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漢歷史的長卷中,《後漢書•循吏傳》記載的徐栩,以治蝗有方、清廉自守的卓越政績,成為地方官員的典範。他在會稽太守任上的作為,不僅展現了高超的治理智慧,更以清正廉潔的品格,為後世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徐栩出生于一個平凡的耕讀家庭,雖然家境並不富裕,但他自幼便對書籍充滿了濃厚的興趣,並在父母的悉心教導下,勤奮刻苦地學習。經過多年的努力,他熟讀經史子集,對儒家經典中的“仁政”和“愛民”思想有著深刻的理解和領悟。
徐栩為人謙遜正直,待人和善,在鄉里享有很高的聲譽。他不僅以才學出眾而聞名,更因其品德高尚而備受人們敬重。憑借著這些優秀品質,徐栩順利地步入仕途,開始了他的政治生涯。
初入官場時,徐栩從基層小吏做起。他深知基層工作的重要性,無論職位高低,都始終堅守著為民服務的初心。在工作中,他兢兢業業,認真負責,對待每一項任務都一絲不苟。通過與百姓的密切接觸,他深入了解了民間的疾苦和需求,積累了豐富的基層治理經驗。
由于徐栩在工作中表現出色,政績斐然,口碑極佳,他逐漸得到了朝廷的賞識和重用。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的官職不斷升遷,最終被委以會稽太守的重任。這是一個重要的職位,負責管理會稽地區的政務和民生。面對如此重任,徐栩並沒有驕傲自滿,而是更加堅定了自己為人民謀福祉的信念。
會稽郡位于江南水鄉,這里氣候宜人,物產豐富,向來是聞名遐邇的魚米之鄉。然而,就在徐栩到任之際,一場可怕的蝗災卻無情地降臨到這片土地上。
那鋪天蓋地的蝗蟲,猶如一片遮天蔽日的烏雲,滾滾而來。它們所過之處,莊稼瞬間被啃食得一干二淨,仿佛被一場熊熊大火焚燒過一般。百姓們辛辛苦苦勞作了一年的成果,就這樣在眨眼之間化為烏有。農田變得荒蕪,糧食大幅減產,無數饑民流離失所,四處乞討,整個社會秩序都瀕臨崩潰的邊緣。
面對如此嚴重的災情,徐栩並沒有被嚇倒。他深知,要想戰勝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單憑匹夫之勇是遠遠不夠的,必須找到科學有效的方法才行。于是,他決定先不急于采取大規模捕殺蝗蟲的行動,而是深入民間,走訪那些經驗豐富的老農,虛心向他們請教防治蟲害的方法和經驗。
與此同時,徐栩還不辭辛勞地查閱了大量的古籍資料,仔細研究歷代治理蝗災的成功案例。他將這些寶貴的經驗與會稽郡當地的地理環境、氣候特點相結合,經過反復琢磨和論證,終于制定出了一套系統而完善的治蝗方案。
首先,徐栩深知蝗蟲的習性,它們雖然飛行能力有限,但卻容易落入低窪地帶。于是,他決定發動群眾,組織百姓挖掘壕溝,以此來引導蝗蟲進入陷阱。
徐栩迅速行動起來,他走遍了會稽郡的各個村莊,向百姓們詳細解釋了挖掘壕溝的重要性和方法。他告訴大家,只要大家齊心協力,一定能夠戰勝蝗蟲災害。
百姓們听了徐栩的話,紛紛表示願意配合。于是,一場大規模的挖掘壕溝行動開始了。男女老少齊上陣,有的拿著鋤頭,有的拿著鏟子,有的則負責搬運土石。大家分工明確,有條不紊地工作著。
為了提高效率,徐栩還將任務按村落進行了劃分,每個村落負責一定的區域。他明確了各個村落的責任,並設立了獎勵機制。對于那些積極參與且成效顯著的村落和個人,徐栩將給予表彰和物質獎勵。
在徐栩的號召下,會稽郡的百姓們熱情高漲,紛紛投入到挖掘壕溝的工作中。一時間,整個會稽郡都彌漫著一股緊張而又有序的氛圍。
經過幾天的努力,壕溝終于挖掘完成。這些壕溝縱橫交錯,形成了一張巨大的網,等待著蝗蟲的自投羅網。
其次,徐栩意識到,單純捕殺蝗蟲治標不治本,必須從根源上破壞蝗蟲的生存環境。他組織百姓清理雜草、疏通河道,減少蝗蟲的滋生地;同時,鼓勵農民在田間種植蝗蟲不喜食的作物,調整種植結構,降低蝗蟲對農作物的侵害。此外,徐栩還借鑒古人“以蟲治蟲”的智慧,引進蝗蟲的天敵,如青蛙、鳥類等,在田間構建生態防治體系。
在治蝗的過程中,徐栩始終與百姓同甘共苦。他親臨一線,指揮調度,每天奔波于各個治蝗現場,了解進展,解決問題。面對百姓的困難和訴求,他耐心傾听,及時給予幫助。在他的帶領下,經過數月的努力,會稽郡的蝗災終于得到了有效控制,農田逐漸恢復生機,百姓的生活也重新走上正軌。
除了治蝗有方,徐栩的清廉更是聞名遐邇。在擔任會稽太守期間,他始終堅守廉潔自律的底線,從不利用職務之便謀取私利。當時,會稽郡經濟繁榮,往來商賈眾多,不少人試圖通過賄賂徐栩,獲取商業上的便利或逃避稅收。然而,徐栩一概嚴詞拒絕。他常說︰“為官者,當以百姓利益為重,若貪圖私利,便是辜負了朝廷的信任和百姓的期望。”
徐栩的日常生活極為簡樸,他的官邸陳設簡單,衣食住行與普通百姓無異。他的俸祿除了維持基本生活所需,其余都用于救濟貧困百姓和資助地方公益事業。在他的倡導下,會稽郡興起了節儉之風,官場的奢靡腐敗現象得到了有效遏制。
徐栩在會稽任職期間,不僅專注于治蝗和廉政建設,還十分重視地方教育和文化發展。他大力興辦學校,聘請名師任教,鼓勵百姓子弟入學讀書,培養了大批有學識、有品德的人才。他積極推廣儒家文化,弘揚尊老愛幼、鄰里和睦的傳統美德,使得會稽郡的社會風氣煥然一新。
徐栩在會稽太守任上的卓越政績,贏得了百姓的衷心愛戴和朝廷的高度贊譽。他離任時,會稽百姓依依不舍,自發為他送行,許多人甚至痛哭流涕。徐栩的事跡在當地廣為流傳,成為後世官員學習的楷模,他的治蝗經驗和清廉作風,至今仍為人們所稱道,在東漢歷史的篇章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喜歡徐氏略記請大家收藏︰()徐氏略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