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你說朕要如何做?”李世民的臉陰沉的能夠滴出水來。
朕就不信了,你還能有什麼辦法,讓全大唐的百姓都識字。
如果這事你要是辦成了,朕立馬就禪位讓你登基。
這話當然是李世民的心里話,李承乾是不知道的。
看李世民妥協了,李承乾這才正式的說出了自己的目的︰“父皇其實很簡單,如果把大唐的文字加入拼音,這樣讓百姓認識拼音,這些字百姓不就全認識了嗎?”
拼音?
李世民又是一陣迷糊︰“你所說的拼音又是何物?”
“拼音啊,很簡單的。”李承乾一只小手豎起了兩根手指,一只手豎起了大拇指和小拇指道︰“正常我們所認識的字有幾千個,常用的都有幾百個,但是拼音只有二十六個,只要讓百姓認識這二十六個拼音,自然就能夠認識所有的字。”
“嗯?”
李世民又是一陣迷糊,感覺李承乾就像是在說笑話,冷笑道︰“真有這麼簡單?”
“真的。”李承乾興致勃勃的說道。
就連旁邊的張阿難都捂臉了。
太子殿下,你這不是在說笑嗎?
只要認識二十六個拼音就能認識全大唐的字,這不是痴人說笑嘛。
李承乾發現李世民和張阿難一副不信任的表情,也是氣鼓鼓的道︰“父皇不信,可以讓國子監和弘文館的那群大儒過來,只要有他們的配合,我就能夠證明。”
國子監,弘文館?
那可是大儒的聚集地,說句不好听的他們那些人都是跺一跺腳都能夠讓大唐的學界顫抖的人物。
李世民懷疑的看向李承乾。
他可不敢讓李承乾在這群大儒面前胡說八道,玩小孩子的把戲。
可轉念想李承乾的話確實沒錯。
朝廷是父,百姓是子。
百姓不識字,確實是朝廷的錯。
李世民又想要相信李承乾能夠完成歷代皇帝完成不了的壯舉,又怕惹這群弘文館和國子監的大儒們。
現在已經和世家們對立了,如果再惹這群大儒,他這個皇帝基本上坐不安穩了。
“你確定?”李世民不確定的又問了一句。
李承乾重重點頭︰“確定以及肯定。”
“好。”李世民咬了咬牙,陰沉著臉道︰“張阿難,把虞世南、褚亮、許敬宗、孔穎達、褚遂良都給朕叫來,順道把魏征、房玄齡、杜如晦都傳進宮,今日朕倒要好好看看大唐的太子殿下是如何讓大唐百姓識字認字的。”
“是。”張阿難應了一聲,隨後看向李承乾,露出了太子殿下保重的眼神。
半個時辰後。
因為這些人都在辦公,所以來的也是非常的快。
“臣,拜見陛下,拜見太子殿下。”一群人拱手對李世民和李承乾問好。
李世民微微頷首,抬抬手道︰“都起來吧。”
“是。”
在眾人直起身之後,李世民這才問道︰“今日朕叫你們過來,你們可知緣由?”
帶頭的先是魏征︰“陛下,臣听聞太子殿下有辦法讓全天下的百姓都能夠識字認字,可是當真?”
“嗯,你們自己問他吧。”李世民嘴角帶著嘲諷看了眼李承乾,然後坐回了新款的龍椅之上。
不得不說,李承乾是非常懂得享受的。
以前李世民批奏折兩個時辰便腰酸背痛的,現在坐在這個新的龍椅之上,三個時辰才腰酸背痛。
嗯,好東西。
李承乾注意到李世民的眼神,嘴角抽了抽。
忽然發現李世民是在給自己挖坑。
不過這也是他提出來的,什麼坑都不怕。
後世每年幾百萬的大學生,不都是這麼學的嗎?
魏征用一種難以言說的眼神看著李承乾,試探的問道︰“太子殿下,可否當真。”
語氣已經告訴李承乾了,魏征希望他拒絕。
但李承乾卻自信的昂著頭︰“比真金還真。”
這話听得魏征眉頭一皺,差點拍腦門。
而房玄齡、杜如晦等人則是震驚的難以言喻。
那可是全天下的百姓啊,都識字認字,真的假的?
孔穎達身為孔子的......不知道多少代孫,激動地顫抖雙手道︰“太子殿下,到底是何法?可讓老夫一觀?”
“是啊。”就連虞世南這個唐朝著名的書法大家都興趣甚濃。
不止是他們兩人,許敬宗和褚遂良都是大唐年輕一輩中的頂梁柱,也是求賢若渴的看著李承乾。
誰要是做成這件事,足以青史留名了。
他們學了這麼多年,帶出來這麼多的學生,不就是為了讓天下人都能夠識字嗎?
雖然知道李承乾只是一個九歲的孩子,可既然李世民這個皇帝叫他們來,肯定是有把握的,不然不會輕易叫如此之多的人來。
李承乾知道大家急迫,問都不問的拿起了李世民的龍筆,在南崖村生產的白紙上寫了二十六個拼音字母,隨後在上面標注了不同的音符。
見此的李世民不但沒有責怪,還饒有興趣的看著上面的內容。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可是他完全看不懂,就像是天書一般。
“倒是跟琴譜有些類似。”
李世民的這話引起了眾人的好奇。
難道琴譜能夠教全天下的百姓識字認字?
太扯了吧?
李承乾寫完之後,送給李世民一個白眼,隨即拿起了白紙展示在眾人面前。
“這就是能夠讓全天下百姓都識字認字的東西?”
“老夫看著確實像琴譜。”
“這上面的符號不就是琴譜用的嗎?”
“那下面這些呢?”
。。。。。。
看著一群大儒討論了半天,都沒有討論出結果,李承乾有些郁悶。
這就是全大唐最有智慧的一群人?
看來讀死書,腦子都讀傻了。
李承乾抿抿唇開始解釋︰“你們跟我一起念︰啊,哦,額,咦,嗚,喻......”ps︰當然大唐的讀音和我們不同,不過大唐的讀音也是有拼音的,只是作者不知道罷了,哈哈哈。)
“啊、哦、額、咦、嗚、喻......”一群人跟小孩子一樣便跟著念了起來。
看的李世民和張阿難嘴角不斷的抽搐。
各位,你們可是大唐最頂尖的大儒,博覽群書,怎麼像是被一個九歲孩子當老師了?
李世民整個人三觀都被顛覆了。
喂,魏征,你可是懟天懟地懟空氣的,懟朕的時候你可不是這樣的啊。
喂,房玄齡、杜如晦,你們可是房謀杜斷,怎麼可以這樣?
喂,孔穎達,你可是孔子的不知道幾代孫,竟然被一個孩子教。
。。。。。。
在李世民震驚的眼神中,李承乾看著幾人說道︰“這些就是統籌天下文字的拼音。”
孔穎達用渾濁的老眼看著紙上的拼音,有些愣神。
“太子殿下,如何統籌呢?”
被提問的李承乾想了想,重新在紙上寫上大唐兩個字,還標上了拼音。
“就是這樣,用我剛才教你們的辦法拼起來。”
孔穎達听話的用剛才所學的拼音開始讀了起來︰“da tang?”
“大唐。”
“唉,真的行。”孔穎達開心的跟孩子一樣。
李世民也是愣住了,激動地從龍椅上站起來走到李承乾面前看著這兩個字。
可剛才他沒有跟著學,有些不知道怎麼拼。
“太子,來,你教教朕,這些怎麼讀來著?”
李承乾頓時無語,看李世民的眼神就像是一名老師看一名不听話的學生。
但是老師還是很有耐心的,李承乾指著二十六個拼音開始教了起來。
在李承乾教學的時候,其它人也沒有停著,跟著一起念了出來,就連張阿難也是從震驚中走出來,開始學習。
頓時整個甘露殿就傳出了︰
啊、哦、額、咦、唔、喻......
門外的內侍和侍衛都不太明白里面在干什麼,進去那麼多大儒,怎麼跟學堂念書一樣。
這一消息很快在太極宮傳開了。
長孫皇後听說甘露殿好像是學堂一樣在一起讀書,也是有些不太明白。
但有那麼多大臣在,她不太好過去,只能讓紅秀盯著甘露殿,什麼時候大臣們走了她再過去問問什麼事情。
學會了的李世民然後再去看大唐兩個字,很快就拼出來了。
不是他學得快,而是李承乾有引導性的教了他們這樣的讀法。
李世民︰“大唐,大唐,大唐。”
一連讀了三遍,他才心滿意足的微笑起來。
“諸位愛卿,你們如何看這個拼音?”
“陛下此法確實很好,讀起來也是朗朗上口。”房玄齡首先站出來夸獎一番,隨即就提出了疑問︰“雖然比以前我們讀書認字快了許多,可是如何傳到百姓之中去,這才是最主要的。”
大唐缺少的認字,而是教授認字的人。
普通的學子自己認識字,也不能夠全都教給別人。
因為學子之中,還有很多字不認識。
孔穎達這個時候也是站出來道︰“陛下,玄齡所言極是,此法雖好,可誰來教學呢?”
聞言的李世民也是愁眉不展。
提出的問題,也是最實際的問題。
李承乾倒是將紙放在了桌上,站出來說道︰“很簡單,百姓自學。”
“自學?”所有人眉頭都皺了起來。
難道百姓都跟他們大儒一樣,能夠讀一遍就理解嗎?
“沒錯。”李承乾拿起了龍案上的一份報紙道︰“孤打算跟報紙合作,將報紙上的所有字都標上拼音,然後再開一個新的版面專門講解這些拼音,讓百姓們自學。”
“大唐百姓窮,也苦。他們苦就苦在不識字,不認字,窮就窮在有腦子卻沒有條件去學習。”
“人和人都一樣,只是富人有條件學習認字,但窮人卻沒有條件,但誰又能保證窮人的腦子沒有富人聰明呢?這東西只有學了以後才知道。”
李承乾有些惋惜的說道︰“如果讓朝廷在大唐各處建立學堂,這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同時窮人未必有那個錢去讀書,那麼我們就將報紙發放到全大唐,讓全大唐的百姓都能夠認識字。”
“只要學會了拼音,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用空余時間去看報紙,相信大唐百姓用不了十年時間,從認字識字十不足一的情況變成五成。”
喜歡穿唐記︰太子的逆風翻盤請大家收藏︰()穿唐記︰太子的逆風翻盤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