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一位年輕的工程師走進會議室。他剛從大學畢業不久,理論知識扎實,對新型材料有著濃厚的興趣和獨特的見解,但實踐經驗相對不足。
周言思考片刻後,認為他的創新思維和學習能力或許能為團隊帶來新的活力,可以作為培養對象納入團隊。
經過二天的面試篩選,周言逐漸確定了團隊的核心成員。然而,在邀請一位資深的熱處理工程師加入時,卻遇到了難題。
這位工程師在廠里一直負責常規生產的熱處理環節,對參與這種高難度的研發項目心存顧慮。
周言親自找到他,誠懇地說︰“張工,這次的項目對廠里意義重大,您在熱處理方面的經驗是我們不可或缺的財富。
雖然項目有難度,但這也是一個提升自我、突破技術瓶頸的好機會。而且,我們整個團隊都會全力協作,共同攻克難題。”
張工听了周言的話,沉思良久,最終被她的誠意和項目的挑戰性所打動,點頭同意加入。
團隊組建完成後,周言組織大家召開了第一次團隊會議。站在會議室前方,看著面前這些充滿期待與干勁的面孔,說道︰“各位,我們肩負著為廠里研發新型耐磨鋼材的重任。這半個月,我們要並肩作戰,遇到困難一起克服,相信我們一定能成功。”
團隊成員們紛紛點頭,眼神中充滿了堅定與決心,一場緊張而充滿挑戰的研發之旅正式拉開帷幕。
團隊組建完畢後,周言帶領大家迅速投入到新型耐磨鋼材的初期實驗中。實驗室里擺滿了各種實驗設備,刺鼻的化學試劑味道彌漫在空氣中,大家都在各自的崗位上忙碌著。
按照預先制定的實驗方案,第一步是對基礎材料進行篩選和配比。成員們根據周言提供的理論依據,選取了幾種不同的鋼材作為基礎材料,並按照不同比例添加了各種可能提高耐磨性的元素,如鉻、鉬、釩等。
然而,在第一次熔煉實驗時,就出現了問題。當高溫熔爐中的金屬溶液達到預定溫度準備進行澆鑄時,溶液的流動性卻遠不如預期,導致澆鑄出來的試塊出現了嚴重的氣孔和裂紋。
周言看著試塊,眉頭緊鎖。她立刻組織團隊成員對實驗過程進行復盤,從材料的純度、加熱速度到保溫時間,每一個環節都仔細排查。
經過數小時的分析討論,他們發現可能是在添加合金元素時,攪拌不均勻,導致成分分布不均。
找到問題後,團隊成員們立刻調整實驗流程,在添加合金元素後,延長攪拌時間,並采用更精密的攪拌設備,確保成分均勻分布。
第二次實驗時,雖然試塊的氣孔和裂紋問題得到了改善,但在進行耐磨性測試時,結果卻依舊不理想。
試塊的耐磨性能提升幅度非常小,遠遠達不到預期標準。
面對這接連的挫折,團隊成員們的士氣有些低落。有人開始懷疑實驗方案的可行性,也有人覺得這個項目難度太大,可能無法在規定時間內完成。
周言看著大家沮喪的神情,鼓勵道︰“科研就是在不斷試錯中前進的,這兩次挫折只是讓我們更清楚地認識到問題所在。
我們已經排除了一些錯誤的方向,接下來只要找準問題根源,一定能取得突破。大家不要灰心,我們一起再仔細分析分析數據。”
在周言的鼓勵下,團隊成員們重新振作起來,再次投入到對實驗數據的深入分析中,試圖找出影響耐磨性的關鍵因素,為下一次實驗找到改進方向。
喜歡周言重生1958請大家收藏︰()周言重生1958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