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唐記︰太子的逆風翻盤

第805章 高句麗滅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90後 本章︰第805章 高句麗滅

    打下了平壤城。

    安行城十萬守軍,幾乎是不攻而降。

    人吃馬嚼沒有糧食,三天不到,安行城便自己開了城門投降。

    這一仗接收的降兵都十數萬人。

    李承乾興奮至極,這些可都是勞動力。

    “父皇,這些降兵需要押回長安城接受審判,統一發配特區建設。”李承乾主動和李世民討論這個問題。

    生怕李世民一個大手一揮,把人全放了。

    畢竟也不是沒有這樣的例子,李世民總喜歡做這種善事,放了又怕人家造反。

    李世民聞言,頷首道“可以。”

    經過這一次微服私訪,李世民也看出來特區的好,缺少人建設,那就給人,反正這些都是俘虜。

    很快,李承乾便開始對這些俘虜訓話。

    听話的回長安接受審判,情節嚴重的五年十年,情節輕的兩三年,就能夠將他們放回原籍。

    高句麗士卒听後沒有一個人是開心的。

    李承乾可就不管這些了。

    高句麗勝利的消息讓李世民激動地三日都沒有睡著,已經去信讓長安那邊派人過來了。

    “太子,你說高句麗需不需要弄一個特區?”李世民私下找到李承乾詢問道。

    看到了特區的好處,李世民覺得這樣也不錯。

    既不妨礙大唐如今的穩定,也能夠讓打下的高句麗慢慢的習慣大唐,最終與大唐融入。

    而且特區發展未必比大唐差。

    還能收取高額的賦稅。

    可李承乾卻搖頭道“父皇,高句麗不同于突厥和吐谷渾,他們不是放牧民族,跟大唐一樣是靠耕種而活,兒臣覺得沒必要弄特區了吧?若是大唐周圍全是特區,會讓人有誤解,而且朝臣也不會同意的。”

    聞言的李世民蹙緊了眉。

    好像也有幾分道理。

    “相信高句麗百姓會服從大唐的政令,也不需要讓百姓們習慣,兒臣之前了解過高句麗,除了貴族的模式不同,其實大部分還是跟大唐相似的。”

    “到時候韃靼和韋室父皇是如何想的?”

    忽然提到韃靼和韋室,李世民便氣不打一處來。

    敢和高句麗聯合起來攻打大唐,就不能輕易放過。

    “此事回長安再定奪,這一次韃靼和韋室若不給大唐一個交代,那就出兵伐之。”

    李承乾一听,嘆息了一聲“唉。”

    “怎麼了?”听李承乾嘆氣,李世民不解的蹙眉。

    “父皇,要伐那就趁早,回長安城再派兵過來,這來來回回消耗糧草也不少。”李承乾無語的說道。

    李世民一瞪眼“那你什麼意思?直接打過去?”

    “不然呢?”李承乾一攤手。

    難道打過去,還要下個戰書嗎?

    李世民頓時猶豫起來了,直接打過去不是不行,只是手上只有九萬兵馬,夠嗎?

    而且還有一個月就要入冬了。

    “可這眼下就要入冬了”

    李承乾很無語,對李世民道“父皇,入冬確實冷,但我們入冬了,他們不一樣入冬了嗎?何況有雷霆炮,也不是讓將士們拿著刀劍去砍。”

    “何況”他依依不舍的看了眼俘虜營“這麼多的俘虜,都是習慣了這樣的寒冷,只要有足夠過冬的棉服,打過去也不是不可以。”

    頓時發現,大唐似乎真的,打仗限制太過了。

    打東北,冬天不行,太冷了,沒過冬的衣服。

    打吐蕃,氧氣不行,有什麼瘴氣傳言。

    李世民順著視線往俘虜營看了眼“你的意思是讓高句麗這些俘虜替大唐打仗?”

    “為什麼不可以?”李承乾問道“如今高句麗是大唐的土地,安撫高句麗百姓,肯定是需要免賦稅什麼的,不如就給他們一點好處,跟這些士卒說,只要願意去給大唐打仗的,免除勞役之刑,然後免除家中三年賦稅。”

    “還不能打動他們嗎?”

    李世民眼前一亮,瞬間起身便走出了李承乾的帳篷。

    立即召集了李靖等人議事。

    此刻王泉悄悄的走進了李承乾的營帳問道“太子殿下,陛下召集大臣議事,您不過去看看嗎?”

    “不去。”李承乾頭也沒抬的在寫信,說道“若是大軍要攻打韋室和韃靼的話,肯定缺是過冬的衣裳,這些年準備的羊毛,可以派上用場。”

    說著,把寫好的信裝進了信封內,交給王泉道。

    “立即派人將信送往長安,告訴馬周,過冬的衣裳盡快送往高句麗,越快越好,越多越好,越厚越好。”

    “喏。”王泉知道事情緊急,便立馬去辦了。

    而這個時候,張阿難也是來叫李承乾去議事。

    走進大帳。

    所有人都看向了李承乾。

    李靖直接問道“太子殿下,若打韃靼和韋室,這過冬的衣裳又該如何?”

    “是啊,太子殿下,糧草問題,又如何解決?”柴紹也跟著問道。

    就連長孫無忌也說道“韃靼和韋室在更北方,這寒冬又如何讓將士們活下去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一連三問。

    李世民也不說話,等著李承乾回答。

    “諸位將軍。”李承乾拱了拱手道“衣裳孤已經讓人去安排了,最多三個月,便會有過冬的衣裳,都是羊絨制的,絕對暖和。”

    “至于糧草問題,登洲碼頭雖然被高句麗攻下,但是碼頭倉庫的糧食並未少多少,足矣支撐三十萬大軍過冬之用。”

    “嗯孤準備拿一半出來,給高句麗百姓過冬,剩下的全用以軍糧。”

    “什麼?”長孫無忌第一個不同意道“還要拿出一半來給高句麗百姓過冬?不行啊,太子殿下,高句麗百姓百萬之眾,怎麼”

    李承乾抬手道“大唐這些年給高句麗百姓造成了不小的困擾,甚至很多百姓是因為你大唐而吃不飽,那麼這些糧食算是補償高句麗百姓的。”

    “當然也是有條件的,那就是高句麗每家每戶需要出一男丁參軍,跟大唐一起去攻打韃靼和韋室,跟著參軍的免三年賦稅錢糧,還能夠領十斗米回家,免除任何牢獄刑罰。”

    “什麼?”這下連房玄齡和魏征都坐不住了。

    不止要給糧食,還要免除三年的賦稅錢糧?

    那高句麗三年,朝廷豈不是都收不到賦稅了嗎?

    李世民只是蹙了蹙眉,並沒有說話。

    他能明白李承乾這麼做的原因。

    韃靼和韋室不是那麼好打的,是會死人的,招兵不給兵吃飽,不把士氣提上來,誰願意為你賣命。

    也就是李承乾現在有錢,不缺糧敢這麼干。

    若是之前的大唐,哪能這麼干。

    確實,有錢能使鬼推磨,很多問題都迎刃而解了。

    李承乾沒有理會房玄齡和魏征,而是回答了第三個問題“至于寒冷,除了過冬的衣裳之外,孤會下令讓他們隨意砍伐樹木,十擔柴可換一斗粟米,從高句麗到韃靼和韋室都有效。”

    這辦法讓李世民眼前一亮。

    若是如此的話,那麼很多問題都解決了。

    直接用糧食開道。

    大家震驚的同時,李承乾又說道“而且打下韃靼和韋室後,孤會把韃靼和韋室百姓全都融入大唐,五年內,這不毛之地將不會再有人。”

    “什麼?”打下來,地還不要了?

    這下李世民都不理解了“為何?”

    “父皇,這些地方夏季還好,冬季完全不能生存,以如今的能力而言,這些地方就是不毛之地,待五年之後兒臣自然就有大用,還能夠給大唐創造無盡的財富。”

    若是沒記錯,這地方可是礦產豐富,而且還有一條金礦脈。

    周圍全是人,派兵駐守都困難,怎麼勘探金礦脈?

    李世民蹙眉,看了眼其余的大臣。

    他們也是和李世民一樣的表情,非常不懂。

    但李承乾不肯說,只能私下問了。

    揮了揮手讓其余人都出去,李世民這才問道“如今沒人了,你可以說了吧?”

    李承乾無語。

    “父皇,在韃靼和韋室之中,應該有一條金礦脈,兒臣是想著把當地的百姓全都移走,這金礦脈才能挖掘。”

    “什麼?金礦?”李世民挑了挑眉。

    李承乾頷首“一條將近四百石的金礦脈。”

    “多少?四百石?”李世民驚叫出聲。

    “沒錯,而且再往北走,應該還有不少金礦,兒臣估測最起碼有一萬石。”

    嘶~

    這不得不讓李世民渾身激動。

    那可是金礦啊。

    “打,必須打,這絕對不能落入韃靼和韋室手中。”李世民已經手癢了。

    李承乾勾唇一笑,但很快便平靜下來“父皇,打歸打,可您已經快出來一年了,是不是該回長安坐鎮了?”

    “如今高句麗已經打下來了,您要是再不回長安的話,這官員任免怎麼整?文武百官這麼多都一年未看見您了,不知道的還以為您”

    “閉嘴。”知道李承乾後面沒好話,可李世民也知道自己確實一年沒回長安城了。

    可不放心李承乾道“那韃靼和韋室?”

    “父皇,有李師在,父皇害怕李師打敗仗不成?”

    額

    好吧。

    李世民知道李靖打仗厲害,也就不說話了。

    “行吧,那金礦呢?”

    “父皇放心,金礦只有您和兒臣知曉,等打下了韃靼和韋室,兒臣會專門派人來探查的。”李承乾保證道。

    這才讓李世民放心了些。

    一萬石的金礦,那是多少金子?

    其實李承乾還沒說完,要不是技術限制,可能要翻十余倍。

    大唐將這些金子挖出來,那就再也不需要發愁缺錢的問題了。

    喜歡穿唐記太子的逆風翻盤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穿唐記太子的逆風翻盤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穿唐記︰太子的逆風翻盤》,方便以後閱讀穿唐記︰太子的逆風翻盤第805章 高句麗滅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穿唐記︰太子的逆風翻盤第805章 高句麗滅並對穿唐記︰太子的逆風翻盤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