必多言了。”
“趕緊退下吧!”
“此事不是你能參與的。”
“你現在的主要任務,便是訓練好神機衛,準備足夠的震天雷,莫要耽擱了大軍的出行,”
沈青辰好不容易進宮一趟,豈能就這樣甘心離開。
“陛下,臣還年輕,對朝堂國事不是很了解。”
“但臣有些不明白。”
“我大梁自從建國以來,不曾有過以言獲罪者。”
“臣子的諫言陛下可以不听,甚至可以施以廷杖,把胡言亂語者打一頓。”
“但沒必要把人送進大牢吧!”
梁帝聞言,立刻用暴怒的目光瞪向沈青辰。
“你的意思是說,是朕做錯了?”
沈青辰趕忙拱手道︰“陛下一言一行皆有深意,臣怎敢妄議君過?”
“今日臣覲見陛下,只不過想給趙大人討一個公道罷了。”
“當初趙大人去南陽府賑災平亂,夜不能寐,食不知味,為了百姓每日都是奔波不休。”
“最後因為勞累過度,生了一場大病,差點就沒有了性命……”
“若不是趙大人如此辛勞的安置災民,到處籌糧。”
“想必南陽府至今仍處于災荒之中。”
“如此有功于大梁社稷之人,縱然言語有冒犯陛下之處,也是因為他有一片心憂社稷之心。”
“陛下心胸廣闊,素有容人之雅量。”
“能不能別和趙大人一般見識,把他給放了?”
梁帝猛地一拍案幾,大怒道︰“趙維楨無君無父,在大殿上辱罵君上。”
“朕若不懲,帝王威嚴何在?”
“你不必再說了,趕緊退下吧!”
沈青辰見梁帝鐵了心要治趙維楨的罪,頓時就急了。
“陛下,趙大人對大梁江山社稷一片赤膽忠心,才會反對陛下修建儲秀宮。”
“他何錯之有?”
“若是陛下懲治了趙大人,以後誰敢對陛下直言勸諫?”
“此事還請陛下三思……”
梁帝聞言,不禁默默的嘆了口氣。
“難道你也認為,朕用自己的銀子建造一座儲秀宮,是錯了嗎?”
沈青辰不假思索的道︰“陛下沒錯。”
“但陛下選擇的時機不對。”
“如今國庫空虛,戶部需要陛下內帑的銀子去發餉,去賑災,去安定民心。”
“若是陛下為了一座宮殿,便把內帑的銀子霍霍沒了,定會影響到大梁的江山社稷。”
“等我大梁國庫充盈之時。”
“陛下就是想建造十座宮殿,想必也不會有人反對……”
梁帝望著沈青辰,突然笑了起來。
“你小小年紀能有如此見識,朕心甚慰。”
“朕還沒有老糊涂。”
“這些道理你都懂,難道朕還看不明白嗎?”
“不過此事不是你能參與的,還是趕緊回去吧!”
梁帝的這番話,基本承認了他之所以把趙維楨等人抓起來,其實是另有深意。
雖然沈青辰還是不明白梁帝的最終目的是什麼。
但沈青辰卻感到更加緊張了。
皇帝之所以被稱之為孤家寡人,就是他們都擁有著一副鐵石心腸。
為了帝國的利益,任何人都可以犧牲。
別說是一位小小的戶部侍郎了……
沈青辰抬頭望著梁帝,面色有些激動的道︰“臣本來是不想參與此事的。”
“如今趙伯伯被陛下扔進了大理寺的牢獄,臣不能坐視不理。”
“臣不知道陛下的最終目的是什麼。”
“但臣卻不希望趙伯伯這位憂國憂民的老臣,成為此事的犧牲品……”
梁帝聞言,目光漸漸變得有些凌厲。
“沈青辰,你一再的觸怒朕,難道就不怕朕殺了你嗎?”
沈青辰默默嘆了口氣,語氣依然是堅定無比。
“即便是陛下殺了臣,臣也要說。”
“趙伯伯一心為民,有功于大梁的江山社稷。”
“不應該因為諫言的幾句話,便被陛下如此對待。”
“此事陛下處置不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