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飛逝。
自從上次慶功宴過去,已經三個月了。
各國使臣回去之後,也是各種勸說自己的國王,加入聯盟國的提議。
不久後,都給大唐朝廷回了信,答應加入聯盟國。
太極宮早朝。
听唐儉匯報有多少鄰邦小國加入聯盟國,李世民臉上的笑容就沒有收斂過。
“好啊。”李世民高興地笑著,朝李承乾問道︰“太子,這個提議是你提出來的,如今他們都同意了,是不是也該拿出一份章程來了?”
打著瞌睡的李承乾忽然睜開眼,打著哈欠的從衣袖中拿出了一卷紙。
“父皇,章程兒臣早已經準備好了,如今只需要讓各國投票一處地方,便可以開展了。”
“好,快遞上來朕瞧一瞧。”李世民眼前一亮的說道。
沒想到李承乾早早的就準備好了。
張阿難走過來,接過了李承乾手中的章程,厚厚一沓。
一看就知道費了不少的心思。
“太子殿下有勞了。”張阿難笑眯眯的說了句,便轉身回去遞給李世民。
其余官員也是好奇的伸長了脖子在看。
想知道里面的內容。
李世民打開了厚厚一沓紙,上面首先就是關于聯盟國的耗資情況。
以各國大小為例,出資。
看見大唐需要出十萬貫,李世民眉頭瞬間緊皺。
再看看其余的小國,也就是高句麗出的多一些,需要五萬貫。
李世民抬頭不解的問道︰“太子,為何唯獨大唐要出十萬貫?”
十萬貫?
聞言的大臣們,紛紛倒吸了一口涼氣。
這可不是小數目。
李承乾撇撇嘴,不情不願的回復道︰“父皇,大唐出十萬貫,那也是因為大唐地方大,身為天朝上國總不能出的比那些小國錢還還少吧?”
“再則就是大唐出的多,聯盟國就要以大唐為中心,難道他們就不擔心大唐哪天不出錢,直接撤走了嗎?”
如此一說,好像是這麼回事。
李世民欣然笑了,他要的就是這種效果,讓別人覺得沒有大唐這天下就不會轉了。
緊接著往下看。
關于駐守士卒的問題,跟李承乾提議的一樣。
大唐出兵六千,其余各國都按照比例出兵,駐守聯盟國。
再就是一些規則。
里面詳細的說了投票的細則,足足看了一刻鐘,李世民才揉了揉眉心,微微頷首。
“太子這份章程做的不錯,唐儉,待會兒按照這份章程,快馬加鞭的送到各國......”
這個時候李承乾忽然插了一句嘴︰“父皇,此事兒臣已經讓人去辦了,順風鏢局分四路出發,已經趕往了各國。”
額......
朝堂之上瞬間安靜了下來。
李世民也是有些尷尬,最終為了緩解尷尬,哈哈笑道︰“好好,既然如此,唐儉便不需要再送了。”
“喏。”唐儉松了口氣。
這活雖然簡單,可也累啊。
那麼厚厚的一沓,少說要抄幾十份。
如今被李承乾干完了,他也能輕松一些。
緊接著李承乾再次拱手道︰“父皇,兒臣有事啟奏。”
“說。”李世民今日心情好,這天可汗的稱號,足夠他喜悅一年的。
加上聯盟國一事辦成,雖然小弟只有三十來個,可里面成員國可是有五十多個。
相當于大唐在聯盟國話語權越重,那麼就可以指揮五十多個成員國,這種成就恐怕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啊。
“父皇,兒臣想要下一趟嶺南和突厥。”
李承乾這番話,瞬間引起了滿朝轟動。
太子要離開長安,那可是大事。
“你說什麼?”李世民本來笑著的臉瞬間僵住了。
腦中歷歷在目,之前李承乾被人擄走的事情。
如今還要離開長安。
其實李承乾去嶺南,也是為了造船廠的事情。听說很快便有一艘船要下海了,需要他過去看看。
“父皇,兒臣請旨,下一趟嶺南和突厥去巡視。”李承乾深吸一口氣,恭敬地解釋道︰“兒臣身為太子,連大唐的江山都未走過,最遠只去了一趟江南,兒臣認為自己這個太子是不合格的。”
“所以請旨,下嶺南一趟。一是為了巡視魏師在嶺南的開荒,二是看看突厥境內歸順我大唐的百姓,生活如何。”
“深入民間,方知百姓所需;傾听民聲,才能為民解憂??。”
听聞這番話,李世民是有些心動了。
可他沒有立即答應。
因為李承乾出巡,不止是朝中的大事,還是皇室的大事。
首先長孫皇後那邊就需要詢問。
李世民微微頷首道︰“太子有此心,是好事。不過此事,還需過問你母後的意思,暫時不提。”
“是。”李承乾無奈,只能退回了自己的位置上。
可其它官員卻覺得李承乾下嶺南可沒這麼簡單。
五姓七望的官員和關隴貴族的官員紛紛對視,從其中窺見了一絲異樣。
他們在嶺南都沒有勢力,根本不知道魏征在嶺南搞什麼。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多次派人去,都被魏征給擋了回來。
詢問當地的鄉紳貴族,也是統一的回復,在開荒。
之前只是懷疑,想插一腳。可如今李承乾要下嶺南,那麼事情就非比尋常了。
如果不是很重要的事情,李承乾何必親自去?
下朝後。
李世民把李承乾叫去了甘露殿。
“說說吧,你親自下嶺南到底是為了何事?”天可汗就是天可汗,李世民第一感覺就是李承乾不會為了開荒的事去巡視。
再說魏征在嶺南開荒,幾乎三天兩頭有奏折上來。
斥責嶺南的一些官員不作為。
弄的李世民也非常的頭疼。
嶺南的官員,山高皇帝遠,本是流放之地,李世民自認為手伸不了那麼長。
名義上是歸大唐管轄,可嶺南屬于被放棄的地方,而且還有撩人作亂,並不適合發展。
要不是李承乾提議,李世民都想不到這些。
斥責可以,成批的罷免官員肯定是不行。
李承乾嘿嘿一笑,知道李世民猜到了什麼,便坦白道︰“父皇,嶺南造船廠來消息,再過一些時日我們的戰船就可以下水了,特意讓兒臣過去看看,有沒有什麼地方能夠改進的。”
“真的?”李世民雖然想到了,可听說這個消息還是意外的不行。
人直接從龍椅上站了起來。
“當然。”李承乾傲嬌的昂了昂頭道︰“有閻立德從旁協助,加上兒臣的圖紙,三月時間造好一艘戰船並非難事。只是目前沒有下水測驗過,所以還不能說完全可用。”
話中帶上閻立德,這明顯是給他邀功。
李世民听聞此話,立即明白了李承乾的意思,雙手負背的來回踱步︰“要是戰船造成了,那就要給閻立德立大功。可也不需要你親自去嶺南一趟吧?戰船難道就不能駛進內河?”
“這......”
關于這一點,李承乾還真沒有考慮過。
如此大的船,大唐如今的內河情況,他也不了解。
長江黃河肯定是沒問題,可這個內河......嗯,最起碼渭水肯定是不行。
李承乾拱手道︰“父皇,兒臣去嶺南,還有一事,便是嶺南撩人作亂,毀壞了不少的開荒田地,魏師正焦頭爛額,兒臣打算親率東宮六率去剿滅撩人。”
撩人作亂?
聞言,李世民眉頭緊鎖。
關于撩人作亂的奏折一年也不少,他根本沒多在意。
如今北方之亂已經平息,是時候收拾南方的撩人了。
李世民找出了撩人作亂的奏折,看了眼怒拍龍案道︰“簡直是放肆,真當大唐無人乎?”
奏折上,清晰的寫著,撩人作亂,嶺南新建的海軍損失慘重。
死傷數千人。
“張阿難,傳李靖......”
在李世民沒將話說完的時候,李承乾便插嘴道︰“父皇,李師年紀大了,這個時候去嶺南容易水土不服,還是兒臣帶兵前去吧。”
“兒臣不要多,只需要五千人,便能夠解決撩人之亂。”
自己這邊帶五千精兵,嶺南還有新訓練的上萬海軍,加上當地駐守的萬余人,足夠解決撩人作亂了。
雖然撩人喜歡山林穿梭,雷霆炮肯定效果不大。
但他有他的法子。
不解決這群撩人,嶺南便不會平靜,甚至會威脅到林邑。
讓撩人知道林邑有大批量的糧食,駐守的士卒還不多,絕對會去冒險搶奪。
李世民听著李承乾的建議,久久不語。
“你可有把握?”
“父皇請放心,兒臣有十分的把握,招攬一批撩人,消滅一批撩人,徹底解決嶺南之患。”李承乾信心十足的說道。
要把撩人全殺了是不可能的。
只能是招攬一批,殺掉一批。
要是能和睦相處最好,不能和睦相處,那麼只能把事情做絕了。
李世民表情為難。
良久後,回道︰“朕給你精兵兩萬,另派尉遲敬德、侯君集為左右將軍,听從你調令。”
!
這把李承乾都嚇了一跳。
意思是讓他主導這一場戰役?
還能命令尉遲敬德和侯君集這樣的名將。
看李承乾不說話,李世民冷冷一笑︰“是不是覺得朕這樣的安排不合理?你別搞笑的太早,看看這個再說吧。”
說著,將一份奏折丟在了龍案之上。
李承乾蹙眉,走上前,翻開奏折看了一眼。
發現是彈劾馮盎的奏折。
對于唐朝歷史,和小說迷的他來說,馮盎太熟悉不過了。
可最終馮盎並未謀反,可能有跡象,可人家膽子並未這麼大,李承乾也不會太過擔憂。
喜歡穿唐記︰太子的逆風翻盤請大家收藏︰()穿唐記︰太子的逆風翻盤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