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看了眼,便道“這物兒臣稱之為神龍炮。”
“神龍炮?”听見這名字,李世民便兩眼放光,自己果然猜的不錯,和雷霆炮一樣。
但有些不解,如今不是有雷霆炮了嗎?
便問道“這神龍炮又有何長處?如今不是已經有雷霆炮了嗎?”
李承乾哈哈一笑,開始講解了起來。
“父皇,雷霆炮殺傷的範圍是十步,而神龍炮的殺傷範圍則是百步,炮彈落在何處,百步之內非死即殘。”
嘶~
這已經不知道是李世民第幾次倒吸冷氣了。
瞪大眼道“什麼,百步?”
不敢相信。
李承乾頷首道“雷霆炮的炮彈制作簡單,火藥有限。但神龍炮的炮彈能填裝的火藥是雷霆炮的十倍有余,殺傷力自然是強大。”
“而且神龍炮分很多種。”
“首先就是未來鐵甲艦上所用的神龍炮,不可移動,但能夠靠機械來調轉炮的方向,能夠填裝的炮彈是陸地使用炮彈的三倍有余,可擊打的距離,最少也是千步,一顆炮彈就能轟塌城牆。”
“第二種就是陸地上所使用的,固定著兩個底座輪子。如今的雷霆炮需要底座填裝火藥,而神龍炮的炮彈,能夠避免這一操作,直接將炮彈填裝進去,拉一下繩子就能夠發射,不需要火把,同樣是解決了雨天不能用雷霆炮的條件。”
“第三種,要求比較嚴格,哪怕是有蒸汽機暫時還做不到。那就是神龍火箭炮,一管多射,一次性能夠發射十發乃至幾十發的炮彈,若是有幾十門這樣的炮,別說對方千軍萬馬了,哪怕是百萬大軍,都能夠瞬間消滅他們。”
額
想象到那個場面。
一次性十發炮彈,威力還比如今的雷霆炮威力大十倍。
有幾十門這樣的炮彈
畫面血腥無比。
李世民這個百戰將軍都不由得渾身一個顫抖。
還好沒看見實物,不然的話,李世民恐怕能夠嚇得直接坐在地上。
“這些”李世民吞咽了一下喉頭問道“這些都能夠研發出來嗎?”
嗯,如今李世民也學會了研發這個詞。
感覺只有這樣的神器,才能配上研發二字,高大上。
李承乾微微頷首“當然,只要工匠數量足夠,如今墨家已經在大唐煉鐵廠了,若是能夠找到魯班的傳人和張衡的傳人,兒臣相信最多兩年時間,大唐就能夠量產這兩樣神器。”
魯班傳人?
張衡傳人?
這二人可都是歷史上鼎鼎有名的工匠。
可不好找。
李承乾自然也明白,所以笑道“但是靠墨家也是可以,只不過墨家如今潛心研究鐵甲船和煉鐵、煉鋼爐,恐怕分身乏術啊。”
聞言,李世民蹙眉道“這事朕來解決,只要能有這兩件神器,多大的代價,大唐都可以付出。”
開玩笑。
這東西要是弄出來了,苦也就苦兩年,但是未來大唐軍事力量的提升,可保大唐萬世基業。
“那是最好不過了。”李承乾目的達成,心中喜悅。
回東宮後,他看了所有的信件,還有馬周匯報的情況。
知道如今想要再加快步伐,只能在技術上突破。
光靠墨家肯定是不行的。
這不,瞌睡來了,李世民這枕頭就來了。
李世民腦中滿是這些武器,忽然看見李承乾的笑容,他腦中一閃,感覺自己被利用了。
明明是來詢問李承乾去代國公府一事。
怎麼好端端就聊到了武器上?
而且這圖紙上的墨跡,最起碼都好幾年了。
這都是李承乾提前準備好的?
“太子。”李世民蹙眉喊了一聲。
正在喜悅的李承乾一愣“啊?父皇,有何事嗎?”
這可把李世民氣壞了。
“朕今日與你談的是你在代國公府一事,並不是這些武器的事情。”
額
不能蒙混過關,李承乾無奈,只能道“父皇,您不覺得這些世家士族妨礙了大唐的發展嗎?”
“此話從何說起?”李世民愣神片刻。
雖然不否認這話。
世家把控底層官員,政令難以下達,已經說明世家在妨礙大唐發展了。
而士族把控著底層府兵,亦是如此。
雖然此時能夠把世家和士族擰成一股繩,但李世民依舊擔憂日後子孫壓不住這些世家和士族,會給大唐帶來災禍。
李承乾攤手道“很明顯,哪怕是府兵,將士們認準的是將軍,如今他們認可朝廷和父皇,那是因為父皇年輕征戰的結果。”
“可若是三代之後呢?這些軍中將領還會認可朝廷和皇帝嗎?”
“何況,皇子各個嬌生慣養,一不會打仗,二不懂農事,還惹是生非,幾代之後百姓對皇室的怨念加深,也就代表著府兵們不服朝廷和皇室,只服將領,這對大唐而言,難道不是致命的嗎?”
“如今大唐的問題出在了世家對朝廷插手太深,士族對軍隊插手太深,完全沒有普通人晉升的渠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日後會出現的問題,那就是皇子游手好閑光靠朝廷和百姓供養,遲早會出大亂子。”
“所以今日兒臣和代國公所說的,一是解決北方之亂,這是當下父皇該做的豐功偉績,千古一帝的標準。”
“二是把那些心不向朝廷和皇室的士族都揪出來,以防他們日積月累根基太深。”
“三則是給軍隊換血,實行三大紀律和八項規定。”
聞言的李世民蹙眉。
不得不說,李承乾說的都是很關鍵的問題。
皇子嬌生慣養,不懂軍事呵呵農事,日後和廢物沒有區別。
光靠朝廷和百姓供養,遲早出大亂子。
可那再怎麼說也是他的兒子和弟弟,總不能不管吧?
李世民還是有些猶豫。
看著面前的李承乾,他忽然眼前一亮道“那你說說,皇子不懂軍事和農事,該如何解決?讓皇子為大唐效力?”
這算是考驗,看看李承乾這個未來的帝王是如何解決問題。
而李承乾听後,心中冷笑老登就是老登,套自己話。
但對大唐有利,李承乾也不是小氣之人。
直接道“很簡單,皇子需要學的不是儒家,歷朝歷代證明,儒家只是之前王朝統治需要的一種手段,並非是真正的讓天下百姓讀書識字,不然也不至于普通人根本讀不起書。”
“那麼皇子從小學的是讀書識字,到了八歲九歲之後,就要發展皇子的特長。比如恪兒,他喜歡研究一些新東西,那麼就讓他跟著墨家等老師傅去學格物,格物興國,給大唐研發厲害的武器不是很好嗎?”
聞言的李世民微微頷首。
確實,這一點他也發現了,李恪在這方面興趣很濃,而且干的也不錯。
李承乾緊接著道“再像青雀,這胖的打仗肯定不行,那麼就要發展文學,專門繪制一些簡單易懂的書籍,編撰書籍就非常的適合他。每一本書籍背後,都可以寫上青雀的名字,這也是一種千古留名的傳承不是?”
好像很有道理的樣子,李世民如此想著。
看著李世民連連頷首的樣子,李承乾心中又是一陣冷笑。
打算好好拍拍這個老登的馬屁。
“父皇,您想想,這些神器都有恪兒的參與,天下書籍編撰都有青雀的參與,父皇您又平定了千年難題北方之亂,保障大唐萬世基業的延續,您這功績是不是堪比千古一帝?誰還敢說您玄武門咳咳咳。”
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李世民原本听的心情舒暢,可最後玄武門三個字,直接觸發了他內心的逆鱗。
但沒有發火,而是直勾勾的看著李承乾。
覺得話糙理不糙,真如李承乾所說,自己兒子在各個領域都千古留名,那麼他這個皇帝還不能成為千古一帝?
平定北方。
沒錯,要做千古一帝,就要為後世積福,平定北方。
打不過又怎麼樣?
那就找人研發武器。
就這樣,父子倆在崇教殿聊了一夜,聊得李承乾不停打哈欠。
要不是面前是大唐皇帝,他可能就要罵娘了。
等清晨,李世民神清氣爽的走出崇教殿,一點沒有熬夜後的疲憊,而是容光煥發,獲得了新生一般。
看的張阿難驚奇無比。
自己熬了一夜黑眼圈都不知道多重了,怎麼陛下依舊如此精神,而且似乎哪不一樣了。
可跟在後面的李承乾卻跟被吸盡了精氣神一般,濃重的眼袋,憔悴的面龐,微微佝僂的背脊。
“恭送父皇。”
“恭送陛下。”
李承乾和王泉等內侍都對著李世民的背影喊道。
“哈哈。”李世民哈哈一笑,就像是剛娶了媳婦一般的高興。
等他離開後,王泉有些心疼的道“太子殿下,要不要歇息?”
這陛下太不知道心疼太子殿下了。
怎麼能跟太子殿下聊一夜,看太子殿下憔悴的。
“嗯嗯。”李承乾早就想睡了,如今听著王泉的話,連連點頭。
迫不及待的就在崇教殿的椅子上睡下了。
都不想著去寢殿了。
王泉心疼的給李承乾蓋上一件衣裳。
天氣並不冷,馬上就要進入炎炎夏日了,一件衣裳足夠了。
而離開的李世民在馬車上對張阿難道“張阿難,去給朕找魯班的傳人和張衡的傳人。”
“啊?”張阿難一愣。
這魯班的傳人和張衡的傳人?
他們可都是鼎鼎有名的工匠世家,早就退隱山林了,去哪找啊?
李世民看張阿難為難的樣子,蹙眉嚴肅道“不管如何,都要找,哪怕掘地三尺。發布皇榜,只要魯班和張衡傳人消息者賞百貫,直接找到人者賞萬貫。”
“但若是冒充者,欺詐者腰斬。”
“喏。”張阿難連忙答應。
不知道陛下和太子殿下聊了什麼,但要尋找此二人,肯定非同小可,不敢馬虎。
李世民神清氣爽的去上朝。
可上來就有人彈劾李承乾,李世民一概和稀泥 ,不想讓這群人打擾自己一日的好心情。
什麼七國鄰邦,李世民現在是飄了。
為了自己的千古一帝,不止要滅了七國,還要好好教育自己的兒子。
可如今幾個孩子都不在長安城,只能作罷。
听說彈劾李承乾的原因竟然是昨夜在代國公府說的那些話,李靖有些緊張。
但發現陛下竟然在和稀泥,李靖略微有些詫異。
但也想通了,恐怕是太子殿下那邊起了作用。
引得不少武將下朝後都去找李靖打听到底是怎麼回事?
難道太子殿下真要攻打七國鄰邦?
看陛下的意思,似乎並不反對啊。
李靖給了幾位同僚一個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眼神。
聰明的武將已經看明白了。
各個摩拳擦掌,看來又到了他們武將立功的機會了。
喜歡穿唐記太子的逆風翻盤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穿唐記太子的逆風翻盤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