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諸天大輪回

第658章 南贍部洲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青冥劍仙 本章︰第658章 南贍部洲

    顧陽帶著猴兒離開那家飯館,穿過街道,在一群百姓圍觀之下,朝著小鎮外面走去。

    一路上,那猴兒已經習慣了被人圍觀,也不在意眾人的指指點點,對周圍的一切都很是好奇,東瞅瞅西看看,尤其是對那些百姓頭頂戴著的帽子特別感興趣。

    若不是顧陽攔著,那猴兒還真想把那些人的帽子都搶過來戴上試試。

    說起來,這猴兒還是個帽子控。剛在花果山出生時,就給自己編了個草環,漂洋過海時頭上戴了個菠蘿帽兒,一上岸就對漁民的帽子很感興趣。後來在靈台山拜師學藝,又戴上了道士帽。就連在天庭當弼馬溫的時候,都把帽子玩出了花兒。

    也難怪後來觀音菩薩會將緊箍藏在了花帽里,那是完全摸準了猴子對帽子沒有抵抗力。

    那猴兒身上衣服松松垮垮,走路之時還時不時的撓撓身上的猴毛,頗有幾分憨態可掬。

    待到了小鎮之外,顧陽招了招手︰“你這猴兒,且上前來。”

    “你還沒跟俺說,要去何處。”

    顧陽微微一笑︰“那你倒是說說,這猴兒從何而來,想要去往何處?”

    “我從花果山而來,一路漂洋過海,想要去往那古洞仙山,尋訪有道名師,求得長生之法。”

    顧陽微笑點頭︰“難得你一個猴兒,也有此向道之心。只是,想要求長生,可不容易。”

    聞听此言,那猴兒立刻反應過來,連忙問道︰“听你所說,你一定懂得那長生之法?可否給我指條明路?”

    “我是知道一些,這長生之法乃非常之道,奪天地之造化,侵日月之玄機,雖能駐顏長壽,卻要承受三災利害…”

    說到此處,顧陽忽然停住,抬頭看了眼西方,只覺有一道視線正看向此處,剛要窺探顧陽的來歷。早有準備的顧陽,識海之中的六道輪回盤虛影已經提前亮起一道幽光,給他遮蔽了天機。

    緊接著,顧陽便察覺有更多的視線落在此處。顧陽心念一轉,當即調動輪回法則,將自己偽裝成一個普通道人。

    那猴兒見顧陽說到一半,也有些著急︰“之後呢?怎麼不說了?”

    顧陽微微搖了搖頭︰“之後的內容,將來自然會有人告訴你。你這猴兒,日後另有一番機緣。只要你誠心尋訪,不懼艱險,定能拜得名師,達成所願。”

    聞听此言,那猴兒很是欣喜,兩只猴爪翻了個花手,又原地轉了個圈兒︰“此話當真?”

    “當真。”

    “那…我該往何處去尋?”

    顧陽看了眼西方︰“天機不可泄露。”

    說罷,顧陽直接化作一道流光,遁入虛空,消失不見。

    那猴兒見此情形,連忙躬身叩拜︰“神仙,果然是神仙!多謝指點,多謝指點。”

    此時,遠在西牛賀州的某處山林道場之中,一位仙風道骨慈眉善目的道人看了眼東南方向,隨後收回視線,屈指掐算一番,眉頭微皺,隨後卻又舒展開來,繼續給弟子們講道起來。

    某個城鎮的酒樓之內,顧陽看了一眼那猴兒所在的方向,想起剛剛落在自己身上的幾道視線,忍不住搖了搖頭。

    顧陽自然能夠猜到,這猴兒早就被人盯上了。否則他一個猴兒,又怎能單憑一個小木筏,就橫渡茫茫大海,從東勝神州來到了南贍部洲。

    他之前去見那猴兒,也是有意試探一番,才特意說出一些修仙長生之事,看看會引來多少關注的視線。

    如今看來,暗中關注著這猴兒的並不在少數,除了那位神秘的菩提祖師,至少還有三四位大神通者。

    顧陽也擅長听查神通,隱隱能從那暗中窺探的視線之中,分別出強弱。

    如今看來,這方天地的大神通者,比起《寶蓮燈》世界的大神通者還要強上許多。

    不過,顧陽也有自己的底牌和手段。六道輪回盤已經嵌入此方天地的輪回隧道,那輪回隧道就是他的後花園。

    等到自己的輪回洞天演化完畢,六道輪回盤補全,顧陽更可以縱橫三界六道。

    此時,這孫悟空也才剛開始尋仙訪道。現在也還是戰國末年,距離西游取經開始的貞觀年間,還有八九百年的時間。

    按照原著中描述,這孫悟空從離開花果山到靈台方寸山,中間經歷了八九年時間。之後又在山上听講七年,學藝三年,才返回花果山。

    回了花果山沒多久,孫悟空就成了一代妖王,之後又大鬧地府,改了生死簿,當時的孫悟空已經342歲。

    之後,孫悟空又在天庭當了半個月的弼馬溫,也就是人間的十五六年。又做了半年的齊天大聖,也就是人間的180年左右。被太上老君關在煉丹爐里煉了49天,人間又過去了49年。

    到孫悟空被他在五行山下時,已經是王莽篡漢之時。等到取經的時候,孫悟空已經被壓在五行山下630余年。只不過,書中習慣以五百年籠統表述。當然,對于神仙來說,五百年和六百多年,差別也不是很大。放在天庭來說,都是不到兩年。

    八九百年的時間,也足夠顧陽做許多事了。畢竟,顧陽以往所經歷的世界加起來,也不到千年時間。

    顧陽飲下杯中酒,抬頭看了一眼蒼天。

    如今,這西游取經的主角孫悟空已經走上了既定的路線,那這場佛門與天庭共同開發的重點項目,應該也已經開始籌備了。

    說不定,相關的劇本都快寫好了,就等著演員就位了。

    飲完杯中酒,顧陽離開城池,換上一身普通打扮,並沒有再去關注那只猴子,反而在人間各處游歷起來。

    如今正值戰國末期,七國征伐不斷,秦國越發強盛。那位即將一統天下,使天下歸一的始皇帝,應該還在趙國的邯鄲城里。

    說起來,這也是一個成語和典故頻頻出現的時代,毛遂自薦,竊符救趙,奇貨可居,一諾千金等等。

    顧陽在各國轉了一圈,卻發現各國百姓對于神仙鬼怪之事所知不多,人間似乎也缺乏一些神仙的香火信仰。

    在一些名山大川中,倒是有一些練氣士在修仙練道。但大多數都是在盲目瞎練,真正懂得修行之法的並不多。

    似乎,天庭也並沒有太過重視人間百姓的信仰。

    而且,整個南贍部洲,幾乎很少見到成了氣候的妖魔鬼怪。

    顧陽也只在一些人跡罕至的山林之中,偶爾見到一些精怪妖類……

    在南贍部洲轉了一圈之後,顧陽便啟程往西,比那孫猴子先一步進了西牛賀州。

    已踏入西牛賀州,不只是風土人情發生了改變,就連人道氣息也衰弱了許多,山林之中的山精野怪也多了起來。

    不止如此,那些人跡罕至的山林中,也有不少上了年份的靈草靈藥。

    顧陽一路向西而去,時不時的便會停下來,采集一些珍稀的花草樹木,靈藥仙草,儲存起來。等回頭抽個時間返回輪回隧道,將這些都移植到自己的輪回洞天之內,豐富一下洞天的生物種類。

    這一日,顧陽來到一處仙山福地,抬頭看去,但見千峰排戟,萬仞開屏,煙霞繚繞,靈氣之濃郁幾乎凝成實質,更有一股清新淡雅、卻無比純正的先天乙木清香彌漫天地,沁人心脾。

    山間雲霧之中,有仙鶴翩翩起舞,靈猿四處攀岩,幽鳥亂啼青竹里,錦雞齊斗野花間。萬物生靈,生機勃勃,靈氣盎然,好一幅世外仙山福地。

    即便是尋常人到了此處,也能看出這山林不凡。顧陽一步踏出,來到一處山間古道之前,拾階而上。不多時,便見一座古樸道觀立于山巔。道觀門前掛著一副對聯,上書︰“長生不老神仙府,與天同壽道人家。”

    顧陽還未來到那山門前,就見一位頭戴紫金冠、身著鶴氅、足踏絲雲履、面容清 、三縷長髯飄灑胸前的中年道人,已率領兩位清秀童子含笑立于門前。

    其人氣度不凡,周身隱隱有道韻流轉,那道韻卻又與這群山、與這天地仿佛一體。只是站在那里面帶微笑,便給人一種返璞歸真,道法自然之感。

    不用多說,顧陽也知道這中年道人的身份,正是那位與世同君,地仙之祖,鎮元子大仙。

    “貴客遠來,貧道有失遠迎了。”鎮元子聲音溫和,卻自帶一股威嚴之感。

    顧陽行了一禮︰“貧道雲陽,雲游途經寶山,感此地道韻天成,瑞氣千條,特來拜會。冒昧之處,還望鎮元大仙見諒。”

    顧陽雖然時常以道士身份行走四方,可嚴格來說,也並不是真正的道士。在之前的世界中,顧陽也曾用過“紫陽”、“長生”等道號。

    但在道家神仙體系中,已經有一位紫陽真人,還有長生大帝。顧陽再用那些道號,也顯得有些隨意。

    故而,顧陽前不久又給自己取了一個新的道號,雲陽。雲者,逍遙自在,無拘無束,倒也符合他的身份和習慣。

    那鎮元大仙上下打量了一眼顧陽,見他一身清靈之氣圓融自然,周身道韻內斂,卻又時刻與周遭天地合一,忍不住點頭道︰“觀道友周身清靈之氣圓融自在,已得逍遙三昧,乃是真修行人。能至我荒山,便是有緣。還請觀中小坐,喝杯清茶。”

    “如此,貧道便叨擾了。”

    二人來到靜室,分賓主落座,鎮元子揮手讓清風明月奉上靈茶。

    顧陽也取出了兩個以上等寶玉雕琢的玉盒,遞了過去︰“冒昧來訪五莊觀,也不曾帶什麼禮物。這里有貧道平日里煉制的丹藥兩顆,便算作個見面禮,還請鎮元大仙莫要嫌棄。”

    鎮元子微微一笑︰“道友這是哪里話,遠來是客,又何必這般客氣?”

    鎮元子看了眼那兩個玉盒,本以為只是尋常靈丹,可細看之下,才發現那兩個玉盒周圍有氤氳靈氣環繞。即便是玉盒上刻著封印符文,仍舊有若有若無的丹香撲面而來,令人聞之而神清。

    鎮元子面容更加和煦,開口贊道︰“不曾想,道友還精擅丹道。這一手本事,比那太上老君也不差多少了。”

    “道友謬贊了。貧道這點手段,又怎能比得上老君?”

    “雲陽道友又何必謙虛?還未請教道友在哪座仙山修行?”

    “貧道四處游歷,居無定所,又哪有什麼仙山福地?不過是,一身蹤跡寄浮鷗,踏遍煙霞四大洲。 莫問仙鄉何處是,白雲生處即吾舟。”

    鎮元子輕撫胡須︰“好個白雲生處即吾舟,天地任遨游。如此逍遙自在,令人佩服。天地如一碩果,孕育萬類,有其時,有其序。道友逍遙于物外,可知這‘地’之厚德,方能載物長生否?”

    顧陽微笑答道︰“大仙所言極是。昔日周文王曾言︰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厚德載物。萬物生于土,歸于土,此乃長生之基,循環之理,輪回之道。正如大仙這萬壽山,乃地脈祖根,故能孕育人參靈根,正是‘厚德載物’之顯化也……

    久聞人參果乃天地靈根,九千年一熟,吃上一顆,能延壽四萬七千歲。然于貧道看來,此果最玄妙處,非增壽元,而在其蘊含的‘生生不息’之造化真意,恰是輪回一環……”

    鎮元子眼中閃過贊賞之色︰“道友于生死輪回一道,見解超卓。世人只道我這人參果是長生之寶,卻不知‘長生’亦在‘輪回’之中。天地亦有終時,唯‘生生不息’之道循環往復,方是永恆。道友請看——”

    只見鎮元子袖袍輕拂,靜室景象驟變,化作一片無垠大地,草木枯榮,萬物生滅,盡在一念之間演繹的清清楚楚。

    “貧道參悟的,正是這大地榮衰、萬物生養之循環,是謂‘地道’之輪回。”

    顧陽頷首,周身氣機亦隨之流轉,隨手在虛空中一撫,顯化幽冥景象,億萬生靈之魂魄如點點流螢,匯入忘川,歸于輪回,又化生萬靈,經歷萬千繁華劫難,最終又歸于寂滅,化為滋養新生的本源,如此往復,無始無終。

    “大仙之地道輪回,厚德載物,滋養萬物,是根基,是母體。”顧陽緩聲道︰“晚貧道所悟,更側重于靈性之遷轉,真靈不昧,于萬千世中歷劫修行,是‘靈性’之輪回。

    草木枯死,其種落入大地,得地道滋養,再生新芽,此是一重輪回。而其蘊含的那一點先天靈性,或許飄蕩天地間,又入另一重生命形態,開啟新的旅程,此又是一重輪回。二者同源而異象,相輔相成。萬法同源,殊途同歸,大道三千,總有其相似之處…”

    鎮元子撫掌輕笑︰“妙哉!我執地道,掌萬物生滅之‘形’;道友游大千,渡真靈歷劫之‘神’。道友超脫輪回,逍遙物外,未來不可限量…”

    兩人坐而論道,不知不覺便已至傍晚,眼看天色已晚,鎮元子招待顧陽住下,又感嘆道︰“今日與道友一見如故,當真有幸。只可惜,我那人參果尚未成熟。如若不然,定要打兩個給道友嘗嘗。”

    這人參果三千年一開花,三千年一結果,再三千年才成熟。取經團隊途經五莊觀時,正好趕上人參果成熟。如今,距離人參果成熟還有八九百年,為時尚早。

    顧陽微微一笑︰“貧道緣來而至,能與大仙論道一番,豈不勝過那仙果靈丹?”

    “道友此言甚是。還請在觀中多住幾日,咱們再來論道…”

    修行講究財侶法地,這其中的“侶”也並非只是狹隘的男女道侶,也包括志同道合的道友,能夠互相論道,精進道法的朋友。

    顧陽與鎮元大仙所修之道雖然不同,卻也頗有相近之意。

    若論年歲,顧陽自然遠遠比不上這位與天同壽的地仙之主。但顧陽歷經十幾個世界,經歷過不同的時代,所學所知甚為龐雜,諸般知識早已經融入自身修行的大道之中。

    兩人這番論道,也是各有所得,竟有種相見恨晚之感。

    之後,顧陽便在這萬壽山五莊觀住了下來,每日里或是與鎮元子坐而論道,或是游覽萬壽山,或是翻閱一些五莊觀的典籍,日子過的也瀟灑隨意。

    五莊觀的人參果雖然還沒熟,但鎮元子也珍藏了不少靈果仙茶,每日里與顧陽論道之時,喝的雲霧仙茶,吃的靈杏仙棗。

    得知顧陽喜歡收集各種靈草仙藥的種子、根苗,鎮元大仙還特意讓清風明月從五莊觀後山采集了一些,贈予顧陽。

    那清風明月等道童,也喜歡跟在顧陽身邊,听他講那些雲游見聞,逸聞趣事。

    說起來,這清風、明月雖然是童子形象,實際上一個已經420歲,另一個也有300歲。只因修煉功法特殊,等到了西游時期,已經一千二三百歲的清風明月,還是童子形象。

    當然,這里畢竟是神話世界,不能按照正常人的年齡去算。就比如那紅孩兒,已經300多歲了,卻還是孩子形象。

    轉眼便是幾個月的時間過去,顧陽也終于離開了五莊觀,告別了鎮元大仙,繼續向西而行。

    顧陽也並沒有著急趕路,反而是按照取經團隊走的大概路線向西而去,提前看看這一路上能不能收集到一些寶物。

    出了五莊觀,向西沒多遠,便是一片高山峻嶺。

    顧陽坐在雲頭上向下看去,只見那山林之中,狼蟲虎豹遍地走,滿山狐兔聚匆匆。更有那長蛇大蟒,噴霧吐風,小妖精怪層出不窮。也難怪西游原著總說,山高必有怪,峻嶺多生精。

    之前清風明月就給顧陽介紹過附近的地形,這一片山嶺名喚白虎嶺。

    顧陽以神識掃過整個白虎嶺,不多時便在一處山洞中發現了一具白骨。那白骨此刻雖然躺在地上一動不動,卻在采天地之靈氣,吸日月之精華,顯然是已經學會了修行。

    在那白骨周圍,還零零散散的分布著一些野獸骸骨,顯然是被那白骨吞噬了血肉用于修行。

    只不過,這白骨此時也只有二三百年的道行,還很弱小。就算是在這白虎嶺的精怪之中,也還排不上號。

    顧陽隨手一揮,一道幽光隔空照在了那白骨之上,追溯過往,頃刻間將這白骨的底細摸了個清楚。

    這一具白骨,應該就是後來那個狡詐多端,變換成三種形態,騙得唐僧趕走孫悟空的白骨夫人。

    “只是一具尋常白骨成精嘛,那它後來又是從何處學到的本事,竟然能夠三番兩次從孫悟空的金箍棒下逃得性命。”

    想到此處,顧陽心中忽然有了一個想法,如果他現在將那白骨精抹殺,等到取經團隊經過這里時,還會不會有那白骨夫人?

    或者說,那取經項目的幕後策劃實施者,是會重新安排一個白骨夫人,還是安排一個別的什麼精怪,來完成這一難?

    這白骨夫人,也是原著取經路上第一個表達“吃了唐僧肉可得長生”這一說法的妖怪。

    而且,三打白骨精,也寓意著道家“斬三尸”之法。

    所為的“三尸”,又叫三尸神。道家修行之中,認為人體有上、中、下三丹田,每個丹田中都住著一位惡神,這三個惡神便稱三尸。三尸各有喜好、欲望。斬三尸,也是斬除自身各種貪念、欲望的過程。

    想到這白骨凶殘狡詐,詭計多端。到了西游之時,已經不知害過不少人命。顧陽心念一動,眉心射出一道火紅色的劍光。

    那劍光瞬間劃破虛空,鑽進了白骨所在的山洞中,朝著那白骨落下。

    剎那間,那白骨便被劍光擊碎,片片碎骨在業火焚燒下化為一片灰燼。

    顧陽收回視線,越過那白狐嶺,又朝著前面飛去。

    按照取經團隊的西行路線,過了那白虎嶺之後,唐僧師徒就會遇到波月洞的黃袍怪,也就是天庭的奎木狼下凡。

    再之後,一群人又到了平頂山,遇到了金角銀角。再之後是那烏雞國的青獅精,火雲洞的紅孩兒。

    當然,如今的奎木狼還在天上,那金角銀角還在兜率宮做煉丹童子,青獅精也還在文殊菩薩身邊當坐騎。至于火雲洞的紅孩兒,現在還沒出生。

    想到那將來下凡的金角銀角,顧陽就有些感慨。要說這西游路上誰的貢獻最大,肯定少不了太上老君。

    先是被那孫悟空偷吃了多少仙丹,還推翻了煉丹爐。之後,為了湊夠九九八十一難,兜率宮的兩個童子下凡,還順走了老君的褲腰帶當捆仙繩,裝丹藥的葫蘆和盛水的瓶子都給拿走了。

    之後,為了進一步完成業績,愛吃橘子的青牛精也不得不下凡。太上老君擔心自己的坐騎受傷,把金剛琢也送了出去。

    兜率宮總共也沒幾個喘氣兒的,最後只剩下老君一個人在家守著。當孫悟空上天庭找太上老君時,老君兩手一攤,瞪著大眼說道︰“我不知道啊。”

    要問天庭誰的嘴最硬,那肯定是堪稱勞模、影帝的老君了……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影視諸天大輪回》,方便以後閱讀影視諸天大輪回第658章 南贍部洲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影視諸天大輪回第658章 南贍部洲並對影視諸天大輪回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