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氏略記

第319章 南陳水軍都督徐僧安

類別︰網游小說 作者︰緩安甫 本章︰第319章 南陳水軍都督徐僧安

    徐僧安作為南朝陳的水軍都督,生活在南北朝對峙的動蕩年代,當時陳朝與北周在江淮、江漢地區時常爆發戰事,水軍的強弱直接影響著戰場局勢。作為水軍將領,他深知傳統戰船與戰術的局限——北周的樓船體型龐大,甲板高聳,可搭載大量士兵與武器,一度成為陳朝水軍的心頭之患,而陳朝的輕型艦船雖靈活卻缺乏攻堅能力。在這樣的背景下,徐僧安將目光投向了“拍竿戰術”,決心通過改良戰術彌補裝備差距。

    “拍竿”是古代水戰中的重型武器,通常在戰船頂部安裝長竿,竿端系重物(如巨石、鐵砧),作戰時通過人力拉動使重物下落,撞擊敵方艦船。但傳統拍竿存在諸多缺陷一是操作笨重,需要大量士兵協同,難以快速調整角度;二是適用範圍有限,僅能攻擊近距離的大型艦船;三是穩定性差,發力時易導致己方戰船重心失衡。徐僧安的改良從三個方面入手首先優化拍竿結構,將長竿改為可轉動的分段式設計,配合滑輪組減少人力消耗,讓輕型艦船也能搭載;其次調整配重比例,使用更輕便卻硬度更高的鑄鐵代替巨石,既保證沖擊力,又降低了戰船負載;最後創新操作流程,訓練士兵形成標準化配合,縮短攻擊間隔,實現“快速起落、精準打擊”。

    經過改良後的拍竿戰術,終于在焦湖(巢湖)之戰中迎來了實戰的檢驗。當時,北周派遣了一支強大的艦隊沿著巢湖東進,企圖突破陳朝的防線。這支艦隊的主力是數艘高大的樓船,它們的船身覆蓋著堅固的護甲,普通的弓箭和撞船戰術都難以對其造成實質性的傷害。

    面對如此強大的敵人,徐僧安並沒有退縮。他親自率領一支輕型艦隊勇敢地迎擊北周的樓船。與敵方的龐然大物相比,徐僧安的艦隊顯得微不足道,但他卻有著獨特的戰略眼光。

    徐僧安並沒有選擇與北周樓船進行正面的硬拼,因為那樣只會讓自己的艦隊陷入被動。相反,他充分發揮了輕型艦船靈活性強的優勢,巧妙地指揮著船隊繞到了樓船的側後方。

    當北周的樓船因為體型龐大而轉向困難時,徐僧安抓住了這個絕佳的時機。他果斷下令,讓自己的艦隊迅速靠近北周樓船。就在雙方距離拉近的瞬間,徐僧安發出了一聲怒吼“放!”

    隨著他的命令,改良後的拍竿瞬間啟動。這些拍竿經過精心設計和改進,比以往更加堅固和精準。鑄鐵重物如同流星一般,以驚人的速度砸向樓船的甲板。

    第一次撞擊便砸穿了樓船的上層建築,引發北周士兵混亂;緊接著第二輪攻擊瞄準船身連接處,直接撞斷了樓船的舷板,江水涌入船艙。短短半個時辰內,數艘北周樓船或因進水沉沒,或因結構受損失去戰斗力。焦湖之戰的勝利,不僅挫敗了北周的進攻企圖,更讓徐僧安改良的拍竿戰術聲名遠揚。《陳書•周炅傳》附載這一戰績時,特別強調了“輕艦破樓船”的戲劇性,可見當時人們對這一戰術革新的認可。

    徐僧安的貢獻絕非僅僅局限于某一場戰役的勝利那麼簡單,而是具有更為深遠和廣泛的意義。他所帶來的影響不僅僅是一時的榮耀,更是對南朝水軍戰術的一次重大升級和變革。

    在此之後,陳朝的水軍開始廣泛地采用經過改良後的拍竿戰術。這種戰術的應用使得輕型艦船逐漸嶄露頭角,成為水戰中的主力。在面對北方政權的水上攻勢時,這些輕型艦船憑借著靈活機動的特點以及改良後的戰術,屢次創造出令人驚嘆的戰績。

    徐僧安的創新思維徹底打破了長期以來人們對于“艦船越大越強”的固有認知。他用實際行動證明了,即使在相對弱勢的情況下,通過戰術的革新和裝備的改良,完全有可能實現以弱勝強的壯舉。

    在那個動蕩不安的亂世中,徐僧安作為一名杰出的軍事將領,以其卓越的智慧和勇于實踐的精神,在南北朝的軍事歷史長河中留下了屬于他自己的深刻印記。他的貢獻不僅影響了當時的戰爭局勢,更為後世的軍事發展了寶貴的經驗和啟示。

    喜歡徐氏略記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徐氏略記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徐氏略記》,方便以後閱讀徐氏略記第319章 南陳水軍都督徐僧安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徐氏略記第319章 南陳水軍都督徐僧安並對徐氏略記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