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
一大早,李世民就拉著李承乾去釣魚了。
他覺得釣不過李淵,還收拾不了李承乾這個小東西嗎?
可結果是被李承乾結結實實的上了一課。
依舊是‘空軍司令’的李世民看著李承乾滿載而歸的樣子,氣憤不已,懷疑的看了看自己的魚竿,又看了看魚餌。
並未發現有什麼問題。
接下來就是李世民日日去釣魚,日日空手而歸。
哪怕在睡覺的時候,嘴里都念叨著魚,把長孫皇後整的是已經好幾夜沒有睡好了。
有種想踢李世民下床的感覺。
就這樣,開心的日子一天天過去。
不知不覺已經三月過去了,很快迎來了新的一年。
貞觀十年。
因為李世民不在長安,所以是李泰和官員們一起過的。
長安反而顯得非常冷清,李泰已經想撒手不管了,這個年過的太累了。
而李世民這邊是熱鬧非凡。
李承乾專門請了振洲當地的百姓過來表演,不少的民族特色,讓李世民深切的感受了一把微服私訪的樂趣。
和長安過節完全不同。
但一個壞消息也是傳來。
先是傳到了長安。
李泰看著八百里加急的戰報,人都傻了。
“什麼?高句麗攻打登州?”
下面的大臣也是嚇了一跳,怎麼好端端的高句麗就攻打登州了?
“登州的海軍呢?本王不是記得在登州有大唐的戰船嗎?他們為何沒有迎戰?”李泰憤怒的問道。
雖然他不是皇帝,也不是太子。
可听聞高句麗敢攻打大唐,他也是無比的氣憤,好歹他也是大唐的王爺。
下面沒有一個人吭聲。
海軍可不是他們所控制的。
就在李泰要點名發火的時候,殿外又傳來了吶喊聲。
“八百里急報,高句麗騎兵突襲了營州。”
“什麼?”听見外面的聲音,李泰腿軟坐在了椅子之上。
還是李恪站了出來,將軍報遞到了李泰面前。
李泰顫顫巍巍的伸出手去接,吞咽了一下喉頭,眼神求助似的看向了李恪。
高句麗這架勢明顯是要跟大唐開戰啊。
如今是他李泰監國,對打仗他也是一竅不通啊。
萬一亂指揮敗了,那......他怎麼辦?
李恪見此,抿抿唇,轉身對大臣們道︰“事態嚴重,本王覺得要盡快啟稟陛下定奪。”
“就算要出兵,也需要陛下下旨意。”
所有人大臣開始交頭接耳。
“是啊,還是要陛下拿主意。”
“可听聞陛下如今在振洲,長安距離振洲萬里之遙,哪怕是八百里加急都需要半月之久吧?”
“這可怎麼辦啊。”
。。。。。。
看著朝中能拿主意的都沒有。
“報。”忽然,殿外又傳來了馬蹄聲,大喊道︰“薛延陀、韋室、韃靼、回紇聯軍進犯突厥。”
“什麼?”李泰瞬間暈了過去。
腦中就兩個字︰完了。
大唐要在他手上完了。
怎麼一下子,整個北方就亂起來了?
“魏王?”
“魏王?”
“魏王?”
滿朝文武都緊張的上前查看情況,喊來了太醫署的太醫。
李恪也是焦急的不行,立馬讓人快馬加鞭的八百里加急給李世民送信。
恐怕只有李世民才能收拾這局勢了。
而振洲小島。
李承乾沒過幾日也收到了消息,長安那邊是八百里加急送的,而李承乾這邊是海軍直接從登州南下送來的消息。
徹夜不停。
看著海軍的軍報,李承乾看著面前的楚二和劉仁軌眼神不善。
“到底是怎麼回事?登州不是有你們第一軍的海軍嗎?這高句麗打過來,海軍為什麼不出擊?”李承乾要比李泰淡定的多。
畢竟遇事不能慌,首先要問清楚,找到問題,再來解決。
劉仁軌有些羞愧的低下了頭︰“回稟太子殿下,倭國暴亂,登州的海軍大部分調往了倭國,只有兩艘戰船留在了登州,是準備換防的。”
“而高句麗的戰船來勢猛烈,還不等海軍將士登上戰船,高句麗的戰船已經靠岸了,根本不給我們反應的時間。”
“太子殿下,是我沒有安排好,請太子殿下責罰。”
能看得出來,劉仁軌確實是愧疚。
李承乾雙眼緊閉,靠在了書案後面的椅子上。
良久都沒有說話。
他越是這樣,劉仁軌和楚二越是愧疚。
最終劉仁軌道︰“太子殿下,如今整個登州碼頭都已經被高句麗拿下了,我們還是盡快發兵吧,或許還有挽救的可能。”
“挽救?”李承乾冷笑了兩個聲,睜開了狠厲的眼眸道︰“你以為這只是高句麗的問題?”
“倭國好巧不巧這時候暴亂,你們第一軍在登州的布防恐怕早就被高句麗了解的一清二楚。”
“孤覺得,高句麗不可能只對登州動手,恐怕營州那邊也動手了。”
“什麼?”劉仁軌和楚二異口同聲的震驚道。
營州也動手了?
豈不是兩線作戰?
劉仁軌心中盤算了一下,更加的焦急︰“太子殿下,若是這樣下去,讓高句麗在登州站穩腳跟,用不了多久營州就危險了。”
登州是一塊突出的海岸。
若是被高句麗拿下,登州後面只有幾千的兵力防守,高句麗趁機運送大量的兵力過來的話,恐怕營州要腹背受敵。
李承乾又怎麼會不知道呢。
“這事陛下還不知道,孤需要先去陛下稟報再做決定,孤調動不了十六衛,只能調動海軍。”
“若是高句麗兩面夾擊,肯定需要陸軍配合,海軍登陸戰......不劃算,都是辛辛苦苦培養起來的,不能一戰就打沒了。”
起身,李承乾拿著戰報走到了門口。
忽然想到了什麼,轉身回來,眼神凌厲的對劉仁軌道︰“倭國也別鎮壓暴亂了,讓海軍第二軍直接去繞道倭國另外一邊,給孤狠狠的打,這次絕對不接受和談。”
“喏。”劉仁軌立即領命。
能夠看出來,李承乾是真的怒了。
海軍第二軍一直在林邑一帶駐守,並沒有第一軍配備的如此齊全。
畢竟林邑一帶並沒有強大的海軍。
而第一軍主要負責的就是嶺南以北所有的海域安全,所以裝備要比第二軍好太多了。
可對于現在的倭國而言,第二軍去收拾他們,綽綽有余了。
李承乾來到了城堡外,對李君羨道︰“進去通報陛下,就說太子求見,遼東有戰事。”
一听有戰事,李君羨毫不猶豫的轉身便去通報了。
沒一會兒,李君羨帶著張阿難出來迎接李承乾。
“太子殿下,陛下已經在書房等著了,快請跟臣走。”張阿難語速極快的說道。
“嗯。”
城堡不小,但也沒有後世那麼大,這個城堡頂多就是二十幾個房間,並沒有幾百個房間。
建造的時候,就是當行宮修建的。
來到書房門口,張阿難敲了敲門。
“進。”
里面傳來了李世民嚴肅的聲音,張阿難這才打開門讓李承乾進去。
走進去之後,他發現李靖等人都在。
一愣。
李世民正翻閱著戰報,李承乾傻眼了。
他哪來的戰報?
想不明白,李承乾將自己收到的戰報放在了書案上,對李世民道︰“父皇,這是登州戰報,如今高句麗已經佔領了登州碼頭,登州的士卒和衙役正在抵御高句麗的水軍。”
“嗯。”
李世民頭也沒抬的應聲。
看完一份又一份的戰報,他的臉色非常難看,直到看完李承乾給的戰報。
他才抬起頭,看向了書房內所有的心腹。
首先詢問李承乾。
“太子,登州不是有海軍駐守嗎?為何海軍沒有和高句麗交戰?”這是李世民非常想不通的。
登州常備軍本就少,而且高句麗戰船也不多,以前打仗很少在海上打,基本上是陸地。
自從大唐建立了海軍,李世民也就放心的把登州交給了海軍。
誰曾想,高句麗來襲,竟然交戰都沒有交戰,就把登州這個大唐第三大碼頭給丟了。
李承乾知道這次海軍責任很大,抿著唇回應道︰“回稟父皇,在高句麗進攻登州前幾日,倭國那邊發生暴亂,第一軍軍長劉仁軌便就近調派登州海軍前往倭國鎮壓暴亂。”
“而且高句麗進攻登州的時候,正好是海軍換防的時候,他們速度極快,還不等海軍登上戰船,已經靠近了碼頭。”
後面的話,李承乾也不想解釋。
只能說,海軍布防有問題,給高句麗一個可乘之機。
李世民臉色鐵青,完全不想听這個解釋。
這臉被打的啪啪響了,登州碼頭丟了,高句麗的兵源就可以源源不斷的運送上來。
哪怕長安如今派兵出擊,那也來不及了。
“朕不听解釋,你自己看看這些戰報吧。”
李世民將一堆戰報推到了李承乾面前,然後對李靖問道︰“藥師,剛才戰報你也看過了,你有什麼應對之策直接說。”
“陛下,臣以為這一次高句麗是蓄謀已久,聯合了百濟、倭國、韃靼、韋室、薛延陀、回紇一起進攻大唐,用意很明顯是打算跟大唐徹底撕破臉了......”
听著李靖的分析,李承乾心頭突突的跳。
怎麼和八國聯軍這麼像?
想要瓜分大唐?
李承乾仔仔細細的看完了所有的軍報,邊看還邊听他們在議論的解決方法。
心里也是有些發苦。
突厥也被攻擊了,而且損失還不小,李道宗的三萬兵馬也是苦苦支撐,面對薛延陀和回紇、韋室、韃靼四方的二十萬兵馬,確實難以抵擋。
高句麗也是十萬兵馬出兵營州,而另外十萬人馬出兵登州。
李承乾萬萬沒想到李世民竟然已經把敵軍人數都摸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