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守業與上官雲沖邁步而出“臣在!”
鴻帝緩聲道“兩位愛卿輔佐朕二十余載,盡心盡力勞苦功高!
又平謀逆之亂,功勞及天,賜封姜守業為司徒,加三錫;賜封上官雲沖為太尉,加三錫!”
一眾文武百官面面相覷,這不就等于讓姜守業與上官雲沖告老了麼?
鴻帝這麼干,一眾文武百官瞬間便清楚了其意圖,無非是怕這兩家尾大不掉,現在給個虛餃加封為三公,算是給趙祈佑去除隱患。
一些與姜守業交惡的官員,卻是暗自竊喜。
姜守業與上官雲沖遠離了朝堂,卻是與他們大為有利。
眾人心中想法各異,有惋惜的也有開心的,但臉上卻不表露半點。
姜守業與上官雲沖拜倒在地,高呼萬歲謝了恩。
隨後鴻帝又追封御史台大夫方昌平為司徒,同樣加了三錫,並厚葬于皇陵之外,其御史大夫一職由御史唐勇毅接掌。
而大理寺少卿崔錄景,被拜為禮部尚書;大理寺由吏部侍郎秦賢唯任少卿。
至于工部,則由伍禹銘之孫伍澤任尚書,萬啟明任工部侍郎。
刑部則調升興洲府尹張賢禮為刑部尚書,興洲府尹則從吏部選拔新的人選。
因太子與錢皇後造反之事,牽連到了眾多的朝官,很多職位出現了空缺,鴻帝又命中書省中書令,荀封芮兼國子監祭酒,明年開春闈科舉,以為朝廷選拔人才。
同時又讓吏部甄選在燕安等空缺的仕子,選拔出一些才能出眾者入朝為官。
眾多官職變動,讓滿朝文武百官又激動又期盼,如今新君繼位朝中缺人,很多人都動起了心思,這不是讓自家子弟出仕的大好時機麼。
眾人心里打著小九九,鴻帝不好糊弄,且看趙祈佑又如何?
一些老臣,比如西門楚,他惦記的就有所不同,姜守業被加封了司徒,那尚書左僕射的位子不就空出來了麼?
但鴻帝似乎忘記了這一茬,反倒是還在江南平叛未回的尉遲愚被升了一級,成了大周第一武將。
而張興搖身一變成了國丈,他的官級沒降也沒升,還是干他的戶部尚書。
或許是鴻帝故意留給趙祈佑自己定奪了。
鴻帝一頓封賞完下來,出力平叛的姜遠等人啥好處沒撈著,盡看他人磕頭謝恩了,不由得有些無聊,又打起了哈欠。
鴻帝一眼就瞟見了躲在角落里的姜遠,嘴角泛起一絲笑意“豐邑侯,你很困麼?”
姜遠聞言一愣,暗道論功行賞時沒我,找麻煩倒是找得利索。
姜遠無奈出班“微臣確實沒有怎麼睡好,您讓微臣弄那煉鋼坊,微臣日夜不休的畫圖研究,不敢怠慢一絲,今日殿上犯困,還請陛下恕罪。”
上官沅芷看了一眼姜遠,她實是佩服自家夫君說瞎話的能力,張口就來,而且還說得一本正經。
鴻帝笑吟吟的看著姜遠“這麼說來,豐邑侯是為國事操勞了,其心可嘉啊!
你于平叛出了大力,說吧,你想要什麼賞賜?”鴻帝這麼說,顯然是沒想給他封官了。
姜遠也不願要什麼官職,官職越高就越累,還不如要點好處。
姜遠眼珠一轉“陛下,平叛護君王乃是微臣份內之責,微臣哪敢要什麼賞賜。
不過,陛下非要賞的話,微臣想要鶴留灣壯元溪下游的五個村莊。”
鴻帝目光灼灼的盯著姜遠“豐邑侯,你除了要錢要地,你能有點出息麼?”
這話引得一眾文武百官哈哈大笑,豐邑侯貪財人盡皆知,也就這點出息了。
換作別人,怎麼也得弄個有權的實職,這不香麼。
姜遠卻不以為恥“陛下,您誤會微臣了,壯元溪下的五個莊子,微臣想將其變為工業園,那地還是陛下的。”
鴻帝一愣“工業園?此為何物?”
姜遠解釋道“陛下,您不是讓微臣建煉鋼坊麼,不如就將作坊建在壯元溪下游,且工部與微臣的磚廠、水泥窯都搬過去。
即能統一規劃,又方便管理,以後若有新的事物,也都可建在那里。
再者,也可給那里的百姓多一點出路,一舉多得。”
姜遠自從得子之後,一直想將鶴留灣的磚廠與水泥窯給拆了,污染實在太大,煤灰滿天飛,氣味也越發的嗆人。
再加上明年格物書院要開學,那些學子都是大周的未來,總該讓他們有個好的念書環境。
鴻帝听明白了“你的意思是說,像燕安城中的匠坊街一般,將所有工坊集中在一起?”
姜遠點頭道“正是!這工業園,不管是官營的還是私營的,都可入駐,將地租給工坊就可,官府派人駐守巡治,如此才能井然有序。”
鴻帝撫著胡須想了想,卻是不接話了,而是對黎秋梧道“惠寧鄉主、姜黎氏上前听封!”
上官沅芷與黎秋梧听得鴻帝突然叫她們,整了整衣衫邁步而出“臣妾在。”
鴻帝緩聲道“姜黎氏巾幗不讓須眉護駕有功,賜封五品誥命,賞百金!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惠寧鄉主帶孕阻殺段希蘭,也功勞不小,賞百金,綢緞五十匹。”
“謝陛下鴻恩。”
二女听得有錢賞,鳳目都亮了,她們跟著姜遠久了,也漸漸變得跟他一個調調,有錢不要白不要。
今天一日之間,發生了太多的事,先是齊王突然就繼了大位,然後百官的職位調動與封賞,讓一眾人既震撼又欣喜。
但鴻帝接下來的話就更讓人震驚。
鴻帝側頭看了看立在身側的趙祈佑,而後緩聲道“眾位愛卿,可還記得當年何氏之事?”
一眾百官聞言沉默不語,但凡資歷老一點的朝臣都記憶猶新。
此時鴻帝提起此事,一眾百官卻不知道如何作答才好。
當年賜死何皇後,是鴻帝親下的旨意,如今再提此事,又有什麼好?
倒是坐在側殿的史官將耳朵豎了起來,出于職業的敏感,史官們預料還有大事要發生。
姜守業卻是邁步而出“何皇後之事,老臣自然記得。”
上官雲沖也出列道“老臣也記得,可嘆何皇後端莊淑儀,卻紅顏早逝。”
一眾文武百官听得這話,先是一愣,隨後就回過味來了。
趙祈佑繼了大位,肯定是要追封何皇後的,此時鴻帝提起這事無非也是在鋪路。
文武百官們紛紛出班言奏,說何皇後當年是如何如何的母儀天下,皆說她的好。
姜遠看得這情形,卻是一臉的不屑之色,全特麼都是些牆頭草。
當年何皇後被陷害,只有姜守業與上官雲沖替她求過情,余者都是冷眼旁觀。
就連何皇後的族人都不敢站出來相幫,現在見得趙祈佑繼了大位,一個個的跳出來奉承了。
鴻帝面露悲傷之色“當年之事朕已查明,乃錢氏毒婦勾結欽天監司天令董呂,以及丁岳,陷害何氏。
朕一時失察釀成大錯,如今已悔之晚矣。”
趙祈佑也臉帶痛苦之色,卻是勸道“父皇,當年母後身死,並非您之過,實是錢氏蒙蔽了父皇!
如今錢氏已死,想來母後也不會怨恨您的。”
鴻帝輕搖了搖頭“不管怎麼說,當年都是朕的錯!不僅害得你母後身死,朕的雙生骨肉,一個被錢氏毒婦溺死,一個流落民間,致朕骨肉分離,朕好恨啊!”
鴻帝老淚縱橫越說越傷心,幾欲泣不成聲。
如今他為太上皇,也沒那麼多顧忌,淚灑金殿也沒什麼大不了。
“陛下,龍體要緊!當年錯不在陛下,皆因錢氏太毒,如今錢氏伏誅,何皇後在天之靈也會安息了。”
一眾朝臣紛紛勸慰,但也有耳朵靈的,听出來鴻帝剛才那話中說到流落民間、骨肉分離之言。
難道,當年何皇後產下的那對雙胞胎還有一人活著?
門下省侍中西門楚奏道“陛下,即知當年何皇後乃是被陷害身死,如今即已真相大白于天下,定要復何皇後之名!”
姜守業與上官雲沖也道“陛下,西門大人所言甚是。”
鴻帝抹了抹淚“朕正有此意!來人,擬下詔書!
何氏舒雲自入宮闈,恪守禮法端莊賢淑,卻被奸人羅織虛妄之罪。
朕一時失察,听信讒言,令其含冤九泉,乃朕之大過,然,悔之晚矣!
今沉冤得雪,奸佞得誅,天理得彰,特復皇後之尊號,追謚莊惠,以正名位。
擇其吉日,將其身葬于皇陵,其靈位供奉太廟!”
一眾文武百官皆跪伏于地,齊聲高呼“陛下聖明,莊惠皇後在天有知,必佑我大周!”
趙祈佑微閉了雙目,一滴淚水滑下眼角,心中狂聲吶喊
“娘,孩兒終于給您洗刷了冤屈,孩兒也繼了皇位,您此時應該很開心吧!”
新晉禮部尚書崔錄景見得此事已妥,奏道“陛下,臣剛才听得您言,有陛下之骨肉流落民間,不知是皇子還是公主。
皇家之嗣豈可與庶民為伍,當要尋回才是。”
姜遠見得崔錄景這般著急,暗道,估計他這上奏的話,也是鴻帝授意的。
果然鴻帝馬上坐正了身體,沉聲道“崔愛卿所言極是,朕已將流落民間的公主尋了回來。”
崔錄景與荀封芮立即作大喜狀捧哏“這真乃天佑,恭喜陛下,賀喜陛下!”
這幾個官員頭頭都道喜了,文武百官怎會落後于人,于是又是一片歡呼道喜之聲。
鴻帝揮了揮手,司禮太監又扯著嗓子高唱道“宣,昭寧公主上殿…”
大殿兩旁的聲樂太監連忙又奏起了樂聲,這次的曲調不只是莊嚴之感,而是帶著點喜慶了。
一眾文武百官皆轉頭朝大殿之外看去,就見得由兩個宮女相陪左右,穿著一身繡有青色鸞鳥織金翟衣,頭戴九 四鳳冠的妙齡女子款款而來。
眾人一看女子的這身裝扮,又觀其樣貌,不由得都呆住了,這不是莊惠皇後的復制版麼!
這女子像極了已逝的莊惠皇後,卻也只是震住文武百官的原因之一。
更讓百官們震驚的是,這個昭寧公主竟是豐邑侯的貼身丫鬟。
喜歡主和爹,好戰妻,只想當咸魚的他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主和爹,好戰妻,只想當咸魚的他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