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結拜關張,開局滅黃巾

第509章 不如我們推行‘口述建檔’?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黑嶺山脈的姜越林 本章︰第509章 不如我們推行‘口述建檔’?

    在日記本中,孩子們記錄的不僅是對錯誤線索的校正,還有一路上的泥濘、一個腳印、一處微光下的影子。

    他們學到的遠比“找出松筆記”重要得多——那是整理證據鏈的耐心、從模糊之處揣測真情的信念!

    而這些本子,正被徐六娘小心地編目歸檔——幾千頁,看似是紙,其實是人,是百姓,是未來某種秩序的胚胎記錄。

    此時,在某個清晨,在一處村頭巷口,街頭藝人周鐵嘴扯著嗓子唱道

    “小女巧眼辨朱章,薄紙炭痕照天光。

    爺爺契上玄機藏,一印一世斷人腸。

    不是刀槍顯神威,筆下亦能破邪方。”

    嗩吶一響,十里八村的人都紛紛傳唱起來。

    此後的幾天里,鄉塾的課堂上多了一門重復的課程,書案前朗讀的聲音中,也多了一個詞——“佐證”。

    山林漸漸變綠,春意正濃。

    荒坡上,風吹過那片被翻過又復原的泥地,草根在泥土中拱動,仿佛在催促某種破土而出的新生。

    而就在那片松軟泥地的邊緣,一個身影在日落前佇立了許久。

    他一言不發,只是低頭撫摸著手中那本滿是孩子筆跡的日記薄頁——

    然後他輕聲說道“等他們再記錄七天,到那時,文字會自己說話了。”

    他轉身離去,只留下風卷起紙頁,“松筆記”的字樣,在黃昏中若隱若現——從未熄滅。

    第79章 字火之後

    七日如約,那日清晨,荒坡風高,霧淺如紗。

    四周低谷氤氳未散,陽光一點點剝開山脊,照在百余名學童整齊排列的身影上。

    他們肩背書袋,腳踏黑布履,眼里燃著尚未被世俗熄滅的灼光。

    而陳皓,立于他們之前,身著素袍,風一吹,袖角翻揚如旗。

    後方預備好的土坑邊,藤筐擺正,銅火盆置心。

    柱子與石頭以鋤為禮,跪而不起。

    陳皓踏前兩步,拾起鐵鍬,手腕一轉,鐵鍬切地,喀喀數下,泥土翻飛。

    那塊油布露出一點邊角,如同一只潛伏久矣的獸眼,冷冷一閃。

    眾童轟然屏息,連風似也在那一瞬噤聲停擺。

    陳皓緩緩掀開油布,果然是印章三枚、卷宗一卷。

    其上封繩覆泥,朱砂未干,章釘依舊。

    他並未立刻展示,只是托于掌中,靜靜環視眾人。

    陽光打在朱印之上,燃得血一般殷紅。

    “你們找了七天,”他開口,聲音不高卻極具穿透力,“找的是印,不只是藏于土下這一物。是真,是理,是信,是字的根。”

    忽然,他將油布挾著的封印高舉,以足踏銅盆邊緣,輕輕一拋——

    “但真正的印,不在木頭里。”

    話音一落,布卷入火,“啪”一聲脆響,烈焰猛然竄出,火光映紅一圈稚嫩臉龐。

    一瞬,似有風方破霧而來,幾頁殘卷騰空飛舞,黑影穿光如鴉翩翩。

    “在你們寫下每一個字的時候,它入了心,落了紙,比鐵釘還牢。”

    百名孩童無須引導,齊聲朗誦起《百家冊》開篇“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張……”聲音由低而高,節奏鏗鏘,如擊鼓挑梁。

    趙秀才立于坡下一角,靜靜聆听,忽撢了撢袖中筆囊,自語道“字能燃火,也能鎮風。”

    那火焰直燒半刻,直到銅盆底灰落成掌心紋形狀,方有村婦輕提水桶踏前。

    陳皓擺手,賜火歸山。

    十里之外,縣衙書房,劉推官佇于長窗。

    遠山之上,一點朱紅躍動,在曉霧中竟如燈塔。

    他低頭,指間的那封密令顫動著上行字跡“嚴查陳皓結黨之實。”

    他唇角無語,片刻後,信紙入燈焰,小火舔紙而上。

    “這一把火……”他低低說出,似沉吟,又似決斷,“燒的是印,亮的是路。”

    窗外清風忽至,卷起案頭落葉一片,旋飛數圈,落于角落硯台之上——未干的墨滴,被染得愈濃。

    陳皓負手立于皓記酒館門前,眯眼望著遠處那片焦土。

    三日前那場火,燒得干干淨淨,也燒得人心頭亮堂堂的。

    可他心里明白,有些人,不見棺材不落淚,不親眼看著希望燃成灰,是不會死心的。

    果不其然,王老板急匆匆地跑來,顧不上喘氣,便嚷嚷道“陳掌櫃!不好了!出事了!”

    陳皓不慌不忙地倒了杯茶,遞給王老板“王老板莫急,慢慢說。天塌不下來。”

    王老板一口氣灌下茶水,這才緩過勁兒來“我听荒坡附近的農戶說,這幾日夜里總有人鬼鬼祟祟的,在墳地那邊挖來挖去,像是……像是在找什麼東西。”

    陳皓聞言,嘴角微微上揚,仿佛早就料到一般“找東西?找什麼東西?”

    “這……小的就不知道了。”王老板撓撓頭,一臉疑惑。

    陳皓放下茶杯,眼神深邃“他們找的,是人心。是那些燒不掉、磨不滅的東西。”他轉身走進酒館,朗聲道“柱子!備車!徐六娘,跟我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徐六娘早已在後院等候,手里拿著一卷卷嶄新的布條。

    這些布條並非往日繡著“松筆記”字樣,而是用粗線縫出一個個空白的方框,框下配著一行小字“此處原應有印,今由你我共寫。”

    “掌櫃的,這些布條……”徐六娘有些不解。

    “咱們的‘織言隊’辛苦了這麼久,不能白忙活。”陳皓接過布條,眼神堅定,“把這些布條分發到十三村的講字台,懸掛在學堂門前。告訴鄉親們,真正的印,不在木頭上,在心里,在筆下!”

    馬車一路顛簸,駛向十三村。

    當那些空白的布條懸掛在學堂門前時,百姓們先是愣住了,默然不語。

    他們習慣了蓋章畫押,習慣了白紙黑字上的那個紅彤彤的印記。

    沒有了印,這文書還有效力嗎?

    這承諾還能算數嗎?

    然而,很快就有人走了上去,拿起筆,在方框里寫下了自己的姓氏。

    一個,兩個,越來越多的人加入進來。

    他們寫下自己的名字,寫下對未來的期許,寫下對彼此的承諾。

    趙秀才背著手,站在人群外,看著這一幕,眼中閃爍著光芒。

    他走到陳皓身邊,低聲道“掌櫃的,百姓們習慣了印章,沒有了這東西,恐怕有些人會覺得不踏實。”

    “趙先生說得對。”陳皓點點頭,“所以,我們要做得更多,讓他們明白,真正的力量,不在于一方小小的印章,而在于我們所有人共同的意志。”

    趙秀才沉吟片刻,眼中精光一閃“掌櫃的,我有個想法,不如我們設立‘聯署制’?”

    “聯署制?”陳皓挑了挑眉。

    “沒錯!凡是重要的公文,必須由五人以上聯名簽署,而且每個人簽名旁邊,都要加一句個人陳述,證明自己親眼所見,親身經歷。”趙秀才越說越興奮,“比如,‘張鐵柱,北嶺人,親眼見浮糧三斗’,這樣一來,誰也別想輕易抵賴!”

    陳皓撫掌大笑“好!好一個聯署制!趙先生果然是妙人!”

    趙秀才又補充道“為了防止有人篡改文書,我們還可以設計一種‘疊紙法’。將簽署頁與正文頁交替疊放,壓印成冊,一旦拆解,就會損毀整個卷宗。這樣一來,每份文件都成了集體見證,誰也無法輕易作假!”

    “就這麼辦!”陳皓當即拍板,“趙先生,這件事就交給你來負責了。”

    與此同時,在鄰村的學堂里,石頭正帶領著孩子們舉辦一場別開生面的“尋印日記展評”。

    孩子們將這幾天的所見所聞,一筆一劃地記錄在日記本上,互相傳閱,互相學習。

    一個名叫小虎的孩子,拿著自己的日記本,跑到石頭面前,興奮地說道“石頭哥!我發現了一個秘密!我在墳地里看到,那些人挖坑的時候,銅釘的方向好像偏東南十五度!”

    石頭一听,頓時來了精神,連忙把這件事告訴了陳皓。

    陳皓听完,若有所思“銅釘方向偏東南十五度?看來,那些家伙並沒有死心,還在試圖找到印章的殘骸。”他立刻吩咐柱子“柱子,帶上尺繩,跟我去一趟荒坡!”

    兩人來到荒坡,按照小虎日記中描述的方向,仔細勘察。

    果然,在距離原坑八步遠的地方,發現了一處新擾動的痕跡。

    柱子掄起鋤頭,幾下便挖出一個小坑,從里面刨出一塊焦黑的木頭。

    陳皓拿起木頭,仔細端詳,發現上面有一些細微的刻痕。

    他眼神一凜“這是印匣的底座!看來,敵人不止一人,而且還在搜尋殘件!”他冷笑一聲“他們不信火能燒盡,只信手里握著才算真。”

    就在陳皓與柱子在荒坡上尋找線索的時候,李芊芊也在皓記酒館里忙得不可開交。

    她正在匯總各地送來的反饋,發現近十日來,“識字通行帖”的使用量激增了四成,尤其以老年婦孺為主。

    李芊芊靈機一動,連忙找到陳皓,提出了一個大膽的建議“掌櫃的,不如我們推行‘口述建檔’?”

    “口述建檔?”陳皓有些疑惑。

    “沒錯!讓那些識字的人,代替不識字的人,記錄他們的生活經歷,記錄他們對未來的期許。”李芊芊解釋道,“雙方按手印為證,並在文末標注代筆者姓名。這樣一來,不僅可以擴大參與面,更能形成‘互為見證’的鏈條!”

    陳皓听完,眼前一亮“好!好主意!芊芊,這件事就交給你來負責了!”

    “掌櫃的放心,我一定竭盡全力!”李芊芊信心滿滿地說道。

    喜歡三國結拜關張,開局滅黃巾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三國結拜關張,開局滅黃巾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三國︰結拜關張,開局滅黃巾》,方便以後閱讀三國︰結拜關張,開局滅黃巾第509章 不如我們推行‘口述建檔’?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三國︰結拜關張,開局滅黃巾第509章 不如我們推行‘口述建檔’?並對三國︰結拜關張,開局滅黃巾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