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長孫皇後不停的囑咐,來自母愛的教導,李承乾定是不斷點頭。
可回東宮之後,他就全忘了。
讓他對朝堂上那些老家伙恭敬,也要看配不配。
當然除了那些真正為大唐好的人當然不算。
若是那些世家和腐儒,就別怪他李承乾不給面子了。
天微微亮。
李承乾便被王泉喊了起來,一身起床氣讓他很不爽。
收拾完抵達太極宮之時,他看誰都不順眼。
眾官員注意到李承乾的到來,也是紛紛拱手行禮。
特別是五姓七望的官員在拱手的時候,嘴角還帶著冷笑。
李承乾面對這些世家之人,更是沒好臉色。
要不是這群人,他現在恐怕還在被窩里做著自己未來三宮六院的美夢。
哼。
面對李承乾冷眼,世家官員並未生氣,甚至還有洋洋得意。
魏征和李靖看了眼世家之人,走到了李承乾身邊。
不管怎麼樣,他們也是太子老師。
李承乾第一日上朝,他們還是需要叮囑一番。
“太子殿下。”
“太子殿下。”
“魏師,李師,早啊。”面對兩人,李承乾還是比較客氣的。
未來他還需要二人的助力。
魏征頷首,眼角瞥了世家一眼,提醒道︰“殿下,世家之人上奏此事,恐怕沒有如此簡單。還請殿下上朝的時候盡量少說,多看。”
“若有事,老臣自會站出來。”
聞言的李承乾有些詫異。
沒想到大唐第一噴子,如此幫自己。
史書上魏征可不止懟李世民,彈劾太子的也不少。
總不能因為現在是自己老師就開始偏心了吧?
李靖這個時候也附和著說道︰“殿下,魏大夫說的沒錯,如果世家刁難于你,千萬別沖動。特別是他們讓殿下接什麼事,萬萬不可答應。”
這也是李靖最擔心的。
只要太子不沖動,陛下肯定不會給未及冠的太子安排什麼任務。
李承乾自是知道兩位的好意。
“學生謝過老師,還請老師放心,學生並不是傻子。世家此等小伎倆,學生早就識破。”
沒錯,李承乾認為世家這等行為就是捧殺。
各種吹捧,等人廢了,就是他們出擊的時候。
或許之前的李承乾會上當,可這些世家猜錯了,畢竟他已經不是歷史上那個造反失敗的李承乾了。
魏征和李靖對視一眼,松了口氣。
“那就好。”
宮門打開。
百官紛紛涌入。
進入太極殿,李承乾發現他們都有自己的位置,但他卻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身為太子肯定是比百官高一個位置。
可到底是左邊還是右邊?
左邊是武將,右邊是文官。
按照李承乾的心思,他還是比較喜歡武將這邊。
想了想,他還是走向了武將這邊。
看著一張張熟悉又陌生的臉,李承乾臉上帶著笑意,跟大家都點了點頭。
特別是程咬金,咧著大嘴,一臉諂媚的表情。
李承乾嘴角抽了抽,總覺得程咬金饞自己的身子。
走到了河間郡王李孝恭和代國公李靖的面前,李承乾二話不說就站在了二人前面一個位置。
這一動作讓太極殿內的文武百官臉色都有些怪異。
在這種老狐狸扎堆的地方,李承乾這舉動,讓他們心思活絡了起來。
第一個想法就是,太子親近武將。
大唐七成以上的武將都是李世民的支持者,太子如此行為,確實有些奇怪。
父子是冤家。
何況在皇族,皇帝和太子天然是對手。
“陛下到。”
還未等百官想通,就傳來張阿難那奸細的嗓音。
李世民一臉威武霸氣的走到了龍椅上坐下。
忽然在視線中出現了一個小個子,他看了過去,發現是李承乾愣了愣。
這才反應過來,今日起太子第一日上朝听政。
可……怎麼站在武將這邊?
張阿難也注意到了李承乾驚訝了一下。
“拜見陛下。”
文武百官紛紛捧著笏板彎腰道。
李世民回過神,也不在意李承乾的站位,這種事情在朝堂也不好說。
當他準備說免禮的時候,太極殿突兀的傳來了一道稚嫩的聲音︰“拜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額……
整個太極殿落針可聞。
所有人都看向了李承乾這邊。
因為整個太極殿,也只有李承乾的聲音最有分辨度。
李承乾自然知道萬歲一詞在貞觀時期還未出現。
第一次上朝,總要露個臉。
李世民卻琢磨了一番,對于萬歲一詞不知道沒什麼,特別喜歡。
可當著百官的面,他又不能表現出來。
“太子,這是何意?”
李承乾驕傲的昂起了頭,掃了眼文官隊伍里的某些人,一臉得意之色。
朝李世民拱手道︰“父皇,皇帝象征著權力和地位,自然不能與百姓相比。百姓活百歲已經是極限,那麼皇帝當然是活萬歲才能夠彰顯地位。”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兒臣內心希望父皇萬歲,第一次上朝一緊張,便將心里話喊了出來。”
武將們听了這解釋,紛紛頷首覺得有道理。
可文官那邊就精彩了。
有人贊同,有人嘆息,更甚有人是一臉不忿。
不憤的那群人當然不需要說是誰。
“好好好。”李世民很開心,雖然知道萬歲不可能,但李承乾這番解釋,他很滿意。
這個時候,魏征忽然捧著笏板站出來。
“陛下,太子心系陛下,若以後稱呼陛下加上萬歲,想必也能將今日太子之孝心流傳萬年。”
身為太子老師,這個時候第一個站出來,很明顯是力挺了。
大唐第一噴子在這里,你們要欺負太子,那就要掂量掂量了。
李靖也是心領神會的拱手道︰“臣附議。”
“臣附議。”
“臣附議。”
……
武將這邊本就覺得有道理,有人站出來,他們也是二話不說力挺。
一瞬間站出來大多數的人。
唯獨王 等人,咬牙切齒的盯著李承乾的背影。
哪怕是長孫無忌,也是有些意外看著李承乾。
不是說陛下和太子不和睦嗎?
怎麼第一日,太子就舔上了?
消息有誤啊。
“好好好,豆盧寬何在?”李世民滿臉笑意的喊了一聲。
“臣在。”豆盧寬出列。
李世民指了指豆盧寬︰“著禮部將此事記下,以後上朝便如此喊。”
“諾。”
對于李世民登基後的願望就是做千古一帝。
今日之事,能夠流芳百世,他求都求不來。
“好了,諸位愛卿今日有何事啟奏?”李世民說這話的時候,笑意絲毫未減。
看了眼李承乾非常滿意。
可在滿意也不能耽誤朝政,特別是這種時候,絕對不能得意忘形。
忽然杜如晦捧著笏板站了出來。
“陛下,江夏郡王傳來軍報。突厥已退,伏首突厥戰俘三千余,該如何處置。”
李承乾一听俘虜,眼前說了一亮。
瞌睡來了,就有人送枕頭。
就在他發愣的時候,李世民開口了︰“克明,以往如何處置?”
杜如晦想也沒想的說道︰“以往為彰顯我大唐禮儀之邦,大國風範,禁止殺俘,戰事結束便會將人放回部族。”
“既然如此……”
李世民也沒在意,正打算同意這樣的做法,李承乾忽然站了出來。
“陛下,臣有不同意見。”
所有人也是看向了李承乾。
俘虜以往都是放回去,因為大唐糧食有限,不放回去,又不能殺俘,總不能留著消耗糧食吧?
魏征和李靖也是驚了一下,不知道李承乾想干什麼。
放俘虜已經是大唐軍隊的傳統了。
而世家等人露出了冷笑,這種事情太子都要站出來反對,沒事找事。
不過他們讓太子上朝听政,不就是希望這種事發生嗎?
“哦?”李世民眉頭緊皺,看著李承乾跳出來,有些不悅。
因為這事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把人放回去。
可現在太子跳出來,他身為皇帝也不能堵住李承乾的嘴︰“太子你說說,有何不同意見。”
李承乾思忖一番,才道︰“戰俘就應該接受審判,抓了放,放了抓,循環反復,最後損失的都是大唐的將士。”
“今日俘虜三千余,放回去了,明日三千人都會和大部隊來繼續劫掠大唐。”
“突厥俘虜的命是命,大唐百姓和將士的命就不是命了嗎?”
一番話說的有理有據。
特別是武將們暗暗握緊了拳頭。
這種情況也是他們最煩惱的,抓了放,放了抓。
循環反復。
“太子殿下,你說審判如何審判?”王 露出了冷笑出列問道。
李承乾看都不看王 那討厭的臉︰“大唐百姓犯了律法有官府審判,那麼大唐的俘虜,就該有朝廷審判。”
這……
在場之人听了之後,第一個念頭便是好像有些道理。
李承乾不顧大家的想法,雙手負背頭頭是道的解釋︰“我們可以成立一個軍事衙門,就在兵部名下。專門負責俘虜事宜。”
“比如一些將領,做了什麼傷天害理之事,該砍的砍,該罰的罰。欠債還錢,殺人償命天經地義。”
“大唐自詡天朝,那麼我們就有審判俘虜的權力。不然其他國家,其他部落心情好了來搶一番,心情不好來搶一番,將大唐當什麼了?”
說著,李承乾還氣憤的哼了一聲。
喜歡穿唐記︰太子的逆風翻盤請大家收藏︰()穿唐記︰太子的逆風翻盤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