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不得能夠驚動知府大人親自來接見!”
“兄台這話何意?為什麼同知還需要知府大人親自來接見,不應該是新來的同知大人去拜見咱們知府大人嗎?畢竟,知府大人品級可比這位新來的同知大人高呢!”
“兄台,這你就不知道了吧,你可知這位新來的同知大人是何身份?我跟你說……”
……
人群中,已經有不少知道情況的百姓在科普著饒安府新同知大人的背景了。
陳老三等人見陳延夫婦已經下了馬車,這便也立刻下了馬車。
當然,除了白氏和周韻如以及輕竹等要照看孩子的人。
眾人才下了馬車,饒安府知府大人等人便已經到了面前。
“陳大人一路奔波而來,實在是辛苦了!”
“下官陳延見過知府大人,見過諸位同僚!”陳延拱手朝著為首王知府行禮,隨即朝著王知府身後跟隨而來的同僚們點點頭。
顧甄也依禮朝著王知府俯身行了一禮。
陳老三等人亦是朝著前來的幾位大人行了一禮。
禮多人不怪嘛,何況他們初來乍到的。
見狀,王知府和眾府衙官員們心里很是詫異。
沒想到這陳大人一家子倒是個體面人,並沒有因為自己背景強大就眼高于頂看不起人。
想到這里,王知府心里的一些忐忑也消散了,本來以為這位會是個難纏的人呢,現在看來倒是他過于憂心了。
“都是自己人,陳大人千萬千萬別拘禮!大人遠道而來,一路奔波辛勞,這會兒想必也是累了,若陳大人不介意,可隨著在下去酒樓吃一頓便飯?”
一路上奔波眾人都疲憊了,陳延現在可不想再去應酬,于是微笑著婉拒了王知府的好意。
一行人在街道上,攀談了幾句,王知府等人也識趣,說得差不多,表示了自己對新同知的歡迎後,這便也離開了。
陳延等人很快便到了新宅邸。
嗯,依舊是五進的宅子,環境優雅,低調奢華。
一回來,陳延等人便吃上了熱乎的飯菜。
吃飽喝足,一路來的疲憊似乎也減弱了不少。
團團和寧寧兩個小家伙對于新家很是好奇,跟著陳武家兩個孩子到處瘋跑。
圓圓小家伙太小,幾人不帶他玩,只得睜著一雙大眼楮滴溜溜的看著小姑姑和哥哥姐姐們玩,在陳老三懷中雙腿瞪得歡快。
接下來,陳延好生休息了兩日,這便去了府衙正式開始上衙。
府衙最大的官自然是正四品的知府大人,接著便是正五品的同知,而後才是正六品的通判。
知府大人作為府級最高行政長官,總攬一府事務,比如︰統籌民政、 管理司法、 監督下屬官員,主持地方教化。
而同知和通判作為知府大人的副手,更是分工明確。
同知分掌專項事務,避免知府權力過于集中。
一般掌管分管糧運、屯田和分管水利、江海防務以及協助知府審理案件、督查縣政。
而通判職責與同知類似,側重 “監察與輔助”。
具體包括監察知府及下屬官員,可直接向省級上報官員失職,分管糧稅、戶籍核對,防止舞弊,協助審理刑事案件,尤其負責證據復核。
所以說,在府衙,除了知府大人,陳延的權力是最大的。
饒安府的確是個比較舒服的上任地點,沒有和棗林縣那般一去什麼都沒有,全靠自己努力打拼。
現在的陳延每日只需要好生的上衙,處理處理屬于自己的事務,其余繁雜的東西倒是都沒有。
這些對于他來說,實在是再簡單不過的事情了。
這倒是讓他難得的過了兩年舒適的日子。
在這兩年期間,陳延的生活一如既往的舒適。
畢竟,兩個兒子乖巧听話,大兒子學業上更是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用教導夫子的話來說,就是天生鬼才,注定是當官的那塊料。
小兒子雖然愛哭,也不怎麼愛學習,但是他能逗人歡心啊!也算听話。
父母身體健康,吃嘛嘛香。
媳婦兒更是因為時間長了,和他感情越發的好,夫妻倆做啥事都很有默契。
生活上,他幾乎沒有什麼煩惱。
但,對于大梁和北蠻、南疆的局勢問題,他實在憂心啊。
畢竟,這兩年,北蠻和南疆幾乎都沒有掩飾什麼了,頻頻擾邊,瘋狂試探大梁的底線。
實在可恨。
也不知什麼時候,三方之間那一絲本就不牢固的繩索就會直接斷裂開來。
不過,陳延覺得,大梁和北蠻、南疆終將有一戰的,這是早晚的問題。
因為,近年來,北蠻和南疆日子越發的不好過了,不是這里遭災,就是那里遭禍,天災是人力難以抗衡的。
所以,為了自己的子民或者他們自己的生存,這一戰遲早都是要來的。
戰爭的可怕之處,陳延實在清楚不過了。
為了日後自己和家人能夠在這個世道好好的生存下來,陳延和自家媳婦兒商量之後,從去年就開始做了一些準備。
日子照常過,陳延也照常上衙。
期間時不時接收到來自各方的信件,听取親朋好友的近況。
對于朝廷的事情,他尤其關注起來。
不過,就在來饒安府上任的第三年。
陳延提前收到了來自師父的加急信件。
看到信中的內容,陳延眉頭緊蹙。
戰爭爆發了。
就在今年年初,北蠻和南疆聯合朝大梁開戰了。
鎮遠侯帶領眾將士抵御北蠻,鎮國大將軍霍戰擎帶領霍家軍迎戰南疆。
陳延因為自家師父的原因,所以提前得到了消息。
大戰一觸即發,陳延內心很是不安。
他想到戰爭會來,但是沒想到竟然會這般快便到來了。
戰爭向來是殘酷的,受罪的都是百姓們。
不知多少百姓又要陷入水深火熱之中。
但,大梁和北蠻、南疆絕不可能共存。
所以,此戰,避無可避。
只希望,大梁一定要取勝才行。
師父的來信內容對陳延的心情影響很大,府中人,這兩日幾乎都能明顯發覺,他心情不好。
顧甄和陳老三等人尤其敏感,相互問了問,發現大家都不明所以。
最後,只得顧甄去詢問了一番。
本來陳延沒打算將這事兒告訴家里人的,畢竟,他們知道了也只是徒增擔憂,比如他現在這般。
但,媳婦兒已經問了,陳延想了想,還是將師父來信的內容告訴了她。
“天下大亂,很多事情早就變得不可控,咱們當初做的準備,我覺得還是少了。”
顧甄听完後,沉默了好一會兒。
听到這話,也點點頭,很是認同這話。
“確實少了。”
戰爭最是殘酷,若是手里沒人,沒錢,沒糧食等,都是難以生存的。
他們的準備,還不夠。
“日後,你有啥事都要告訴我,別憋在心里,咱們一起想辦法,比如這事兒,你就應該知道的第一時間就告訴我。”顧甄對于這個有些不滿,沒好氣的瞪著陳延。
“是是是,以後不這樣了。”
夫妻倆因著這事兒聊到很晚。
這一晚過後,顧甄比平日里面忙碌了不少。
除開高達和輕竹,其余人基本上都被派出去了。
包括晏昭和余白兩個大夫。
嗯,晏熙也被召回來了一趟,而後又很快出去了。
這些變化,陳老三和賴老四等人都看在眼里。
陳延想著,早晚得知道的,所以直接將大梁和北蠻、南疆開戰的消息告訴了幾人。
“什麼!?”
“什麼時候的事兒!?”
“年初。”
“不過,開戰的地方距離咱們這里很遠,你們不用擔心。”
幾人魂不守舍的坐下。
不擔心才怪。
又不是沒經歷過戰爭。
戰爭的殘酷,他們可是親眼看過的。
陳老三和賴老四心情極其復雜,內心焦躁得很。
這就開戰了,他們有些難以接受。
不過,即使難以接受,這事兒已然發生。
尤其是陳武一家人,心中很是焦急。
畢竟,陳河等人還在陳家坳呢。
……
一個月後,大梁和北蠻、南疆開戰的消息傳遍了天下。
引起天下百姓嘩然,人心惶惶。
與此同時。
朝廷征兵的命令也逐一下達到各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