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說道。
“西征曹睿之前我以以朝廷之名,授李嚴益州牧、可節制漢中、踏中和武都所有兵馬,他在得到孫權進犯的第一時間定是已經調兩地兵馬南下支援,無需我再下令。”
“你傳令去蜀地任職的郝昭、關樾讓其不要折遠路去長安,直接去永安向李嚴述職。”
蔣琬一一下記下。
“我們還要做什麼?”
“另傳令于徐元直,讓其嚴密監視司馬懿的大軍動向,只要司馬懿的兵馬一過泰山,馬上傳信于我,我會調並州之兵支援于他。”
“另外派出我們于吳地的暗探,散布司馬懿要進攻吳地的消息。”
蔣琬說道。
“丞相的意思是司馬懿此次行動是沖著孫權去的?”
諸葛亮說道。
“這個現在不好說。”
“要是孫權距北境過遠,對于北境的情報知道的要晚,可司馬懿于中原睢陽之地,應已知到我們滅掉數部胡兵的消息。”
“那樣,司馬懿進攻河北冀州的時機完全不對。”
“這一點很難說的通。”
“不過還是要徐元直多加防備才是,以免司馬懿反其道而行!”
“那現在我們呢?”
諸葛亮說道。
“鄴城有徐庶帶王平等將鎮守,我們回長安。”
“打仗打的是兵馬、更是錢糧!”
“我已傳令董允、郭攸之、楊儀于關中、涼州、還有漢中、蜀地開始募兵。”
“現在北境邊患已除,下一步就是中原!”
而此時正在延驛站向南行進的郝昭突然踫到傳令士兵。
“原雲中太守郝昭、校尉關樾听令,得令之時取消長安探親直去永安,郝昭任永安將軍,關樾任守城校尉,听調于驃騎將軍麾下,得令即行,十日到達永安,不得延誤!”
說著小兵將丞相手令交到郝昭、關樾手中,隨之一揮後手下之的留下數匹快馬。
看著相令。
關樾問道。
“將軍,這是又出什麼事了?”
郝昭說道。
“孫權以陸遜為帥,于半月之前進起十萬大軍犯邊。”
“我們馬上出發,不去長安直去永安!”
幾日時間之後。
劉禪的騎兵再次出武關進入荊州地面。
一邊一行,劉禪一邊听著手下人報怨。
“將軍,要不我們先行一步吧,鄧艾所部兵馬騎馬是會騎,可就是太慢,要是我們騎兵不帶著他們,現在早已過了宛城向新野而去,不會只是剛剛走出武關,這一下就差了一天多的路程。”
劉禪回頭看了一眼那些個騎馬還有些生疏的無當飛軍。
“少說兩句,現在別看在馬背上你能,真進了大山,這些人可個個都是飛檐走壁的能手。”
“他們平時的作戰都不騎馬,慢一些也是應當。”
“只要一過襄陽,他們向西進了大山,就不用我們騎兵護送了,現在護送他們是怕到時進入吳境他們踫到吳軍騎兵。”
五日之後。
劉禪的騎兵到達襄陽。
而李儒與諸葛均出城相迎。
李儒因年紀大了,由兩個女子隨行時而攙扶一下。
騎于馬上的賈穆開玩笑的對賈詡說道。
“李詡啊,兩年未見,李世伯這是又給你找了兩個小娘啊,寶刀不老,你小心你老李家再添丁進口,到時多出兩個弟弟跟你爭家業!”
一旁的劉禪听到之後看熱鬧不嫌事大的說道。
“別胡說,這分明是侍女,老爺子都多大了就是有這心也無此力,李詡的繼承李家家業當可無憂也!”
隨之數人哈哈大笑。
李詡看賈穆取笑于他,隨之說道。
“賈兄請稱我為文和,別老李詡、李詡的,听著生份!”
賈穆吃癟不再說話。
而此時李儒也來到近前。
劉禪上前直接扶住李儒。
“李先生在襄陽協助諸葛世叔多次打退吳軍的襲擾,保住我襄樊防線,你是有功之人,又這麼大歲數了,免禮!”
隨之劉禪就說起了當下吳軍急攻三峽口之事。
李儒听完說道。
“我看這進攻蜀地是軍事手段,只是孫權的目的之一!”
劉禪眼色一變。
听李儒這意思難道孫權還有別的其他目的,相父都未看出,難道這老頭看出了什麼門道。
隨之開口問道。
“請講,晚輩洗耳恭听!”
李儒說道。
“老臣除了在此協助諸葛將軍之外,還負責協調費 刺史與各方的商貨往來。”
“這幾年老臣越來越發現荊州走私而來的商貨越來越多,到今年為止十有其九荊州運來的都是走私商貨,這對于孫權的朝廷來說走私就意味著收不上稅。”
“這次孫權起兵進攻蜀地,一是想趁機讓陸遜為其奪下益州八郡,而另一目地也一直想要削弱陸家在荊南的勢力,要不然他的五萬後續大軍為何不一起派給陸遜,而只停在荊州不動。”
“為何!”
李儒說道。
“這是在趁機將自己的心腹兵馬安插入荊州之地,到時荊州陸瑁就是再想向我們走私絲綢茶貨可就沒那麼容易。”
“而且他對此次趁我大軍在北之際,趁機奪取益州很有把握。”
“如陸遜真的攻入益州,那前有奪取益州之大功後有荊南之勢力之地,如不加以節制,陸家佔有此兩地豈不是有與孫權分庭抗禮之實力。”
“這一點孫權不會想不到。”
劉禪摸著下巴說道。
“那就是不管陸遜能不能攻入益州,孫權這次鐵定是要削弱陸家在荊州的權力。”
李儒點點頭。
“然也!”
劉禪問道。
“先生有何計教公嗣?”
李儒一拱手說道。
“陛下可引軍南攻,騎兵作戰速很快,只要陛下的騎兵快準狠的連滅幾支荊州的駐防部隊,陸遜後方大本營受到威脅,他將無法安心全力進攻永安,那樣驃騎將軍就有更多的時間調兵遣將。”
“到時臣再將幾個陸家與其他幾家走私的路徑暗中透給孫權暗探,到時荊州還不得亂成一鍋粥嗎。”
劉禪立時明白。
“好,我來用兵,先生來用謀。”
“我們分頭行事!”
劉禪的騎兵于襄陽補充軍需之後馬上南下當陽。
現在當陽還在吳軍手中,可劉禪的兵馬必須經過當陽才能將鄧艾的無當飛軍送入夷陵大山之中。
劉禪帶著騎兵直接利用騎兵的優勢繞城而走,未與吳軍做任何糾纏。
兵馬快速南進。
“鄧艾,我只能將你部送到此處,其他兩百多里路只能靠你無當飛軍自己走。”
看著不遠處的大山,鄧艾對著劉禪一拱手。
“將將……將軍保重,四日之之內,我我必必能趕到永安!”
說著上帶著一隊隊全身背著兵器、飛爪、繩索的士兵沖入山中。
看著遠去的鄧艾所部。
姜維問向劉禪。
“將軍,我們已沖入吳軍地盤,您有何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