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唐記︰太子的逆風翻盤

第650章 兩度帖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90後 本章︰第650章 兩度帖

    就在李世民想不通的時候,便有侍女走進來匯報。

    “啟稟陛下,皇後殿下,韋貴妃來了。”侍女恭敬的行禮道。

    長孫皇後似乎猜測到了這樣的結果,將詢問的眼神看向了李世民。

    “陛下,韋貴妃來,恐怕也是為了此事。”

    如今李世民在這里,自然是要經過李世民同意的。

    “讓她進來。”李世民頷首道。

    沒一會兒,韋貴妃便帶著侍女進來了,後面還跟著幾個內侍抬著箱子。

    早就知道李世民在立政殿,她也不意外。

    “拜見陛下,拜見皇後殿下。”規矩禮儀很到位,韋貴妃知道自己的處境,所以對長孫皇後也是非常的敬重。

    她和楊妃那些不同,哪怕是隋煬帝之女,楊妃背後也是有靠山的。

    誰讓人家曾經是公主呢。

    而她只是韋氏的一個嫡女罷了,地位天差地別。

    李世民道“免禮吧。”

    對于韋貴妃,李世民倒沒什麼意見。

    不然的話,不可能李治和李慎在同一年出生,很明顯是長孫皇後有孕,無法侍奉李世民,只能由韋貴妃代勞。

    韋貴妃起身,低頭道“謝陛下。”

    “韋貴妃,這邊坐。”長孫皇後指了指自己旁邊的位置。

    “謝皇後殿下。”應了長孫皇後的話,韋貴妃便謙卑的坐在了她的身旁。

    長孫皇後溫柔的笑問“不知韋貴妃來本宮這是有何事?還是說後宮有何事?”

    立政殿終歸不屬于後宮,本是李世民居住的宮殿。

    可讓長孫皇後常駐,便說明了李世民對長孫皇後的重視程度。

    後宮那些人自然也明白這一點。

    伉儷情深的帝後,誰也動搖不了。

    長孫皇後身體抱恙,很多時候後宮的事都由四妃之首的韋貴妃操持,也算是盡心盡力。

    聞言,韋貴妃偷瞄了眼在這里的李世民,躊躇許久才緩緩開口道“今日太子送了不少禮到臣妾那兒去,說是給李慎的誕辰禮,可臣妾打開里面的東西一看,十分貴重,所以便來詢問皇後殿下可知此事?”

    再怎麼說李承乾是太子,也是未成年的皇子,一律歸長孫皇後管。

    更別說是她親兒子了。

    未成年皇子送如此厚禮,韋貴妃總覺得哪里不妥。

    “哦?是何貴重之物?”長孫皇後順勢問道。

    韋貴妃看了眼伺候自己的侍女一眼,緊接著剛被抬進來的箱子便就被打開了。

    被打開的那一刻,李世民和長孫皇後這對帝後視線看過去,僅僅就是一眼,直接目瞪口呆了。

    濃濃的銅臭味。

    里面竟然裝滿了金幣,沒錯就是金幣。

    和薩珊金幣差不多,但規格不同。

    估計是薩珊金幣後,李承乾融了重新鑄造的,沒有任何的文字。

    “這是太子送過去的?”李世民反應過來,第一時間詢問道。

    看著滿滿一箱的金幣,恐怕有個上千兩吧?

    一兩金十兩銀,一兩銀等于一貫錢。千兩金豈不是萬貫銅錢?

    韋貴妃尷尬的點頭道“是啊,足足一千兩金幣,這禮實在是太貴重了,臣妾實在是不敢收啊。”

    這說的好听點是豪橫,說的難听就是敗家。

    誰送個誕辰禮,送千兩金的?

    在大唐萬貫錢財已經是大唐萬里挑一的了,一出手就是萬貫,確實是有些多了。

    哪怕是後宮送禮,能送百貫之物已經是出手大方了。

    就是李世民賞賜一次,也不會賞賜千貫以上的東西,大多是名頭加一點小玩意罷了。

    長孫皇後看了看殿外,李治在休息的方向,瞬間覺得這親兄弟似乎有些不值錢啊。

    從李治出生到現在,李承乾還未送過禮呢。

    這送給李慎一出手就萬貫,長孫皇後覺得這里面沒有貓膩,她死都不信。

    李世民也察覺到了這件事的不尋常,朝堂之上剛責罰了李承乾,而且還是無厘頭的那種責罰,他怎麼還有心情轉身送出如此豪橫的誕辰禮?

    想了想,他開口問道“難道太子送來的時候,就沒有跟你說過什麼嗎?”

    韋貴妃一愣,好好想了想,最終搖頭道“太子是吩咐內侍送來的,只是交代了這是太子送給李慎的,便沒有多言了。”

    這神神秘秘的,弄的三個太極宮最有權勢的人都有些想不通。

    小禮物,韋貴妃還能收下,並且是開心的收。

    太子重視李慎,那是機緣,對李慎未來肯定是有好處的,做阿娘的肯定高興。

    可這萬貫錢財,韋貴妃不止不敢收,甚至還幻想到了很多。

    明顯不是給李慎的,而是送給她的。

    可送給她,這麼多錢,是為何呢?

    她一個後宮無依無靠的貴妃,要不是因為陛下和長孫皇後的看重,別說協理後宮了,不被人欺負都不錯了。

    李世民自己想不通,隨即看向了長孫皇後。

    察覺視線,帝後視線再次對上。

    長孫皇後抿著唇,思慮片刻才扭頭笑著對韋貴妃道“韋貴妃,這既然是承乾送給李慎的,你又是李慎的母妃便收下吧,給李慎存著,未來李慎不管是去封地又或者做什麼也是需要錢財傍身不是?”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這話一語雙關。

    雖然搞不懂李承乾的意思,但長孫皇後也是大度。

    不管如何,都會支持李承乾。

    听的李世民都睜大了眼,他這個皇帝省吃儉用的,這太子倒是大方。

    雖然是自己的兒子送給另外一個兒子,可這出手闊綽的程度,弄的李世民還是非常的吃味。

    韋貴妃也听出了長孫皇後的話外之音。

    不收是不成了,只有收下了才能讓長孫皇後安心。

    話外的意思是為李慎好,話里的意思是收下這筆錢以後封地可以用,不收這筆錢,難道是不想去封地嗎?

    作為皇子,日後封王不去封地,那講究就有些多了。

    何況這是皇後說出來的話,分量不輕,傳出去的話,恐怕李慎會讓人誤解和猜忌,甚至有人會拿今日皇後的話去彈劾李慎意圖不軌之類的。

    沒辦法,皇室就是如此。

    “那臣妾替李慎謝過皇後殿下了。”韋貴妃內心堵的得慌,但表面尊敬倚在。

    哪怕沒那個心,被人猜忌,也是不舒服的。

    長孫皇後依舊是那副寬厚的笑容道“韋貴妃說的哪里話,肥水不流外人田,都是自家人,自家兄弟送禮不就是左口袋進右口袋嘛。”

    又是一語雙關。

    韋貴妃一直非常佩服長孫皇後的口才。

    說話,要是不心虛自然听著是很舒服的話。

    要是心虛的人听了,總是會露出什麼馬腳。

    李世民也跟著說道“韋貴妃不必多想,觀音婢說的沒錯,都是自家兄弟,一家人不必太過計較,太子有錢,給點兄弟花花那也是應該的。”

    身為皇帝,怎麼會听不懂長孫皇後話中的意味。

    但他補充的這句話,韋貴妃听著就舒服多了,但語氣似乎不太對。

    好像在吃味。

    長孫皇後和韋貴妃對視一眼,瞬間明白了李世民在吃誰的味了,跟個小孩一樣的表情,讓她們二人抿唇憋笑。

    沒想到有一日太子能讓皇帝吃味,這要是傳出去的話,恐怕天下人都要代代相傳了。

    要是這件事被李承乾知道,瞬間就能想到晚年的李世民,絕對的是一個老小孩。

    跟李治的通信,能把周圍的大臣給笑死。

    ‘兩度得大內書,不見奴表,耶耶忌欲恆死,少時間忽得奴手書,報娘子患,憂惶一時頓解,欲似死而更生,今日已後,但頭風發,信便即報。耶耶若少有疾患,即一一具報。今得遼東消息,錄狀送,憶奴欲死,不知何計使還,具。耶耶,敕。’

    大概的意思就是李世民出征遼東高句麗,李治常常會寫信給他,可有兩次朝廷來信,不見李治來信,李世民擔憂的不行。最終李治來信了,說是太子妃染病,李世民這才安心,給李治回信我已經兩次收到朝廷送來的文書,卻還不見稚奴你的書信。阿爺擔心的要死。剛才忽然得到稚奴你的親筆手書,說太子妃病了,我的擔心害怕頓時消失了,就好像死而復生一樣,從今以後,如果你的頭風病發作,就立刻寫信告訴我。爸爸我如果生病,也會寫信告知你。今天得到遼東(高句麗)消息,抄錄一份給你。想你想得要死,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回去,要說的就這些。

    嗯,這就是著名的兩度帖。

    沒見過這個的人,李世民是高大的,偉岸的,七世紀最強碳基生物,東半球話事人,亞州州長。

    可看見這兩度帖之後,李承乾頓時覺得,李世民就是一個老小孩。

    但這老小孩卻未曾在自己穿越後如此。

    或許李世民的溫柔全都對待了長孫皇後,這屬于帝後二人的小秘密。

    在長孫皇後離去後,李世民悲痛不已,加之李承乾這個太子的所作所為,晚年的李世民覺得李治是他唯一的希望了,所以就像對待長孫皇後一般對待李治了。

    可惜帝後秘辛是無從得知了,而且李世民也不需要出征,也不可能給長孫皇後寫信。

    不然李承乾一定要親眼看看李世民的肉麻程度。

    嗯,吃不到狗糧的時候總是好奇,惦記。

    吃到了狗糧,就開始嫌棄,因為這狗糧不是自己的。

    一字賤。

    喜歡穿唐記太子的逆風翻盤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穿唐記太子的逆風翻盤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穿唐記︰太子的逆風翻盤》,方便以後閱讀穿唐記︰太子的逆風翻盤第650章 兩度帖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穿唐記︰太子的逆風翻盤第650章 兩度帖並對穿唐記︰太子的逆風翻盤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