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魏征長嘆一聲,起身。
所有人都圍了過去,包括李世民和李承乾。
二人站久了,一動感覺腿軟,還好有張阿難和王泉眼疾手快的上前攙扶。
走到魏征畫的旁邊。
所有人也是震驚了一下。
“鄭國公,這畫技可以啊。”
“是啊,栩栩如生,一點都不比那些國子監的博士畫的差。”
“看陛下如此威武,看的俺老程都羨慕了。”
“鄭國公,要不也給俺們畫一張吧。”
。。。。。。
最後尉遲敬德的提議,讓魏征臉色一黑。
他豈是隨便給人作畫的?
不要面子的嗎?
不料李世民微微頷首,看著尉遲敬德和程咬金的羨慕,說道︰“這樣,給所有的將領也畫一幅,日後大唐將領攻下一座城池,都可做一幅畫,將來懸掛于凌煙閣。”
“好。”
“陛下英明。”
“陛下萬歲。”
。。。。。。
武將們都恭維起了李世民,這可是能流芳百世的。
將自己攻下城池的一幕畫下來,這辦法實在是太好了。
就連李承乾嘴角也抽了抽,看了眼魏征,默默的退了幾步。
隨後程咬金和尉遲敬德,還有李績就開始圍著魏征和房玄齡,要求他們給自己作畫。
“鄭國公,今日你給俺作畫,俺以後絕對不在太極殿跟你對罵了。”
“沒錯,鄭國公,俺以後再也不威脅你了。”
“鄭國公,我們都是大唐的武將,粗人不會畫,不然也不會勞煩你出手了。”
。。。。。。
這話說的魏征臉都黑了。
都什麼跟什麼,怎麼還提上了條件。
最後魏征真怕了程咬金沙包般的拳頭,只能嘆息扶著自己的老腰繼續作畫了。
李承乾在旁邊看的有趣。
這一夜,大家看著魏征作的畫,睡覺都能夠睡醒。
特別是程咬金和尉遲敬德,二人每人抱著一幅畫入睡,自然是魏征和房玄齡畫的。
這也算是獎賞他們的功績了。
而李世民的那幅畫,則是掛在了他的屋中。
時不時看一眼,就詢問張阿難。
“張阿難,你覺得哪一幅畫作的好?”
“陛下,臣不懂畫,覺得兩幅都很好,最主要是這背景最好。”張阿難跟在李世民身邊,也是會說一些諂媚的話。
听的李世民心里舒服。
沒錯,就是背景好。
接下來,每貢獻高句麗的一座城池,便讓魏征和房玄齡畫一幅,諸位武將也是如此。
兩人就像是李世民專門帶在身邊的畫師。
還說日後御駕親征,身邊都要帶專門的畫師。
弄的魏征和房玄齡無語至極,包括長孫無忌也是滿頭黑線。
其實他長孫無忌也想讓他們畫一幅,可奈何自己並未立寸功,也不能舔著臉說要給自己畫一幅不是。
最後大軍在雷霆炮的協助下,攻進了石城,長孫無忌實在忍不了了,硬著頭皮擠進程咬金和尉遲敬德的旁邊,也畫了一幅。
就李世民都有些過意不去,在石城下,他親自作畫,給諸位將領還有三個文臣畫了一幅。
雖然有些抽象,但好歹也是皇帝御筆,誰也不敢說不是。
只有李承乾嘴角抽動,覺得這畫太抽象了,完全分不清畫中之人誰是誰。
不過這些都是小事。
最主要的還是營州那邊傳來捷報,高句麗大軍退了,退往了建安。
李世民哈哈大笑,有種自己猜中了高句麗的布局那種興奮。
拿著戰報,對房玄齡等人道︰“不出所料,高句麗大軍撤回了建安城,柴紹派出的斥候查明,在遼東城、安市城他們各留了一萬守城之兵,建安城留了三萬,其余人已經撤回了平壤城。”
“太子,新羅能否抵住?如此算來,最起碼有五萬兵馬回了平壤城。”
李承乾聞言,想了想,對李世民道︰“父皇,兒臣覺得沒有五萬,就算平壤城不出一兵一卒,這沿途肯定也需要加強守備。”
“整個高句麗頂多還有十五萬兵馬,就算臨時招募兵馬,那也要時間。”
“若是我們運用閃電戰的話,肯定能夠在他們招募齊兵馬之時攻至平壤城下。”
旁邊的李靖也拱手附和道。
“陛下,臣覺得太子殿下所言甚是,雖然我們加上柴紹那邊五萬大軍,才不過有七萬兵馬,但是大唐有雷霆炮助陣,完全可以運用太子殿下所說的閃電戰。”
“如今的高句麗各個城牆對我們而言,只不過是擺設而已,只要雷霆炮能夠炸開城牆,七萬大軍絕對會橫掃之勢。”
眾人微微頷首。
不說積利城,就說石城一戰,他們也就傷亡了幾百人。
傷亡最大的還是在沙城,畢竟沙城守備較多,傷亡了千余人。
李世民頷首,可蹙眉擔憂︰“如今戰事順利,朕在想要不要再調兵遣將來遼東,一鼓作氣拿下高句麗全境。”
額......
這話誰也沒有接茬。
大唐確實能夠派兵,但那是最後的家底了,誰也不敢保證把家底拿出來,能不能拿下高句麗,而且大唐境內該如何?
萬一起了義軍,大唐豈不是危矣?
李承乾這個時候站出來道︰“父皇,就算要調兵,也不該調大唐境內的兵。”
“哦?”所有人都發出了奇怪的聲音。
此話怎麼說?
不調大唐境內的兵,那要調哪里的兵?
李世民蹙眉問道︰“太子,直接說你的想法。”
“是。”李承乾拱手,指著輿圖上的突厥特區道︰“如今高句麗退兵,消息很快會傳到突厥特區,薛延陀和回紇他們肯定會退兵。”
“甚至會派使臣前往長安議和,但兒臣覺得,大唐想要徹底解決北方之患,那就不能坐以待斃,只防守不進攻,如今是最好反擊的時候。”
“一旦他們退兵,那麼就要執失思力和阿史那社爾出騎兵追擊他們的大軍,別怕窮寇莫追,只要大唐敢出兵,他們肯定會跑,因為他們知道大唐的反擊來了。”
“在執失思力和阿史那杜爾追擊的時候,特意突然調轉方向來支援高句麗。”
“而剩下的突厥特區最起碼有八萬兵馬,那麼江夏郡王就該將八萬兵馬直接陳兵邊境,做出一副虎視眈眈對待薛延陀的假象。”
眾人聞言,眼前一亮。
追擊時改變線路,這是最好的辦法。
算是一支騎兵。
李靖雖然贊同這樣的辦法,可還有疑惑︰“可是從突厥特區千里迢迢來高句麗,有數百里,兩萬騎兵的人吃馬嚼又該如何?”
“對啊,兩萬人來高句麗哪怕是騎兵也需要三四日之久,甚至五日,不攜帶糧草的情況下,怎麼辦?”
“三四日人受得了,馬匹也受不了啊。”
。。。。。。
听著他們的疑惑,李世民看向李承乾,並未開口。
李承乾自然明白意思,雙手負背道︰“很簡單。”
“沿途都有驛站,是當初順豐鏢局的驛站,提前在沿途準備大量的糧草和干糧,趕兩日路休息一日,最多五日,便能趕到高句麗。”
說到這里,李承乾對李世民拱手道︰“父皇,有兩萬騎兵,只要舍得出去,讓他們在高句麗境內亂殺,絕對能夠切斷高句麗糧草供給還有兵源。”
“高句麗如今糧草肯定不充裕,若是能夠利用騎兵截斷糧草,高句麗只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收縮兵力。”
“一旦收縮兵力,那麼對大唐來說只有百利而無一害。”
在座都是戰場老將,李承乾的意思,怎麼會不明白。
收縮兵力,也就是他們守城的士卒不多,最適合閃電戰。
只是把最難啃的骨頭放在了平壤城附近。
李世民沉思良久。
“藥師,太子的辦法,有幾成把握?”
“這......”李靖不敢保證,只能如實回道︰“太子殿下的辦法可行性極高,如今是五月,若不用閃電戰的話,拖到冬日,我大軍難以前行。”
“最終不得已只能放棄繼續進攻高句麗,但按照太子殿下的意思,把難度留在最後,想必太子殿下肯定有最後的辦法解決這個難度。”
所有人都看向了李承乾。
李承乾神秘一笑︰“沒錯,如今新羅已經配合大唐拿下了開城,在開城這里就有一個碼頭,能夠停靠戰船,我們隨時可以將大軍一次一萬人的運往長口碼頭。”
“海軍已經做過試驗了,一日能夠來回四趟,也就是能夠運送四萬人。”
“只需要一日時間,便能夠和新羅合並,夾擊平壤城。”
“到時候平壤城的守軍哪怕城牆再堅固,守軍再多,也不可能是雷霆炮的對手。”
“兒臣已經做主,命人回武器工坊那邊,運送加大量的運送雷霆炮和炮彈過來,甚至征用了商船,三個月時間就能夠運送來上百門雷霆炮。”
“也就是說,最後還能留給我們一個月的時間,炮轟平壤城。”
“這一次運送來的炮彈,最少有萬發。”
嘶~
听見最後一句話,就連李世民都嚇到了。
倒不是心疼那些錢。
而是上萬發炮彈,上百門雷霆炮,加上現有的五十門和營州的幾十門,豈不是兩百門?
李承乾若是听見李世民的心里話,絕對會搖頭。
別忘了戰船上還有雷霆炮,只是缺少炮彈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