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和爹,好戰妻,只想當咸魚的他

第670章 三百六十一個實習生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黃家大郎 本章︰第670章 三百六十一個實習生

    說到趕來瀧河縣的三百六十一個學子,其間還有個小插曲。

    那日木無畏急趕回鶴留灣格物書院後,立即向鴻帝與伍禹銘,轉達了姜遠的意思。

    伍禹銘听得姜遠要調派書院學子,前往淮州與他一起賑災時,激動不已。

    “院長,姜遠此舉是要讓書院學子學以致用,這法子好啊!

    讓學子們知民間疾苦的同時,又能深入百姓,了解百姓之所需所急,還能積攢治理一方的經驗,此乃一舉三得,妙啊!”

    鴻帝也是一臉喜意,姜遠總能別出心裁搞些花活,但又極其實用。

    鴻帝與伍禹銘發下布告,以院長與山長的身份,征集自願前往淮州的學子。

    這消息一放出來,整個格物書院轟動。

    食堂門口的公告欄上寫得很清楚,此次征集學子往淮州府協助姜遠賑災,同時擔任淮州府各縣的小職。

    包括不限于,村保、里正、亭長,監工、賬房等上不得台面,甚至連吏都算不上的小職。

    但要干的事卻很多,什麼幫助災民回遷,重建村落,指導農桑,挖溝修渠,防災治疫,修築河堤等等,幾十項。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就是去干苦力,還有感染瘟疫的風險。

    書院只給補貼每月五錢銀子、二十斤粟米五斤面粉。

    怎麼看,這都是不僅吃力、還要吃苦卻不討好的事情。

    萬般不好中,卻也往往藏著極大的好處。

    告示最下方有一行小字,上書,此次實習半年為期。

    前往學子期滿回校後,經核實功績達標者,可加學分。

    功績優異者,除了頒發優秀學子獎章,三年後的春闈大考中,可作為政績單獨列出。

    這就相當于,你考得不太行,但你能力在這,又實打實的干出過成績,書院可以保你甚至舉薦。

    鴻帝與伍禹銘聯名舉薦,這是什麼概念,可想而知。

    格物書院的學子哪個不是人精,誰沒有兩把刷子。

    去淮州賑災這事,苦是苦了點,但好處卻是實實在在的,誰都能看出里面的機緣。

    一時間,學子們將伍禹銘辦公的院子圍了個水泄不通,爭先恐後的要報名。

    更有學子寫了血書軍令狀,不完成淮州重建絕不回鶴留灣。

    伍禹銘沒想到學子們這般積極,老懷寬慰的同時又有些犯愁。

    姜遠只要不到一百的學子,現在所有人都要去,讓誰去不讓誰去就很犯難。

    畢竟格物書院的學生,誰也不比誰差多少,就得講究個公平公正。

    伍禹銘與鴻帝,以及書院的一幫老家伙連夜相商。

    最終鴻帝一拍桌子︰“百人數量太少,吾認為將人數翻三倍正好,以兩人為一組,可相互扶持也可互監互督。”

    鴻帝雖已禪位,但仍然沒改得了擺弄平衡之心,哪怕是學子們去干的職位,連小吏都算不上,他也得來這麼一手。

    事情就這麼定了,至于選誰去,為體現公平公正,書院采用了流傳了幾千年的公平神技,抓鬮。

    但也不是書院所有學子都能參與抓鬮,女學子便不在其列。

    原因也非常簡單,在大周這樣的環境下,女子獨自出門本就存在安全隱患,更別說深入水患災區。

    另外,講武堂的弟子也不在其列,他們主業學的兵法謀略,平叛之事有人在做了,也就不需要他們去實習。

    如此一來,自然就引來了抗議,瑞雲縣主趙欣直接面見院長鴻帝。

    不知道她是怎麼跟鴻帝說的,居然準了她,也是唯一一個前往淮州的女學子。

    另一伙抗議的則是講武堂的一眾學子,這些學子腦瓜子也不差,也不說什麼平叛上陣殺敵。

    只言災後流民四起,淮州府所有衙差都有謀逆之嫌,巡治如同篩子,他們學武學兵法的,或可代為巡治。

    如此這般,講武堂六十幾個弟子,除了娟兒、上官麒、上官麟等幾個小娃娃,六十人盡皆得到了前往淮州的機會,連抓鬮都不用,便宜佔大了。

    格物書院只用了半天時間,便將人馬組了起來,鴻帝又讓趙祈佑派出禁軍一千,押了糧草護送這些學子。

    格物書院的學子到得瀧河縣這天,恰巧出去巡視各村災情的姜遠剛剛回來,兩撥人馬在瀧河縣衙大門前遇個正著。

    “末將致果校尉花百胡,奉聖命護送格物書院學子三百六十一人,先生一人,共計三百六十二人到淮州!

    幸不辱命,所有人平安到達!豐邑侯請畫押!”

    瀧河縣衙門之外,禁軍校尉花百胡單膝跪地,雙手呈上蓋有玉璽大印的文書。

    姜遠接過文書,拿過毛筆在上面簽了自己的大名後,又將文書還給花百胡,這才親自將他扶了起來︰

    “百胡,辛苦你了。”

    花百胡咧嘴一笑︰“侯爺說哪里話,能在侯爺手下干活,小的心里舒坦。”

    姜遠輕捶了一下花百胡的胸口,笑罵道︰“你他娘的,要是被尉遲耀祖听見,他不打你軍棍才怪。”

    花百胡正色道︰“侯爺,陛下命小的在此協助您,直到您回京為止。”

    姜遠朝燕安方向拱拱手︰“陛下有心了。”

    他卻是知道,趙祈佑讓花百胡留下來,說是協助,實則是保護。

    另一方面,也讓他這個欽差更有威儀,花百胡將欽差的旌旗儀仗都帶來了。

    “甦兄!辛苦了,你怎還親自來了?”

    姜遠與花百胡交接完,瘸著腿快步迎向甦逸塵與書院的數百學子。

    穿著粗布衣衫的甦逸塵拱了拱手,指向那一群學子︰“這些都是我格物書院的希望,大周的希望,我不放心定然要來。”

    “先生!”

    一眾學子紛紛圍了上來,激動的叫著。

    姜遠失蹤了半個月,他們本以為姜遠定然沒了性命,為此還哭了好幾場。

    此時又見得全身上下都纏著布條,腿還瘸了的姜遠,不僅沒有馬上回燕安休養,還帶傷主持賑災事務。

    原本豐神如玉的先生,現如今胡渣子雜亂,面容又黑且瘦,粗布衣衫上與褲腿上全是泥污。

    一個堂堂侯爺,帶傷忙碌在災區,為災民求活路竟能做到這般地步,怎能不讓學子們動容。

    此時這些學子才真正意識到,姜遠以往常教他們的,為生民立命,並非只是一句裝樣子的空話。

    “都是書院的好學生,你們來了,為師就能喘口氣了。”

    姜遠仰天長笑,極為開心。

    學子們卻皆紅了眼 ,他們實是難以想象,姜遠也只是一個血肉之軀,身上卻壓著淮州府十幾萬人活命的重擔,這些日子是怎麼挺過來的。

    “先生乃學生之楷模!先生有事,弟子服其勞,願為先生分憂!解百姓之苦!”

    一眾學子齊齊拱了手,微躬了身大聲齊呼。

    “好!好!”

    姜遠很是欣慰,連聲道︰“不愧是我格物書院出來的學生,先進衙門吃飯,晚些時候我再與你們商議。”

    衙門不是很大,容納不了一千禁軍與三百多學子。

    姜遠便讓花百胡帶著禁軍在衙門兩側的街道上搭帳篷,用作禁軍與學子們的居所。

    花百胡很是不解︰“侯爺,我等禁軍搭營帳睡大街即可,但學子們都是嬌貴之身,怎能如此,不如征些民房。”

    姜遠正色道︰“咱們是賑災而來,怎可騷擾百姓,朱武關的將士也是如此,你照做就是。”

    花百胡听得姜遠這麼說,便也不再多問,領了命,帶著人去街道上搭帳篷去了。

    廖發才眼珠子亂轉,悄悄跟上花百胡,自來熟的搭訕︰“哎,兄弟,我來幫你。”

    花百胡剛才見得廖發才站在姜遠身旁,知他是侯爺的護衛,也不敢怠慢,拱手道︰

    “多謝這位護衛兄弟,怎敢勞煩您。”

    廖發才咧嘴笑道︰“都是自家兄弟,客氣啥。我姓廖,你叫我老廖就行。”

    花百胡笑道︰“原來是廖兄,久仰久仰,在下花百胡。”

    “花兄弟客氣。”

    廖發才與花百胡邊走邊聊,暗戳戳的拍馬屁︰“兄弟,你這是什麼官職,領的兵夠多啊,真是威風…”

    姜遠瞥了一眼不遠處的廖發才,也不去叫他,這貨現在對領兵之事興趣極大。

    沒事就往朱武關的那些校尉身邊湊,打听這打听那的,竟然真的萌發了從軍之心。

    或者說,廖發才就是想領兵,而不是當護衛。

    姜遠原本打算等回鶴留灣後,將廖發才塞進講武堂的。

    後來想想,那貨未必是個循規蹈矩的人,去書院可別把其他學子帶壞了。

    姜遠考慮著將廖發才塞到樊解元的水軍,或者郎顯的朱武關,讓他從伙夫干起。

    現在先讓廖發才憧憬一下,等他進了軍中,他就會知道馬勺不僅能打飯,還能砸他的腦袋。

    將軍豈是那麼容易當上的。

    姜遠讓鶴留灣的護衛安排學子們用飯,自己則一頭扎進了縣衙書房中。

    書桌之上擺滿了各種紙張,防疫治疫的具體方案要寫,修築河堤的錢糧要統計,查訪官員罪證,視察災情,升堂斷案,皆需他來操持。

    “篤篤…”書房門突然被叩響。

    “進來。”

    姜遠頭也沒抬,正撥著算盤計算著修築河堤,以及災民返村重建家園的銀錢。

    如今書院的學子們到了,他要加緊算出所需的銀錢來,再分配出學子帶著錢糧去往河堤與各個村落。

    但賑災不能只一味的發錢糧,這是極為不利的,還得以工代賑。

    讓災民們有飯吃的同時,還要有活干有錢掙,這才是長久之計。

    這段時間,瀧河縣的災民們有飯吃了,餓死的人也大幅減少,但盜搶之事卻是頻發,皆是因民心不穩所致。

    書房門被推開,一個和風擺柳的女子端著一個托盤進得屋來︰“先生,天黑了呢,先吃些飯食。”

    姜遠听得這聲音,停下手中的筆轉頭一看,愣了愣︰“怎敢勞煩縣主親送飯食。”

    來人正是瑞雲縣主趙欣。

    趙欣嫣然一笑,擺著水蛇腰走近書桌前,將托盤放在桌子上,盈聲笑道︰

    “您是先生,我是您的學生,哪有什麼縣主。”

    姜遠拿起盤子上的饅頭咬了一口︰“我倒是沒想到你居然會來。

    此地不適宜你這千金之體,明日回燕安去吧。”

    趙欣聞言美目一黯︰“先生何故趕學生走?”

    姜遠正色道︰“淮州大災,瘟疫四起,流民遍野,你乃親王之女,來此地實是凶險。

    你留在此地,我還得派人保護你,你有賑災之心足矣。”

    趙欣美目流轉,也正色道︰“先生此話差矣,淮州百姓乃大周子民,我乃皇家之女更應做出表率!

    學生有自知之明,外出賑災自是不敢,但留在此處卻是可以幫上先生的。

    比如統籌錢糧,撰寫布告,安民穩民,學生都可做得。

    您調派學子前來,卻將女子摒棄在外,是否覺得女子不如男?若是這般,就與您辦書院的初心相背了。”

    “咳咳…”

    姜遠也不知是被饅頭噎著了,還是被趙欣的話給噎著了,臉憋得通紅。

    趙欣連忙端過一杯水來,抿嘴而笑︰“先生勿急。”

    姜遠接過水大飲了一口,總算將那口饅頭咽了下去,嘆道︰

    “你如此伶牙俐齒,說得好似我不讓你留下,就犯了滔天大罪一般。”

    趙欣收了笑容,又道︰“不是學生伶牙俐齒,古人言,衣冠未必皆男子,巾幗如何定婦人?

    大災當前,先生又何必拘泥于男女,又何須顧慮我之身份?”

    姜遠定定的看著趙欣,他倒是沒想到她之氣魄不弱于男子。

    姜遠想了想,終是點了點頭︰“也好。你在算章一道上,天資極高。

    我正好也有許多東西要算,一些文稿方案要整理,你就留在縣衙處理這些。”

    “謝先生成全。”

    趙欣聞言大喜,連忙福了一禮後,大眼楮眨了眨又道︰

    “先生,學生認為,我除了這些以外,還能做點別的,我乃親王之女,若我出去巡視,也能起到穩民心之用。”

    姜遠有些驚訝,趙欣居然還能想到這一層,著實難得。

    “好,準了。”

    姜遠點了點頭,有皇家親王之女在此,正好可以讓災民們知曉,朝廷對淮州災情的重視。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主和爹,好戰妻,只想當咸魚的他》,方便以後閱讀主和爹,好戰妻,只想當咸魚的他第670章 三百六十一個實習生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主和爹,好戰妻,只想當咸魚的他第670章 三百六十一個實習生並對主和爹,好戰妻,只想當咸魚的他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