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寧五年 八月初九 巳時
乾陽宮正殿
楊起頭戴翼善冠,身著明黃色過肩五爪團龍錦袍,端坐在御案後的寬闊龍椅上,楊起左手邊兩步外站著身著暗紫色錦袍,
手持白色拂塵的戴權躬身側立,而再往下,是分為上下兩層的御階,共有九階階梯,
再往下看,文武百官左右分立,當然,並不是所有官員都有資格朝的,有資格上朝的都是正五品以上官員。
戴權一甩拂塵,高聲說道,“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戴權話音剛落,就見左邊文官班列里,走出一人,這人身著紅色官服,手持白色玉簡,對著楊起躬身行禮,“啟稟陛下,臣有奏!”
楊起定楮一看,原來是禮部左侍郎曲輝,心里雖然奇怪,但還是想听听具體有什麼事,“奏!”
曲輝向前邁了兩步,微微抬起頭,臉上帶著一絲堅定與憂慮。
他清了清嗓子,聲音洪亮卻又不失恭敬地說道“陛下,臣近日憂心于天下百姓之教育。
如今我大秦雖國泰民安,然普通百姓大多不能讀書識字,致使民智未開。
長此以往,于國家之長遠發展不利。
臣以為,當針對不同年齡的孩子,不分男女,在各地增設私塾及學院,讓普通百姓家的孩子皆能有讀書識字之機會。”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頓時一片嘩然。
官員們交頭接耳,議論紛紛,那嗡嗡的聲音如同夏日里的蜂群。
楊起坐在龍椅上,眉頭微微一皺,目光在朝堂上掃視一圈,示意眾人安靜。
他看著曲輝,目光中帶著幾分審視,說道“曲愛卿,你所言之事,關乎國之根本。但此事牽扯甚廣,你且詳細說說,如何實施?”
曲輝連忙躬身,說道“陛下,可先于各州縣設立學官,負責統籌規劃私塾與學院之建設。
根據不同地區之人口數量與需求,合理布局。
對于師資,可從各地選拔有學識之人,給予一定之俸祿。
同時,編寫統一之教材,教授經史子集、算術、農桑等知識。
如此,可讓孩子們從小接受系統之教育。”
這時,右班文官隊列中,白發蒼蒼、歷來都是食古不化的徐御史站了出來。他雙手抱臂,眼神中滿是不屑,冷哼一聲道“曲大人,你這想法真是荒謬至極!自古男女有別,尊卑有序。
讓女子與男子同堂讀書,成何體統?這是違背祖宗之法的行為,會亂了綱常倫理。
而且普通百姓只需耕種勞作,讀書識字對他們並無大用,若讓他們分心讀書,反倒會影響農桑之事。”
曲輝眉頭一緊,眼中閃過一絲不悅,他挺直了身子,反駁道“徐大人此言差矣!如今時代變遷,女子亦有聰慧之人,若能接受教育,亦可成為國家之棟梁。
況且,讀書識字並非會耽誤農桑之事,反而可讓百姓知曉更多之農桑知識,提高生產效率。
祖宗之法固然重要,但也應與時俱進,方能讓國家不斷發展。”
徐御史氣得吹胡子瞪眼,他向前跨了一步,手指著曲輝,聲音提高了八度“你這是離經叛道!祖宗之法不可廢,若依你所言,天下豈不亂了套?
你這是為了一己之名,不顧國家之安危。”
曲輝毫不畏懼,他目光堅定地看著御史,說道“我曲輝一心只為國家之繁榮,百姓之福祉。若因循守舊,墨守成規,國家如何進步?
徐御史若只知死守祖宗之法,而不考慮實際情況,才是真正之不顧國家安危,奉勸徐大人,莫要食古不化!!免得害人害己!”
曲輝說完,拂袖轉身,不看徐御史那張憤怒的老臉。
此時,戶部尚書秦業也站了出來。
他眉頭緊鎖,一臉愁容,擺了擺手說道“曲大人,你的想法雖好,但現實卻難以實現。
增設私塾和學院,需要大量的資金來修建校舍、聘請先生、購置書籍。
如今國庫並不寬裕,還有諸多地方需要用錢,實在拿不出這筆錢來辦此事。若強行推行,只會加重百姓的賦稅負擔,引發民怨。”
曲輝看著秦業,誠懇地說道“秦大人,此事雖需花費一定之錢財,但從長遠來看,利大于弊。
教育乃國家之根本,培養出更多之人才,可讓國家更加繁榮昌盛,稅收自然也會增加。
至于資金,可從多方面籌集。比如,可讓地方鄉紳捐款,給予一定之表彰與特權;也可從部分閑置之官銀中挪用一部分,待日後有收入再補上。”
秦業搖了搖頭,說道“曲大人,你想得太簡單了。鄉紳捐款,能有多少?而且挪用官銀,更是不可行。
如今邊疆戰事未平,需要大量之軍費;江南水患頻發,也需要資金治理。這些都是燃眉之急,哪有閑錢去辦教育之事?”
曲輝急了,他向前走了幾步,說道“秦大人,邊疆戰事與水患治理固然重要,但教育也不能忽視。
若百姓皆有學識,可更好地支持國家之發展,也能為邊疆戰事與水患治理更多之人才與智慧。我們不能只看眼前之利益,而忽視了長遠之發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秦業臉色一沉,說道“曲大人,你這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你只看到了教育之好處,卻沒看到實際之困難。老夫身為戶部尚書,掌管國家之財政,深知其中之艱難。若你一意孤行,強行推行此事,只會讓國家陷入困境。”
兩人越說越激動,聲音也越來越大,朝堂之上的氣氛變得緊張起來。
其他官員們也分成了兩派,有的支持曲輝,認為教育乃百年大計;有的支持御史和秦業,覺得此事不可操之過急。
楊起坐在龍椅上,看著下面爭論不休的眾人,臉色逐漸陰沉下來。
他重重地拍了一下御案,大聲說道“都住口!如此爭論下去,何時是個盡頭?此事關系重大,容朕再作思量。今日朝會就到這里,退朝!”
戴權連忙甩了甩拂塵,高聲喊道“退朝——”
官員們紛紛行禮,退出朝堂。曲輝站在原地,看著眾人離去的背影,心中滿是憂慮。他深知此事困難重重,但為了國家之未來,他不會輕易放棄。
……
半個時辰後,勤政殿書房
楊起站在窗邊,看著外面的風景,背對著戴權,問道,“戴權,你說說,曲輝說的增設私塾之事,該不該做!?怎麼做才好?”
戴權沒有正面回答,“陛下,老奴不懂朝中大事,但是,老奴自十歲進宮,懵懂無知,
若非當時有位劉公公將老奴帶在身邊,並教老奴讀書識字,及如何做人做事,老奴也活不到今天,
現在想想,一個人多學點東西總是好的!”
楊起轉過身,笑罵道,“你個老狐狸!朕知道如何做了!”
“陛下,過獎了!陛下足智多謀運籌帷幄!這些小事,對于陛下而言,不值一提!”戴權立刻送上好話。
“最近宮里,可有什麼事?”楊起喝了一口茶,問道。
戴權一拍腦袋,“哎喲!你看我怎麼把這件喜事忘了?”
“喜事?喜從何來?快說!”楊起奇怪的問。
戴權立刻接過話茬,“陛下,昨日未時,翠柳宮里淑妃娘娘正在散步,突然間覺得想想吐,後來,請了太醫來診脈,確定淑妃娘娘有喜了!”
“哈哈哈哈哈……真是太好了!大喜大喜呀!”楊起開懷大笑,十分開心。
喜歡執戟戰紅樓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執戟戰紅樓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