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借閱證在黑色的刷卡器上擦過,紅色的燈變綠,隨後黑色的大門上傳出了鎖被打開的聲音。
李霽推開了門,看向了自習室里面。
門口放著一張高桌子,看起來和樓下前台的是同款,一台讀卡設備擺放在桌子的擋板里面,此時屏幕並沒有亮起。
房間里幾乎有一半的空間都擺放著原木色的課桌,就像是十幾年前那種,兩人座還有桌洞的舊課桌。
一眼掃過去,好幾張桌子上面都零星地堆著幾本書,有幾個位置上還有攤開的筆記本和裝文具用的筆袋筆盒和散落的文具。
而在課桌後面,是幾排灰色的金屬書架,因為側面對著門口,李霽只能看到上面掛著分類用的標簽。
當李霽走進了自習室,身後的門自動關上,帶起的風讓她不由得回頭看了一眼,卻只能看到玻璃上反射出自己的輪廓。
看起來這就已經要準備開始找位置入座了。
李霽轉過頭,從課桌中間的縫隙穿過,率先走向後面的書架。
她一邊走,視線一邊在兩側的座位上掃視。
所有的座位上都空空蕩蕩,完全看不出有人的樣子,但是規則在前面提到過,沒有人不代表沒有人,應該只是自己看不到而已。
她走到了書架前,看著上面的標簽,【數學】、【物理】、【社科】……基本上這里的所有書架都是教輔或者工具書,里面當然不乏一些考試用的復習資料。
李霽隨手從書架上拿了兩本法學相關的教輔,隨後微微轉過頭,回想著剛剛走過來看到的情況。
整個自習室雖說不小,但是總共也就四排五行雙人桌,也就是總共四十個位置。
其中有七張座椅靠背上掛著同一個款式的校服,除了大部分也都是分布在不同雙人桌的單側。
有四張桌洞里塞了不同款式的包,其中只有一個是電腦包,其他的都是學生用的大書包。
十三張桌子上擺放著攤開的筆記本或者書本。
所有的椅子和桌子都保持著相同的距離,無法從椅子的位置和方向來判斷是否有人落座。
除此以外,基本所有的課桌上都擺放著貼了圖書館標簽的書。
李霽將這些特征在腦海里排列組裝了一番,隨後轉身看向了邊上的一張課桌(有圖)。
課桌的一側有著一本翻開的筆記本,一些文具隨意的散落在桌面上。
之所以選擇這邊,還是因為規則中提到過的“禁止佔座”和“禁止同時拿取三本以上的書籍”。
前者幫她排除了那些掛著衣服、塞著包和攤著本子的位置,這都是很明顯的佔座行為,如果沒有人坐在這里的話,這些東西的擺放就會違反這條規則。
而後者則幫她排除了那幾張看著像是空著,但是鄰座卻放了三本以上書籍的位置——一個“人”限取三本書,那麼桌上超過三本書的,只可能是兩個人一起拿的。
算上這些條件後,整個自習室里也只剩下這張桌子才符合是空的這個條件了。
她拿著書徑直走到了這邊的座位上坐下,將桌面上散落在自己這一側的文具小心地挪到了鄰座,隨後翻開了書本,裝作在看書的樣子。
當然,她也不是真的來這里學習的,所以看著像是在看書,但是視線卻落在了掛在前方牆壁上的那只石英鐘上。
然而,那只石英鐘上的指數卻讓李霽皺起了眉頭。
她坐下來的時候,時間正好是10點30分整,她的手搭在了另一只手腕上,摸著自己的脈搏,默數著時間。
一直以來李霽的身體都很健康,連續幾年的體檢,測量心率脈搏時,數值都很穩定,脈搏基本都是在每分鐘75次。
為了能夠獲得穩定且準確的數值,李霽深呼吸了一口,閉上眼楮將自己的情緒平穩下來,隨後看著秒針經過12時,開始數著脈搏的次數。
當她數到了75即將數第76時,秒針再次經過了12,也就是說,這只鐘表上的秒針移動速度應該是沒有什麼問題的,可是問題出現在了其他的兩根指針上。
按理說,每一分鐘過去,分針會往前進一格,可是實際上,那分針卻在原地彈了一下並沒有前進。
可隨即,秒針還沒有轉完下一圈,才剛剛走過數字5,分針卻前進了一小格。
果然,這只鐘也有問題。
李霽篤定地抿了抿嘴,腦袋里開始做起了計算題。
這里的鐘表雖然顯示的時間並不準確,但也是有規律的。
正常的時間是60秒一分鐘,但是在這個鐘上卻是85秒一分鐘。
一節課45分鐘,也就是2700秒,在這個鐘上就是分針至少要前進32格。
當然,自己也沒有必要卡的太死,畢竟“課間休息”有十分鐘,就算稍微晚一會兒也沒什麼大礙。
李霽觀察了幾分鐘,確認了時鐘前進的規律和自己估算的一致,略微松了一口氣。
只要能找到規律,這都是很簡單的問題——
這時候的她並沒有想過時鐘是否會出現假規律的問題,不然之後的她不會在這間小小的自習室里待那麼長的時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當然,這都是後話了。
李霽再確認完鐘表的情況後,想著反正距離“下課”還有一些時間,不如思考一下,在這個圖書館里究竟發生過什麼。
她眼眸低垂,看似在讀書,她卻並沒有將書本上的文字記入腦袋,反而眼前似乎重新浮現出在展廳里看到的一幕幕場景。
那幅畫的作者是光明市第一中學的學生,ta的媽媽按照說明,應該也是就職于光明市第一中學。
但是進過孫淑琴辦公室的自己能確認,第一中學教室辦公室後面的窗戶外是看不到第三幅畫里面的高樓剪影的,那麼這一部分,包括一路上看到的畫像背景里的天空都是畫家自己畫面嗎?
如果用心理學,是不是能分析出,畫家心態上的變化,從最開始的碧空如洗,到中間的紅色暈染,再到最後的血色殘陽伴隨著排著隊跳樓的人,畫家內心是在逐漸崩潰的吧?
但是那些畫像的主體依舊是“媽媽”,地點都是辦公室,有可能是“ta被媽媽喊到辦公室,隨後他們之間說了什麼,導致的心態變化”?
對了,當中甚至還有個渾身傷痕,墜樓的女生……
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在過度解讀,畫家應該是看到女生墜樓的瞬間的,但是ta將這一幕畫在了“媽媽”的眼楮里,甚至還將“媽媽”的眼楮倒著畫,或許是在說明
第一,女生被欺負的事情,“媽媽”作為老師,是知道的,是看在眼里的,但是她並沒有管這件事。
第二,“媽媽”的眼楮倒著畫,甚至可以在隱喻,她不僅袖手旁觀,甚至可能在顛倒因果,幫助霸凌者隱藏事實……
如果是這樣的話,這件事被“心存正義感”的畫家看到了,原本溫柔和善,在自己心里美好明媚的媽媽竟然是這樣一個顛倒是非的人,心態會崩潰也實屬合理。
那麼,在展廳最後的房間里,那突如其來的地面搖晃,和搖晃結束之後,“媽媽”從畫像里消失的事又該怎麼解釋呢?
喜歡規則開局出現在神秘列車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規則開局出現在神秘列車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