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父,大軍團正面對戰我不如你!”
“掌握全局,處理政務、安撫百姓,發展民生,我亦不如你!”
“只有一樣!”
“可要實行此商賈互斗之計,司馬懿、司馬昭差阿斗遠甚!”
劉禪很是自信的看著諸葛亮說道。
諸葛亮也是無奈的長嘆一聲。
自家陛下除了領兵征戰之外,就是對這商賈之事自信!
像個將軍、更像個精明的商人,可就是對理政不感興趣!先帝在時也不這樣啊,真不知陛下到底隨誰!
最後諸葛亮終于還是說道。
“也好,那老臣就將更多的精力放到備戰之上!”
劉禪說道。
“相父放心,每一匹戰馬我都不會讓司馬昭白得去!”
“自我們開通絲綢之路以來,阿斗一直都在關注南方、中原流向關中的絲綢、茶貨等重要商品的數量和各地征收商稅情況!”
諸葛亮看向劉禪。
“陛下的意思是您已對梁國的財政有所掌握!”
劉禪笑著說道。
“相父不是也向中原梁國的幾道重要貨商之關口派出密探。”
“向收稅關口派出密探肯定不是為了收取軍事情報,您又何必事事考驗阿斗!”
“相父你放心,朕以後慢慢會接手政務。”
“只是現在還不是時候。”
“為何,陛下認為何時才是時候!”
劉禪一正天子朝服大義凜然說道!
“天下還是三國鼎立,朕還是要側重協助相父征戰!”
“這個理政之事可緩行之。”
“相父無需著急,朕發誓︰等到您精力不濟之時,朕一定領政,總領全國軍政大事,畢竟朕比相父年輕嘛!”
諸葛亮半信半疑的看著劉禪,陛下今日這是怎麼了,醒悟了?
都能為此事起誓!
這是有決心做一個勤政的帝王!
諸葛亮心中算計著自己年齡。
現在自己五十多歲,已是知天命之年,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自己這身體就是活到七十、也就再有個十幾年。
諸葛亮心中盤算劉禪剛才說的一個關鍵一句話,就是在他精力不濟之時陛下就會接手所有軍政大事。
從最高七十開始反推。
陛下就要在他六十多歲之時就要管理所有軍政之事,再加上提前準備時間,最多也就再有個三五年,陛下就得開始接手這些巨大繁雜的政事!
諸葛亮心中一喜,可表面卻很是平淡的說道。
“陛下當真!”
“當真,相父你還不了解朕嗎!”
“朕說話算話,向來就是皇帝一言九鼎!”
此話一出諸葛亮立時有一種中計的感覺,心說就是太了解陛下,才不敢輕易相信。
阿斗從來就是認錯真誠,過後堅決不改!
可諸葛亮看著劉禪敢拿此事發誓,就是一時想不到問題出在哪里!
可此時劉禪卻也是未再給諸葛亮深思的機會,立即轉移話題說道。
“現在我已通過商價將這些戰馬提高到平常戰馬的八倍以上。”
“再加上從商隊到他們高層的吃拿卡要,隨著戰馬走私慢慢增多,司馬昭那邊財力慢慢就會受不了。”
“可現在整個北疆都被相父控制,司馬昭又無法壓低走私戰馬的價格!”
“再說那些人冒著殺頭風險走私馬匹也不會同意司馬昭減少馬匹價格。”
“而司馬懿又在大力擴充騎兵新軍!”
“到時司馬懿司馬昭他們必會想其他辦法籌集購買戰馬的經費。”
“到時以司馬懿狠辣的性格,定是誰有錢向誰伸手。”
“他想將那些世家大族的身家性命全部綁在他梁國的戰車之上,那也得那些世家家主舍得才行!”
劉禪說著看向諸葛亮。
“相父,你認為阿斗所說對否?”
諸葛亮說道。
“陛下所說有理,之前司馬懿以五胡騎兵想要拖住我們,被我軍擊敗!”
“不久之前長阪坡一戰,姜維的一千誘餌騎兵就滅掉了吳軍四千戰騎,這些事情司馬懿不可能不知道。”
“作為一個統帥三軍控制全局的人,他也看出我軍騎兵戰力。”
“而對付騎兵最好的方法就是以騎兵對騎兵。”
“我們加強控制草原馬匹南流,司馬懿唯一的辦法就是想盡辦法重金走私馬匹!”
“而這需要大量的錢財,這倒是離間他與那些世家之間關系的一個辦法。”
“陛下既已心中有所布局就可放手去做就是,老臣相信陛下。”
“好,那說好了,相父領政恢復國力,朕來與中原司馬昭的商戰走私交手!”
諸葛亮點頭應是!
少時,諸葛亮帶著蔣琬走出未央宮之後,蔣琬問道。
“丞相,河內郡身處並州冀州之南,連接關中,位置尤為重要。”
“我們要不要告訴陛下!”
“讓其好有個處置方略?”
“不需要!”
“這事我們只在後面控制局勢不要崩壞,陛下怎麼處置全看他能參透多少,自己能夠參透的他是他自己能控制之事!”
“哼……!”
諸葛亮哼的一聲嘴中喃喃說道。
“從現在開始他別指望老臣事事告知于他!”
蔣琬一怔!
“丞相你不信陛下在未央宮所發之誓言!”
諸葛亮看著蔣琬一笑。
“不是不信,只是將信將疑!”
“那不就是不信嗎。”
諸葛亮一揮羽扇說道。
“陛下所說之言,做臣下的如何不信,我們只是要多考慮,多想陛下之前所為,不能說不信!”
說著諸葛亮就大步走上馬車揚長而去!
“下一步我軍就要兵指中原,司馬懿也在整軍備戰,我們有太多事要做!”
“馬上回府召集刺史以上官員,相府議事!”
蔣琬嘴上不說,心中卻是說道。
“不還是不信嗎!”
正在諸葛亮帶著蔣琬、董允、郭攸之等人休養生息之時。
劉禪卻是到了長安城外的一處何開、喬英所建的軍馬囤積之地。
是一個隱蔽的密林之中。
劉禪帶人大步走進去。
“劉將軍!”
何開老遠就看到劉禪,一路快跑氣喘吁吁的沖到劉禪面前拱手說道。
那速度,那態度任是走南闖北多年的喬英都在心中為何開暗嘆一聲、佩服。
“劉將軍有何吩咐!”
劉禪看向何開說道。
“何掌櫃看著可是比以前更精神,人也富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