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唐記︰太子的逆風翻盤

第600章 兩百萬貫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90後 本章︰第600章 兩百萬貫

    不得不說,李世民被李承乾給問住了。

    確實走完整個絲綢之路需要兩三年的時間,來回就是四五年的時間。如果按照李承乾的設想開闢海上絲綢之路,能夠將路程縮減至一年,那麼來回也就兩年時間。

    對貿易來說,肯定是有優勢的。

    李承乾看李世民不說話,緊接著說道︰“父皇,兒臣在廣州府和潮州特區已經開始建造大型的碼頭,一旦建成,光這兩個碼頭,一日吞吐的貨物將會是一個天文數字。”

    “大唐會迎來更繁榮的景象。”

    海上貿易是一個重大的收益方式,放棄了海上貿易,相當于放棄了外貿上的話語權。

    另外海軍。

    擁有強大的海軍,進可攻退可守,能夠掌握大海之上的話語權。

    哪怕一千多年後,還在論大海的掌控權。

    更何況是大唐如今這個沒有海洋霸主的世家,那麼大唐就一定要成為這個海洋霸主。

    李世民蹙眉,想到了什麼,看向了旋梯下的一層,可並看不見什麼。

    “這船能夠行駛的如此之快?”

    馬車的速度已經是不慢了,而這船竟然能夠比馬車還要快一倍?

    聞言李承乾先是愣了一下,沒想到李世民的腦回路竟然如此清奇,開始想著船的航行速度了。

    抿抿唇,李承乾帶著眾人重新回到了甲板上,指著已經收起來的帆道︰“此乃船帆,當船帆升起之時,無需人力,也可讓船行駛在大海之上。”

    “無需人力?”李世民傻眼了,不敢置信的看向高高直直的船桿。

    就連李淵和長孫皇後也是仰頭看向船桿的頂端,並沒有發現什麼奇特之處。

    更加別說那些皇子了。

    這個時候李恪忽然出聲問道︰“阿兄,是風嗎?”

    “沒錯。”李承乾給了李恪一個贊賞的眼神。

    沒想到只是微微提醒,李恪便想到了關鍵。

    李世民回過頭問道︰“恪兒,你說什麼?”

    被詢問的李恪縮了縮腦袋,不過在李承乾鼓勵的眼神中,說出了自己的見解︰“回稟父皇,阿兄剛才說此船帆可無需人力也可行駛在大海之上,可這船帆卻只是一根桿子,兒臣便想到了海風。”

    “海面上的風要比我們內陸上的風大許多,只要一塊巨大的布升起,那麼迎著風,便能夠驅使船只前進。風越大,速度便越快,這一點還是兒臣從軍旗上得到了啟發。”

    軍旗?

    所有人都看向了正在搖曳的軍旗。

    李承乾挑了挑眉,沒想到李恪的腦子如此好用,僅僅提點一句,然後看著軍旗和收起來的船帆便能想到這一點。

    不愧是李世民都要夸贊的兒子。

    同時也是慶幸,自己的對手是李泰而不是李恪,李恪是隋煬帝的外孫,帶著楊家血脈,永遠無緣皇位。

    不然他還真不是李恪的對手。

    玩權謀,他李承乾未必是李恪的對手。

    有今日的成功,完全是太子的身份。可這個太子的身份可以對任何人都下殺手,唯獨自己的兄弟不行,畢竟上面還有一個李世民在。

    所以說權謀之計並非李承乾擅長的,只是帶著一點上帝視角罷了。

    李世民立馬來了興趣,躍躍欲試道︰“來人,將船帆升起來給朕看看。”

    “喏。”身後的張阿難連忙領命。

    然後命人緩緩升起船帆,可船只卻絲毫不動。

    看的李承乾那叫一個大無語。

    李世民特意跑到了船沿旁去看,發現船身絲毫未動,蹙了蹙眉︰“為何這船未動分毫?”

    听見這話的人也是紛紛跑到了船沿邊去看。

    確實未動絲毫。

    長孫皇後抿唇偷笑,偷偷走到李承乾身邊道︰“承乾去,跟你父皇解釋解釋。”

    “不去,真笨。”李承乾不屑的冷哼了一聲。

    好在聲音小,不然的話恐怕一頓抽是少不了的。

    長孫皇後面色瞬間嚴肅︰“不許無禮。”

    看李承乾依舊是一副看傻子一般的表情,她也只能勸慰道︰“承乾,你不在長安的時候,你父皇還是很牽掛你的。你看看,最近你干的那些事,要是沒有你父皇支持,你能干下去嗎?朝堂之上都鬧翻天了,你父皇都給你壓下來了。”

    李承乾有些詫異的看向了長孫皇後,後者肯定的頷首點頭。

    確實,沒有李世民這個皇帝的支持,在大唐想要干什麼大事,非常的困難。

    何況自己還是太子。

    又是招募海軍,又是練兵,還造戰船,搞大炮的。放在其他朝代,哪怕是明朝那些個父子,恐怕皇帝老兒都要猜忌一番。

    太子謀反也不是沒有先例。

    而且他搞的這些東西,朝堂那些死對頭肯定找機會各種告狀,不搞死他這個太子,那些個權貴世家恐怕不會罷休。

    嘆息一聲,李承乾只能出聲道︰“父皇,如今長安城風平浪靜,無風,這船自然是無法行駛。”

    聞言,李世民有些尷尬的回頭,嘴角抽了抽。

    為了緩解尷尬,他只能抬頭望向巨大的船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可就在李承乾話音落下,有一股微微的東南風吹去。

    咯吱~

    船出現了咯吱的聲音,並隨之移動了起來。

    移動的非常緩慢,因為船身的晃動,站在甲板上的人也是搖晃了一下。

    李世民和那些皇子還好,李淵和長孫皇後一個不穩差點摔倒。

    還好有紅秀和王德旁攙扶。

    “怎麼回事?”李淵聲如洪鐘的問道,一股太上皇的威嚴瞬間展露出來。

    旁邊的士卒看了眼岸邊,連忙對李承乾拱手道︰“回稟太子殿下,船已經開始移動了.......”

    李承乾也看向了岸邊。

    確實,岸上的景象正在倒退。

    這可把下面的李君羨等人給嚇壞了,跟隨著貞觀號跑了起來。

    東南風越吹越大,船的速度也是越來越快。

    跟著跑的李君羨和金吾衛都有些追不上了︰“快,快上馬追。”

    金吾衛又調過頭去牽馬。

    而另外四艘戰船上的文臣武將看見這動靜,也是眼神一凝。甚至有些人腦中有了不好的想法,懷疑太子要行大逆不道之勢。

    還是楚二對大家解釋一番︰“應該是陛下想感受一下貞觀號新的驅動方式。”

    驅動一詞還是從李承乾那里學來的。

    潮州到長安的半個多月路途之中,李承乾也會跟大家講解了很多關于船的知識,都是未來的一些先進理念。

    未來的大唐也是需要配備這樣的戰船。

    只不過不知道是什麼時候。

    听見楚二的話,房玄齡連忙問道︰“那個楚團長,我們能不能追上去保護陛下?”

    周圍人聞聲,也是紛紛頷首。

    楚二無奈,只能下令升起船帆,跟上貞觀號。

    一陣晃動,船真的行駛了起來,文臣武將們都張大了嘴,吃驚不已。

    直勾勾的看著這個船帆。

    沒想到升起船帆,這船便能動起來。

    甚至還有人不信邪的去看了最下面一層,發現空無一人,並沒有人在劃槳,這才相信了船帆能夠驅動船只前進。

    貞觀號上。

    李世民雙手負背的站在船頭,站在這艘以他執政年號為名的戰船船頭。

    意氣風發的樣子,讓他對于未來的大唐更有信心了。

    如今不缺糧食,百姓豐衣足食,收拾了突厥,而且還得到了天可汗的稱號。

    雖然距離千古一帝還有很長的距離,可李世民覺得快了,未來史書撰寫他是千古一帝也是有可能的。

    李承乾抿著唇走上前,學著李世民的樣子雙手負背道︰“父皇,兒臣有一事啟奏。”

    回過神的李世民看了眼身後甲板上的人,除了張阿難之外,並沒有靠近二人,咳嗽一聲便道︰“咳咳,你說。”

    “父皇,兒臣希望能夠建立屬于大唐的海軍,未來不管是征伐高句麗,亦或者是跟大食國作戰,海軍是必不可少的。”

    “大唐的強盛,不止要在陸地上,還需要成為大海的霸主,這樣才能夠成為天下第一。”

    聞言的李世民詫異無比。

    這剛派黨仁弘去大食國出使,沒想到李承乾這邊已經想著跟大食國作戰了。

    不過李世民並沒有責怪李承乾。

    身為大唐太子,時刻提防是沒有錯的,而且還需要有充足的準備,不能打無準備之仗。

    但高句麗。

    李世民知道,自己想成為千古一帝,那麼就要洗刷隋朝三征高句麗的恥辱。

    “咳,你告訴朕,養活兩百艘戰船,需要多少錢,需要多少海軍?你別告訴朕你不知道,既然來找朕商議了,恐怕早就計算好了吧。”

    知子莫若父,李世民很清楚自己這個兒子的才能,雖然作戰喜歡用歪門邪道,可眼光還是非常不錯的。

    知人善用,知道很多他們都不知道的事情。到現在李世民還耿耿于懷那本書,李承乾所說的那本古籍實在是讓李世民每每想起都寢食難安。

    听見此話,李承乾眼中露出了狡黠之色。

    他老子就是他老子,這方面還是很懂的。

    “父皇,戰船使用更換,十年或者二十年一換,未來看需求再增加戰船的數量,主要的就是海軍,需要建立十萬海軍。因為海軍需要熟練,所以並不能采用府兵制,要采用募兵制,兒臣覺得不改變大唐府兵制的原則,募兵制可以放在特區進行。”

    “但特區並沒有指揮海軍的權力,十萬海軍每年可能需要兩百萬貫左右。”

    “什麼?”李世民听見這個數字,魂都快嚇出來了。

    整個大唐一年稅收才兩千萬貫,這海軍就要拿出來兩百萬貫。

    喜歡穿唐記︰太子的逆風翻盤請大家收藏︰()穿唐記︰太子的逆風翻盤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穿唐記︰太子的逆風翻盤》,方便以後閱讀穿唐記︰太子的逆風翻盤第600章 兩百萬貫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穿唐記︰太子的逆風翻盤第600章 兩百萬貫並對穿唐記︰太子的逆風翻盤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