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了夏部長,江夏回味著方才的對話,心頭那點小小的陰霾被夏部長的支持徹底驅散。
他順著廠區幽靜的小道往回踱,步履輕松了些,但思緒卻像上了發條,高速運轉著,反復盤算自己一時“顯擺”挖下的那個巨坑該怎麼填……
對,巨坑!
坑的還不是一星半點。
這坑的源頭,就是他一時“顯擺”給方舟老師他們承諾的那些實驗室設備。
高效攪拌器?這個還真算相對簡單的。廠里角落里那個無人問津的初代榨汁機,核心原理就是高速旋轉葉片產生渦流,拆吧拆吧,改改葉片形狀和轉速控制,套個耐腐蝕外殼,勉強能頂上。
離心萃取機也還好,吧?
離心萃取機呢?江夏之前還抱著“也還好”的僥幸心理。畢竟,為大小姐準備的離心機還在不停的產出,它的基礎旋轉功能是有的。
理論上,離心萃取機和普通離心機最大的區別不就是內部構件不同嘛?加裝點東西不就行了?
嗯……如果那個需要“將注入的兩相液體瞬間剪切、粉碎成微米級液滴10 50μ),增大接觸面積1000倍以上,加速溶質轉移”的前端集成高速旋轉渦輪盤及剪切葉輪也算“加裝點東西”的話……
如果那個為了“延長混合液在轉鼓內的湍流路徑,提升傳質時間至30 90秒”而必須在轉鼓內精密設置30° 60°傾斜擋板或渦旋通道也算“加裝點東西”的話……
如果那個小呆毛設計的,有些叼鬼的“錐形轉鼓加輕重相堰板相結合的雙相分離腔強化結構”——既要利用錐形設計在3秒內靠離心力差實現破乳分層,又要讓可調堰板在沒有電控裝置的情況下,僅憑精巧的機械運動就能精確控制輕重相界面位置,把互相“串門”污染壓到最低,純度硬生生拔高到嚇人的99.5——也算“加裝點東西”的話……
那確實是……“也還好”……
反正看著這些參數,方舟老師他們都想抱著這小子親上一口。
“要是真能達到如此標準,你那個普魯士藍不好說,但醫用級硝酸甘油,實驗室出品小批量產品,那是完全沒問題!”
嗯,使用人的心思很單純,但制作者考慮的就多了。
秦師傅他們看著圖紙上那些匪夷所思的精度要求和復雜結構,好幾次想把設計出這玩意的“小呆毛”摁在鉗工台上,用他們那把祖傳的銼刀好好“交流交流”手藝心得。
但一听江夏賠笑著說這東西能做出“救命藥”……
“行!干!只要能弄出來!為了‘救命藥’,咱這把老骨頭豁出去了!”秦師傅他們是這麼咬著後槽牙立下軍令狀的。
加工中心負責車出個大概的胚料,剩下的,就靠老師傅們布滿老繭的手,拿著跟隨了幾十年的銼刀、刮刀,在燈下一點點地摳,一點點地磨,汗珠子砸在冰冷的金屬上,用血肉之軀的感知去追逐圖紙上微米級的冰冷數字。
這活,熬人、熬神、熬眼,但至少,路在手上,刀下有痕,希望可期。
然而,此刻讓江夏真正愁得薅自己那撮呆毛的,卻是一個巴掌大小、看似人畜無害的小玩意兒——移液器。
在江夏的記憶里,它的外形有點像後世常見的“膠槍”,不過是用來精確抽取和釋放微量液體的。
稍微上點檔次的實驗室,沒這玩意兒鎮場子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專業的……可惜,這個在金工車間拿著銼刀銼‘小榔頭’的家伙當時並不知道,移液器這玩意兒,就算到了二十一世紀,那也是分三六九等的。
普通貨色和專業神器區別在哪?
舉個栗子,平常你們去剪頭發的時候。前面有人,你等得無聊,手賤拿著別人的理發剪去剪紙片片玩,剪好了還給那個理發小伙展示下自己的“剪窗紙”技術?
托尼老師含笑夸你手巧,然後默默遞過來一張發票請你“鑒賞”?
“臥槽?!一把剪刀這麼貴?!”你盯著發票上6後面跟著的五個0,瞬間覺得手里的“稲V弊痔淌治薇取 br />
哈哈,差不多就這意思。
再比如,把你從鬼門關拽回來的急診科大神。你要是在送錦旗的同時,順便送給他一套漢斯喵的erka听診器,他絕對會把你的名字記住。
信不信下次你再栽進急診,他絕對敢跟馬哥和牛哥干一架,再猛一點直接跑到閻王爺那塊把你撈回來,也不是不可能……
還有個栗子,某國寶級實驗室大佬,有支視若珍寶、概不外借的移液器。那是她在德國做完轟動性報告後,廠家當場贈予的“榮耀認證”。
大佬起初沒在意,回國過海關才驚覺這玩意兒貴得離譜,因為它的娘家是——漢斯喵的eppendorf。
後來大佬失手摔了這寶貝,輾轉求到江夏後世的“老板”門下。“老板”大筆一揮,欽點當時手最穩的弟子江夏去“救駕”。也就是那次“手術”,讓江夏深刻認識到,“漢斯喵精工”幾個字,真不是吹出來的。
說句後話,這玩意現在我們能大批量制作了。幾個四九城的廠家與漢斯喵價格戰打的飛起,讓漢斯喵一天到晚難受的要死。逼得對方只能拼命往產品上堆砌玄而又玄的“貴族光環”找存在感,看著就解氣。不過,差距還是有的。但,這樣也讓老外的產品售價顯得平易近人了許多……)
那麼,它到底貴在哪?精巧在何處?
核心三件套︰活塞!彈簧!量程調節機構!
移液器的核心是那個在光滑腔體內做精密往復運動的金屬活塞。它的圓度誤差要求小于1微米μ),表面粗糙度要求ra值小于0.1μ,相當于鏡面效果!
這是什麼概念?現在紅星廠最精密的加工中心,加工精度勉強能達到10μ級0.01毫米),已經是國之重器的水準。
萬幸! 被江夏這只“蝴蝶”翅膀扇得提前開悟的易中海易大師傅,已然解鎖“鏡面仙人”成就。這位不再執著于四合院蠅頭小利的“一大爺”,憑著一雙化腐朽為神奇的手,硬生生把這活塞的難題給“盤”出來了!
移液器里那根要求彈力恆久綿長、偏差微乎其微的精密小彈簧,也在江夏之前“出差”期間,發動戰術玩“矩陣式窮舉”材料時,歪打正著從某批特殊彈簧鋼里篩出了合格品。
現在,橫亙在江夏面前的最後一座珠穆朗瑪峰,是那該死的量程調節機構!
這個機構,需要通過精密的齒輪嚙合或棘輪定位,來實現不同體積液體的精準切換。想象一下手表里那些細若發絲、嚙合嚴密的齒輪組,移液器需要的,是比那更微小、更精密的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