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氏略記

文學家徐干(1)

類別︰網游小說 作者︰緩安甫 本章︰文學家徐干(1)

    徐干,生于公元 170 年,卒于公元 217 年,字偉長,乃是東漢末年北海郡劇縣人士,此地位于如今的山東省壽光市以及濰坊市寒亭區一帶。他不僅是一位杰出的哲學家,更是文采斐然的文學家,同時也是“建安七子”中的一員。所謂“建安七子”,乃是漢建安年間即公元 196 年至公元 220 年期間)七位赫赫有名的文學家之合稱,這七人分別是孔融、陳琳、王粲、徐干、阮、應和劉楨。

    徐干自幼便展現出超乎常人的勤奮與好學精神。早在其年僅十五歲之時,已然能夠背誦文章多達數十萬言之多;而待到二十歲之前,對于儒家經典“五經”更是倒背如流,且廣泛涉獵各類傳記書籍,出口成章,揮筆即可成篇。

    然而,他所處的那個時代,正值漢靈帝統治末期,彼時宦官當道,專權弄政,致使朝廷政治日益腐敗不堪。面對如此混亂黑暗的局勢,徐干卻並未隨波逐流,而是專心致志地埋頭苦讀做學問,並立下決心遠離那些世俗的紛擾和迷惑。他緊閉門戶,堅守自己內心的淨土,堅決不與那些烏合之眾同流合污。

    其後,雄才大略的曹操看中了徐干的才華,先後任命他擔任司空軍謀祭酒參軍以及五官將文學等要職。但徐干卻因身患疾病為由辭去官職;即便之後曹操再次委任他為上艾長一職時,他依舊以身體抱恙為由拒不赴任。

    徐干不幸死于公元217年建安二十二年)的一場大瘟疫,年僅47歲。由于東漢後期進入小冰河時期此後疫情期間頻發民不聊生持續長達數百年。)

    文學成就︰詩歌方面︰其五言詩妙絕當時,詩歌清新自然、文筆流暢,現存僅有3篇五言詩。雖然鐘嶸《詩品》把他列入下品,但他的詩歌仍有一定的藝術價值。

    辭賦方面︰曹丕曾稱贊他的《玄猿》《漏卮》《圓扇》《橘賦》等作品,認為即使是張衡、蔡邕也不過如此。

    散文方面︰其存世之作只有散文集《中論》。這本書比較全面地反映了他的哲學思想及文章風貌,當時的人們評價他寫《中論》是“欲損世之有余,益俗之不足”,“上求聖人之中,下救流俗之昏者”。《中論》對歷朝歷代的統治者和文化學者影響深遠。

    思想理念︰徐干生在漢末動亂時代,主張法先王,效聖哲,提倡“賢人政治”。例如在《中論•譴交》中,他提出了一種組織嚴密、管理有序、相互依存、相互救恤、與鄰為善的治民模式。

    在《中論•民數》篇中,他認為太平盛世的原因在于民眾事業的興旺,而民眾事業的興旺在于事役、公務的均衡合理,事役、公務的均衡合理在于對人口眾寡和民意的確切了解,強調了了解民情民意是治國施政的基本國策。

    箕山之志︰徐干“輕官忽祿,不耽世榮”,曹操多次任命他為官,他均以病推辭,“潛身窮巷,頤志保真”,這種淡泊名利的品質被曹丕贊為有“箕山之志”。傳說堯欲將天下讓給許由,許由不受,避于箕山之下。後以“箕山之志”比喻有歸隱山林、不問世事的志向。

    徐陳並稱︰徐干與陳琳同為“建安七子”,受到曹氏父子的賞識與禮遇,且二人同時死于疫病。後世常用“徐陳”來喻指有文才的幕賓,如虞世南“緣情𥕛Qз澹  髏斐隆保 潘怠靶斐魯  鰨 堵硪嗤 薄鋇仁 渲校 靶斐隆苯暈 艘狻br />
    徐干在文學和哲學等領域都產生了諸多重要影響︰在文學方面,他的作品風格清玄體道。其詩歌情感細膩,五言詩在當時地位很高,如《室思》就展現出高超的心理描寫技巧,對後世的閨怨詩等抒情詩歌的發展有一定的啟發。他的辭賦被時人稱贊,如曹丕就對他的辭賦很欣賞,雖然留存作品不多,但殘篇也能讓人看到其辭賦的宏大與精妙之處,為漢魏時期辭賦的發展添磚加瓦。

    哲學領域,徐干的散文集《中論》意義重大。書中觀點如強調立志在學習中的重要性,對糾正當時舍本逐末的治學風氣有積極作用;關于謙虛受益的觀點也有進步意義,這些哲學思想對後人的思想觀念和學術研究等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喜歡徐氏略記請大家收藏︰()徐氏略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徐氏略記》,方便以後閱讀徐氏略記文學家徐干(1)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徐氏略記文學家徐干(1)並對徐氏略記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