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幾天,無論關中任何地方發現蝗災,只要消息傳回長安,顧陽便親往解決,一曲《滅蝗令》,滅盡了千百萬只蝗蟲,很快便遏制住了關中地區的蝗災。
一時間,大唐天子愛民如子,敢吃蝗蟲,感動上天,引來神仙相助,滅殺百萬蝗蟲的消息,傳遍了關中各地,也傳遍了大唐天下。
李世民在宮中挑選了一棟宮殿,取名為“迎仙觀”,專門給顧陽居住。每日朝會結束,必會前來向顧陽請教各種利國利民的治國之道,安邦之本。
七天之後,李世民再次來到迎仙觀,顧陽向其講述了一些改善大唐生態環境的方法“河西走廊當建防風林,劍南道需修階梯堰……只要治理得當,無邊荒漠也能變成千里綠洲。”
“多謝仙長指點,每次與仙長交談,都讓寡人受益匪淺。若是仙長能夠長留大唐,必將是我大唐萬民之福,江山之幸。”
顧陽微微一笑“陛下,貧道乃方外之人,過慣了閑雲野鶴。終究不屬于這紅塵俗世。眼下,該做的貧道已經都做了,該說的也都說了。貧道也該離去了。”
聞听此言,李世民連忙站起身來“仙長,怎麼突然就要離去?不能再多留些時日嗎?是不是寡人沒有招待好?”
顧陽搖了搖頭“貧道志在四海,豈可久戀紅塵?”
李世民輕嘆一聲,萬般不舍“既然仙長執意要離去,寡人也不敢強留。不知仙長在哪座仙山修行?以後可還有再見之日?”
顧陽微微一笑“莫問仙鄉何處尋,人間豐稔即洞天。待到百姓衣食足,自有聖王功德滿。”
說罷,顧陽起身走到大殿之外,腳踏祥雲騰空而起,闢水金楮獸早已經在空中等待。
望著顧陽遠去的背影,李世民久久無語。回到店內,李世民翻開那本《農政天工圖》的最後一頁,只見上面寫著兩行字“盛世非因天賜種,明君自可地生金。”
看到此處,李世民心中萬分感動,立刻召集畫師、工匠,按照顧陽的模樣畫了畫像,雕刻神像,供奉在迎仙觀內。
自此之後,李世民便經常前往迎仙觀,為顧陽的上香祈福。
三月後,關中某地蝗災又起,遮天蔽日的蝗群撲向長安。蝗災預警司第一時間察覺,秦叔寶親自指揮百姓點燃蒿草煙陣驅趕蝗蟲,數萬只訓練有素的鴨群沖入田間,三日吞盡蝗蛹。
李世民得知消息,欣喜不已,感念顧陽之恩德,將顧陽所授糧種取名為將新作物命名為“天賜粟”、“甘露薯”、“金珠棉”等,命司農寺廣傳天下。三年後關中大熟,餓殍絕跡;五年後邊軍皆著棉襖,霜雪無懼。
由于大唐得神仙庇佑,百姓樂業豐居,豐衣足食,國富民強。大唐的軍力也越發強大,周邊各小國陸續被大唐征服,大唐天子李世民成為真正的天可汗。
一時間,長安城萬國來朝,大唐國力空前強盛,突厥可汗要給大唐天子跳舞,南蠻的酋長被迫吟詩唱詞,不少小國國王來到長安城之後,甚至願意放棄王位成為大唐百姓。
長安城中,也多了一座雲陽觀,關中供奉一尊年輕的青袍道人神像,那神像腳下還趴伏著一頭長相奇特的異獸。
李世民親自為雲陽觀題匾額“潤物無聲”。每逢收獲季節,李世民必然會親自捧著上林苑收獲的糧食,來到雲陽觀,上供給雲陽真仙。
更讓人驚奇的是,那雲陽觀中栽種的幾棵果樹常年掛果,即便是寒冬季節,也有碩果掛于枝頭。凡是活不下去的窮苦百姓,皆可來此摘果飽腹。
如此十年過去,那雲陽觀香火越發鼎盛,更是成了外來人到長安必然參觀的地點。
貞觀十二年年春,李世民再次來到雲陽觀“朕得顧先生點撥,方知天子守國門實為守糧倉”
此時大唐疆域內,紅薯藤已爬滿山東丘陵,棉花朵朵開在天山南北,玉米穗垂在嶺南梯田……
五行山下,顧陽最後一處看望悟空,在給悟空吃完東西,讀完經書之後,顧陽開口道“悟空,你災劫將滿,很快便能恢復自由之身。待你脫得牢籠,莫要忘了這六百多年的修行。”
悟空點點頭“仙長教誨,悟空一日不敢或忘。仙長,你的大恩大德,悟空還未報答。以後又該如何尋你?”
顧陽微笑道“我在西賀牛洲隱居,日後有緣,咱們還會再見。”
離開了五行山,顧陽轉頭看了眼大唐方向,只見大唐各地有不少香火之力與自己隱隱相連。
“呵,這大唐還真有不少供奉貧道的道觀……”
收回視線,顧陽看了一眼西方靈山“看來,西游取經這個天庭與靈山聯合主持的大項目,已經正式展開了。”
此時,西天極樂世界如來講法完畢,向眾菩薩羅漢道“我觀四大部洲眾生,善惡修為,各不相同。東勝神州眾人崇敬天地,氣質平和,性格爽朗。北俱蘆洲者,因謀生辛苦,卻也無甚惡行。我西牛賀州之人,不貪不殺,養氣養靈,人人壽命悠長。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惟獨那南贍部洲,眾生貪淫好殺,爭斗不休,口舌成災,是非如海,墮入惡業。我有佛法三藏,可教化眾生,導人向善。欲將真經送往東土,只可惜東土眾生愚昧無知,輕慢正法。要將真經傳到東土,必須選一大緣法之人,歷經千辛萬苦,來靈山求取真經,方顯東土眾生之福緣。哪位願望東土尋找取經之人?”
觀音菩薩立刻站了出來“弟子願往。”
見觀音菩薩主動請纓,如來便賜下五件寶物,分別為“錦斕袈裟”、“九環錫杖”,以及“金緊禁”三個箍。
觀音菩薩領了如來法旨,便帶著弟子惠岸行者一路向東而去。
途經流沙河之時,見那流沙河浩浩蕩蕩只有八百里寬,凡人難渡。觀音菩薩正發愁取經人該如何渡河之時,就見河中跳出一個面貌丑陋的紅發妖魔,手持一根寶杖殺了過來。
惠岸行者與那妖魔爭斗數十回合,難分勝負,惠岸行者主動報出家門,稱自己乃是觀音弟子,托塔天王的兒子。
那妖魔得知之後,連忙向觀音菩薩請罪“大慈大悲的觀音菩薩,請恕我無知之罪。我本是天上卷簾大將,只因那年蟠桃會失手打碎琉璃盞,被玉帝貶下凡間,打入在流沙河中。玉帝還命人每七日用飛劍穿我胸膛百次,痛苦難當。饑寒交迫,無奈之下,每三兩日便潛伏于波濤之中,尋行人果腹。今日貿然沖撞菩薩,還望菩薩恕罪。”
觀音菩薩搖了搖頭“你在天庭已經犯下罪孽,下了凡之後,又遭殺孽,吃了許多無辜之人,可謂是罪上加罪。現在倒是有個機會,我奉如來法旨前往東土尋找取經人,你若是願意皈依我佛,保那取經人取得真經,不但可以免去飛劍之苦,還能得個正果。你可願意?”
那妖魔連連點頭“我願意皈依正果。只是我在此地吃人無數,曾有幾批取經人路過此地,都被我吃了。凡人之骨,落入在流沙河中,皆會沉于泥沙之地。只有那九個取經人的骷髏竟能浮在水面,沉不下去。我覺得稀奇,便用繩子穿起來,平日里拿來嬉耍。若是日後那取經人再來此處,見到這般情況,怕是……”
觀音搖了搖頭“你不必擔心,且將這九個骷髏頭掛在項上,安心等待取經人到來吧。”
“多謝菩薩點化!”
喜歡影視諸天大輪回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影視諸天大輪回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