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氏略記

西晉皇妃徐義

類別︰網游小說 作者︰緩安甫 本章︰西晉皇妃徐義

    徐義,生于 221 年,卒于 298 年,乃是晉武帝司馬炎眾多妃子中的一員。她原本只是晉惠帝司馬衷之妻——皇後賈南風的乳母而已。

    說起這徐義,其身世可謂頗為坎坷。她出生于一個貧苦家庭,自幼便飽嘗生活的艱辛。不僅如此,上天似乎並未眷顧這位女子,賜予了她一副平凡甚至可以說是丑陋的容貌,而且身材壯碩結實。然而,命運對她的折磨遠不止于此。在那動蕩不安的戰亂年代里,她不幸失去了自己的親人,從此孤苦伶仃地開始了漫長而艱難的流浪生涯。

    一路漂泊,最終徐義來到了司川河內地區,並在此與一名太原籍男子徐某結為夫妻,婚後還生下一子,取名為徐烈。本以為就此能夠過上安穩日子,但人生的道路總是充滿變數。

    魏甘露三年,即公元 256 年,機緣巧合之下,徐義進入太師賈充家中負責照看尚在襁褓之中的女嬰賈南風。或許是因為她的細心照料以及那份與生俱來的親和力,使得賈充夫婦對她十分信任,而她與小賈南風之間更是建立起了深厚的情感紐帶。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轉眼間,泰始六年正月來臨,賈南風被冊封為皇太子妃。作為一直陪伴左右的乳母,徐義自然也隨著主子一同踏入了東宮,繼續盡心盡力地侍奉著。待到後來晉惠帝即位,徐義依舊不離不棄,隨侍入宮。因其多年來的忠誠勤勉,她得以先後獲封中才人和良人等低級妃嬪的稱號。

    永平元年公元 291 年)三月九日,這一天注定要成為西晉歷史上一個重要的轉折點——楊駿之亂爆發了!當時,整個宮廷都籠罩在一片緊張與混亂之中。

    就在這驚心動魄的時刻,楊芷,這位權傾朝野的人物,心中暗藏著一個可怕的計劃。她深知賈南風對自己構成了巨大威脅,于是決定趁亂除掉這個眼中釘、肉中刺。而此時的賈南風還渾然不覺危險正在逼近,應楊芷之邀來到了她的身旁。

    然而,關鍵時刻,有一個人挺身而出,保護了賈南風的性命。這個人便是徐義,楊芷的心腹侍女。徐義一向對主人忠心耿耿,當她察覺到楊芷的殺意後,心急如焚。但她並沒有驚慌失措,而是迅速冷靜下來,思考應對之策。

    終于,機智的徐義想到了一個絕妙的借口。她巧妙地編造了一個理由,成功地將賈南風從楊芷身邊請走。就這樣,賈南風幸運地逃過一劫,化險為夷。

    隨著事變逐漸平息,局勢慢慢穩定下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已經七十高齡的徐義因為這次救駕之功,受到了特別的嘉獎。她被加封為晉惠帝的“美人”,享盡榮華富貴。不僅如此,元康五年二月,徐義的兒子徐烈也因母親的功績而獲封太子千人督一職。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轉眼間,元康八年公元 298 年)四月二十四日來臨。這一天,徐義走完了她傳奇的一生,安詳地離開了人世。她的離去,給人們留下了許多感慨和回憶……

    其生平事跡主要來源于1953年出土的《晉賈皇後乳母美人徐氏之銘》,為研究西晉後宮等級制度和喪葬禮儀等提供了寶貴資料。

    《晉賈皇後乳母美人徐氏之銘》,又稱《徐美人墓志》,是西晉元康九年299年)二月刻的墓志,具有重要的歷史和藝術價值。以下是詳細介紹︰

    墓志概況

    形制︰志石為圭首方趺,高93厘米,寬52厘米,正面刻文22行,行33字,志陰刻文16行,行23字,隸書。

    內容︰全文長達千言,完整無缺,詳細記述了墓主徐義的生平事跡,包括她的籍貫、家境、婚姻、入宮經歷、在宮廷中的晉升過程以及病卒喪葬等情況,還涉及西晉宮廷斗爭及貴族、皇室的私人生活等。

    歷史價值

    證史補史︰志文中有關徐義三次進級封號及死後安葬可佐以研究西晉後宮等級制度和喪葬禮儀。其子的授官“軍謀掾”“太子千人督”等官職稱號,可補史書之闕。志中所載歷史人物和事件,如賈充、郭槐、賈南風、宗正卿陳惶、太傅楊駿、太醫程據及“楊駿之亂”等,俱可與史傳互為映證,為研究晉史研究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社會生活研究︰展現了西晉時期的社會階層差異、貴族生活方式以及宮廷內部的人際關系等,對于了解當時的社會風貌和文化氛圍具有重要意義。如徐義出身貧寒,卻因機緣巧合進入賈充家並成為賈南風的乳母,反映了當時貴族與平民之間的復雜關系以及宮廷對平民生活的影響。

    藝術價值

    書法風格︰其書體佳麗遒美,規範整飭,是典型的“西晉洛陽體”的書法代表作,與傳世的《荀岳墓志》堪稱雙壁。這種書法風格在漢魏書法繁榮的基礎上發展起來,具有獨特的間架結構和用筆方法,如橫畫起筆的“蠶頭”變成了方整的“折刀頭”,撇筆收筆也出方稜角等,為研究西晉時期的書法演變和藝術風格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司馬衷,字正度,乃河內溫縣人士,此地位于當今之河南省焦作市溫縣。這位歷史人物可不簡單,乃是西晉時期的第二位皇帝,其在位時間長達十七載,自公元 290 年起至公元 307 年止。

    話說這司馬衷,乃是晉武帝司馬炎的嫡次子,他的生母便是那武元皇後楊艷。而與他一母同胞的兄弟還有毗陵悼王司馬軌以及秦獻王司馬柬。

    回首往昔,早在曹魏甘露四年之時,即公元 259 年,司馬衷降生于河南郡洛陽城。彼時,他的父親尚只是晉王世子的身份,名為司馬炎。時光荏苒,到了咸熙二年十二月之際,魏元帝曹奐毅然決然地將那至高無上的皇位禪讓于司馬炎。也就在同一年,司馬炎順利登基稱帝,定立國號為“晉”,此即為後世所熟知的晉武帝。自此,一段新的歷史篇章緩緩展開……

    晉武帝司馬炎即位之後,朝堂之上眾臣對于儲君這一關鍵人選紛紛發表著各自迥異的看法和觀點。一時之間,朝中因儲君之爭而暗流涌動、人心惶惶。為了能夠迅速穩定住當前動蕩不安的朝局局勢,避免引發更大規模的混亂與紛爭,泰始三年之時,司馬炎經過深思熟慮,最終決定將自己年僅九歲的嫡次子司馬衷冊立為儲君。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後來司馬炎漸漸發現太子司馬衷的資質實在是過于愚鈍,難以擔當起未來國君治理天下之大任。于是乎,他心中開始萌生出想要更改儲君人選的念頭,並打算改立同樣身為嫡子且更為聰慧機敏的次子司馬柬為新的儲君。但這個計劃卻遭到了武元皇後的極力勸阻,在武元皇後苦口婆心的勸說之下,司馬炎暫且打消了更換儲君的想法。

    時光荏苒,轉眼間便來到了泰始八年公元 272 年)二月。就在這個春意盎然的時節里,一場盛大隆重的婚禮在宮廷之中舉行——太子司馬衷正式迎娶了開國重臣賈充的女兒賈南風為太子妃。這場婚姻不僅是兩個家族之間的聯姻,更承載著諸多政治因素與利益考量。

    此後多年過去,終于到了太熙元年公元 290 年)四月二十日這一天。久病纏身的晉武帝司馬炎終是走到了生命的盡頭,在病榻之上留下一道遺詔,命令太尉楊駿負責輔佐朝政事務。緊接著,太子司馬衷順理成章地繼承皇位登上大寶,成為了新一任的皇帝,後世史書稱之為晉惠帝。司馬衷繼位之後,立即冊封其太子妃賈南風為尊貴無比的皇後;同時,又將自己的長子廣陵王司馬封為太子,以確保皇位得以順利傳承。此外,他還不忘尊崇自己的繼母皇後楊芷,賜予她皇太後的崇高地位。至此,西晉王朝迎來了一個全新的時代,但等待它的究竟會是怎樣一番命運呢?一切都還是個未知數……

    話說那楊駿,深知宮廷之中局勢多變、風雲詭譎,稍有不慎便會引發大亂。于是乎,在晉武帝駕崩這等關鍵時刻,他當機立斷,迅速搬入宮內的太極殿,以便就近處理各類政事。自踏入那太極殿之門起,楊駿便足不出殿,日夜操勞,一心只為穩定朝局。

    不僅如此,楊駿為保自身安全無虞,更是征調了百名虎賁衛士中的精銳之士,將他們部署在太極殿四周嚴密防守。這些虎賁衛士個個身強體壯、武藝高強,手持利刃,威風凜凜地站立著,使得整個太極殿都籠罩在一片森嚴的氛圍之中。

    而另一邊,汝南王司馬亮卻因忌憚楊駿權勢滔天,竟不敢貿然入宮吊唁。他只能站在大司馬府門外,遙望著皇宮方向,暗自垂淚,為晉武帝的離世悲痛不已。然而,正所謂樹欲靜而風不止,就在此時,一些別有用心之人趁機捏造謠言,誣陷汝南王司馬亮正密謀起兵討伐楊駿。

    消息很快傳到了楊駿耳中,他不敢掉以輕心,急忙與太後楊芷一同商議應對之策。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二人決定先下手為強,由晉惠帝親自下旨征調軍隊前去攻打汝南王司馬亮。

    接到旨意後,領兵將領石鑒卻並未立刻遵命行事。他深知此事牽涉到宗室內部紛爭,一旦處置不當,後果不堪設想。因此,石鑒以涉及宗室之事關系重大為由,堅決拒絕出兵。與此同時,汝南王司馬亮本就無心與楊駿正面交鋒,得知此訊後,更是驚惶失措。為避免遭受魚池之殃,他當機立斷,趁著夜色掩護,率領親信部眾匆匆逃離京城,一路馬不停蹄地趕回自己的封地。

    時光荏苒,轉眼已至五月。在這個草長鶯飛的季節里,晉武帝司馬炎終于得以入土為安,被安葬在了峻陽陵。隨著葬禮的結束,宮廷內外看似暫時恢復了平靜,但實則暗潮涌動,各方勢力依舊在暗中較勁,一場更大的風暴似乎正在醞釀之中……

    太熙元年公元 290 年)八月,陽光熾熱地灑在洛陽城的大街小巷,仿佛要將這座古老的都城烤化一般。就在這個炎熱的季節里,西晉朝廷發生了一件大事——晉惠帝司馬衷頒布詔書,升任楊駿為太傅,並賜予他象征著無上權力的假黃鉞。這道詔令一出,朝野震動。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自此之後,楊駿正式執掌朝政大權。然而,這位新上任的權臣深知人心難測,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防止他人在背後詆毀自己,他開始精心布局。楊駿悄悄地將自己的心腹親信安排到司馬衷的身邊,讓他們充當自己的耳目,密切監視著朝中大臣以及司馬衷的一舉一動。這些眼線如同隱藏在暗處的毒蛇,時刻準備向楊駿傳遞任何可能威脅到他權勢的消息。

    與此同時,深居後宮的皇後賈南風對于楊駿的擅權行徑感到無比憤怒。她那美麗而聰慧的眼眸中閃爍著怒火,心中暗暗盤算著如何扳倒這個專橫跋扈的權臣。經過深思熟慮,賈南風決定暗中聯絡汝南王司馬亮,請求他召集宗室成員入京,共同討伐楊駿。

    當賈南風的密信送達汝南王府時,司馬亮正坐在書房內沉思。他展開信紙,仔細閱讀著上面的每一個字,眉頭漸漸皺起。對于楊駿的所作所為,司馬亮其實也早有耳聞,但他卻覺得楊駿如此囂張跋扈,遲早會自食惡果,沒必要為此大動干戈。于是,他提筆給賈南風回了一封信,委婉地拒絕了她的請求。

    收到司馬亮回信的賈南風並未因此灰心喪氣,反而愈發堅定了鏟除楊駿的決心。既然汝南王不願意相助,那就另尋他人。很快,賈南風通過秘密渠道與楚王司馬瑋取得了聯系。兩人一拍即合,一場驚心動魄的政治斗爭即將拉開帷幕……

    八王之亂

    元康元年公元291年),賈後聯合楚王司馬瑋發動政變,鏟除楊駿一黨,廢太後楊芷為庶人。此後朝中大權落入了楚王司馬瑋手中,八王之亂正式爆發。楚王司馬瑋掌權後,汝南王司馬亮和太保衛認為司馬瑋為人凶殘,不適合處理朝中大事。在嘗試收回司馬瑋兵權失敗之後,汝南王司馬亮和太保衛[guan]向司馬衷建議令諸侯王返回封地。楚王司馬瑋听說消息後,其親信公孫宏等人建議司馬瑋親近賈後。並且派人向賈後告發汝南王司馬亮和太保衛暗中謀劃造反,準備廢掉皇帝另立新君。

    喜歡徐氏略記請大家收藏︰()徐氏略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徐氏略記》,方便以後閱讀徐氏略記西晉皇妃徐義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徐氏略記西晉皇妃徐義並對徐氏略記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