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李承乾的主意,很快被李世民給否決了。
那時候大唐剛建立可以這麼弄,如今的大唐肯定不行。
要是被人知道了,大唐和海盜勾結,這名聲盡毀啊。
“不行。”李世民直接反對了。
李承乾無奈攤攤手“若是父皇不用這個辦法,那麼只能從穆斯林的商賈下手了。”
“不是說不行了嘛?”李世民微微蹙眉。
剛才房玄齡都說了,對商賈下手,其余的商賈還怎麼來大唐做生意?
李承乾卻說“父皇,兒臣也沒有說抓他們呀,如今大唐和大食國既然已經結仇,那麼順勢增長一下穆斯林商賈的賦稅,也在情理之中吧?”
“兒臣覺得凡是穆斯林的商賈,未來賦稅統一增長五成。若是有其余商賈夾帶穆斯林商賈的貨物,但凡查到,便禁止貨船進入大唐碼頭。”
這麼一說,大臣們眼前一亮。
並不能隨意抓人,漲賦稅也是可以的啊。
也算是出一口惡氣,誰讓大唐暫時也不能攻打大食國呢。
李世民也是覺得不錯,思思琢磨著。
不料李承乾繼續道“而且我們要給薩珊王朝釋放一個大唐和大食國結仇的信號,新增收的賦稅,大唐要全部用于鎧甲制作,不止薩珊王朝鎧甲,還要大食國周邊國度的鎧甲,價格可以低一些,但絕對要壓制大食國。”
“必要時刻,大唐可以派出小股軍隊,協助他們作戰。”
這一套不就是後世美利堅的做法嗎?
靠著倒賣軍備,成為了世界第一。
那麼大唐雖然如今已經是最強,可也不妨礙倒賣軍備啊。
長孫無忌卻立馬開口道“太子殿下,這恐怕不妥吧?當初賣給薩珊王朝鎧甲,那也是為了賺一筆,而且不影響大唐。”
“若是大量的賣鎧甲,那些國度聯合起來針對大唐又該如何?”
這話倒是給在座所有人提了一個醒。
報復大食國是要的,可也不能將大唐置于危險之中啊。
李世民也是贊同長孫無忌的話。
說完之後的長孫無忌,也是抿了抿唇。
雖然和李承乾協作過,但也不能拿大唐冒險。
李承乾自然明白眾人的想法,可那是當初的想法,但如今不一樣了。
蒸汽機研發成功了。
用不了十年,他覺得機床槍械肯定不是問題。
到時鎧甲便是無用。
把大唐如今的鎧甲賣出去,還能弄到一筆錢,難道不好嗎?
不然的話,等大唐有了槍械,周邊鄰國知道了,誰還高價買鎧甲?
“長孫尚書,此一時彼一時,如今大食國野心已經路人皆知,大唐想要安穩,必須要有人沖鋒在前。”李承乾指了指甘露殿那幅巨大的地圖道“大食國如今我們一點不清楚,唯一能夠肯定的兩個敵對國就是薩珊王朝和拜佔庭帝國。”
“了解到的一點信息就是大食國並未完成統一,可這些信息也是需要從薩珊王朝和拜佔庭帝國去了解,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如今我們對大食國知之甚少,如何百戰百勝?”
“想要和薩珊網查和拜佔庭帝國了解信息,只能結盟,那麼大唐山高路遠,結盟只能是軍械軍備,不是嗎?”
大臣們微微點頭,覺得李承乾說的很有道理。
可長孫無忌皺眉道“那太子殿下準備多少套鎧甲?”
這才是最關鍵的問題。
五萬?
十萬?
如今大唐的披甲率才不過七成,也就是六十萬大軍披甲率也就四十多萬。
所有人都看向李承乾,等待回答。
就連李世民也是好奇。
李承乾細細想了想,伸出了兩根手指道“二十萬套鎧甲,分五年時間售賣給他們。”
嘶~
二十萬套?
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冷氣。
若是有二十萬穿著大唐鎧甲的士卒來攻唐,那後果不堪設想。
听見這個數字,李世民都蹙起了眉。
“不行,太多了。”都不用長孫無忌反駁,李世民第一個反駁道。
長孫無忌跟著附和道“太子殿下你還是太年輕了,大唐與薩珊王朝、拜拜佔庭就算結盟, 難道大食國就不會聯合他們一起來攻唐嗎?”
“是啊,若是如此,那大唐又給鎧甲,又要面對三個強大的對手,豈不是情況很糟?”
“不止呢,還有西突厥你忘了?”
“何止西突厥,西域那些小國要知道有如此龐大的聯盟,恐怕也會聯合起來攻打大唐。”
“何況大唐周圍還有吐谷渾、高句麗虎視眈眈。”
。。。。。。。
在座一人一句說著,把情況越說越糟糕。
李承乾撇撇嘴。
這群老頭就是在這里杞人憂天。
以如今大食國的能力,根本不可能聯合起來這麼多人。
吐谷渾、高句麗別說他們不知道大食國和拜佔庭。
就算西突厥和西域諸國知道了又如何?
大唐兵鋒所向,聯合起來攻打大唐,也要掂量掂量他們自己的能力。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李承乾深吸一口氣,黑著臉說道“既然你們怕大食國聯合其余諸國來攻打大唐,那麼還談什麼?等著人家來打好了,黨仁弘被殺就被殺了,反正你們怕大食國,也就沒必要討論下去了。”
瞬間,全場閉嘴。
他們發現李承乾臉色實在難看。
李世民也是有些不滿這些討論的人,對李承乾說的話,也是覺得沒錯。
既然怕人家打過來,那還在這里討論什麼。
“太子所言不錯,既然怕,那不必討論了,只需要在這里等著人家打過來就行了。”李世民冷聲道,緊接著轉頭對李承乾道“但二十萬鎧甲,萬萬不行。”
“哪怕打過來,大唐也不能鎧甲。”
想了想,他伸出了五根手指道“最多五萬套,多了沒有,而且按照你的意思,分五年賣給他們。”
聞言,大臣們閉嘴了。
李承乾也沉默了。
五萬套?
大食國再過兩年就統一了,倒是別說五萬套,十萬套恐怕都不夠。
可李世民的堅決,他是知道的。
想了想,李承乾道“五萬套也可,但是不能單獨賣給薩珊王朝,支持薩珊王朝的同時,還要賣給拜佔庭帝國,而且準備出小部分,要了解大食國的信息,賣給大食國如今的對手,這樣才能利益最大化。”
參與人家內政這種事情,李承乾最喜歡做了。
“大唐和拜佔庭帝國從未有交集,所以需要派一個使臣前去,路程預計來回需要一年多,不知朝中哪位大臣願意前去?”
要出使拜佔庭帝國?
所有人都偷偷瞥了眼長孫無忌。
長孫無忌在薩珊王朝的經歷多多少少都听過一些,如此陌生的國度,還真是有些懼怕。
誰知道拜佔庭帝國會不會也來一個內亂。
到時他們可沒有長孫無忌那個腦子。
李世民也是盯著面前三省六部的官員,等著有人毛遂自薦。
可許久,都沒有人站出來。
一個個還低著頭。
這讓李世民有些憤怒。
堂堂大唐,竟然找不出來一個出使之人。
也不是找不出來,主要唐儉這個禮部尚書正出使倭國,都去了一年多了,還未歸來。
禮部找不出來頂事的人。
將軍該派的都派出去了,剩下的都是一些文人。
黨仁弘的事情才剛發生,他們也不了解拜佔庭帝國,還是小命要緊。
看著沒人站出來,李承乾只能點名了。
“此次出使意義重大,應從大儒中擇一人帶領使團。”
大儒?
李世民和眾人听後眉頭一蹙。
“太子,你心中有人選了?”
呵呵。
李承乾內心冷笑,當然有人選了。
“父皇,兒臣推薦國子監許敬宗。”
真以為許敬宗那點破事,他不知道。
之前是沒想起來,王泉跟他說這人的時候,李承乾還有些迷茫。
覺得自己似乎沒有得罪過許敬宗,為什麼到處的拉幫結派要跟自己作對。
忽然想起來武則天。
周武建立可虧不了許敬宗此人,沒有他,恐怕武則天也不能順利登基。
既然如此,李承乾覺得這人留在大唐是個禍害,那就丟出去。
要是命大不死,就繼續回來接受折磨。
要是死了,省了他費事。
李世民微微蹙眉道“許敬宗?此人詩詞不錯,可出使可行嗎?”
這話是詢問李承乾,同時也是詢問在場這些官員。
可沒人回這話。
要說不行,那麼出使有可能就落在他們頭上了。
可說行,他們也不能違心吧?
李承乾剛要開口之時,長孫無忌卻率先開口了,拱手道“陛下,臣以為許敬宗可行,出使必定要彰顯大唐威儀,許敬宗滿腹經綸,必定不會丟了大唐臉面。”
有些意外。
可細細想來,李承乾也就坦然了。
許敬宗和長孫無忌不對付,也不是一日兩日了。
最後還是許敬宗聯合武則天搞死長孫無忌的,說明仇怨肯定早就結下了。
而且還能夠賣他太子這個面子。
李承乾心中呵呵一笑,覺得長孫無忌倒是聰明,會順桿爬。
也只能怪許敬宗做人不行,得罪大唐第一老陰比也就算了,還要得罪他這個太子。
“父皇。”李承乾對著李世民拱手,打算添把火道“兒臣听完許敬宗此人禮儀周全,非常適合出使一職,而且為了讓拜佔庭帝國覺得大唐重視他們,官職還可以給許敬宗提一提,兒臣覺得中書侍郎就不錯。”
“勞苦功高,總要給人一些甜頭才是。”
中書舍人才四品,中書侍郎可是正三品。
最主要後者的權力要大多了。
從一個負責起草詔令的,變成一個一省次官,已經不是連升幾級的問題。
這是階級的跨越了。
三省六部的人也是張大了嘴看著李承乾。
不知道的以為李承乾要扶持許敬宗呢。
就連李世民都這麼覺得,終于到這一日了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太子要開始培植自己的勢力了嗎?
可這許敬宗是他秦王府十八學士之一,會听從太子號令嗎?
李世民想不通,但覺得李承乾說的有道理。
反正許敬宗若是出使歸來,提一提官職也應該,畢竟這麼多年了。
“可。”
在李世民同意後,這件事就敲定下來了。
在中書省的許敬宗還不知道自己已經被安排去了拜佔庭帝國出使,甚至還連升三級,成為了中書侍郎。
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
看見需要起草的聖旨後,許敬宗屬于心不甘情不願,可又推辭不了。
他是個官迷。
升官是好事,可這個出使卻讓許敬宗像吃了屎一樣的難受。
感覺太子是在報復他。
可他沒有證據。
最終只能吃下這個啞巴虧,開始著手出使拜佔庭帝國一事。
不止如此。
沿途,他還要去一趟薩珊王朝,談售賣鎧甲一事。
按照原有的價格,賣兩萬套鎧甲給薩珊王朝。
拜佔庭帝國也需要賣兩萬套。
另外的一萬套就是要從薩珊王朝和拜佔庭帝國問出大食國的對手,將之售賣。
前後這麼一弄,恐怕兩年都回不來。
許敬宗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聖旨都下了,說明沒有反駁的權力。
事後听聞長孫無忌也推薦了他,心中把太子和長孫無忌氣得要死,把這二人當成了這一輩子最大的敵人。
若是有命回來,一定死磕到底,不死不休。
喜歡穿唐記太子的逆風翻盤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穿唐記太子的逆風翻盤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