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那百夫長雙手將郭淮的腰牌遞回給喬英。
臉色十分恭敬的在前方喬英、何開等人開路。
有當地的這支兵馬護送,在行進的十幾里路程中,喬英、何開等人倒是省了不少事。路上遇到的兩隊梁國兵馬,見有人護送這支販馬商隊,便沒有再為難他們。
很快。
那梁軍百夫長將喬英、何開等人送到他們巡邏防區邊界之上。
“此處是我們巡邏的邊界,再向前就不是我們防區,無有將軍命令,各處的巡兵不能越界!”
那百夫長對著喬英一拱手說道。
“我們實在無法再送,方才只是一場誤會,還望公子不要往心里去。郭淮將軍屆時見了面,也不必多言,呵呵呵!”
說著那百夫長還尷尬的笑兩聲。
喬英說道。
“好說,我們不是就一次過境,以後還要請百夫長多多照顧。”
“不知百夫長名諱?”
“在下姓張,名嵩,字好財!”
喬英說道。
“在下曉得,這字多財啊,後會有期!”
張嵩看著馬隊遠處還連連揮手喊道。
“公子保重,等下次過境我還願為公子護行!”
就像對這支商隊有著萬般不舍一樣,絲毫看不出就在剛才他還盤算著謀財害命!
喬英一旁的何開看的眼都直了,這人還真是深藏不露。
原本何開還以為此人只是被派來監視自己的,可現在看來他想錯了,連梁軍之中的大將腰牌都能隨身攜帶,可見對方在漢、梁兩國之間都有靠山!
現在想來人家才是主角,自己這一介行商只是一個配角,還是一個小配角。
這也更加堅定他要跟隨這些人走下去。
喬英等人一路朝著睢陽進發。
幾日之後。
梁國國都、睢陽。
司馬昭正在皇宮與司馬懿商議著泰山封禪之事,卻沒想到听到暗探向司馬懿稟報關中重要軍情。
“什麼,申家完了!”
司馬懿還未說話、一旁的司馬昭猛然站起來看著那來稟報的暗探,一臉不可置信的問道。
“你們探查清楚沒有,申家在兩月之前還派人給我運送過戰馬,怎麼這樣如此之快就就被諸葛亮干掉了?”
那暗探說道。
“沒錯,此人與其兄長申耽已于數日之前在長安因走私軍馬被發現後、斬首示眾!”
“其牽連之人甚眾!”
“就光是漢朝各地官員大小就多達三十余人,其中被一起斬首者達近百人,其他還有數百人被流放北境邊關。”
“諸葛亮他們是張掖、長安、渭南、潼關、弘農幾個城池,這一條線上同時動手。”
“我們也是猝不及防,未能全力相救!”
“此案在漢朝一方被稱為軍馬走私案和私藏兵甲案兩個大案。”
“牽扯之人總數達兩千多人,連楊阜都被諸葛亮手下關興于弘農抓獲,未能逃出來,準備造反搶出魏帝曹睿的兵馬也被長安漢軍斬殺殆盡,領兵之人毋丘儉生死不明!”
司馬昭一听楊阜也被干掉。
心中立時大怒。
“混蛋,這兩人也是太不小心,怎麼就被諸葛亮輕意連根拔掉。”
“我們支援楊阜如此多的兵器戰甲,就是想他能關鍵之時在關中起事給諸葛亮後方放把大火。”
“他竟這樣就完了,真是沒用的廢物!”
“上千件戰甲、數千件環手刀和長槍還有許多弓弩就這樣一個響都未听到,就被漢軍給剿了!”
“還有申儀、申耽這兩個老家伙!”
“平日見他們都很是老謀深算之人,怎麼就這樣不小心被對方發現。”
“我們剛花了重金從其手中定購軍馬,這下可好,全完了!”
“這兩人真是廢物中的廢物!”
“坐下!”
身著龍袍的司馬懿看著已失態的司馬昭就是一聲喝斥。
“天大的事也要學會穩住。”
“你看看那諸葛亮和劉金。”
“之前五胡聯軍從幾千里的漢軍防線之上同時進攻漢地,如此必亂之困局,他們兩個一正一奇也能一一將困局化解。”
“這是多大之定力,心神都不穩怎麼能打贏那場惡仗!”
“這一點你要多多向劉金學!”
“父皇,您平時不是最討厭劉金嗎,怎麼還讓我學他的為人!”
司馬懿眼神一狠。
“我是讓你學他那種臨危不亂的精神,誰讓你學他的為人!”
“申儀、申耽兄弟與我早年相識,申儀還曾發現孟達造反一事,向我告發此人,為此父親才有了再次統兵的機會。”
“這兩人都是心思縝密之人,不會輕易失手。”
“而那楊阜愚忠一心想光復大魏,可他也是一個謹慎之人。”
“怎麼就會被長安的諸葛亮一起端掉。”
“諸葛亮此人向來喜歡長久布局,想來他是早就有些懷疑到這幾人身上,這才一擊而滅掉申楊兩大家族!”
說著司馬懿嘆了口氣看著司馬昭說道。
“太子于建業坐鎮防備孫權,保障我梁軍後路。”
“你在睢陽行事要格外小心,那諸葛亮決不是個容易對付之人。”
“只是可惜了申儀與楊阜,這兩人本來是朕要留到關鍵之時做為襲擾諸葛亮後方之後的關鍵人物。”
“沒想到還未布局成功就被諸葛亮一起滅掉。”
“接下來諸葛亮必會對我漢地全面清洗,以清除我們的暗探和心向我們的世家。”
“通知那些人最近不要再行動,全部蟄伏起來再等時機。”
司馬昭說道。
“我們要不要再拉攏一些其他不滿諸葛亮的世家人才于漢地作亂惹事?”
“不要!”
司馬懿一擺手對著司馬昭說道。
“申儀、楊阜一完,我們一時無有代替他們之人,其他世家力量又太小,現在生事、剛出手恐怕就已被諸葛亮和其手下之人滅掉。”
“申儀一完戰馬將失去主要來源!”
“你要盡快恢復北境對我們的戰馬供應,這是才是重中之重。”
“漢軍的騎兵已經達到近兩萬之眾,其中還有一支專門的重騎兵,要等到諸葛亮從鄴城之戰和五胡聯軍之戰中緩過氣來,沒有大量騎兵配合步軍作戰,我們很難打贏漢軍。”
“一定要重新打通戰馬來源的通道,花多少錢財都在所不惜!”
司馬昭知道其中重要所在,可現在他們一下失去了申儀這個最大的戰馬供應商。
剩下的只是一些三五成群走私戰馬的零碎行商。
一年也很難湊夠兩百匹!
一時從哪里再找申儀這樣方便的大官、給自己提供戰馬。
司馬昭一直也沒有主意。
“父親,此事兒子定當竭盡全力去辦。可您也說過,一時之間難以找到能替代申儀之人。要不兒子親自前往涼州一趟,看看能否尋覓到實力雄厚的客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