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
和吳姍姍外出辦完事回家的謝哲宇狠狠打了個噴嚏。
“晚上風扇開太大,感冒了吧!”吳姍姍關心道。
謝哲宇晚上和吳軍睡一張床,兩人都怕熱,吳姍姍在里屋都听到外間風扇“呼呼”響了一晚上。
“不是,我覺得是黃阿姨在念叨我。”謝哲宇搖搖頭。
“怕你不可靠,雖然不打電話問,但還是擔心的。”吳姍姍故意笑他。
“什麼啊!不打電話那是充分信任好吧!沒有接到我的電話就說明這邊沒問題。”謝哲宇倒是自信得很。
謝哲宇去廣州除了陪伴姐弟倆,還有別的任務。
從學校回甦州後,他去見了黃玲。
他問黃玲在廣州還有沒有需要他做的事,如果沒有他就去了以後自己找活兒干,如果有,就優先幫黃玲干。
謝哲宇不說多的,在黃玲這兒就算比不得棟哲和鵬飛,那也是差不遠了的,所以黃玲哪里能讓他自己出去找活兒干,早就給安排得妥妥當當的。
她安排謝哲宇去做秋季廣交會的準備工作。
因為零件廠和電器廠現在還屬于鄉鎮企業,不能直接以自己的名義參加廣交會,但是國有外貿公司已經允許參加,所以黃玲走的是曲線救國的路線。
她找了一家廣東地區的外貿公司做代理合作,以他們的名義參會,到時廠里技術人員就能以供應廠商的技術支持進入會場。
外貿公司本來就沒有實體,所有產品都是收購買進的,所以這種方式非常常見。
雖然,以後的訂單會付出一部分佣金,但是這樣廠子不僅會有國內訂單,還會有出口訂單。
而為了這次展示,吳姍姍已經苦練了大半年的英語口語,她一定要為黃玲爭取到更多的出口訂單。
謝哲宇不僅情商高口才好,非常適合做廠里與外貿公司的溝通協調工作。
之前的寒暑假,他大部分時間都在兩個廠里呆著,所以對兩個廠的產品非常了解,來之前,林武峰還專門給他做了一個培訓。
部分產品寄到後,也由他安排存放處置。
反正,一切都進行得很順利。
兩人沿著街道慢慢走著,沒有直接回家,而是去住的附近郵局取了一個包裹。
包裹寫的是吳姍姍收,寄件人則是謝哲宇的媽媽。
一開始,吳姍姍以為這東西是他媽媽寄給謝哲宇的,他在這里時間不是一天兩天。
兩人回家打開一看,居然不是給謝哲宇的隨身物件,而是一大包筍干、小魚干。
“肯定是上次你打電話和我媽說我帶的筍干和小魚干好香,和廣州的不一樣,她就記住了。”謝哲宇笑道。
“這個季節,去哪里弄這許多......”吳姍姍眨眨眼,聲音有些澀。
她沒想到自己的隨口的一句話,還被哲宇的媽媽記住了,她不僅記住了,還特地去淘換了這許多給她寄過來。
“沒事,這點兒小事難不住我媽和我爺爺,我爺爺一生沒有別的愛好,就愛救人幫人,所以這都不是事兒,你記得我那個交大的叔叔嗎?”
“嗯。”吳姍姍點點頭,當時謝哲宇在告白時,曾說他爸是爺爺撿回來的孩子,但是她又記得他有個在交大當老師的叔叔,只是一直也沒好問。
“我爺爺救過他一命,後來就一直來往著了,叔一直把我當親佷兒看待,他兒子有的東西,我也有一份。”謝哲宇答道。
“哦,原來是這樣。”
吳姍姍現在想想,她當時就覺得那位叔叔對爺爺的態度非常崇敬,說話都是低半頭,不像是兒子和父親那樣親密,倒是和謝哲宇更親密些。
“你就記得自己炖的時候千萬別看書就行。”謝哲宇交代道。
“嗯。”吳姍姍點點頭。
本來姐弟倆是沒有開火的,時間長了,兩姐弟越來越適應這里的生活,有時間的時候也會做一些家鄉菜吃。
謝哲宇側臉看吳姍姍,這一個多月,兩人雖然大部分時間各干各的活,但是每天都能相見,他明顯感覺到吳姍姍已經不再是吳家那個滿臉陰霾的小女孩。
現在的她,話越來越多,笑越來越多。
“我明天去市場買些廣東的魚干,你帶回去給叔叔阿姨和爺爺試試看。”
“咸魚嗎......吃是真好吃,但我帶火車上能行嗎......”
兩人相視一笑。
八月底,他帶著完成任務的喜悅和對吳姍姍的依依不舍還有半袋子咸魚,踏上了回甦州的火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