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宵禁去了代國公府的事情已經傳開。
而且還是大門敞開。
但議論之事只有位高權重的人知曉,比如李世民、長孫無忌等人。
他們在各個府上都安插了探子,當然代國公府是肯定有他們自己的人。
立政殿。
李世民正準備和長孫皇後歇息,不料張阿難匆匆的通報了此事。
“陛下,太子殿下去了代國公府,和代國公聊了足足一個多時辰。”張阿難稟報道。
聞言的李世民和長孫皇後表情有些難看。
一個太子,一個軍中特別有聲望的帥才,這不得不讓李世民和長孫皇後慎重。
但希望是自己多想,畢竟是自己兒子,不願意往最壞的事情上想。
可若是李承乾有什麼異動,有李靖的支持,李世民又不能不擔憂。
“具體聊了什麼?”李世民蹙眉問道。
張阿難復述了探子報上來的話“陛下,安插在代國公府的錦衣衛匯報說太子殿下與代國公聊的是如何平定北方。”
平定北方?
這讓李世民有些不解。
“突厥不是已經平定了嗎?難道草原十八部有異動?”
若是如此,李世民不得不慎重了。
張阿難卻搖了搖頭道“陛下,不是草原十八部,也不是突厥,而是整個北方。”
整個北方?
這四個字讓帝後二人倒吸了一口冷氣。
整個北方不就是薛延陀、回紇、韃靼、韋室、高句麗、新羅、百濟嗎?
難道李承乾是想?
若是放在之前,李世民肯定不會這麼想,可如今李承乾表現的戰爭欲望,他不得不信,李承乾確實是想攻打整個北方。
“陛下,太子殿下和代國公聊得是後,代國公府的府門敞開,恐怕不止是錦衣衛的探子知曉此事,朝中不少大臣都收買了各個國公府的一些下人,想必明日此事就會傳開了。”
嘶~
長孫皇後一听這消息,差點雙眼一黑暈過去。
這事傳的長安城沸沸揚揚,豈不是那些小國都知道了。
若是知道大唐太子對他們有吞並之心,那後果,長孫皇後有些不敢想象。
李世民也知道事情的嚴重性,想了想李承乾去代國公府之前來找了皇後,他便扭頭詢問道“觀音婢,太子來你這兒有說過這事嗎?”
細細一想,長孫皇後微微搖頭“並未曾提起此事,只是和臣妾聊了吐谷渾一些趣事。”
“哼。”
李世民直接冷哼道“這逆子簡直是吃了豹子膽,竟然敢有這樣的想法,就算有,跟藥師談論的時候就不知道避諱一些?還敞開府門,就不怕被人听了去嗎?”
傳到別人耳里,後果多嚴重?
豈不是給了薛延陀、回紇、韃靼、韋室、高句麗、新羅、百濟聯合到一起的機會。
哪怕是大唐再如何強大,一口氣滅了七國,怎麼可能?
真當他是秦始皇不成?
李世民立即詢問張阿難“能不能立即封鎖消息?將代國公府那些暗探全”
話沒說完,可眼神的凌厲已經告訴張阿難,陛下是不打算留活口了。
可這事比較難,張阿難搖頭道“陛下,此事恐怕已經傳到了朝臣的耳中,封鎖消息不太可能。”
听見這回答,李世民一陣煩躁。
本來心情極好的以為自己能安穩睡一覺,可誰曾想李承乾惹出這等禍端出來?
長孫皇後冷靜下來,坐在一旁蹙眉冥想。
忽然道“陛下,承乾如此做,會不會另有原因?”
另有原因?
“什麼原因?”李世民隱忍著怒氣道。
長孫皇後看李世民這惱火的樣子,抿了抿唇,強行解釋道“承乾明知此事不可為,可為何又要敞開府門來談?會不會故意如此說?”
額
這麼一說,李世民也反應過來了。
李承乾傻嗎?
若是沒有展現驚人天賦時候的李承乾,李世民或許會覺得李承乾是個傻子。
可商賈之道能讓李承乾玩兒的爐火純青,明顯就不是傻子。
多次戲弄世家,已經很說明問題了。
那麼李承乾為何這麼做呢?
李世民想不明白,而是扭頭問向長孫皇後“觀音婢,你可想到了什麼?”
聞言,長孫皇後也不確定的道。
“陛下,臣妾不敢確定,但承乾這一舉動,讓臣妾覺得,這就是承乾故意為之。”
“故意為之?”李世民更糊涂了。
這事可是涉及了幾國邦交,到底是什麼事情,能讓李承乾故意為之?
又或者是挖坑讓人跳?
什麼人能讓李承乾挖這麼大的坑?
長孫皇後看李世民還未想通,便抿唇提醒道“關隴士族。”
關隴士族?
“觀音婢,你這是何意?”李世民不解問道。
帝後二人,嚴格的說都屬于關隴士族。
長孫皇後分析道“糧草一事是由舅父提出的,導致了承乾計劃才進行了一半,而五姓七望在東宮的打壓下,如今自顧不暇,承乾的目的是打壓關隴士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軍事關隴士族涉及的人不少,承乾的目的是利用這次消息,掃除關隴士族在軍中的地位,也不是不可能。”
嘶~
張阿難听後這個分析都倒吸了涼氣。
若真是如此,那太子殿下的心思夠深啊。
就連李世民也靜靜的在回想。
確實有這個可能,關隴士族大部分握有兵權,哪怕如今他手握天下兵馬,可管理兵權還是需要人去管理,那肯定是關隴士族武將世家比較合適。
同時李世民也是在消除大唐建立以來李淵給關隴士族太大權利的削減,可效果並不顯著。
李承乾把和李靖談論的事情故意散播出去,那麼關鍵的就是關隴士族。
若是關隴士族把消息透露給了薛延陀等國,李承乾就能有理由收拾他們。
李世民微微蹙眉道“可這代價會不會大了些?”
利用大唐敵對七國的消息,換取幾個兵權的關隴士族將軍,怎麼算都不劃算吧?
反觀長孫皇後看事卻比較奇特。
“陛下,難道就未曾想過,這消息只限于小部分人知曉,真假難辨。哪怕是傳去了七國,他們有心聯合,但也不會出兵大唐吧?”
不愧是母子。
想問題都如此的奇特,利用一個似真似假的消息,鏟除一些自己想要鏟除的人。
李世民都瞪大了眼。
總算知道李承乾的腹黑和手段從哪來了,原來都來源于長孫皇後。
長孫皇後聰穎,這是李世民一直都知道的。
可很少過問政事的長孫皇後每次都能夠給李世民解憂,但從未出過腹黑的主意。
如今李承乾的腹黑讓長孫皇後一語道破,李世民算是看明白了。
“去,傳太子。”李世民深吸一口氣道。
不等張阿難應聲,長孫皇後連忙道“陛下,夜深了,就算有何事明日再問吧,而且承乾日夜趕路,如今肯定歇下了,不如還是早點歇息吧?”
“可這事明日能來得及嗎?”
李世民越想就越睡不著,起身道“觀音婢,你懷有身孕不宜操勞,朕親自去一趟東宮,不把事情搞清楚,朕今日難以入眠。”
說著他便在張阿難和侍女的服侍下穿上了龍袍。
明黃色的龍袍,彰顯著此時大唐的權力。
夜色照在明黃色的龍袍之上,也同是李世民這位帝王為大唐操勞的心思。
長孫皇後沒說什麼,知道李世民自從當了皇帝,就沒有好好的休息過,有一些事想不明白就容易通宵達旦。
希望找了李承乾後,能夠解開自己心中的疑惑吧。
一刻鐘後。
李世民來到了東宮。
而且並未讓東宮的侍衛和內侍去通傳。
只是雙手負背和張阿難等人來到了崇教殿外。
發現了王泉。
“陛下。”王泉看見來人,一抹明黃色嚇得他雙眼瞪直,連忙行禮道。
李世民表情沒有變化,而是站在崇教殿外道“起來吧,太子還未歇下嗎?”
半弓著腰的王泉連忙回應“太子殿下還在看一些信件和賬簿,都是特區和大唐集團的賬簿。”
“嗯。”
聞言,李世民眼神微微眯起輕聲應道。
可內心卻觸動不小。
沒想到太子這麼晚了還不睡,雖然不愛學儒家典故,可行為卻讓李世民認為,李承乾是一個負責任的太子。
李世民揮揮手,張阿難便上前推開了殿門。
動作很輕,聲音弱不可聞。
待殿門推開足夠人進去,李世民便抬起了手。
張阿難立即心領神會的讓給了位置。
恐怕是陛下不想打擾太子殿下。
李世民確實是如此想的,走進崇教殿,除了燭火微微的亮光,偌大的崇教殿都籠罩在了黑色之中。
而李承乾的書桌和甘露殿的擺設不同。
甘露殿的龍案是正對著殿門。
但崇教殿內的書桌和書櫃被安置在了右側靠窗的位置,左右兩邊都有巨大的書櫃擋著。
怪不得剛才推門進來,李承乾竟然都不知道。
李世民走過去,竟然發現李承乾趴在書桌之上寫什麼。
等靠近後,人影覆蓋了李承乾的火光,後者沒好氣的道“王泉,沒見擋住孤的光了嗎?”
話畢,未听見人回答,而人影依舊在。
李承乾沒好氣的回過頭,發現了一抹明黃色,瞬間瞪大了眼。
“父父皇?”李承乾緊張的不是李世民皇帝威嚴,而是害怕自己做的那些事,惹了李世民生氣,然後特意深夜來東宮教育自己。
竹筍炒肉的味道,已經若隱若現了。
李世民沒理會,而是依舊盯著李承乾書寫的東西看。
嗯,一副嫌棄的味道。
字太難看了,還不如他當初學寫字時候好看。
但內容卻讓李世民覺得非常有意思。
簡單易懂的大白話。
主要提及的就是運糧草一事。
江南河道擁堵,運力有限,那就新建造一部分船只,將糧草直接從林邑運往登州。
另讓公孫達前往登州,建造一個大型碼頭。
將登州成為大唐的第二個糧食中轉站。
看著李世民一直不說話,李承乾十分警惕,用右手蓋住了自己剛剛所寫內容。
看到一半,李世民覺得莫名的有些不爽。
但看李承乾如此用功,他也沒有來時的怒氣,而是雙手負背的站在原地與李承乾對視著。
良久後,才開口問道“太子,今日你去代國公府意欲何為?”
喜歡穿唐記太子的逆風翻盤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穿唐記太子的逆風翻盤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