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紹驚喜過望。
“全軍死守城池,朔方有救了!”
而在幾十里外游走的北宮信所部弓騎兵也踫到孫禮所部。
兩軍相近之時互相被對方嚇了一跳。
“匈奴人,備戰!”
隨著一隊弓騎兵哨騎大聲示警。
對面的斥候也是連連向後方呼喊發現敵軍。
可當兩方人都听到對方也在說漢話。
一個孫禮所部哨騎騎兵張弓搭箭小心的喊道。
“你們是哪一部分的!”
對面弓騎兵對著身邊人說道。
“好像是自己人!”
“大漢劉金將軍麾下弓騎營。”
“我們是河套守軍孫禮將軍麾下騎兵營!”
隨之雙方才慢慢走到一起。
看著對面那些狼狽的騎兵。
弓騎兵哨長問陳阿九問道。
“朔方城不是被圍了嗎,你們怎麼在外圍?”
那人說道。
“別提了,匈奴人突然去而復來,打了我們一個措手不及。”
“現在是張紹將軍領步軍防守城池,孫禮將軍帶著我們于外圍襲擾,這些天我們大小接戰十余次,兵馬越打越少,朔方城危急!”
說著上那人看向陳阿九說道。
“咱們的騎兵主力回來了嗎,還是就你們這些人先到了。”
說著那人不由分說就拉著弓騎兵的斥候去見孫禮。
而于此同時,匈奴單于也早听到了這號角之聲。
“到底怎麼回事,他們的騎兵不都在西域、玉門關嗎,這里哪里來的援兵!”
一個部將抱拳說道。
“大單于,漢軍數千軍騎,還有數千羌兵殺向我軍後方,後軍求援。”
“是否停止攻城,領兵應戰。”
不臣單于一抬手中馬鞭。
“不,朔方城漢軍守兵沒剩多少,就要撐不住了,現在停止進攻我軍所有努力將全部白費!”
“那當如何,漢軍已經在進攻我軍,後軍迎戰不敵受挫,如不支援、恐怕……?”
不臣單于冷笑一聲。
“慌什麼,不就是萬把騎兵嗎,我大匈奴有八萬鐵騎何懼他漢騎!”
一旁的樂胡兒說道。
“大單于我提醒你,我們現在沒有八萬鐵騎了,這些日子攻城死了一萬好幾,加上受傷不能作戰的,現在充其量也就六萬露點頭。”
“您別算錯了兵力!”
“我知道,用不著你在這里跟我算賬,我識數!”
不臣單于憤怒的看向自己弟弟。
“要不是你們這些人不爭氣,本單于何故會在這小小朔方城下滯留十幾日。”
“樂胡兒,我帶兵馬滅掉這支漢軍援兵。”
“你帶兵部給我再攻朔方城,奪下此城之後,將城內所有男子全部殺光包括孩子!”
樂胡兒大驚。
“大單于,現在敵方援兵已到我們分兵對戰是大忌,還是全力進攻漢軍援兵,反正朔方城在此也跑不掉。”
“不可,我們將兵馬撤下,張紹必會贏得喘息之機。”
“到時他在我軍大戰之時再從城中引兵攻我,豈不兩面受敵!”
“現在朔方城只剩一口氣,只我們再一用力他就全然倒下!”
“我帶王庭四萬精銳足夠滅掉當前之敵!”
說著不臣領兵去向後軍。
樂胡兒看了一眼朔方城上恨恨的喊道。
“大匈奴危急之時已到,全部沖殺朔方城,殺了張紹!”
而此時趙統、關索、魏昌等幾部騎兵數千人正在正面進攻匈奴後軍,一開始趁其不備直接殺穿了匈奴外圍騎兵部隊。
而馬承、牽弘帶領的數千羌兵也于側翼連燒了匈奴兩座大營。
可隨著匈奴單于兵馬的加入,匈奴人仗著數倍兵力開始向著漢軍反擊。
匈奴以千人隊向著漢軍不斷沖擊。
不臣單于領著本部親兵衛隊,看著遠處作戰的漢軍對手下說道。
“都說漢地交戰多年,原想他們已消耗的沒有多大戰力。”
“今日一看這些漢軍騎兵,本單于才發現,戰爭真是訓練精銳的最好方法。”
一旁部將軍說道。
“大單于說的沒錯,這支漢軍戰力卻是強悍,怪不得以數千軍騎和外招的幾千羌兵就敢與我大軍對戰。”
“你看,對方那些騎兵分為數支兵馬,既可向我軍縱深穿插切割,又時時互相配合。”
“這一看就是久經惡戰的老兵才能達到如此戰力。”
“還有羌兵從旁助戰!”
“哼,你別給我提這些羌人!”
不臣單于看到那些羌兵,就氣不打一處來。
“那司馬懿特使說好的五部聯軍相約攻漢,可這羌兵卻突然反水投靠漢軍,等我打敗漢軍之後非屠了他們不可!”
就在此時,一個部將對著不臣喊道。
“大單于快看,漢軍撐不住了,他們兵馬正在後撤!”
不臣以手擋額看去。
“哈哈哈,漢軍敗了,河套牧場還是我大匈奴的!”
“進攻,全軍進攻,決不能讓這支漢軍再逃走!”
這時一個部將對著不臣說道。
“大單于,漢軍騎兵潰而不亂,這不是兵敗,最多也就是有序撤退。”
“不能全軍壓上,要小心!”
不臣仔細一看。
“幸有你所提醒,前軍兩部一萬五千人隨軍出戰追擊漢軍。”
“本單于的兩萬兵馬隨後跟進監視,以側萬全!”
此時戰場之上趙統、魏昌等人,正領著兵馬快速後撤向著後方草原之處的白樺林一側逃去。
而身後的匈奴騎兵緊追不舍。
“大單于有令,斬殺一個漢人騎兵賞羊十只,牛一頭!”
匈奴騎兵全部嗷嗷大叫,以其特有的沖鋒形勢追殺漢軍。
而就在追到那片白樺林遠處之時。
追擊的匈奴騎兵突然被不臣攔了下來。
一個匈奴大將看著遠遁而去的漢軍,像看著自家牛羊被搶走了一樣。
有些氣急的說道。
“漢軍已經潰敗,大單于何故放棄追殺!”
不臣用手一指遠處白樺林對著那人說道。
“非我發現你們將中漢軍之計!”
那大將抬頭一看。
不臣單于卻是指著那邊說道。
“向上看!”
只見天空有群鳥盤旋而不落下!
“飛鳥不入林,這說明林中必有大隊兵馬埋伏。”
一個匈奴大當戶說道。
“大單于英明,就這林子藏個兩三千軍騎不成問題!”
“只要我們攻過這大片樹很可能被對方前後夾擊!”
不臣單于說道。
“以防對方調虎離山。”
“全軍結陣,在此等停候漢軍,他們是來解朔方之圍的,反正現在我們不著急,只等他們下一步如何行動!”
只在不多時過後,漢軍看到匈奴騎兵沒有追擊上來。
趙統等人只能是領兵回頭再戰。
而此時白樺林中也果然如不臣所猜,出現大批漢軍,他們與趙統等將合兵一處再次向著匈奴騎兵攻去。
“哈哈哈哈,我至無上的草原之王,果真有漢軍伏兵!”
不臣說道。
“這一下伏兵全部暴露出來,我看他們還有何後手可用。”
“大軍進攻,直殺漢軍,這次我軍不要戰俘只要人頭。”
“一顆漢軍人頭十只羊,沖啊!”
隨著匈奴單于下令,匈奴騎兵軍陣大開,騎兵如潮水一般沖向漢軍。
不臣單于更是親自率領精銳,直沖漢軍主將趙統戰旗所在,意圖一舉斬殺漢將,擊潰漢軍士氣。
兩軍相交,戰馬互撞、刀槍見血!
整個戰場之上血肉橫飛,匈奴騎兵的凶猛與漢軍的堅韌在戰場上就如洪水撞上了堤壩。
匈奴騎兵以兵力優勢再次佔據上風!
雙方戰斗持續了一個時辰,雙方傷亡慘重。
然而,就在這時,從漢軍之側後突然殺出一支匈奴奇兵,殺向趙統所在漢軍中軍。
這支匈奴軍騎雖不多只有千余騎兵。
可其兵馬盡是精銳。
匈奴王不臣看著這支兵馬殺向漢軍主將側後,隨之大笑。
“哈哈,你們以就只有你們漢軍會迂回包抄,這種戰術當年衛青、霍去病都用過,我早就研究過,你們漢人二三百年也不說有點長勁發明一些新的戰法,還是這兩樣。”
“我也是讀過書的匈奴單于,早把你們研究透了!”
“給我上、包圍他們,一個漢軍也不能放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