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便是李承乾承諾要親自送陣亡將士骨灰去烈士陵園的日子。
說到做到,今日早朝,李承乾便沒有去,而是早早的站在了承天門舉行送葬儀式。
古人的送葬儀式非常繁瑣,需要做法事等等。
因為起的早,李承乾都快等的打瞌睡了。
圍觀百姓也是非常之多。
他們看著李承乾恭敬的站在一旁,身穿素衣,表示非常欽佩。
不少的學子都把李承乾當成了膜拜的對象。
特別是昨日的那兩首詩,瞬間火遍了長安城,還有昨夜宮中的大唐萬萬年舞台劇,不少人都搶著去購票,要去看看。
“真是太子殿下啊。”
“太子殿下說到做到,真乃君子也。”
“沒見太子殿下都身穿素衣嗎?看來,這不是做戲,太子殿下是真心的。”
。。。。。。
百姓之間議論紛紛。
身為皇太子,竟然身穿素衣給陣亡將士送行。
自古以來,聞所未聞,曠世古今啊。
有的文人覺得李承乾這做法有違皇家禮制,皇太子只能為三人披麻戴孝,一位是太上皇,另外就是陛下和皇後了。
如今雖然沒有到披麻戴孝的地步,可身穿素衣,已經是有違禮制了。
可百姓卻沒有這麼覺得,李承乾越這樣,便說明皇太子是心系百姓,愛惜將士之人。
更受到百姓的擁戴了。
“畢~英靈上路~”在道士們法事結束,大喊了一句。
李承乾立馬回神,親自舉起了靈幡,走在了隊伍最前頭。
從承天門走過朱雀大街,再從朱雀門走出長安城。
一路並未讓人代勞,全程都是自己走。
兩邊百姓也是紛紛讓開了道路,跟在了送葬隊伍的身後。
延綿數里。
看著李承乾額頭上都出了細汗,王泉心疼的說道︰“太子殿下,要不我來吧,您去歇歇?”
太子馬車一直在隊伍後面跟著,隨時做好讓李承乾休息的準備。
可李承乾卻搖搖頭,堅持舉著靈幡道︰“這是為大唐犧牲的英靈舉幡,怎麼能讓你來,孤親自來。”
話畢,他腳步又加快了一些。
從長安城出發,走到烈士陵園足足五十里路。
光靠走,這麼長的隊伍,恐怕要走一天一夜。
可不少的長安城百姓,依舊是跟著。
隊伍中不乏有英靈家眷,有的是小娘子捧著骨灰盒,有的是孩子捧著骨灰盒。
周圍全由東宮六率的將士護衛著,不讓其余百姓靠近,以免打擾到了這些英靈。
仿佛數千英靈就在身旁一般。
太極殿,朝會。
王 見李承乾不在,又開始搞事情︰“陛下,臣有本要奏。”
“講。”坐在龍椅之上的李世民強撐著身體道。
昨日喝的實在是太多了,今日又早早的起來,屬實腦瓜疼。
王 捧著笏板道︰“听聞太子殿下今日身穿素衣,將陣亡將士送往烈士陵園。按皇家禮制,皇太子是不能給平民送陵,哪怕是按朝廷禮制,也是不行的,還請陛下阻止太子殿下此番行為。”
聞言,李世民深深皺眉。
看了眼武將最前列,還真沒發現李承乾。
“張阿難。”李世民喊了一聲。
“臣在。”
李世民臉色有些黑,畢竟老子還沒死,他這個皇太子送什麼陵?
送也就送了,畢竟昨日答應百姓的,可是身穿素衣是什麼意思?
“去,把太子給朕喊回來,簡直是胡鬧。”
“喏。”
“陛下。”
就在張阿難應聲的時候,裴寂捧著笏板連忙站了出來道︰“太子殿下身穿素衣,並無不可。皇家禮制是披麻戴孝,朝廷禮制也未曾有名言,太子殿下不能給百姓送陵。”
“皇家禮制只是說,太子不可給太上皇,皇帝,皇後以外之人披麻戴孝,素衣並不算披麻戴孝。朝廷禮制說的是皇帝不能夠送陵,並未名言皇太子不能夠送陵。”
“況且太子殿下此事能攏聚大唐百姓之民心,臣覺得諫議大夫王 這是在胡攪蠻纏。”
王 一听,連忙上去跟裴寂嗆聲。
“裴寂,可朝廷禮制也也未曾明言皇太子可以送陵,皇太子是何人?怎可為平民送陵?”
一口一個平民。
這兩個字徹底刺激到了武將們。
秦瓊是第一個站出來的︰“胡說,那些都是為大唐出生入死的將士,都是為大唐丟了性命的將士,什麼就是平民了?”
“就是,俺看你王 就是閑操心,沒事找事。”程咬金看自己二哥都出來了,肯定是要力挺到底。
何況他也沒覺得太子做錯了什麼。
人家裴寂都說的那麼清楚了,人家太子也沒有越矩啊。
李世民听的本來頭疼的頭更疼了,看向房玄齡和杜如晦道︰“玄齡,克明,你們如何看?”
聞言的二人深深皺眉。
只能說制度不夠完善唄。
正常來說,皇太子確實不能夠給外人送陵,可皇室禮制並未寫如此詳細。
朝廷的禮制也未曾說過皇太子不能夠送陵。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這都是不需要提的規矩,只是沒寫進去罷了。
房玄齡捧著笏板出列道︰“裴僕射所言非虛,禮制之中確實未曾提及皇太子不能送陵一說,至于素衣......只提了皇太子除皇帝和皇後......駕崩外,不能披麻戴孝,並未提及不能穿素衣。”
听的李世民更頭疼了。
皇帝是誰?不就是他?
皇帝皇後都健在,怎麼就提到駕崩了。
怎麼感覺總有刁民想害朕?
“行了行了,此事既然禮制未提及,那就作罷。”李世民煩躁的揮了揮手,但有人提出來了,他也不能當沒事人,對杜如晦道︰“克明,關于皇室禮制和朝廷禮制這一塊,以後一定要寫明,寫的詳細一些。”
“喏。”杜如晦應道。
唉,又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差事。
王 眼珠子轉了轉,一計不成再生一計道︰“陛下,臣聞言太子殿下下令鴻臚寺使臣多留幾日,這似乎也有些不妥吧?”
嗯?
一听事關使臣之事,李世民重視了起來。
“到底怎麼回事?”
王 看李世民語氣冰冷,連忙勾唇道︰“陛下,今日鴻臚寺突然攔住了幾位準備回程的使臣,說是太子殿下下的令,臣想著,事關重大,太子殿下如此行事,說不好會惹得那些使臣不悅。”
昨日人家才給了你一個‘天可汗’的尊號。
今日你的兒子就攔著不讓人家走。
這事好嗎?
李世民當然也清楚這里面的事不小,掃向了唐儉,皺眉問道︰“唐儉可有此事?”
被提問的唐儉捧著笏板出列道︰“確有此事。”
“大膽。”
李世民直接吼道,指著唐儉道︰“太子糊涂,你這個鴻臚寺卿難道也糊涂了嗎?”
“這......”唐儉也是有苦說不出,苦瓜著臉道︰“陛下,太子殿下說暫留鴻臚寺內使臣幾日,有事需要商議。”
“之前接待使臣一事,陛下全權交由太子殿下處理,臣也不敢違抗啊。”
聞言,李世民眉頭皺的更緊了。
“有事需要商議?何事?”
“臣不知。”唐儉嘆息道。
李世民想到了李承乾好像說過,準備跟這些使臣做買賣,昨日都在忙或許沒時間說,今日又要忙著送陵,難道是打算之後說?
可也不能夠強留人家吧?
忽然李靖站出來道︰“陛下,或許臣知道一些。”
“哦?你說。”李世民挑了挑眉。
沒想到這事李靖知道原由。
李靖拱了拱手,回道︰“之前太子殿下曾說過,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所以外邦使臣的臣服基本都是表面,想要實現真正的和平,最好是創建一個聯盟。”
“聯盟?”李世民不解道。
“沒錯。”
李靖繼續解釋道︰“聯盟就是取一個名字,把周圍所有國家全都加入進來,獨立在任何國家之外。專門處理國與國之間的問題,就比如今日高昌攻打康國,那麼就由這個聯盟出面去談,如何和談不了,那就會請求各國出兵剿滅之。”
越听,李世民越糊涂了。
如今他是天可汗,讓周圍國家臣服大唐,難道不是這個道理嗎?
看李世民不理解,李靖卻道︰“太子殿下的意思是,臣服大唐,會引起人的反抗,誰也不願意做小弟。而聯盟完全是靠投票選舉,而且這樣一來國與國之間的聯系會更加的緊密,不管天下有多少個國家,但是在大唐周邊可以形成一個和平的圈子,哪怕有強國出現,也能夠一致對外。”
這麼說,李世民倒是理解了。
意思就是給那些小國一點顏面,別總當作小弟看。
通過聯盟,最起碼名義上人家不是小弟,事實上,大唐還是可以操控這個聯盟。
多了一道程序罷了。
“此事朕覺得完全沒有必要......”
喜歡穿唐記︰太子的逆風翻盤請大家收藏︰()穿唐記︰太子的逆風翻盤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