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唐記︰太子的逆風翻盤

第50章 李承乾監考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90後 本章︰第50章 李承乾監考

    一個時辰後,馬周被請出了東宮。

    再回常何府上的時候,路上忽然踫見了幾個衣衫襤褸的學子,一看就是寒門出身。

    “你們听說了嗎?听說這次主持科考的是太子殿下。”

    “太子不是才九歲嗎?”

    “是啊,九歲的孩子,怎麼主持科考啊。”

    “唉,早听說有些學子已經投靠了世家的門下,我們又有什麼出頭之日呢。”

    “不是這樣的,听說這次科舉太子殿下為了防止作弊,制定了新的規定。”

    “那又怎麼樣,那些世家手眼通天,太子殿下才九歲,相處的辦法哪能跟那些世家比啊。”

    。。。。。。

    馬周看著漸行漸遠的幾個學子,听著他們討論的事情,李承乾的話猶如種種敲擊在他的耳邊。

    大唐,難道真的要掌控在世家手里嗎?

    九歲的太子殿下都知道反抗,他馬周難道真的貪生怕死?

    只為了一時的功勛名利?

    。。。。。。。

    很快,到了科舉的日子。

    地點安排在了國子監,長孫無忌和禮部尚書唐儉已經早早的就到了地方。

    “太子殿下還沒來嗎?”唐儉左右張望的看了看。

    長孫無忌頭也沒抬的皺眉道︰“還沒。”

    這是太子第一次奉旨辦事,身為親舅舅的長孫無忌心里也是沒底。

    雖然听著李承乾的安排認為很完美,可就怕臨時把事情搞砸了。

    聞言的唐儉也是跟著皺起了眉︰“馬上開始了,太子殿下怎麼還沒來。”

    看著滿屋子的禮部官員,唐儉有些焦急起來。

    真的是萬事俱備,只差太子殿下過來做做樣子,監考了。

    “太子殿下來了。”

    忽然有個人喊了一聲。

    緊接著所有人都站了起來,紛紛往門口的方向看去。

    一個孩子的身影出現在了大家的面前,不是李承乾還能是誰。

    “拜見太子殿下。”眾官員一齊行禮道。

    李承乾上前兩步,春風滿面的輕扶了一下長孫無忌和唐儉︰“舅舅,唐尚書不必客氣,快起來吧。”

    “是。”長孫無忌和唐儉隨著李承乾的話,站直了腰。

    身後一眾官員亦是如此。

    李承乾看了眼四周,呆頭呆腦的問道︰“開始考試了嗎?”

    “回稟太子殿下,還沒有,都在等您呢。”唐儉微微一笑。

    這讓李承乾小眉頭立馬皺了起來︰“等孤作甚?就按照你們之前的規矩開始就成,孤就是來做個監考,主要還是後面閱卷的事情,其它的照舊即可。”

    “是。”唐儉拱了拱手,很快就開始安排考官入場了。

    其中不乏一些五姓七望的官員和勛貴官員。

    在考官們出發之前,李承乾突然問了一句︰“都還記得糊名的要求吧?哪怕是你們考官都不能去查看試卷,讓考生開考之前寫上名字,然後用紙糊好名字,然後卷著上交,考官只負責監考不負責閱卷,都明白嗎?”

    “明白。”眾考官紛紛頷首。

    大唐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科舉,光考官都有百名之多。

    一個個監督,李承乾肯定是監督不過來的,而且朝中除了武將大多數是李世民的人,文官里面大多數還是世家的人。

    這一點就非常頭疼。

    真是人到用時方恨少啊。

    看著禮部挑選出來的官員,大部分都是膘肥體胖,平時肯定沒少吃。

    對于這種情況,李承乾也只是無奈搖了搖頭嘆息一聲︰“唉。”

    “太子殿下,是覺得有什麼不對嗎?”听著李承乾的嘆息,唐儉連忙問道。

    生怕哪里做的不到位,到時候惹得李承乾不滿,回到李世民那里告狀。

    旁邊的長孫無忌看李承乾一副憂愁的模樣,也是感到奇怪。

    “唐尚書不必慌張。”李承乾走到首位的蒲團上坐了下來,目光炯炯盯著門外道︰“想我大唐武將如雲,人才濟濟,為何朝堂皆是一群肚滿肥腸之輩?”

    “百姓緊衣縮食,而這群當官的卻是肚子滾圓,被外邦之人一看便知道大唐官員都是貪官之流。要是各個如魏師般正氣,又何來奸佞之人與外賊勾結呢。”

    听君一席話,便是一席話。

    唐儉完全沒有听懂李承乾話里的意思。

    是想表達當官的胖?老百姓吃不飽飯?

    可又為什麼扯到與外人勾結上面?

    難道光看人就能夠看出來此人是否與外賊勾結?

    唐儉沒听明白,可長孫無忌何等人物,怎麼會不知道李承乾的意思。

    表面上拿老百姓和外賊說事,無非就是在說世家沒一個好東西。

    最主要他長孫無忌也是世家之人......

    對此,他並沒有發表什麼意見,因為太上皇李淵立國之前也是世家,只不過沒有五姓七望那麼大罷了。

    而且現在李世民也痛恨世家,想要一舉消滅,奈何有心無力罷了。

    對此長孫無忌也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只要長孫家能夠在大唐保住地位就行。

    皇後是姓長孫、太子身上有長孫家的血脈,就已經足夠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

    太極宮。

    甘露殿內。

    長孫皇後憂心忡忡的看著李世民問道︰“二郎,為何一定要讓承乾去主持科舉,要是科舉出了什麼事該如何是好?而且承乾才不過九歲,雖然給科舉出了幾個建議,但我還是感覺有些不妥。”

    孩子是母親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

    剛听見這個消息的時候長孫皇後就不同意,被李世民三言兩語勸住了。

    可日子到了,長孫皇後听內侍過來稟報,說李承乾去了國子監,她心里就隱隱不安。

    長孫皇後可不是躲在深宮不問事事的女人。

    從晉陽開始,長孫皇後就一路跟著李世民這個馬上皇帝打天下,危險遇到了也不是一次兩次。

    更是李世民在外征戰,太上皇李淵稱帝的時候,她可見識了不少世家的手段,針對李氏皇族的,針對征戰的李世民都有。

    就算李世民當上了這個皇帝,還有不少世家反對,要不是開出了部分的條件,恐怕世家那邊都不會讓李世民這個皇位坐的如此安穩。

    李世民看著長孫皇後焦急的樣子,深吸一口氣也是嘆息道︰“觀音婢,承乾長大了,先不說貞觀犁給大唐農戶帶來了多大的便利。短短才一月時間,先是從古籍中找到了佔城稻這種一年兩種的種子,而且產量還比此時的糧食足足翻了兩翻。”

    “加上科舉改制之法也是承乾提出來的,朕和文武百官都沒有想出來,他都能夠想到,何嘗不是能力呢?”

    這些長孫皇後怎麼會不明白。

    可在她的心里,李承乾還是一個孩子。

    哪怕未來娶妻生子,長孫皇後依舊認為李承乾還是一個孩子。

    “可......”

    本來李承乾監考這事他這個做父親的心里也是有些緊張,現在听長孫皇後還要說什麼,李世民直接皺眉道︰“好了,觀音婢,此事就這麼定了,天子一言,就是聖旨,而且太子已經去國子監監考了,說什麼都晚了。”

    長孫皇後紅著眼眶盯著李世民,最終默默的低下了頭。

    兩口子就這樣在甘露殿等待著國子監那邊的消息,就算一旁伺候的張阿難也是小心翼翼的,不敢喘粗氣。

    旁邊一摞摞的奏章,李世民也只是選了幾本看,但怎麼也看不進去。

    不停的來回在甘露殿來回走來走去。

    長孫皇後見狀,抿著唇緩緩搖頭。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呢。

    擔心李承乾的心思,長孫皇後也是一點也沒有少。

    科舉改制的辦法是李承乾想出來的,世家已經恨死他了,今日要是在出點什麼事情,恐怕李承乾這個太子的位置都會搖搖欲墜。

    雖然李世民能夠壓下來,但世家也不是好惹的。

    這只是沒有觸踫到世家的底線罷了。

    一炷香。

    兩炷香......

    一個時辰。

    兩個時辰......

    咚!

    遠遠的地方忽然傳來了一道聲音︰

    “申初,但惜春將晚,寧愁日漸晡。”

    李世民立馬抬頭看向了外面,日頭已經開始西斜,連忙問道︰“張阿難,今日科舉是不是申初結束?”

    “回陛下,是的。”張阿難在旁邊拱手道。

    這下連長孫皇後也是連忙起身,張了張嘴,最後沒有發出聲音。

    相信李世民一樣很緊張科舉那邊的情況。

    作為皇後這個時候肯定不能越俎代庖的先提問。

    果不其然,李世民眼神如炬道︰“去,看看國子監那邊情況如何了。”

    “是。”

    張阿難領命,飛快的就小跑著出了甘露殿,找人去國子監那邊打听了。

    而李世民看長孫皇後一直擔憂不已,也是上前抓住了長孫皇後的雙手道︰“觀音婢,不用擔心,朕相信承乾。”

    “嗯。”被安慰的長孫皇後,深吸一口氣也是重重的點了點頭。

    其實她心已經平靜下來了。

    按照時辰,科舉都結束了,還沒有消息傳來,肯定是沒發生什麼事情。

    科舉第一日總算是安穩度過了。

    喜歡穿唐記︰太子的逆風翻盤請大家收藏︰()穿唐記︰太子的逆風翻盤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穿唐記︰太子的逆風翻盤》,方便以後閱讀穿唐記︰太子的逆風翻盤第50章 李承乾監考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穿唐記︰太子的逆風翻盤第50章 李承乾監考並對穿唐記︰太子的逆風翻盤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