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氏略記

第215章 太學生徐季寧

類別︰網游小說 作者︰緩安甫 本章︰第215章 太學生徐季寧

    東漢桓靈之世,朝政日非,外戚與宦官交替專權,賣官蠰爵之風盛行,朝堂烏煙瘴氣。在這黑暗的政治漩渦中,洛陽太學內卻激蕩著一股浩然正氣。太學生徐季寧,以一介書生之身,聯合太學同窗聯名上書,以筆為劍,以文為刃,與腐朽的宦官集團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抗爭,其事跡被載入《後漢書•黨錮列傳》,成為東漢末年士人風骨的象征。

    徐季寧出生于潁川郡一個赫赫有名的書香世家,這個家族世代以讀書為業,家族中涌現出了許多才華橫溢的文人墨客。在這樣的環境燻陶下,徐季寧自幼便對詩書有著濃厚的興趣,他勤奮好學,日夜苦讀,年紀輕輕便已熟讀經史子集,對儒家經典更是倒背如流。

    儒家所倡導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思想深深烙印在徐季寧的心中,他從小就立志要成為一個有道德、有學問、有抱負的人,以天下為己任,為國家和人民謀福祉。少年時期的徐季寧便展現出了非凡的才學和遠大的志向,他常常與志同道合的友人相聚一堂,談論天下大事,針砭時弊,抒發自己匡扶社稷、拯救蒼生的偉大抱負。

    時光荏苒,徐季寧逐漸長大成人。憑借著他出眾的學識和卓越的才華,他被當地的官員舉薦進入了洛陽太學。這所太學不僅是當時學術的最高殿堂,更是眾多有志之士議論時政、抨擊時弊的重要場所。來自全國各地的青年才俊們雲集于此,他們都懷揣著一顆熾熱的心,對國家的前途和命運充滿了關切。

    然而,此時的東漢王朝卻正處于內憂外患之中。宦官專權,政治腐敗,社會動蕩不安,百姓生活困苦不堪。這些青年才俊們眼見國家如此狀況,心中無不痛心疾首,他們渴望能夠為國家的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改變這黑暗的局面。

    徐季寧進入太學後,很快便在眾多學子中嶄露頭角。他學識淵博,辯論時引經據典、條理清晰,且為人正直豪爽,深受同窗們的敬重。在太學的日子里,他親眼目睹了宦官集團的種種惡行︰中常侍侯覽、張讓等人把持朝政,結黨營私,他們的宗族賓客遍布州郡,仗勢欺人、巧取豪奪,百姓苦不堪言;朝廷賣官蠰爵,官職明碼標價,真正有才能的士人卻報國無門。這些亂象讓徐季寧義憤填膺,他意識到,若不改變現狀,東漢王朝必將走向覆滅。

    為了揭露宦官集團的罪惡,喚起朝廷的警覺,徐季寧決定聯合太學中的有志之士,共同上書進諫。他四處奔走,聯絡太學生領袖郭泰、賈彪等人,商討上書事宜。在徐季寧的努力下,一場規模宏大的聯名上書行動開始籌備。他們查閱典籍,收集宦官集團的罪證,字斟句酌地撰寫奏章,力求以最有力的言辭打動皇帝,鏟除奸佞。

    經過數月的準備,徐季寧與數百名太學生聯名向朝廷遞交了奏章。在奏章中,他們言辭激烈地彈劾宦官集團“濁亂朝綱,蠹政害民”,歷數其欺壓百姓、賣官蠰爵、結黨營私等種種罪行,懇請皇帝“罷斥奸邪,進用賢良”,重振朝綱。這份奏章在洛陽城引起了軒然大波,百姓們听聞後拍手稱快,而宦官集團卻對此恨之入骨。

    宦官們在皇帝面前進讒言,污蔑太學生們“結黨營私,誹謗朝廷”。昏庸的漢桓帝听信了讒言,下令嚴厲懲處參與上書的太學生。一時間,洛陽城籠罩在白色恐怖之中,許多太學生被逮捕入獄,遭受酷刑。徐季寧作為此次聯名上書的主要組織者之一,自然成為了宦官集團重點打擊的對象。但他毫不畏懼,在獄中仍堅貞不屈,痛斥宦官的惡行。

    徐季寧的親朋好友們得知他被關押入獄後,心急如焚,紛紛前來探望,並苦口婆心地勸他服軟認罪,以求早日重獲自由。

    然而,面對眾人的勸說,徐季寧卻不為所動,他目光堅定地說道︰“我等上書,並非為了一己私利,而是為了天下百姓,為了大漢江山的長治久安。即便因此而遭受牢獄之災,甚至付出生命的代價,我也絕不後悔!”

    他頓了頓,接著說道︰“如果因為畏懼權勢而屈服,那我豈不是愧對聖賢的教誨?又有何顏面立于天地之間呢?”

    徐季寧的這番話,擲地有聲,讓在場的所有人都為之震撼。就連那些平日里鐵石心腸的獄卒們,也不禁對他的氣節和堅定產生了敬佩之情。

    在獄中,徐季寧並未放棄抗爭。他與其他被關押的太學生相互鼓勵,通過秘密傳遞書信的方式,與外界保持聯系,繼續揭露宦官集團的罪行。他們的行為得到了許多正直士大夫的支持,太尉陳蕃、司隸校尉李膺等大臣紛紛上書為太學生們鳴冤叫屈。在輿論的壓力下,漢桓帝不得不釋放了部分太學生,但徐季寧等人仍被禁錮鄉里,終身不得為官。

    被禁錮之後,徐季寧被迫離開了他曾經向往的官場,回到了潁川老家。然而,他並沒有因此而消沉,反而以一種積極的態度面對生活。

    回到家鄉的徐季寧,決定將自己的知識和經驗傳授給年輕一代。他在家鄉開設了一間私塾,吸引了許多有志于學習的年輕人前來求學。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在私塾里,徐季寧不僅教授學生們經史子集等傳統學問,還注重培養他們的品德和人格。他常常教導學生們︰“讀書不僅僅是為了求取功名,更是為了明事理、擔道義。在這個亂世之中,我們更應該堅守自己的本心,為正義而戰。”

    徐季寧的教誨深深地影響了他的學生們。他們不僅在學業上取得了顯著的進步,更培養出了高尚的品格和強烈的家國情懷。這些學生們在日後的人生道路上,都以徐季寧為榜樣,努力踐行著他所傳授的道理。

    盡管徐季寧失去了進入仕途的機會,但他通過教育,將自己的學識和理想傳遞給了更多的人。他的故事在潁川流傳開來,成為了人們口中的佳話,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不斷追求知識和正義。

    後來,漢靈帝即位,宦官集團變本加厲,黨錮之禍愈演愈烈,陳蕃、李膺等正直大臣相繼遇害。徐季寧雖身在鄉野,卻時刻關注著時局的變化。他深知,自己的抗爭或許無法改變大局,但他堅信,只要有人堅守正義,光明終會到來。

    徐季寧的一生,是為正義而戰的一生。他以一介書生之軀,挑戰強大的宦官集團,雖歷經磨難,卻始終不改其志。他的事跡被載入史冊,激勵著後世無數仁人志士為了理想和正義前赴後繼。他的精神,如同一面旗幟,在歷史的天空中高高飄揚,彰顯著中國古代士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擔當與風骨。傳

    喜歡徐氏略記請大家收藏︰()徐氏略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徐氏略記》,方便以後閱讀徐氏略記第215章 太學生徐季寧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徐氏略記第215章 太學生徐季寧並對徐氏略記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