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沒有血緣上的情份,但已經認了親戚,之後往來斷不了。
加上她跟陳昭原本也有來往,忙有讓他幫,錢也沒帶他少賺。
陳家一頓飯,應該還是能吃。
林嫦兒沒拒絕,大方答應,“如此,便叨擾大哥了。”
陳知府忙擺手,“小妹這麼說,就實在跟大哥見外了,你那地方離府城遠了些,平日里大哥便是有心想讓你來家里吃飯,也不得機會。”
“要你撇下那村里的產業來城里定居也不現實,難得你進城一趟,又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在大哥家里若是連頓熱乎飯都吃不上,回頭大哥哪里還有臉面去見小叔?”
“名兒跟你是舊相識,別的不能行,使銀子還不會?你方子上那些藥,確實有幾味不常見,但只要價錢到位,不怕買不到,你跟這位小兄弟且在府里安心吃個飯,時辰晚了,我讓名兒帶兩個護衛親自送你們回臨水村。”
話說到這個份上,林嫦兒若要拒絕,多少有些不知好歹。
“恭敬不如從命,那我便一切都听大哥安排。”
陳知府聞言,哈哈大笑,“且當是在自家便是。”
大戶人家規矩多,陳知府喚來小丫鬟帶著林嫦兒先去沐浴換了身衣服,這才又引她去花廳用膳。
陳知府當然是親自作陪,連著陳家幾個在家的子女,都一道出來見她。
之前認親宴,陳知府只身帶了賀禮去的,陳名是以朋友的身份去的,所以除了陳名之外,林嫦兒第一次見陳家這些兒女。
有一雙年紀跟她相仿的嫡出孿生姐妹,據說嫡出一脈還有一個大哥,如今在書院苦讀,只等來年下場,正是關鍵時期,沒有在家。
陳名是庶出一脈,庶出的還有兩個男孩,三個女孩,最小的還是個三頭身的小不點。
人有些多,幾乎是排著隊喊她姑姑,跟她見禮。
大一些的已經把規矩學的極好,叫她沒想到的是小的幾個,也有模有樣。
她來的及,也沒想她這個便宜堂兄,會這麼鄭重其事,肯定沒準備見面禮。
好在她手上銀子多,都是藏空間的,四舍五入,約等于隨身。
也沒找麻煩要紅紙,只將一千兩一張的銀票對折,不論嫡庶,男女,各是一千兩見面禮。
沒在家的陳家大郎,跟去給她辦事的陳名的份,便讓陳知府保管。
陳知府哪里肯收,“大哥讓這些孩子來,是讓孩子們來認認人,別是將來見面不相識,怎還能讓小妹你破費?”
林嫦兒強行將銀票塞給陳知府,“大哥這麼想,那是大哥疼我,我給小輩們的見面禮,那是我自個兒的心意,女孩子拿著添副頭面,男孩子買些書籍紙筆什麼的,大哥若是推辭,可就是嫌妹妹給的少了……”
陳知府︰“……”一千兩對于他來說自然不多,可這是給孩子們的,還是每個孩子一千兩。
自己在子嗣一事上頗有成就,這加在一起也不是一筆小數目。
主要是,對方是自家小妹,听小叔跟堂弟說,他們家小妹在經商一途上頗有心得,但好一部分所得都是用于民生,尤其是賑災一事,總能見到她的身影。
且今年寧海府水災跟瘟疫,多虧了她提前示警,全府百姓才能安全度過,當然這些事件,只要處理得當,就能在他的政績上增添筆墨。
這才是對他最大的助力。
陳知府暗暗下決心,往來一定要跟這個堂妹多多往來,忽然又想,堂妹不是在村里辦了個學堂嗎?
陳昭那渾小子之前都是在那的,如今算是脫胎換骨。
陳知府掃視幾個兒女,最後朝最小的三頭身小娃娃招手,“瑜哥兒,來父親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