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連李世民都蹙眉道︰“太子,這會不會太過嚴苛了?”
“嚴苛嗎?”李承乾問了一句,看向權萬紀道︰“你說說,這算嚴苛嗎?”
“回稟陛下。”
權萬紀抿著唇道︰“不算嚴苛,太子殿下的用意是平等對待百姓,不管是任何世家和權貴,家中只要有人犯了事,那麼子孫三代與官無緣,與鐵飯碗無緣。”
“只能在特區擺攤,或者听從府衙的安排,去干一些最苦最累的活。”
“可哪怕是最苦最累的活,養老金什麼的他們依舊還是有的,最基本的保障依舊是存在的。”
“只要不是叛逆之賊,三代過後還是有資格做官的,也可以去工廠上工。”
眾人這才明白。
也就是說基本的生活是沒問題。
李世民想了想,問道︰“他們若是找不到活計,府衙都會安排?”
“沒錯。”權萬紀笑了笑,說道︰“府衙有一個部門,專門就是幫助他們這群三族留過案底,坐過牢的家眷。”
“就去年一年,就安置了五千余人,活計也找了七千余份。”
“就如今碼頭的那些苦力,里面有不識字的農戶沒有其他本事,只能靠力氣,但也有那些三族犯過事的家眷。”
“至于流放來嶺南的,或者是罪名嚴重的家眷,通常都會安置他們去干建設特區的活計,按照太子殿下的意思就是贖罪改造。”
“特區建設的好了,他們的罪自然也就消除了,百姓自然也就會原諒他們了。”
這一點,李世民和房玄齡等人是沒有想到的,認同的頷首。
特別是勞動改造。
這個詞對李世民沖擊不小,認為小錯之人,勞動改造是可以被原諒的。
而且那些家眷本身就沒錯,無非是在贖罪。
魏征這個時候沉聲接著說道︰“太子殿下的做法才是最人性的,哪怕謀反之人的家眷,也不是所有家眷都謀反。”
“當下該罰,可不能罰四代五代人吧?”
“臣之前就知道了,特區的這些流放家眷只要老實干兩代人,那麼第四代人就可以完全洗白,雖然有檔案記錄,但波及不到第四代。”
“朝廷還是需要給他們流放之人希望,不止是活下去的希望,而是有後代出頭的希望。”
李世民看向了長孫無忌和房玄齡、李靖。
“你們怎麼看此事?”
“陛下,臣覺得太子殿下這做法確實不錯,只不過大唐如今的情況不太適合。”房玄齡搖頭道。
好比世家和權貴,他們盤根錯節,一人犯錯一群人都踢出朝堂?
不太可能。
李世民看懂了房玄齡的意思,也是深深嘆息一聲。
都不需要繼續詢問長孫無忌。
大家都是大世家出來的,這種政令對世家而言,完全是趕盡殺絕。
“行吧。”李世民也只能作罷,雙手負背看著面前一大片的金絲楠木種植區,然後道︰“特區的政令確實不錯,但不適用于如今的大唐。”
“但這政令,朕希望在特區能夠一直維持下去。”
“喏。”權萬紀和特區的一些官員拱手回應道。
這話題不再繼續,李世民隨後問道︰“接下來去哪?”
金絲楠木雖然金貴,也看過了,實話也就那樣。
權萬紀想了想,道︰“陛下,要不要去農業區看看?”
“農業區?”李世民蹙眉道。
“沒錯。”權萬紀拿出了輿圖,指著說道︰“農業區距離種植區二十里的路程,正好能夠趕去那里用個膳。”
說到農業區,李承乾看了眼問道︰“這農業區是剛開墾出來的吧?”
“是的。”
權萬紀笑著回應道︰“按照太子殿下的意思,潮州和循州相結合,需要一條水泥路貫穿,這部水泥路剛完工不到一年,臣看水泥路都結合了,可水泥路兩旁卻雜草叢生,便想到了繼續開墾荒地。”
“如今初見成效。”
李承乾頷首,對李世民道︰“父皇,去看看吧,兒臣之前也沒有去開墾的農業區看過,今日正好順路去看看。”
說到這里,他指著農業區不遠處的一個海軍二字的圖標。
“這里就是海軍訓練基地吧?”
“是的太子殿下。”權萬紀解釋道︰“因為農業區比較荒僻,最終選址距離海軍訓練基地較近,真要是有事,也可以讓農戶們去找海軍幫忙。”
“父皇,去農業區看看,用個膳,然後轉道去海軍訓練基地看看,到時正好乘坐戰船回潮州,時間上也來得及。”李承乾建議道。
李世民沒什麼意見。
“好,就按照太子的意思辦吧。”
馬車再次緩緩啟動。
這一次直奔農業區。
確實中間有一段叢林,看穿過一大片叢林後,所有人的眼珠子都瞪大了。
一望無際的稻田。
就連李麗質和李明達他們幾個公主都不由自主的站起了身,看向四周。
“好美啊。”
“一眼望不到邊。”
“是啊,我從未見過如此景象。”
。。。。。。
不止是公主們呆住了,就算是李世民和長孫皇後、李靖、長孫無忌、房玄齡都張大嘴,瞪大了眼。
魏征卻洋洋得意的笑著。
這才哪到哪,他當初開墾的比這還嚇人。
這個時候權萬紀介紹道︰“陛下,這片是屬于潮州的農業區,還不算大,真正大的是在循州那邊,那邊足足有百萬畝的稻田被開墾出來。”
百萬畝?
李世民的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了。
“你說多少?百萬畝?”
“沒錯。”權萬紀嘿嘿一笑,看了眼後面車上老僧入定的魏征一眼︰“這都是多虧了鄭國公。”
鄭國公,沒錯就是魏征。
自從回到了長安,他也被升為了國公,還是李承乾提的。
外派五年,吃了五年苦,為大唐創下了一個糧倉基地,一個國公不算什麼。
李世民微微頷首。
確實如此,算是認同了權萬紀的話。
外調嶺南五年的魏征,能夠開墾百萬畝稻田,而且還是在沒有運用徭役的情況下。
李世民都不知道是怎麼完成的。
可就是完成了。
整個循州三分之一的稻田被魏征開墾出來了。
水泥路上並不顛簸。
而且行駛的也很快,短短半個時辰,二十里就跑完了。
最起碼有十里都是稻田。
太震撼人心了。
長孫皇後被攙扶下馬車,走到了稻田旁邊,用潔白的嫩手輕撫綠色的麥穗。
就像是珍寶一般。
剛才的金絲楠木都未讓長孫皇後有如此舉動。
“陛下,快來。”長孫皇後面頰微紅,有些失態的喊道︰“這麥穗長得可真好。”
李世民聞言,也是走到了長孫皇後旁。
認真的看了看麥穗,嘴咧的跟孩子一樣,頷首道︰“這麥穗長得可真好的。”
忽然,他轉身詢問李承乾和魏征道︰“太子,玄成這應該就是你們所說的佔城稻了吧?”
“回稟陛下,沒錯,這就是佔城稻。”魏征拱著手道。
“佔城稻,果真是佔城稻,朕終于看見佔城稻了。”
李世民一直在碎碎念著。
總是奏折上看著佔城稻的收成,這還是他第一次看見佔城稻。
可惜這只能在嶺南種,出了江南根本沒法種。
先不說其它地方容易干旱,就這佔城稻所需要的稻田也是有些苛刻。
魏征這個時候上前一步道︰“陛下,這幾年特區的佔城稻不斷的積累,如今已經夠整個大唐兩年之用。”
“就今年初步估計,光特區的佔城稻,已經夠大唐一成百姓食用,奈何特區的地方有限,若是在擴大十倍,那麼大唐的百姓未來都能夠自給自足,無需再從林邑運送糧食了。”
又是一個震撼人的消息。
僅僅百萬畝,就能夠種出大唐一成百姓全年食用的糧食,這佔城稻產量何其夸張。
“哈哈哈。”
李世民仰天狂笑道︰“好,好啊,若是嶺南和江南全都種植佔城稻的話,大唐豈不是永不缺糧食了?”
“沒錯。”魏征很確定的回應。
若是嶺南可以大面積開墾稻田的話,何止百萬畝,千萬畝稻田都能夠開墾出來。
有了千萬畝的稻田,加上佔城稻,還能缺糧食嗎?
其實李承乾早就算過這筆賬了。
嶺南加江南全部開墾出來,不止不缺糧食,還能成為天下最大的糧食出口國。
不過這是在人口不增長的情況下。
若是人口不停的增長,那麼糧食肯定還是不夠的。
真要漲到了上億,恐怕嶺南加江南兩地的佔城稻都不夠,還需要重新去開墾稻田,除非就是研究出雜交水稻。
可這雜交水稻有這麼好研究的話,當初也不可能餓死那麼多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